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

2017-09-28 00:18殷庆存孙士芝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探索途径

殷庆存+++孙士芝

摘要:教师心理素质的高低对学生能否全面健康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更是如此。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当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情操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自我认识品质等等。教师只有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成功的扮演心理老师的角色,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彼此才能产生亲近感、认同感,故而“亲其师、信其道”,发挥教师正面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索

中国分类号:G444

不说国家,不说哪个地方,只说说我们自己。自2003年参加省级培训十多年以来,凭着热情,凭着责任,凭着用得上学过的知识,我们一直从事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虽曾做过多种尝试,但至今仍感茫然,所以我们说——《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不知同仁们是否有同感。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工作情况,权做抛玉之砖。

一、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探索

1、尝试以教师个人的良好心理素质来影响学生

笔者深知,教师心理素质的高低对学生能否全面健康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更是如此。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当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情操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自我认识品质等等。教师只有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成功的扮演心理老师的角色,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彼此才能产生亲近感、认同感,故而“亲其师、信其道”,发挥教师正面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可是,心理健康教育也不是哪一个人或哪几个人能做好的事,所以我们开始重视像班主任等这些管理者们的心理培训。或校内或校外多次举办或参加专题会议、报告讲座,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进面承担起教育学生的责任。诚然,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也已认识到,教师的工作自始至终都是以人格影响学生的过程。正像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的那样:“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響,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力量。

2、尝试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来提高学生

大家都知道,环境培养人,环境造就人。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尝试去从更多层面去营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借国家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东风,学校开始重视,领导在注重自身学习的同时,主动提供机会让班主任、教师们学习;班主任也注意利用家长会等机会来提高家长们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综上种种,一级一级,级级重视,一面一面,面面做到,通过多种形式与途径,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总体环境,进而就能实现在更多层面对学生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们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3、尝试完善团体辅导形式:

一是主动式团体辅导:(1)开设课程,由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依据教材授课普及知识。(2)安排各班召开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3)请进相关方面专家教授,给老师、同学、家长作专题讲座。

二是被动应急性团体辅导,多为现实性问题需要而进行的三、五至十几人的集体谈心谈话。

4、尝试突出个体辅导效果:老师发现,学生提出,本着积极的态度,根据工作需要或因人而异,采取适当的形式,或面谈、或信箱、或网谈,遵循原则,掌握技巧,耐心细心,为学生分忧解愁。

5、尝试拓展其他途径:比如举办专题心理体验活动、学科课堂教学渗透活动、心理图书阅览活动,外出培训学习活动,寓心教于德育体育艺术教育活动、开办心理专刊、专栏活动等等。

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在做,要说拿什么指标来检验成效,还真没有现成的答案。只隐约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育工作(也是教材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想来也收到一定的成效。

1、适应性教育:着重解决初一新生入校的适应问题,初二初三的中途换师或分班的适应问题,家庭环境或社会环境的适应问题。从长远、整体上着眼,从眼下、个体上突破,直至工作到没有适应不良的困惑和问题。

2、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初中三年的自我生理和心理变化,正确认识与把握男女生交往的尺度,正确对待成长中的烦恼,使大多数同学平稳度过青春期。

3、挫折教育:让学生都能明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多想一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积极看待挫折,把它当成是前进的动力,在受挫中不断增强的是抗挫能力,是在为成功铺路。

4、情绪教育:先普及情绪方面的相关知识,而后主要引导学生学会辨识情绪、控制情绪并适度表达情绪,让理性占居上风,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平稳生活,健康成长。

5、人际交往教育:告诉同学们交往的原则、方法、技巧。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理解他人,学会包容他人,学会竞争与合作,提倡助人为乐,提倡和谐融洽,倡导双赢共赢理念。

6、人格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讲文明、有礼貌、讲团结、识大体,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做到爱国爱民爱已,自尊自爱自强,为美好的人生打好基础。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困惑所在

1、重视程度与落实程度还是不够。应试教育的现状,使很多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都作出带有功利性的选择倾向。追求短平快,以迎查挣分为目的。一个学校,校长抓得不够,教师做的不够,学生受益不够;仍然还是“谈起来重要、比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的状态。

2、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往往来自身外,处理起来困难。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根源,有的来自领导,有的来自老师,有的来自家长,仅从学生单方面难于进行妥善解决。

3、不少管理者,易把学生心理问题混同德育问题来处理。管理者(缺少心理基础的),易犯常犯,结果是把事情越弄越复杂,越弄越糟糕。心理教育者,又管不了那么多事。

4、有资质的不从事该项工作,没资质的却从事该项工作。致使学得的,做不得。做着的,却又不知如何做好。

5、心理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问题。各人自转,缺少推进,不见合作。

……以上就是我们的粗浅认识与体会。

路漫漫,愿与能者一道开创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翘盼。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探索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