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

2017-09-29 11:58栏目主持路培
世界建筑 2017年9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

栏目主持:路培

简讯

栏目主持:路培

昆明理工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项目荣获AR居住建筑奖

近日,由香港中文大学与昆明理工大学合作完成的“光明村灾后重建示范项目”获得了2017年度《建筑评论》杂志的居住建筑奖(AR House Awards)。该奖项旨在表彰全球具有特别贡献的人居建筑,2017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超过250个项目参选。此次获奖的项目是由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吴恩融、博士万丽、博士生迟辛安等主持,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柏文峰教授参与完成的。项目遵循了“本土技术,本土材料,本土工匠”的原则,就地取材采用生土材料,通过新型抗震夯土农宅建造技术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和室内环境质量,借助被动式设计提供了良好的采光通风和热环境,为村民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经济实用、生态可持续的重建方案,让村民可以自力更生,传承发展(图1)。□

Beazley年度最佳设计奖最终入围项目公布

日前,伦敦设计博物馆公布了久负盛名的2017年Beazley年度最佳设计奖的最终入围项目名单。2017年共有62个项目被提名,包括6个类别:建筑、数码技术、时尚、图形、产品及交通设施,其中建筑类有13个项目入围,包括两个由中国建筑事务所设计的项目——Urbanus都市实践的五龙庙环境整治设计和众建筑的小樊的插件家(图2)。每个类别的最终“年度最佳设计”获奖者和总冠军将于2018年1月25日公布。此前的建筑类获奖者包括:2016年IKEA宜家设计的 Better Shelter,2015年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Alejandro Aravena)设计的 UC创新中心和2014年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设计的阿利耶夫文化中心(Heydar Aliyev Centre)。2017年是该奖项的第10年,该奖设立的宗旨是为了让“设计能够促进或提供变革,使访问变得更加便利,并在扩展设计实践中符合年度设计主题”。□

美国2017砖建筑奖揭晓

近日,美国砖业协会(Brick Industry Association)宣布了2017年度全美砖建筑奖(2016 Brick in Architecture Awards)获奖作品名单。该奖项旨在奖励美国境内最富有创见性的使用烧制砖的建筑作品。今年,共有来自19个州的35个项目在商业、教育(高等教育)、教育(K-12)、翻新/修复、市政/政府、住宅 (多户)、住宅(独户)、铺筑及景观8个类别的评选中获奖,如:纽约布鲁克林威廉斯堡苹果零售店、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学建筑与环境设计学院、佛罗里达州萨拉索塔水果镇(Fruitville)小学教学楼附属建筑、华盛顿特区敦巴顿橡树园研究所、马萨诸塞州格林菲尔德约翰·W·奥尔弗(John W.Olver)转运中心(图3)、华盛顿特区阿斯顿(The Aston)多户住宅楼、马里兰州金斯利独户住宅,以及纽约市VIA 西57街等。□

建筑摄影大奖EyeEm2017公布入围作品

全球摄影协会EyeEm最近公布了其2017年摄影大奖的决赛入围者。该奖项面向各类技能水平和背景的摄影师免费开放,2017年的奖项获得了来自世界各地摄影师55万份投稿,包括如下5类摄影师:建筑师、户外摄影师、新闻摄影师、肖像摄影师和街头摄影师。其中,建筑类摄影共收到了95,000多份材料,由国家地理和英国广播公司等机构的专业摄影师和编辑人员从中挑选出20幅摄影作品,其中包括一副出自中国本土摄影师之手的摄影作品(图4)。所有入围作品将于9月15–17日于柏林举行的2017年EyeEm摄影节和颁奖典礼上展出,届时将会公布2017年各类别的最终获奖者。□

刘家琨作品亮相德国柏林

作为中德建交45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之一的“此时此地:成都——刘家琨精选作品展”8月21日晚在德国柏林Aedes建筑论坛开幕。本次展览系在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支持下,由中国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主办。据介绍,该展主要展示了刘家琨在成都主持的项目,例如西村贝森大院、鹿野苑石刻佛教造像博物馆、四川大地震产生的回收砖块、MoCA成都、水井坊博物馆等。展览一方面展示了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展示了成都在实现新型城市化的人文立足点,与此同时希望能开启中德间城市发展对话的新篇章。据悉,该展览持续至8月31日闭幕(图5,图片转自有方空间微信公众号)。□

2017 北京国际设计周白塔寺再生计划启动在即

白塔寺再生计划是一个长期的计划,首次亮相于2015年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该项目以白塔寺历史胡同街区为背景,结合公众参与、建筑及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等形式,用一种温和的发展方式将设计思维和文创理念融入城市更新计划之中。2017北京国际设计周白塔寺再生计划将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张利教授带领《世界建筑》杂志团队作为总策展,以“白塔寺:新邻里关系”为主题,于9月23日-10月8日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围绕人本主义、社区设计和白塔之旅3个板块展开。关键词“新邻里关系”突出强调白塔寺再生计划一直以来的院落改造+胡同提升+片区更新+社区共建,强调设计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的作用,白塔寺再生计划通过对胡同与片区的设计再生,逐渐展现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并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形成了新的胡同社区生态。活动详情请参见白塔寺再生计划网站:www.btsremade.com。□

2017 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在上海举办

8月10–12日,建筑遗产保护行业的年度盛会——2017(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以下简称“建博会”)在上海举办。本届建博会以“保护、修复、利用”为主题,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联合主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上海市文物局局长于秀芬,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等出席开幕式。在为期3天的博览会上,共有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意大利、俄罗斯、尼泊尔、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的81家文化遗产行业单位参展。展览范围涉及材料工艺、装备产业、数字化应用、旅游文创、保护工程、科研成果、专业媒体等7大领域。展会期间,还举办了一系列研讨和论坛活动,包括世界遗产之鼓浪屿模式——鼓浪屿申遗经验推广会、遗产数字化保护与装备应用等学术论坛,聚焦建筑遗产保护行业的热点话题和科研成果,成为本届博览会的亮点。□

包豪斯等12个现代建筑获得盖地基金会的历史建筑保护专款

日前,美国盖地基金会(Getty Foundation)选择了12个重要的20世纪建筑授予其2017年的建筑保护专款,作为盖地基金会“持续现代”计划的一部分,这笔专款的目的是希望以规划和研究作为手段来实现对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解和保护。自2014年成立以来,该计划已经支持保护了全球范围内45个现代主义建筑。2017年共计166万美元的专项基金授予了以下12座建筑:德国德绍包豪斯学院、莫斯科梅尔尼科夫之家(Melnikov House)、普莱斯大楼(Price Tower)、昌迪加尔政府博物馆和美术馆、代代木国立体育馆、英国考文垂大教堂、波士顿市政厅、摩洛哥Sidi Harazem温泉浴场、土耳其安卡拉中东技术大学建筑学院(图6)巴西圣保罗Assis Chateaubriand美术馆、格拉斯哥圣彼得神学院和罗马弗拉米尼奥体育馆(Stadio Flaminio)。□

粗野主义代表作罗宾伍德花园被拆除

建筑史上著名粗野主义的代表作罗宾伍德花园拆除工程已于日前正式展开,任何反对声音已无法挽救这个位于英国东伦敦的公寓建筑群。罗宾伍德花园由英国建筑师——史密森夫妇(Alison & Peter Smithson)设计,1972年落成。有关该建筑的拆除工作和重新规划的讨论已持续了5年之久。当地政府部门的犹豫不决,还有来自众多建筑大师的强烈反对,包括扎哈·哈迪德、理查德·罗杰斯、伊东丰雄、罗伯特·文丘里等,是造成这场漫长的拉锯战的因素之一。罗宾伍德花园是史密森夫妇提出的“空中步道”概念的实例,由两栋公寓楼组成,每三层就有混凝土制的宽阔阳台, 方便欣赏到公寓楼之间的中央公园的景色。这里曾是居民的公共空间,然而由于缺乏维护,使其年久失修,罪案屡生(图7)。□

纽约市宾州车站改造项目正式动工

近日,美国纽约市宾夕法尼亚车站(Penn Station,下文简称宾州车站)中的莫伊尼汉快线站厅(Moynihan Train Hall)项目正式动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宾州车站入口对面的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厦(James A. Farley Post Office)。这两座面对面而立的建造于20世纪初期的建筑均由当时美国著名建筑事务所McKim, Mead and White设计。改建后的法利邮政局大厦将成为一座拥有将近2.4万m2(25.5万平方英尺)的车站大厅,用于服务美国国铁和长岛铁路的旅客,另有6.5万m2(70万平方英尺)将用于发展商业、零售和餐饮。这一改造更新项目由SOM操刀,中央一个高达28m(92英尺)的天窗坐落在原建筑的钢桁架之上,车站内设有9个站台,共有17条轨道。新公布的效果图展示了站内地面上下层的交通方式以及从街上望向新建筑的景观。旧址的拆除和筹备工作从2016年9月开始,造价约合107亿人民币的新项目将会快马加鞭全面展开,预计在2020年完成建设(图8)。□

烟台所城里社区图书馆正式开放

日前,直向建筑受烟台广仁艺术区的委托,完成又一力作“所城里社区图书馆”。这个占地323m2的保护性改造项目,扎根于烟台最古老的中心历史街区所城里,原址是有近300年历史的张家祠堂后院。该图书馆位于由东、西、北三侧平房与张家祠堂大厅北墙围合而成的一个院落。直向建筑采用“新旧共生”的设计哲理,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院落、房屋形制与墙面肌理;再植入一个新的回廊系统以连接不同空间,含阅览室、儿童绘本区、讲堂、展厅、休闲空间等多种功能。该图书馆是服务社区的公益平台,也是地方研究和知识分享的站点。馆内设有烟台及胶东半岛历史和地方文化的专题藏书,并长期在社区内开展口述历史记录工作,各种不定期举办的读书会、讲座、工作坊、展览和社区娱乐休闲活动主要面向所城里社区居民,同时亦对外来游人开放(图9)。□

BIG新作乐高之家对外开放

坐落于丹麦比隆小镇的“乐高之家”体验中心将于9月28日正式对公众开放,该建筑由BIG事务所设计,由21块按照乐高玩具比例制作的白色体块组成(图10)。屋顶上亮丽的彩虹色是整座建筑物最具特色之处。这些颜色各自代表着体块内部的功能属性,并对应儿童的多种学习能力:红色代表激发创造力的空间;蓝色代表认知的能力;绿色代表沟通交流的能力;而黄色代表与情感相关的能力。总面积1.2万m2的“乐高之家”体验中心预计可提供25万次的年接待能力,面向各年龄层的游客和当地居民开放。除上述的4个彩色区域需要付费进入外,“乐高之家”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2000m2的乐高广场、乐高商店和三家乐高主题餐厅。□

盖里的格兰德大道项目即将动工

在获得洛杉矶市政府批准的3年多以来,由盖里建筑事务所(Gehry Partners)设计的格兰德大道(Grand Avenue)开发项目一直断断续续,如今由于开发公司已申请到建筑许可证,该项目终于动工在即。格兰德大道项目位于美国洛杉矶市南格兰德大道100号,正对着盖里设计的迪士尼音乐厅(Walt Disney Concert Hall)。该项目的准备时间长达10年之久,原定的动工时间可以追溯到2007年。格兰德大道项目采取体块堆叠的形式,两座位于低处位置两侧的塔楼包含了约18,580m2(200,000平方英尺)的零售和餐饮空间。较高的塔楼最高达39层,主要容纳住宅单元;而较矮的20层塔楼将设置350间客房的酒店。该项目预计将于2022年落成(图11)。□

XZA建筑事务所赢得塞浦路斯考古博物馆设计竞赛

在塞浦路斯新考古博物馆设计竞赛中,来自希腊雅典的XZA建筑事务所从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XZA的提案是将三个层面分别对应记忆,城市和河流,寻求一种全新的城市空间以此来歌颂尼科西亚(塞浦路斯首都)的历史和考古文化。项目坐落在离中世纪城墙不远的地方,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博物馆扮演了一个扭转周围环境现状和提升现有城市和绿色空间的重要角色。“新考古博物馆在当今国际化的大环境中寻求并表达它从塞浦路斯社会文明起源中提取的独有特征,”主创设计师塞奥尼·赞斯(Theoni Xanthi)解释道。“不仅仅是在材料的选用上,地中海的生活和文化特色(例如亲近自然,中心汇集,景观的视觉延伸和大面积的阴凉处等)依旧是每日鲜活生活的中心。它将培育出新的环境和生活方式,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一个文化的安置点,为城市点燃新生的活力。”(图12)□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为洛杉矶设计“山脊上的校园”

近日,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建筑事务所公布了其为全球智库伯格鲁恩(Berggruen)学院设计的一座研究性校园方案,新校园位于圣塔莫尼卡山脉,俯瞰洛杉矶市。受到传统修道院和山顶村庄的启发,该方案的根源在于对景观的恢复和欣赏。一系列建筑包括学院宿舍、会议和学习空间,铺展在182hm2的土地上,有超过90%的土地将被保留为自然的开放空间。该项目所在的山脊曾于1980年代被夷为垃圾填埋场。场地的极端地形限制使校园变成了一条直线小径。“伯格鲁恩学院的建筑与特定的景观概念交织在一起。”赫尔佐格表示,“在圣塔莫尼卡山脉的山丘和山脊上,粗糙的海岸灌木丛和林地将与丰富多样的花园相并置。通过收集、清洗和再利用的水系统,校园选址所在的贫瘠土地将被改造成一个自我可持续的绿洲。”(图13)□

坂茂设计世界上最高混合木结构建筑

日本建筑师坂茂(Shigeru Ban)最近披露了他为加拿大温哥华设计的19层住宅楼。据称,这幢名为“露台房”(Terrace House)的建筑,将是世界上最高的木材、混凝土和钢材的混合结构建筑(图14)。这个项目是为温哥华的一个水边场地设计的。坂茂在2016年首次披露“露台房”的设计方案。最初的图象是一个单坡屋顶的玻璃木框建筑,该建筑由混凝土和钢材核心支撑。当时没有详细的高度。据《温哥华太阳报》报道,这幢19层的建筑顶端的高度将达到71m,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木材混合建筑。目前世界上建成的最高木材混合建筑,是位于加拿大温哥华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布洛克·康芒斯(Brock Commons)学生公寓楼。□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听,建筑在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