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牛津成为谋杀之都,可人们都爱他

2017-09-28 18:59翁佳妍
今日文摘 2017年17期
关键词:摩斯刘易斯字谜

翁佳妍

“我将牛津变成了欧洲谋杀之都。”摩斯探长风靡后,作者柯林·德克斯特说。

德克斯特的牛津滞留在上世纪60年代,笼罩着失踪和死亡,人们坐蒸汽火车,穿粗呢套装,雨天也戴宽檐礼帽。当地探长摩斯(Inspector Morse)50岁上下,头发灰白,有些谢顶”,开古董捷豹,嗜好烈酒、纵横字谜和古典音乐。

与天赋异禀、精通枪棒的前辈福尔摩斯相比,这位侦探晕血,厌恶实验室,认不全犯罪现场的植物,还被小孩假扮的鬼吓得摔下楼。他常遇到大把金发美人,“并爱上其中大部分”,她们作为法医、证人、嫌疑犯在他的职业生涯里进进出出,动摇他的判断力,让他终生未婚。

在对“福尔摩斯以外的英国侦探”投票时,摩斯探长被英国人选为“最受喜爱的侦探”,还被电视台搬上银幕,德克斯特也因此被誉为“英国古典推理三大巨匠”之一。2017年是摩斯探长系列电视剧上映30周年,3月21日,作者德克斯特在牛津去世,享年86岁。

出版摩斯探长系列原著的出版社编辑说:“在上世纪90年代,摩斯探长电视统治了我们的周三晚上,他是那个全英国都捧在手心的人物。”

“我知道最聪明的人”

1972年8月,柯林·德克斯特正在经历一个糟糕的假期。

连天下雨,他“终日无所事事,只能看着雨水沿玻璃窗顺流而下”,两个孩子因没法外出愤愤不平,吵着要回家。在度假的短租房里,德克斯特找到两本侦探小说,“特别无聊”,他觉得自己“至少能写得同样好”。一些片段从脑子里冒出来,他躲进厨房,锁上门,开始写一个故事。

一名女子死在酒吧外,有人看到她搭过一辆顺风车。所有人都谎话连篇,涉案市民接连死亡,伪装成求职信的威胁字条寄到死者公司。德克斯特将这个故事取名为《开往伍德斯托克的末班车》,1975年出版。这个故事没有太多机巧,比推理更有趣的是其中乖戾的英国探长。

摩斯探长住在牛津,是当地警察局刑事侦查科的高级探员。他不太合群,与同事半冷不热,只对助手刘易斯有感情。刘易斯会在他住院禁食时,瞒着护士偷偷送来威士忌和色情小说,还会在他“忍不住想跳过一些程序限制”时及时制止。摩斯探长外出休假,只给刘易斯寄明信片,小气地写着:“向你还有你夫人热情问好——不过不向其他任何同事问好。”

摩斯探长身上有许多德克斯特的影子。他喜欢喝烈酒和英国啤酒,对捷豹牌轿车有执念,偏爱瓦格纳和莫扎特,常以泡妞为由,不由分说给读者列出长长的古典音乐鉴赏清单。在一次采访中,德克斯特说自己靠摩斯探长赚的上百万,都“花在红酒、啤酒、威士忌和车上了”。

破案时,摩斯探长总是掉书袋,突然岔开话题聊起狄更斯,或是津津有味回忆小时候如何被迫背诵柯勒律治晦涩的古体长诗。这完全是德克斯特的作风,在一次牛津的演讲,他突然跑题讲自己的学生时代:“我刚进大学那会儿,甚至都没读完狄更斯呢。”

德克斯特热爱字谜游戏,他差不多算是这方面的专家,两次获过字谜大赛第一名。写第一部小说,德克斯特用字谜大赛的常胜者“摩斯”为小说主角命名,“因为我想创造一个超聪明的人”,而这个叫摩斯的人是“我知道最聪明的人”。

于是,小说里的摩斯探长也是解字谜高手。在《林间道路》里,他以凶手口吻写了一封信寄给《泰晤士报》,上面是一首关于“瑞典女孩失踪案”的字谜诗。一年前,一名来牛津观鸟的瑞典女学生失踪,摩斯探长在树林里发现一具裹着女孩衣物的骸骨,验尸却显示这是一具男人的骨头。这首字谜诗引得读者热情猜测,最后套出了另两场谋杀。

《林间道路》在1992年获得了金匕首奖。这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推理小说奖项,由英国推理作家协会颁发给每年的最佳推理小说,德克斯特有两部小说获过该奖项。从1975年到1999年,德克斯特以摩斯探长为主角,一口气写了13部小说,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

德克斯特常常像议论一个真实存在的朋友一样谈到摩斯探长。“我不如摩斯聪明,也不像他在花钱上那么小气,刘易斯的一半薪水是花在跟摩斯喝酒上的。”他聊到摩斯生命里不计其数的金发女郎,似乎不甚赞赏:“摩斯总是轻易爱上随便碰到的女人,而她们八成是骗子。”

2000年,德克斯特因“文学领域的贡献”,获得大英帝国勋章。领奖时,他说摩斯探长要是知道了,也许会给他带一瓶威士忌庆祝,还会说:“你把我写得还不坏嘛。”

自然死亡的探长

好笑的是,德克斯特其实毕业于剑桥大学,这名剑桥毕业生后半生都致力于在牛津的地皮上制造血案。在他老年去医院看眼科时,医生警告他不要再继续驾驶:“在牛津的街头,你已经谋杀了足够足够多无辜的男人、女人和孩子了。”

23岁,德克斯特在剑桥大学基督学院拿到古典文学学位,之后当过一段时间拉丁和希腊语教师。30岁后,他受到遗传性耳聋的困扰,放弃教书,接受了牛津大学考试院秘书官的职务,一直干到退休。

他热衷于让小说人物共享自己的人生經历。1977年的《奎恩的静默世界》里,死者奎恩就是个有听力障碍的牛津考试官,因向上级抱怨考试团其他成员出售试题遭到谋杀。在德克斯特患上二型糖尿病后,他把这种病痛也赠送给了后几本书里的摩斯探长。

1987年起,由摩斯探长系列小说改编的33集电视剧在英国独立电视台播出,由英国演员约翰·肖扮演探长。约翰·肖和德克斯特相貌神似,一头银发给设定的中年探长平添了20年经验值。

《摩斯探长》一集近两小时,几乎相当于一部电影,片头播放长长一段古典音乐,电视台甚至担心观众会没有耐心看下去。当年,第一集收视率高达1400万,几乎达到如今由福尔摩斯故事改编的《神探夏洛克》的两倍。德克斯特常在剧中出现,客串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人物。

《摩斯探长》电视剧拍了13年,直到2000年最后一部《惜别那一天》,德克斯特用心脏病杀死了这位探长,两年后饰演探长的约翰·肖去世。在肖去世后,德克斯特在遗嘱里加了一条,其他演员不能再接手出演摩斯探长,“到此为止。肖是最佳的摩斯探长。”

“我没杀摩斯,他是自然死亡。”在一次采访中,德克斯特狡辩道,“他完全是因为喝太多酒,还是个大烟枪,从来不锻炼。我早就觉得他活不长。”在《妇人之死》里,德克斯特安排摩斯探长进了医院,并泄漏了他的饮食习惯:两天一瓶威士忌,每天八十根烟。

自然死亡实在不像一个著名侦探的风格。阿加莎·克里斯蒂让她的比利时侦探波洛活过了100岁,解决了70多个案子,临终前坐着轮椅还破了最后一案。每星期给自己注射可卡因的福尔摩斯不仅没有疾病困扰,还将“死亡”精心设计成破案的一环,坠落瀑布又复活归来。

相比之下,摩斯探长更像个普通人:也会被烟酒摧毁健康,也会被感情影响判断,常常陷入自我怀疑。“摩斯总是过度悲观,这倒和我很像。”德克斯特说,“我对这颗星球的未来可没多少信心。倒不是全是因为担心美国总统或是全球变暖,我总觉得世界在越变越糟。”因此,摩斯探长接手的每个案件都只是一个阴谋的引子,而最终他将发现,世界远比想象的复杂,而所有人都是同谋。

“主要还是我的脑汁已经绞尽了。”德克斯特说,“我越来越老了,人们老了以后写作就不那么好了。我不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她能写85本书,了不起的女人。”于是,在《悔恨的一天》里,摩斯探长心脏病发作,倒在牛津的草坪上,这位毒舌侦探临终最后一句话是“帮我谢谢刘易斯”。

台湾作家舒国治在游记《理想的下午》里谈到牛津和摩斯探长的契合:“德克斯特的探长时时探看的,倒像是神与法理这种谋求持平的科学哲学之实证业作。”如今,摩斯探长是牛津的热点,人们常常跑到这座大学城,勘测探长曾经勘测过的犯罪现场。牛津人说自己“引以为荣的只有两样:古老的大学和摩斯探长”。

(陈亚明荐自《看天下》)

责编:Esterendprint

猜你喜欢
摩斯刘易斯字谜
福尔摩斯探案集
福尔摩斯探案集
3. 字谜
国会议员、民权偶像约翰·刘易斯逝世,享年80岁
福尔摩斯·金边眼镜(下)
摩斯密码怎么玩
刘易斯:被自大击败的拳王
不要轻视任何对手
纵横字谜
纵横字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