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误区

2017-09-28 00:23王利国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4期
关键词:误区小学语文

王利国

【摘要】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一些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过分强调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致使学生逐渐丧失对阅读的兴趣。过分强调语文课程的“教化”功能,忽视对文本语言的品味。过分强调语文的感悟和体验,忽视语文“双基”的提高。片面理解“合作、交流”,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感悟。教师只有加强理论(尤其是新课标)的学习和研究,并且不断在教学中注意实践,才能上出能体现新课标精神的好课来。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教学 误区

中图分类号:G623.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各种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研究上花费了很多的精力,语文课堂也精彩纷呈。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一些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而这些误区的存在,是小学语文教学偏离了语文学科的教学轨道。

一、过分强调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致使学生逐渐丧失对阅读的兴趣。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代名词,也成为语文课堂教学标志性的教学手段。有很多教学管理者把能否充分使用多媒体作为一节优质课的标准更有甚者。于是,教师就用先进的多媒体屏幕,需要什么照片或材料,只需在上面点一下就都出来了,什么作者介绍、作品背景、字词注释、文章段落等等,全都是从网上下载拼凑的,老师讲到那里,在屏幕上点一下,就都出来了。甚至,还存在教师一节课下来没有一个字的板书的情况。

诚然,多媒体课件对于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有它的积极作用的一面。然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过度依赖和夸大多媒体的作用,不断穿插使用多媒体,虽然很直观,可是把学生对文本的学习与阅读切割得零碎了,学生的阅读被挤压了,文字的感受与想象给干扰了,语文课非常看重的语感也被放逐了。

北大语文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上的滥用。“我并不看好语文课上使用多媒体,甚至认为现在滥用的多媒体,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毒药。” 温儒敏甚至表示,在语文课上滥用多媒体会伤害孩子的阅读兴趣。“语文课还是不要太时髦了。”

不仅如此,过多依赖多媒体还会制约老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如今,很多语文老师得了“百度依赖症”,什么都依赖网上给结论,有结论没过程。长此以往,教师的教学思想容易碎片化、拼贴化。永远不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的学习兴趣只会关注于昙花一现的精彩画面,而会弱化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和阅读兴趣的培养。

二、过分强调语文课程的“教化”功能,丧失了语文学科的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新课程语文教学目标之一,突出了语文即人文的特点,也焕发了语文教学生命的张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片面地理解了新课标的人文性这一论述。课上教师围绕理解课文内容设计许多问题,以问题的分析代替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品味,这样的语文课给人的感觉就是心理疏导课或政治课,语文教师已经与政治教师没有了区别。结果,由于教师过分强调“思想性”,将语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简单放入意识形态范畴,把教学与学生生活割裂,使得语文教学教条化、程式化,从而丧失了语文学科的魅力。

事实上,新课标在阐释“课程的基本理念”时就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就是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

因此,语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取向首先应从现实要求出发,立足学生已有经验去生发,而教师在教学时也要借助作品典型形象来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课堂上,教师要充分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加以引导学习并且在读书、说话、写作等方面能力的迁移训练。同时,教师还要敏锐的去发现文本中可以品味的言语范例,抓住语言表达的特点,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分析语言,让学生内心产生言语的活动,丰富学生心灵的言语体验,然后通过复述、仿句等语言等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过分强调语文的感悟和体验,忽视语文“双基”的提高,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无源之水。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特别强调对文本的感受和体验,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没有摆正语文教学中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感悟文本之间的关系。整节课,都是学生在思考,学生在交流,在感悟。这样的语文课,在实际上却是课上很“好看”,课下很“难看”的虚假繁荣景象。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语文教师没有把学生的字词句的训练放到应有重视的地位造成了学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状。

另外,许多语文教师对学生朗读和背诵的重视程度远远不足。校园内本应该出现的朗朗读书声,却变成了老师检查学生家庭作业时的严厉的训斥声。

我们知道,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积累”从哪里来,加强背诵是一种好的方法。

钱钟书先生从幼年起,不仅背诵了大量的古代诗词,就连《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以及《七侠五义》、《说唐》等古代小说,任人从书中随便抽出一段来考他,他都能不假思索,流畅通顺地背出来。茅盾能将《红楼梦》倒背如流。正因为他们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做起学问、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成为一代大家。

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也要注重“背”的训练。背诵不仅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理应得到发扬。

可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几首古诗词以外,很少有老师要求学生去背诵好的篇章段落了。

四、片面理解“合作、交流”,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感悟,使学生丧失个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改变以往传统教学中的沉闷的教学现状,都很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交流。但是,许多教师没有正确理解新课标中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论述。有的课堂一开始就合作探究,或者老师一提出问题就叫学生小组讨论,课堂气氛倒是显得非常活跃,但实际效果却并不佳。

总之,造成以上几种误区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真正吃透新课标。因此,教师只有加强理论(尤其是新课标)的学习和研究,并且不断在教学中注意实践,才能上出能体现新课标精神的好课来。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多媒体滥用给语文教学带来灾难》.温儒敏.真语文网endprint

猜你喜欢
误区小学语文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