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途径

2017-09-28 04:10杨金颖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实效性中职课堂教学

杨金颖

摘 要:在《学前教育心理学》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际和幼儿园工作岗位需要,通过改革教学内容、设置活动情境、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创新作业形式、拓宽信息渠道、运用心理暗示等多种途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G712.4;B844.1-4

《学前教育心理学》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是根据目前我国幼教改革与发展的趋势,结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及中职学生自身的特点编写的教材。《学前教育心理学》课程中的理论、概念对中职学生来讲既枯燥乏味又难以理解。由于没有深入接触过幼儿,对于幼儿身心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等问题,中职学生感到遥远而空洞,这导致他们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结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以满足幼儿园工作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为重点,积极探索、改革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立足幼教岗位需求,改革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立足于幼儿园工作岗位的需求,以实践性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把幼儿园的一日常规、保育措施、教学游戏活动、幼儿突发事件处理等岗位活动作为课程核心,把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课程内容,同时与保育员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在职业活动的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式让学生说、让学生练、让学生演,使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

同时,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带学生到幼儿园见习和实习,形成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学生通过切身体验,熟悉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幼儿园保育、教育的全过程。

二、设置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教学过程是一种典型的师生双向活动过程。因而,不仅要研究教师如何教,还必须研究学生如何学。一个成功的教学过程,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即学生能否以主体角色参与学习,把自身蕴藏的巨大学习潜能开发出来,这在职业中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

众所周知,职业中学的学生由于自身的特点,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方面,和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学前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比如,在学习“轶事记录”这种观察形式时,笔者会请一名学生表演一个节目,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完整记录下整个过程,请学生读一读自己所写的记录,在当场纠正错误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轶事记录的“及时性、准确性、具体性及完整性”特点。再如,在讲授《角色游戏的指导》内容时,笔者先给学生播放“售货员—顾客”幼儿园游戏活动实例视频,之后,要求學生结合视频内容对游戏进行分析和描述,引导他们探讨: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孩子们愉快地玩这个游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售货员—顾客”游戏的模拟训练,使他们亲身体验“角色游戏”

的过程。这样,将课堂由静态变为动态,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组织能力及表现能力,为进入幼儿园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

三、增强问题意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往往有很大差距,如何让学生就业后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的学前教育心理学知识,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通过查阅资料、到幼儿园考察、跟踪调查毕业生等途径,笔者总结出幼儿园工作中常出现的问题,并将其放到相应章节。在每次上课前,针对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比如在学习“幼儿游戏的指导”时,课前向学生提出“幼儿在游戏中突然大哭起来,你应该怎么办”“在幼儿园应该如何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等问题;在学习“幼儿对知识的巩固”时,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幼儿记得快也忘得快”等问题,学生接到问题通常都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和探索心理,甚至把这些问题看作是一种挑战,这样的挑战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他们的认知爱好和好奇心得到了充分的激发。

四、创新作业形式,提升作业实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时少,内容多,部分学生没有兴趣学习,甚至不学,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变学生厌学为愿学,改革课外作业方式也是很重要的举措之一。传统的作业是布置课后练习题,学生抄来抄去,意义不大。于是,教学过程中增加了两种作业形式。一是手抄报作业。即每学一章的内容,让学生把重点知识、疑难问题以及从报刊杂志上查阅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做成手抄报,定期展评。这一做法,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绘画、书写、排版等能力。二是要求学生课下查找并背诵学前教育心理学案例、故事。每次课前让2—3位学生到讲台上或讲或演案例、故事,其他同学总结点评,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运用暗示作用,增强学生自信

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老师对学生的夸奖就是对学生很好的心理暗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用一些暗示性的语言对学生施加影响。比如:你的字很棒,请你来板书课题;你普通话真好,这个案例由你来给大家讲;你的表演能力强,向大家演示一下这个活动;你的文笔好,这篇稿子你来写……这些暗示性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因此,积极正面的暗示性语言是老师成功的好帮手,也是提升课堂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总之,只有教学方法符合学生实际,才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使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效性中职课堂教学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