浅谈现代诗歌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7-09-27 06:10许娜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3期
关键词:注意现代诗歌教学

许娜

摘要:在听课学习的当中,我结合自己对现代诗歌和朦胧诗的理解和体会也发现了一些小问题,比如,现代诗歌有关知识教学的概念化问题、现代诗和旧体诗诗歌的美学特征问题以及现代诗歌教学中肢解式教学问题、现代诗歌语言教学的缺位问题等等。

关键词:现代诗歌,教学,注意,几个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3

最近在诊断性听课的时候,有两位老师教授江河的现代诗《星星变奏曲》和郑愁予的《雨说》,激情饱满,特色各异。无疑,这两首诗都可归为“朦胧诗”的范畴,在实际教学中,无论对于老师的教,还是对于学生的学,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我也略谈一下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一、关于现代诗和旧体诗的“诗”的存在、形成和区分

现代诗歌和旧体诗的区别,不仅仅表现在体貌上、建筑上、语言上的分行竖写式的感觉,而且还在于现代诗和旧体诗的“诗”的存在、形成上。二十世纪早期诗人冯文炳是这样总结、区分的:旧体诗在内容上是散文,结果却是诗歌;而现代诗正好相反,它在内容上是诗,而结果却是散文。因此,建议授课老师在进行现代诗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帮助学生、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所学作品在诗意完成过程中诗的表述或表达,更多地关心学生接触诗歌后个体心理所产生的某种特殊表征、感觉、感知,甚至是体会,尽量使学生走出传统诗歌学习的老路,重新建立起新的诗歌审美倾向和审美情趣。

比如,江河的《星星变奏曲》的第一节,如果我们转换诗中的梦想成分切入现实,那么,我们应当的生活可以还原、描述成这样的一幅幅童话: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诗人在诗中,以极具张力的想象,给我们展象和幻想了一幅幅流动的理想的生活画卷,绘声绘色地描摹了一个理想、近乎童话的一个纯真的应当生活。诗人在诗意的完成的同时,又给我们萌生、传唤了一个深层次的潜意识的生活发现,即:现实世界是有缺陷的,是难尽人意的。即:“以假设中的有,来述说现实中的无;以幻想中的美好,来体现现实中的缺憾。而整节诗的完成过程,灵动、跳跃、纯真、虚幻、美好、向往。这就是现代诗的美妙所在:散而藏诗,散而是诗,散而成诗。其中,意象层叠,引人入胜,甚至在一种近似错位的、违反常规的错愕中,让人玩味不已。这就是诗,这就是现代诗。

二、关于“朦胧诗”的概念

毋庸置疑,在我国,在现阶段,绝大部分读者甚至极少部分教师也认为,“朦胧诗“产生于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其代表人物是舒婷、北岛、郑敏、顾城等一批现代诗人,其实,仅仅这样的理解或认识是不对的。

所谓“朦胧诗”,诗人钱春绮是这样认为的:“诗人写出朦胧诗,有时是由于诗人的诗思,所感到的诗的意境,本来就是朦胧不清的,当然写出的诗也就朦胧了。另一种是由于不想明言,或不愿明言,或由于有所顾忌(有时或许出于政治上的害怕心理)而不得不含糊其辞,把真实的内心感受和思想隐藏起来,用朦胧的诗句抒写出来,让读者去猜,猜对也好,猜错也好,诗人并不去管它,因为古人就曾说过“诗无达诂”。

用这样的眼光或标准去对照,其实,“朦胧诗”在我国诗歌史上早已有之,譬如,《诗经》里的《蒹葭》、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花非花,雾非雾》,以及李商隐、王维等相当一部分诗人的诗作都可称之为朦胧诗。

诗人赵瑞蕻这样诠释解读:

哦,misty poety

雾气弥漫在花枝里

在早春,诗人们独特的感触:

读懂了,你会说:“真奥秘!”

云雾里,呈现新奇之景,

看某些现代人的心境和寻觅。

夕阳楼上有珍禽啾啾,

明月梦中有冷泉流逝。

三、关于现代诗的评价和甄别

就现代诗的美学特征而言,理论上无外乎建筑美、音乐美、语言的凝练美、意象美。需要强调的是,即使日常教学,我们也应与时俱进地教会学生学会辨识或甄别现代诗是否是好诗的方法和经验,让学生掌握一种辨识能力和眼光,形成一种素养和认知水平,以此提升学生对现代诗的审美情趣,从而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现代的审美认知或审美倾向。

一首现代诗的好坏应该是有标准的。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强调关照和唤醒,内容更多地面向大众,突出了作品的时代感、现代感,大众性和可读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广大读者的欢迎;二是作品触及灵魂,经得起回味,弘扬正能量,有境界,有一定的思想高度;三是细节描写好,想象力独特,以形象、意象说话;四是作品抒情性强,语言干净凝练、新颖,富有个性,甚至是反常规的、错位的;五是入诗角度巧妙,結尾中暗含意味能让人产生联想,给人以美的诗意和诗意美的感受;六是强调社会公平、正义,内容、语言拒绝暴利、血腥、低俗和格调不高。

四、关于现代诗教学应走出的几个误区

1.应注重整体的感知和体会、理解,拒绝肢解式的逐句逐词或条分缕析地翻译式串讲。应特别告诉学生,诗是不可翻译的。什么是诗?诗就是当你试图翻译时,所漏掉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诗。

2.注重情景再现,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再创造力,即赋予思想感情以物的形式的开掘、掘进。

3.培育和强调个体内审式阅读,注重语言内在语的思考和挖掘;同时指导、创造和寻找能使学生静心读诗的环境,这一点非常重要。

4.解读诗不应当以物理的位置或物质的已知或认知来机械地解读诗。如,学习《星星变奏曲》,教师切不可简单、概念性地解读什么是“星星变奏曲”,而应当结合想象和对诗歌意象的整体感知来理解感知和体会。我以为,之所以称为“变奏曲”,是因为诗人把多种感情交织起来,把现实与梦境溶合在一起,千种情思,万般感慨,尽兴挥洒,心绪不断更迭,情调不断变化,意境不断变幻,即构成“变奏”。

参考文献

[1]隋本吉. 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齐群,殷曰海. 浅谈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电化教育研究,2004,03:78-80.

[3]顾永新.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中国林业教育,2004,04:13-15.endprint

猜你喜欢
注意现代诗歌教学
从现代诗歌的核心要素谈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
和谐课堂魅力语文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现代诗歌教学略谈
基于心理学视角下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策略
怎样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