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苗传统文化传承与旅游一体化发展研究

2017-09-29 02:39范才成刘军韩维敏吴明山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来凤来凤县龙凤

范才成 刘军 韩维敏 吴明山

有“县款县”之称的来凤县和龙山县,龙凤示范区共建“一水双城”取得初步成效。两县均在大力发展旅游,但重视程度、实际操作上存在差距。本文通过比对研究,认为龙凤旅游一体化在提高认识、准确定位、相互协作、互利共赢上有共识,可以实现龙凤旅游一体化并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湖北省来凤县和湖南省龙山县,同处武陵山脉腹地,两座县城隔酉水河相望,均属于土家族、苗族聚居区。201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将龙山、来凤两县作为龙凤示范区进行建设。近几年以来的长假,激发了全社会的旅游热情。旅游业作为开放性、综合性产业,走在国家战略的前沿,凭借先联先通的独特优势,为“一带一路”的落地营造气氛,积聚人气。特别是“黄金周”,推动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国内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假日经济的形成,开启了中国城镇居民大众休闲旅游的新时期。旅游景区人山车海,中国的旅游产业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人们生活。武陵地区自然旅游资源富积,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多民族混杂居住的民族聚居区,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蒙古族、朝鲜族等多民族交融互动,形成了一个极富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多元文化带。武陵山片区作为国家级扶贫攻坚示范区、跨省协作创新区,这里发展旅游得天独厚。笔者从土苗传统文化传承与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角度来探讨旅游产业的共享发展。

一、基本情况

分别隶属湖北和湖南两省的来凤县和龙山县,位于湖南张家界、吉首和湖北恩施、重庆黔江四个市州区的几何中心,两县县城所在是武陵山区最大的盆地,也是全国距离最近的两个县城,两个老县城相距仅4公里,现已基本连成一片。两县少数民族占60%以上;都是国家扶贫重点县,同被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范畴,省会长沙市和武汉市分别对口扶持。当地因之有俗语“来凤过龙山——县(现)款县(现)”(俗语,指县城挨着县城,也指交易中的钱货两清)。同处于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龙山、来凤分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山同脉,水同源,人同宗,民同俗,两县人民傍酉水而居,唇齿相依,心心相连,两岸60%的家庭有亲缘关系。近几年两县城相向发展,以湘鄂情大桥和团结桥为纽带,沿酉水河形成初具规模的“一水双城”。两县打破行政壁垒和地域界限,成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内区域经济协作的典范和缩影。

(一)来凤县情

来凤以凤凰降临栖息的美丽传说得名。南邻湘西,西接渝东,历来是鄂湘渝黔边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湖北省的“西大門”。全县国土面积1342平方公里,总人口33.11万人,有土家族、苗族等17个少数民族。县城翔凤镇,北至恩施130公里,南至张家界190公里,西至黔江100公里,均有飞机、火车和高速公路与省会城市相连。县内拥有209国道等13条出口公路,通信电子网络覆盖全县。境内武陵山绵延,酉水河纵贯,山川雄奇,沃野平旷。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山清水秀,植被极好,众多土特产品堪称物华天宝,以品质优良而闻名。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578569万元,比上年增长9.1%(2010年不变价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3586元,增长9.4%。2015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99元,同比增长11.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88元,同比增长10.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94元,同比增长10.6%。

来凤是全国第一个实行土家族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也是全国文化先进县、体育先进县、连续四届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享有“歌舞之乡”的美誉。这里巴风土韵浓郁,民情风俗纯朴,成为巴楚文化重要沉积带和土家文化重要发祥地。境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仙佛寺摩崖石刻,距今已有近1700年历史,是江南地区最早的佛教造像。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摆手舞,从这里走向山外,是土家族传统艺术的代表。地龙灯、三棒鼓、哭嫁歌、南剧等民俗文化原汁原味,朴质清新。县内拥有100多种特色资源,盛产生姜、藤茶、杨梅、桐油等农特产品和道地药材。金丝桐油以“全国质量第一”品牌,历来是湖北省主要出口创汇产品。“凤头生姜”、富硒藤茶、松花皮蛋、杨梅、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宝石花漆筷等形成较好名片。作为湖北省改革开放窗口,来凤致力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多年来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二)龙山县情

湖南省龙山县,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湘西北边陲,连荆楚而挽巴蜀,历史上称之为“湘鄂川之孔道”,全县总面积3131平方公里。境内群山耸立,峰峦起伏,酉水、澧水及其支流纵横其间。地域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水充沛。在这片神奇而又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着土家、苗、回、壮、瑶等16个少数民族。全县辖21个乡镇(街道),总人口5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35.97万人。土地构成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加宅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0.2%,耕地面积占8.5%。2015年,龙山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67.11亿元,同比增长7.2%;实现财政总收入6.11亿元,同比增长23.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03亿元,同比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4.49亿元,同比增长11.5%。

龙山县城民安镇,距湖南省会长沙530公里,是湖南最偏远的县之一。龙山山川秀美,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土家族发祥地之一,土家织锦技艺等6个项目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耶秦简,被专家称为“21世纪以来最重大的考古发现”。贺龙、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并在茨岩塘镇建立了湘鄂川黔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

(三)龙凤示范区由来

2010年初,为抢抓国家规划建设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历史性发展机遇,龙山、来凤两县站在区域统筹、抱团发展、龙凤共赢的高度,提出在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内规划建设龙凤先行区的构想。主要内容是:实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商品一张牌、旅游一条线,彰显两县的交通、区位、资源、环境、政策优势;推动两县的五个对接:城市规划对接、路网电网对接、农业产业化对接、城乡统筹对接、两省政策对接;互信互利,共同争取国家的支持,团结协作,共同破解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抓住国家开发建设武陵山区经济协作区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共同打造“龙凤先行区”。endprint

来凤龙山两县着力在“交通同网”、“旅游同线”、“产业同步”、“环境同治”、“信息同享”上完善发展规划,坚持“资源整合、错位发展、优势互补、良性竞争”,拓宽合作領域,探索新的合作渠道和方式,积极推动大项目合作。坚持优化资源配置,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着力龙凤共建,打造率先发展新格局;先行先试创新,树立开放新形象。真正做到规划一体布局、产业一体发展、基础设施一体对接、公共服务一体优化、新业保障一体统筹、生态环境一体建设。

二、龙凤旅游一体化情况

正在施工中的黔张常高铁、已经通车的恩吉高速,穿来凤、龙山而过。躺在深山未被识的龙凤旅游,以其绿色生态、土苗文化和丰富旅游资源,在旅游产业发展良好的武陵山几大中心城市张家界、恩施、黔江、吉首等,起到更好的承接、联结作用。来凤、龙山两县在推进绿色文化旅游产业协作发展,两县旅游主管部门共同协商、共同努力、相互合作,已做如下事情。

(一)来凤旅游

近五年以来,来凤县以景区为龙头,加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景区星级创建,围绕仙佛寺、喳西泰水城、百福司古镇(含卯洞景区)、杨梅古寨进行建设开发,打造龙凤酉水生态文化旅游画廊。来凤县先后投入资金 8亿元建设仙佛寺、杨梅古寨、百福司古镇和喳西泰水城四大景区,建成仙佛寺8大景点、杨梅古寨景区18个景点、卯洞景区主要基础设施,并于2014年10月“一会一节”(湖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暨第二届来凤·中国土家摆手舞文化旅游节)期间分别实现“四开”(开光、开寨、开游、开城)。完善杨梅古寨游客中心等设施,新建花海等项目,完善仙佛寺配套设施,成立旅游投资公司,实现正常营运与管理。

1.仙佛寺景区建设

仙佛寺景区是来凤县确定的龙头景区。自2012年4月以来,该县改变过去多年“独倚招商”的思路,采取自主建设的模式,共整合各方资金2亿多元投入景区及配套建设。为确保景区建设顺利推进,专门成立了仙佛寺景区建设指挥部统筹负责。聘请四川远景建筑园林设计研究院,在整合文体、民宗、旅游三部门各自编制所编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出了仙佛寺景区总规及主要景观设计。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旅游、发改、交通、水利、开发等13个承建单位的努力,建成祥云霞光等8大景点,于2014年10月18日举办恢复重建开光大典,2015年3月19日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同年8月1日实现收费运营。

2.喳西泰水城

依托蓝河打造的喳西泰水城项目,位于来凤县城蓝河四斗种至官渡口桥沿岸。喳西泰水城总长5公里,规划面积75公顷。2012年1月,来凤县与海南百姓坊实业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开发合同。该项目总投资达14亿元,设置自然观光、土家民俗、温泉休闲等,逐步建成集温泉度假休闲、水上漂流、土家摆手舞展示、土家旅游元素、商品贸易、土家风情体验、土家饮食品尝为一体的多元化复合型综合性旅游景区。2012年4月7日正式动工,现已完成一期工程投资5.8亿,并于2014年10月20日开城迎客。今年入选湖北省优选旅游项目。

3.百福司古镇

百福司镇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小城镇综合开发示范镇、湖北省边区口子镇、湖北省旅游名镇、恩施州明星集镇。2011年8月被列为第二批“湖北旅游名镇”创建扶持单位。该镇坚持打好文化、艺术、生态、宣传4张牌,通过几年打造,累计投入资金近3亿元,建成了了卯洞景区、土家美食街、风情购物街,生态文化走廊、“百福”文化园、摆手舞广场、观音阁等景观,创建了首家“湖北艺术写生基地”。其境内卯洞景区于2014年12月成为国家3A景区。2015年6月,百福司镇被省政府授予“湖北旅游名镇”称号(在全省11个旅游名镇验收中排在第二位),同时还被评为“湖北旅游发展突出贡献乡镇”。

4.杨梅古寨

杨梅古寨位于湖北省“杨梅之乡”来凤县三胡乡,国道G353朱家坳路段西侧,距来凤县城20公里。景区有全国罕见的古杨梅群落,有保存完好的古桥、古道、古院落、古庙宇、古戏楼、古墓葬等。景区以糍粑岩、水源头、老山河三处全生态的自然风光为依托,利用高低起伏的地势营造出富有层次感的花海景观。这里除自然和人文的景观以外,还配套的游乐休闲区、花卉产品体验区、特色农家乐。走巴盐古道、品千年杨梅,山寨悠悠、山谷飘香,是人们享受慢节奏生活、体验农耕文化、观赏田园风光、体验民族文化的最佳选择。厚重的土家、苗族传统文化与石林溶洞、绿野花谷交相辉映。

杨梅古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优质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现已被纳入全国传统村落名录、湖北乡村游最佳线路。杨梅古寨景区是围绕“最美村庄”的定位,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杨梅、藤茶、绿茶等产业基地建设为基础,倾全县之力打造的旅游休闲、观光娱乐、农耕体验于一体的景区。

(二)龙山旅游

龙山自然风光神奇,民族风情浓郁,历史文化厚重,是湘西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靛房镇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农车、坡脚、苗儿滩是省极民间艺术之乡。土家织锦老艺人叶玉翠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捞车河村等9个村进入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名单。洗车古镇、捞车河古寨、惹巴拉等地有原始古朴的明清古镇,原始古朴的“茅古斯”、“摆手舞”,让人印象深刻。近几年,龙山县持续打造太平山森林公园,大力推进里耶古城区等六大景区建设,积极扶持民间投资建成马鞍山、响水洞等乡村旅游点,景区景点的吸引力和接待能力不断增强。

1.里耶战国古城

“里耶”是土家语,即开垦、耕耘土地之意,是土家族的发祥地,是酉水河上的边陲重镇,倚八面山为天险,为战国中晚期楚国所筑,沿用于秦汉,废弃于西汉初,历史上被称为“楚蜀通津”。 2002年里耶战国古城的考古发现,是我国考古史上发现的第一座秦代古城,被专家称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学上最为重要的发现”,被评为“2002年全国考古六大发现之一”,里耶战国古城被国务院增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里耶古镇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牍”,里耶战国古城、古井、古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和旅游品牌价值。endprint

2.洗车河古镇

位于湖南省龙山县洗车河畔,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山清水秀,风景秀丽,属湘西名镇。洗车河是土家族聚居区,民宅多为吊脚木楼,依山傍水而建,臨河者倒影澄清,洗车河古镇潭如水中街市,依山者雄峙高崖似空中楼阁。至今仍普遍使用土家族语。这里没有太多文明的粉饰,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态,原貌的历史存在空间上和谐统一,构成一幅生动的民俗风情画卷,被载入《中国古镇羊皮书》。

3.乌龙山大峡谷景区

该景区是湖南省的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湖南省西北部,距龙山县城35公里。景区面积41.13平方公里,有国家一级景点7个,二级景点7个,三级景点19个。乌龙山大峡谷群峰竞秀,幽深莫测。原始次生林覆盖,林木蓊郁,是天然的氧吧。景区内有15公里峡谷陡峭险峻,林深篁密,形成一道绿色长廊。峡谷两岸溶洞横陈,构成一个个神秘的地下迷宫,被誉为“世界溶洞博物馆”。据国际洞穴专家考证,乌龙山大峡谷是我国最大的溶洞群。整个风景区以山、水、洞、石等自然景物为主要特色,渗透了湘西土家族悠久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峡谷中水与山亲吻,形成灵动的水韵与雄浑的山峦,构成一幅山水长卷。

4.洛塔地质公园

距龙山县城46公里,总面积142.66平方公里,总体规划14个景区,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岩溶石山区。这里地质遗迹十分丰富,境内共拥有8类岩溶地貌类型,大小溶洞340个,溶洼漏斗106个。该公园是我国南方裸露型岩溶地质的典型代表,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是亿万年地质运动遗留下来的地质遗迹,是我国罕见的岩溶地貌地质奇观。园区内石林从生、溶洞密布、阴河交错、瀑泉飞泻、古生物孑遗,是岩溶地质的“百科全书”。景区集溶洞、秀水、奇石、人文于一体,构成一幅千姿百态、气势雄伟、蔚为壮观的美景,是典型的喀斯特生态系统和最丰富的立体全景图。

5.绿色生态文化旅游建设

龙山县以“美丽惹巴拉”生态旅游建设,促进捞车河村的生态环境越发美丽,推动了“农家乐”生态旅游蓬勃发展。捞车河村民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将生态乡村建设与“农家乐”旅游开发相结合,在自然风光中引进人文配套,建设旅馆餐厅,推出农事体验旅游项目,把农、林、牧、渔等广泛的农业资源开发为旅游产品,打造了一批批富有特色的“农家乐”生态旅游点,吸引了群众纷纷前往游玩。农家乐生态旅游成为农民创业致富的好路子,是市民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通过建成一批特色小镇、美丽的村庄、自驾营地和露营基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就可落地。

三、两县发展传统文化旅游的亮点与不足

(一)亮点

一是注重宣传造势。两县以做旅游文化活动为载体,加强旅游宣传营销。大力举办旅游活动,是一个很好的促宣传、聚人气。今年以来,来凤县承办湖北省5·19“中国旅游日”文明旅游暨恩施州“晒赛文明 为中国加分”文明旅游公益活动、武陵山首届杨梅文化旅游节、第二届中国来凤金祈藤茶旅游文化节、旧司镇首届乡村旅游文化暨葡萄采摘节、仙佛寺庙会、全国河钓大赛等系列活动。龙山县今年承办湘西州第十三届运动会,每年举办土家织锦、土家摆手舞、舍巴日等展演活动。这些都达到了聚集人气、扩大影响、促进发展的目的。

运用卫视、电影、电视剧、网络、微信等宣传工具,加强对外宣传。今年5月,来凤县举办了旅游发展首场专题新闻发会,人民网、新华网、湖北卫视等30多家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地宣传报道,推出了“感恩武汉,来凤有约”活动和全域旅游——来凤百元旅游年卡。CCTV-10《地理中国》栏目播出了以反映来凤文化旅游为主要内容的30分钟专集第一集——《骑河卯洞》,8-9月还将陆续播出3集;湖北卫视《中国NO.1》栏目《仙佛寺的前世今生》完成拍摄。来凤县还积极组织参加了“春游湖北”等宣传活动。

二是大力推进旅游资强县创建,资源整合成立旅游投资公司。来凤县组建工作专班,加强旅游强县创建专班的力量,仙佛寺已是4A景区,杨梅古寨创4A工作正在进行。将创建“湖北旅游强县”内容纳入了县委中心组(扩大)学习活动。专门成立旅游法庭,已在三胡乡、百福司镇设立了2个旅游巡回法庭。来凤县2014年4月成立龙凤旅游开发投资公司(国有),现有4家子公司,员工110人。公司主要致力于旅游基础设施投资、景区运营管理、旅游项目策划开发、商业运营管理以及文化传媒、旅游运输服务。公司助推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牌形象,为龙凤城市发展提供综合产业链平台,是鄂西乃至武陵山区旅游行业具有领导地位的旅游项目投资、运营管理及产业集群发展的集团之一。

(二)不足

两县旅游行业管理工作有待提升,部门之间相互协作有待加强,不能一头热一头冷。来凤县星级酒店数量创建工作是旅游的短板,只有来凤世纪金源国际酒店创4星已通过省星评专家组的评定。龙山县的旅游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没有龙山旅游官方网站,只是2013年在“中国·龙山 龙山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下挂“龙山旅游”,其中“旅游资讯”今年只发4条消息(2014年6条,2015年27条)。相比较而言,来凤县2007年建有“中国·来凤旅游网”官方网站,开通了“来凤旅游微信”,里面政务首页、美丽来凤、旅游新闻、政务公开等较为齐全,其中“旅游新闻”今年已发旅游新闻46条。

龙山县的城乡交通起色很大,但从龙山到里耶的旅游快速通道不快速,几年的修建被今年的大雨冲刷利害,滑坡多处。两边县城的停车位过少,本地车辆停车就显拥挤,根本适应不了自驾游的涌入,承接大的旅游团更是问题。

四、以传统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中,区域旅游协作已成为旅游开发的一种基本趋势。两地均有发展旅游产业的共识,但在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共建共享旅游人才、共同谋划旅游线路、共宣共推旅游产品、共同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共同建设龙凤酉水生态文化旅游画廊,以实现龙凤旅游发展一体化。endprint

(一)准确定位,旅游与各部门规划和操作达到旅游一体化

旅游产业正成为各级政府关注和努力打造的朝阳产业。但基于发展不平衡的博弈与考量,区域旅游合作在旅游产品差异、同质化程度,而采取不同的协调方式。利用行政力量削弱行政壁垒,倡导市场要素流动的无障碍化,实现龙凤旅游一体化是可行的。现实中,旅游六要素之间尚未有效衔接。特别是“吃、住、行、购、娱”与“游”环节尚未有效对接。比如“吃”,两地餐馆相对集中,现在仅适合城市居民的消费布局,不适合大量游客的消费要求。

两县的绿色生态、土苗民俗风情应该是要打的主牌。建议在旅游规划上和实际操作中,大农业和住建、交通部门要为大旅游服务,主打旅游的乡镇、村寨要有统筹发展的思路,以耐得住寂寞、留得住乡愁为目标,让车辆畅通、房屋有民族符号、乡村有农业体验、车辆有停放场所。两县之间的接口路应理顺,比如漫水与皮渡河、百福司与桂塘、比如水与湾塘之间的连接道路,不符合旅游畅通的要求。两县正在进行的精准扶贫攻坚,也尖立足资源和产业基础,突出扶贫特色,坚持可持续发展,对有资源、有特色、能示范的乡村旅游扶贫村(点)进行旅游设计,有条件的地方突出打造文化元素、生态休闲、健康体验的旅游样本。

(二)相互协作,建立旅游人才资源共享一体化

1.组建龙凤旅游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库的共享

两县已共同确定专家顾问团成员22人,包含两县主要领导、旅游院校专家、旅行社、星级宾馆、旅游景区、规划、行业协会、旅游商品生产企业负责人等。专家咨询库要及时更新和纳新,定期召开旅游发展座谈会,开展旅游专题调研,总体研究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重点是以土家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秦文化)、佛教文化、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研讨活动,为龙凤旅游发展一体化献计献策。

2.拓展龙凤旅游产业延伸人才建设

努力鼓励学子接受旅游职业教育,积极引进优秀管理人才。协调两县职中开设旅游专业班,培养旅游管理、酒店、餐饮服务技能人才和景区讲解人才;协调旅游院校进行本土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建立旅游专业大学生、研究生学生信息库,为学生行业认知实习、毕业实习提供帮助。引入优秀的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才,推动两县旅游产业品质整体提升。重点扶持本土地接旅行社,以旅行社为核心培养本土导游讲解员。两县导游讲解员可实现互通互用,资源共享。试行每年举办龙凤导游服务大赛,为旅游行业发现和储备人才。尝试建立龙凤旅游人才培训机构。聘请相关方面专家,每年组织旅游专业实操技能培训,培训对象包括两县景区基层工作人员,农家乐、旅行社、星级饭店等涉旅企业一线从业人员,要求全年参训人员数量应达到本单位(企业)一线从业人员总数的50%以上。

3.积极培育旅游产品研发人才,加强龙凤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建设

结合本地绿色生态、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实际,依托两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加工企业,积极培育民族工艺品研发加工专业人才,深度发掘具有民族特色的土家工艺品、民族文化产品。依托两县本土特色农产品资源和特色食品加工企业,大力培育特色农产品加工人才,研发具有竞争力的特色旅游商品,打造本土品牌。来凤县每两年举办一次旅游商品创新大赛,已于2014年举办第一届,目的就是为培育旅游产品研发人才,开发更多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商品。

两县可共同向上争取项目支持,传承与开发土苗民族文化。通过土苗民族文化研讨、民俗传习论坛等活动,深度挖掘土苗文化,继续做好土苗文化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建立民族文化传承学习基地,开展以土家摆手舞、织锦、茅古斯、打溜子、咚咚喹、竹雕为主要内容的土苗特色文化研习活动。

(三)互利共赢,谋划旅游线路和宣传推介共享

1.積极开展线路对接,实现地接一体化

依托两县优势旅游资源和交通区位,积极打造4条旅游精品线路,一是文化体验之旅,以惹巴拉、里耶、百福司为核心的千年秦城、艺术土家体验;二是亲水崇山之旅,以酉水河、乌龙山大峡谷、八面山为核心的悠悠酉水、巍巍八面山体验;三是祈愿朝圣之旅,以仙佛寺、太平山为核心的仙佛福地、太平圣境体验;四是红色经典之旅,以两县烈士陵园、茨岩塘、板沙界农民起义遗址等红色景点为核心的峥嵘岁月、壮志情怀体验。

2.共同开展旅游宣传推介,打造龙凤文化旅游品牌

将“龙凤旅游、千年秦城、艺术土家”旅游品牌整体打造,在对外宣传推介时共同推出龙凤绿色文化和土苗传统文化品牌。根据两县区位和主要客源地的不同相对分工,在品牌打造、宣传推介时相互协作、整体宣传,双方在对方所在州中心城市共同进行宣传推介;同时又各有分工,即在湖北省内及周边地区开展旅游宣传活动时以来凤为主,龙山协助;在湖南省内及其周边地区开展旅游宣传活动时以龙山为主,来凤协助。邀请恩施、张家界、吉首、黔江等周边地区旅行社到来凤、龙山两县踩线,各地旅行社将来凤龙山两县旅游景区纳入旅游社精品线路之中,两县为旅行社招徕游客提供优惠政策,在现有旅游线路基础上,细化游赏线路和游玩项目点,增加线路丰富度。

两县旅游部门应积极交流、经常沟通,通过互访、座谈等多种形式,确定以武陵山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为平台,对接旅游宣传,在龙凤文化旅游品牌打造等方面进行重点合作,打响龙凤旅游品牌,共创共赢、互惠互利,进一步加快龙凤旅游一体化进程,努力将龙凤示范区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土苗传统文化旅游区。

(作者单位:1.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2.黔江区舟白街道办事处农业中心;3.湖北恩施来凤县农业局)endprint

猜你喜欢
来凤来凤县龙凤
传统龙凤纹在当今首饰中的应用
龙凤双胎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来凤县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凤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现状与对策
龙凤珠宝LOGO征集活动
那条鱼,在来凤古驿的往事里游弋千年
携手创新探索纳税服务新路径——以来凤县国地税合作为例
万紫千红花满园---记奋进中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民族幼儿园
跨区域经济合作如何实现经济一体化的思考——以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