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及生态建设

2017-09-28 05:41冷梅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7年21期
关键词:水土资源生态建设水土保持

冷梅

摘 要:在人类生态和发展过程中,水土资源是最重要的物质生产资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水土保持来实现水土资源的有效保护,这不仅是保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关键,同时也是水土资源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当前资源短缺的新形势下,需要全面提升民众的水土保持意识,实现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从而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土资源;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水土流失、耕地破坏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因此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已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当前在国家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水土资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当前我国水土资源的实际情况,需要重视努力提高水土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实现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水土资源的生态建设,从而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一、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

(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在生态系统运行过程中,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其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能,在当前生态系统中,一些林草和相关的水土保持工程都能够起到拦截降水及提高土壤下渗能力、缓和地表径流及增湿补水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出现大规模降水及洪水现象时,生态系统能够利用自身的功能来减缓洪水的流量和流速,降低灾害所带来的危害。特别是在干旱季节,林草能够有效的蓄积地表径流,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实现对河流水位的调节。另外,林草蓄积的水分会再次蒸发到大气中,实现水分的良性循环,更好的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林草在保持水土、防止土壤侵蚀及增强土壤固结力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林草的林冠部位在降雨时能够有效地实现对部分雨水的拦截,防止雨滴对地表直接冲击和侵蚀,避免土壤被冲走。同时土壤中的腐殖质也具有较好的蓄水和透水性,能够有效地降低土壤流失。而且林草根部盘根盘节状况有土壤具有较好的固结作用,对泥石流和滑坡具有较好的防范性。

(二)改良土壤

在水土保持工程中,通过对坡面进行治理,可以有效地增强土壤的含水量和实现对土壤性质和土壤肥力的改善。特别是对于部分黏性过强或是砂质过多的土壤,通过坡面治理后,可以有效地改善人民生土壤的养分和肥力,从而提高土壤的质量和生产能力。

(三)固碳、供氧

固碳和供氧功能的主要是基于林草的光合作用,植物将二氧化碳固定在其组织内,并通过化合作用提供给人类和动植物生存所需,而且林草还能够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

(四)净化空气

水土保持工程中通过种植大量的林草,能够有效地吸尘、灭菌及降噪。特别是当前工作快速发展及汽车尾气不断增多,空气受到严重的污染,这种情况下林草能够对大气中一些有害物质进行充分吸收和降解,具有净化空气的重要作用。 同时植物还能够利用自身的体型来阻拦风速,降低粉尘扩散,同时植物表面还能够吸附及滞留一定的粉尘,对于粉尘能够起到阻拦、过滤及吸附等重要作用。树木还能够吸收空气中的废气,并具备杀菌和灭菌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空气中的细菌。另外,还能够通过树冠吸收和反射噪音,实现降噪的目的。

(五)防风固沙、保持生物多样性及维持地表景观

水土工程中通过种植林草,不仅能够实现对水土保持,而且能够降低风速和改变风向,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而且林木的根系对土壤和沙都具有较好的固结作用,对风沙具有较好的防范效果。通过水土保持,能够实现对水土资源的有效保护,为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及微生物提供生存所需要的养料和空间,有利于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另外,水土保持采取的梯田、保护林及坝塘水库等措施,已成为地表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景观格局的规划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加大宣传力度, 为实施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社会氛围

加大对“水土保持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宣传水土保持在防洪减灾和群众脱贫致富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强化全社会的水保法制意识。在宣传内容上, 即要宣传水土保持的成效, 也要宣传水土流失的危害, 宣传水土保持与脱贫致富、可持续发展、山区水利、防洪减灾等方面的关系。通过宣传, 使全社会真正从生态安全角度, 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二)树立治管并重的思想观念

治理和管护是水土保持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我们不能顾此而失彼,而要采取“治管并重”的水土保持政策,从水土保持工作的顶层设计入手,将水土保持专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保证治理后管护资金的充足,切实落实好治理与完善的关系,将谁治理、谁管护一一落实到相关责任人,签订必要的管护承包合同,用法律的手段去保障管护工作的落实。此外,要在水土保持治理区域就近成立护林护山队伍,实现对林草的有效保护。

(三)因地制宜, 突出重点, 创新机制,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注重分析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和特点, 因地制宜, 重点治理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加快改善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 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典型。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集体、地方、广大群众一起上的水土保持投入机制。通过效益吸引、利益驱动的办法, 使各行各业、广大群众、专业大户积极投入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开发。同时, 对水土流失治理开发要有优惠的政策, 如提供贷款、减免农业特产税等。水土保持及相关部门也要为投资者提供技术服务, 促进社会办水保新局面。

(四)做好流域综合治理工作

在当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流域综合治理原则,对于流域内的各类信息要科学考察,并以此为基础,做好水土保持措施的设计,确保与各流域的特征具有较好的符合性,同时又能够与当地生态系统实现有效融合。针对当前流域水土流失情况的综合治理,可以以小流域作为单元,统一规划山水田林路草,做到因地制宜及综合治理,将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和保土耕作措施有效结合,充分的遵循自然规律,更好的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从而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建立完善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体系

在水土保持工作上,政府要尽快从法律层面完善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体系,确保相关工作有法可依,并做好法律宣传工作。同时,政府部门要建立一支科学化的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队伍,上岗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明白水土保持的相关政策法规,还要懂得一定的水土保持技术,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铁面无私的精神,面對破坏水土保持的违法行为严格执法,让其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从而起到震慑作用。此外,经济开发建设项目在审批之前,必须提交水土保持方案,在经过审核符合标准之后才能开工建设,决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牺牲生态环境。

结语

在当前新形势下,不仅要贯彻落实好生态建设理念,同时还要全面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加大力度改善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及生态建设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多举措实现建管并重,加大对水土流失的有效防治,全面推进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王凤娇,上官周平.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3(12):15.

[2]姜德文.落实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意见 推进水土保持新发展[J].中国水土保持,2016(2):5.

[3]刘震.努力推动水土保持事业发展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水土保持, 2013(4):5.endprint

猜你喜欢
水土资源生态建设水土保持
基于CRITIC-TOPSIS的许昌市农业水土资源评价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
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成功经验与教训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黑龙江省水土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