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对接特色区域经济助力花椒精深加工走向国际2017第二届中国·韩城国际花椒节暨“一带一路”双椒论坛在陕西韩城成功举办

2017-09-28 09:35/
中国食品工业 2017年8期
关键词:韩城花椒一带一路

文 / 程 子

科技对接特色区域经济助力花椒精深加工走向国际2017第二届中国·韩城国际花椒节暨“一带一路”双椒论坛在陕西韩城成功举办

文 / 程 子

引言:

花椒是我国传统的调味料之一,能够增添食物的鲜香,在《诗经·周颂》中就有“有椒其馨,胡考之宁”的说法。陕西韩城是史圣司马迁的故乡,也是大禹治水和鲤鱼跳龙门传说的发源地,同时当地“韩城大红袍花椒”也成为新的城市名片。2017年8月19日,第二届中国·韩城国际花椒节在韩城盛大开幕,活动同期举办了“一带一路”双椒论坛和麻辣食品展,吸引了全国各地专家、客商企业的参与。

品牌造势 平台助力换挡提速

韩城花椒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栽植历史,已形成“百里千万株花椒林带”的广袤景象。早在2003年底,全市花椒基地稳定在55万亩,总株数达4000万株,花椒总产量达1400万公斤,占到全国总产量的1/6。随着种植、采收技术的不断更新,花椒产量稳步提高,2016年全市花椒产量达2400万公斤,总产值达22亿元。每年如此庞大的产量如何进行消化,这不仅需要通过品牌培育拉动贸易往来,也需要依托平台建设带动合作交流。

新园区 新平台——

为保证韩城花椒种植农户的根本利益,加速当地花椒加工企业的发展,实现韩城花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2015年开始韩城开始投资建设占地1200多亩的国家级花椒产业园区——芝阳镇花椒产业园区。经过两年的建设,产业园部分功能区已经建设完成。

8月19日上午,2017第二届中国·韩城国际花椒节开幕式在新落成的产业园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400多名参会代表参加了开幕式,并共同见证了园区的开园仪式。韩城市人民政府褚锦锋市长主持仪式,并对产业园区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新园区的投入使用,将为韩城花椒与国内外的贸易往来、技术引入等提供全新的平台,也进一步将这个对当地经济和产业扶贫做出突出贡献的小小花椒推向了更大的舞台。

新名片 新成果——

韩城作为“中国花椒之乡”,当地特有的“韩城大红袍花椒”也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扩大韩城花椒的品牌影响力,韩城市人民政府向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交了“中国花椒之都·韩城”的申请,在经过严格审查之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通过了韩城市的申请。在19日开幕式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轻工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朱晓光宣读了授牌决定并授牌。新牌子的授予,也为韩城贴上了新的名片,必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邵薇表示,授予“花椒之都”,体现了韩城花椒的区域优势,而这种原料优势应与科技优势相结合,引入更多的科技资源,助力花椒精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此外,久芳(韩城)花椒有限公司等当地三家龙头企业在开幕式现场进行了招商成果签约仪式。

破局解题 科技支撑产业升级

近年来全国多地都在大力发展花椒产业,花椒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韩城花椒产业发展也遇到诸多难题,陷入困局。在花椒栽植方面,基地树龄老化、品种退化严重,标准化生产程度低,花椒单产仍然偏低。采收方面,每年花椒采收需10万椒农,而劳动力短缺矛盾日益突出,造成采摘成本不断提高,比较效益下降。市场方面,管理不规范,品牌保护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损害了“韩城大红袍花椒”品牌形象。加工方面,企业规模小,花椒加工利用率低,产业链条有待进一步延伸。

8月19日下午,“一带一路”双椒论坛如期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专家齐聚古城,为花椒产业健康发展破局解题。

技术应用促进增产增收——

花椒的传统采收方式以人工手摘为主,劳动强度大,难度高。在劳动力日益短缺的严峻形势下,如何降低采收难度,并提高产收量则需要科学技术的推动。会议论坛中,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叶萌教授介绍了四川、重庆大部分地区采用的青花椒大枝采收修剪创新技术,将枝条修剪与果实采摘一步完成,在解决降低劳动强度和难度问题的同时,又为丰产奠定基础,实现产量提高10—20%甚至更高。同时,叶教授也中肯地表示,该技术并非适用于所有地区。我们可以看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探索与应用,而技术并非具有普适性,也有局限性。因此,从花椒产业大局来看,应加强区域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探索出适合区域特色产品应用的新技术、新手段。

微观分析规范宏观市场——

花椒各品种树体形态基本相似,不易辨别,但不同果实各组分存在差别,导致品质差异较大,经济效益悬殊。陕西韩城太空花椒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耀军就通过对花椒挥发油含量、麻味物质含量、农药残留检测、重金属、二氧化硫、辐照影响等量化指标进行汇总,分析了不同品质花椒与市场贸易的关系。而针对市场出现的掺杂等问题,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首席科学家V. Prakash则建议建立花椒的指纹图谱,分析不同花椒之间的特异性差异,通过微观指标来辨别产品的真伪,从而规范宏观市场,保护区域特色产品品牌形象,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看准形势,抓准机遇——

花椒浑身都是宝,产品应用空间巨大,又有着“药食同源”的特殊身份,兼具食用和药用价值。目前,从韩城当地的产品应用来看,有花椒油、花椒芽菜酱等诸多产品,但市场知名度仍较低。在此次论坛中,来自美国的Jason Ridgway先生和越南的Luu Mai Chi女士分别从辣味产品对全球流行风味影响和越南花椒制品开发方面进行了分享,让参会代表了解到了辣味食品在国际上的应用方向和消费趋势。

产品要在市场立足,不仅要把握消费需求,看准形势,同时也要抓住机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院长魏安智教授就为参会代表深度分析了在我国“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下,花椒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绿色发展才会形成新的增长空间。对于陕西花椒产业未来的发展,陕西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原双进教授也给出中肯地建议,即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以改造、管护现有花椒园为重点,加快粗放经营模式向标准化、集约化、良种化的产业经营模式转变;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新发展,使新建园建立在良种、科学的基础上;综合措施降低采椒成本;创新经营机制,加大花椒名牌产品的培育力度,延长产业链,全面提高陕西花椒的整体效益。

据了解,依托于产业园区的全新展厅,此次国际花椒节期间共有80余家花椒贸易、加工及食品企业参与了“麻辣食品展”展示。各食品企业展出的麻辣食品也让参会代表感受到了花椒原料产品应用的巨大空间。CFI

猜你喜欢
韩城花椒一带一路
陕西韩城:种好花椒奔上小康路
当前花椒价格走低 椒农如何积极应对
国内花椒产业进入低谷期
“黄河边”的韩城现象
陕西省首届乡村振兴运动会在韩城举办
花椒泡脚好处多
韩城大红袍花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