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分类培养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17-09-29 22:06路萍唐丽莉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分类技能旅游

路萍 唐丽莉

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分类培养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分类培养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并构建了“分类培养式”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在该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人们可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或运行方式,是由其要素构成的最佳组合。本文提出“分类培养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对高職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实行分类培养,依据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要,把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分为应用技术研究型、技术技能应用型和专项服务型三种类型。实施分类确定培养目标、分类设置课程、分类进行教学、分类配备师资等,以培养不同能力特征的专门人才。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分类培养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类型

为了适应社会对旅游行业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即使是同一学校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也应实施分类培养,故提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分类培养式”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在实施时可采取应用技术研究型、技术技能应用型和专项服务型三种类型。

1.应用技术研究型:是指那些从事旅游管理基础理论学科研究但更侧重于应用技术研究的人,对其着重在于研究性与探究性能力的培养。应用技术研究型以培养从事旅游应用技术研究工作,发现规律,创新理论,发展知识为目标。例如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人员属于这一类。

2.技术技能应用型:是指那些掌握了扎实的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并着重从事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服务、旅游产品与线路的设计以及旅游设备的引进、运行、维护与更新改进等的技术者与管理者,主要针对基层和生产第一线的服务者,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例如旅行社、宾馆、酒店、景区等机构的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属于这一类。

3.专项服务型:是指那些全面掌握了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其中某一方向领域有浓厚兴趣并专攻该方向的学生,对其培养着重在于方向领域内模块知识的强化与拓展,使其更精于该方向工作流程与要领。如景区管理方向、会展策划与管理方向、导游方向、旅游电子商务方向等某一专项领域的管理者或服务人员。

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分类培养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

笔者提出“分类培养式”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不同规格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鉴于“分类培养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科学思维与操作方法,构建时要基于一定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这里的以人为本,实际上就是以学生为本,要从“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着手,关心学生的利益、遵从学生的需要,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够自觉、积极主动地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做出自我调整,以实现自我价值。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面非常广,不同学生有不同之需求,故培养学生不能一刀切,要以学生的个性需求为基准,实施个性化培养,打造相应的培养模式,使他们在自身兴趣领域内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更重要的是,设置培养模式时,就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位,充分尊重其能力特点、个性需求,有差别地因材施培。

(二)理论结合实践原则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摒弃过去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方式,要把理论课和实践课相互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旅游管理本身就属于服务性行业,实践性较强。教学上要把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于实践,尤其是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如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导游业务、餐饮服务与管理等可以实施现场教学,学校应与相关企业单位进行合作,把实践教学内容带到企业进行教授,使学生在实际观摩、操作下,更易了解工作程序、掌握业务流程。

(三)就业为导向原则

当前尽管各大高校都有自己的培养模式,但培养出来的学生却千篇一律,难以满足就业市场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也就是说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市场之需严重脱节。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时,要以就业为导向,考虑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据不同需求来设置培养目标。就旅游业管理专业而言,对大学生进行分类培养,使之满足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是上上之策。培养目标的设立,必须紧跟行业的发展动态,按照新时期旅游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准确定位旅游业人才市场需求,进一步调整、重组现有学科,使培养目标呈现出多元化。课程设置也要围绕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新特点而进行选取和内容调整,以就业为导向,同一个专业可设置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设置灵活的教学模块,使学生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能在某个知识领域有深刻的掌握,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旅游教育机构等从事相关工作,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能与旅游企业需求的人才成功对接。

三、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分类培养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建

设计“分类培养式”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模式,要依据“分类培养式”模式的内在逻辑进行“标准架构”,形成相对稳定的可以使人们照着做的标准样式,从操作层面而言,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对其构成要素: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配备、培养考核等进行分类。

1.培养目标分类。三种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表现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不管培养的是哪种人才,培养目标都应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个性体现在三种不同类型人才的侧重点上:(1)应用技术研究型人才要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扎实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可在一线的管理、生产、服务等部门工作,也可进入高一级学府深造。(2)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要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要及时掌握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具备娴熟的生产技术操作能力、较强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场组织能力和技术指导能力,具有良好的协调与沟通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3)专项服务型人才要在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掌握专项服务领域的相关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该专项领域横向、纵向精深宽广的知识结构,具备该专项领域精湛的服务技能,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服务精神和意志品质。endprint

2.课程设置分类。三种类型的人才的课程设置既要体现出公共性又要体现出各自的特性。公共性,要求学生要学习一些通识课,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文化、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素养,还要学习一些专业基础课,要让学生对本专业的所有课程内容有个全面的了解;各自特性,要求不同类型的学生,学习课程内容要有不同的侧重。具体设置时,实施模块化教学,可分为基础素能模块、核心素能模块和拓展素能模块课程。基础素能模块课程面向三种类型的学生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核心素能模块和拓展素能模块的课程就有选择地授予三种类型的学生。应用技术研究型和技术技能应用型学生的课程选择主要来自核心素能模块,授课时,理论课授课时间和实验实训授课时间之比,前者为7:3,后者为3:7;专项服务型学生课程选择主要来自拓展素能模块,理论课授课时间和实验实训时间之比为1:1。

3.教学方法、手段分类。三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各有侧重,且每种类型的学生对课型比例要求也不同,故教师的教学也应体现出差异化。(1)应用技术研究型学生,教师授课时要让大部分学生弄懂理论知识,且要对教材进行加工,据学生接受能力重新组合教材内容,对有难度和深度的知识做出取舍,以“够用”、“实用”为基本原则。教学时,要注重讨论性、启发性与研究性,方式、方法可多样化,如分组研讨式、专题式、课题研究式等,侧重于提高其科研能力。(2)技术技能应用型学生,教师要大力加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多增加些实验实训课,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学时,理论课以够用为主,重点突出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锻炼。教师授课可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校内校外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场地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考试与技能等级证培训、考试一体化等。(3)专项服务型学生,教师授课的侧重点是拓展专业方向领域内知识的精深度与宽广度,技术技能的精湛度与娴熟度。教学时,理论课与实践课并重,主要从拓展素能模块课程中选择课程。教师授课,既可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也可采用研讨式、课题研究式等。

4.师资配备分类。琼.托马斯说过: “革新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全体教师的态度”,在任何重大的教育教学改革中,都会把教师素质的提高视为关乎教育教学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三种类型的学生能否达到各自的培养目标,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应用技术研究型学生,侧重于对应用技术的研究,这就要求配备的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也就是“双师型”教师,但这类教师还是偏向于学术型的。所以,可选用那些属于高校的教师又有过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经验的教师,也聘请旅游企业的知名人士为客座教授。(2)技术技能应用型学生,侧重于对实践技术、技能的锻炼,他们需要的是教师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还要有较高“实践能力”, 可以从旅行社、旅游饭店等管理服务第一线引进既有经验,又有高等教育教育任职能力的人员充实旅游院校的师资队伍。(3)专项服务型学生,需要的是“學术”和“技术”双高的教师,需要的是既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有较高的“实践能力”的教师,可以从专项领域内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的第一线来选择(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景区管理、酒店管理等),他们工作阅历丰富,专项领域知识技能丰富,把握旅游业发展动态,其教学更贴近实际,更易培养出各个专项领域的优秀人才。

5.培养考核分类。对三种类型的学生进行培养考核时,要依据对他们不同的侧重点和要求,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即使是同一门课,也要有不同的考核形式,若是同样的考核方式,也要设不同的权重比例。(1)应用技术研究型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是考核的重点,成绩上的比例体现为: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考勤等)占20%,理论成绩占50%,实验实训成绩占30%。(2)技术技能应用型学生,侧重考核其实验实训的动手能力,成绩上的体现为: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考勤等)占20%,理论成绩占30%,实验实训成绩占50%。(3)专项服务型学生,既考核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考核其实践操作能力,二者所占比例相同,各4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考勤等)占20%。

(作者单位:江西应用科技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类技能旅游
分类算一算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