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篮球人才培养的现实状况与理性思考

2017-09-30 01:46陈思扬丽水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少年体育训练 2017年8期
关键词:竞技联赛篮球

陈思扬(丽水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高校篮球人才培养的现实状况与理性思考

陈思扬
(丽水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高校篮球人才培养过程中,选择科学、高效、完善的培养方式,有助于提高人才的培养效率,可以让更多喜爱篮球的高校学生走上自己喜爱的篮球职业道路。在美国,NCAA联赛可以产生出许多的NBA明星;而在中国,CUBA联赛可以让大学生通过参加联赛成为一名耀眼的篮球明星。这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大学生也希望自己在进行训练时,可以接受优秀创新的训练模式。因此,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1 加强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的重要性

加强高效篮球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符合时代竞技体育发展的需求。在21世纪,社会上最稀缺的就是各行各业的人才,在体育行业同样如此。篮球作为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体育发展、丰富人们的业余活动有着积极的作用。篮球门槛低、易掌握,团队竞技性强,因此受到了众多大学生的热爱。我国篮球事业发展迅速,作为竞技体育已逐渐形成了职业化趋势,极大地吸引了大学生的兴趣。在1988年,中国开始了CUBA赛事,给高校篮球人才提供了一个开阔的竞技平台,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CUBA分为东北区、西南区、西北区以及东南区4个赛区,如同美国的NCAA联赛一样,大学生参加篮球联赛可以实现自己的篮球梦,成为一名真正的职业篮球选手。在此基础上,高校对于篮球人才的训练方式显得至关重要,只有加强篮球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才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篮球人才整体水平的提升,进而推动我国篮球运动的进步。

表1 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是否需要创新调查表

2 我国目前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的现状

2.1 教学方式单一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某市10所不同等级的高校,其中一本院校2所,二本院校2所,三本院校2所,体育类院校4所。 共计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760份,有效率达95%。在问卷中,分别针对篮球教学的方式以及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了调查。从调查中发现,高校篮球培养方式较为单一,依然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以竞赛形式为主。这种人才培养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让学生形成竞争压力,在训练中督促自己快速掌握不同的篮球技巧,以便超越他人。但以竞赛为目标的篮球训练,会使学生出现紧张感,在训练中以获胜为唯一目的,而忽略了自身技巧或是基础的积累,对训练效果产生了制约影响。因此,为达到高校篮球人才培养的目的,单一的培养方式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

2.2 忽略学术的主体性

传统的培养模式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按照自己制订的教学计划、训练内容来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此模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些学生基础能力强,教师给出的基础训练已完全掌握,所以训练内容对其没有挑战性;但有些学生的基础薄弱,教师设计的训练内容跨度大,导致其无法接受。因此,这类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培养方式不适用于当今的人才培养。高校篮球训练中,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教师不能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式进行培养,而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发掘学生的潜能,制订科学有效的培养计划。

2.3 忽视教师能力的提升

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篮球人才培养时,只注重学生是否通过训练得到了提升,而忽略了在训练过程中自我能力的提升。笔者对于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是否需要创新这一问题在问卷中对体育教师进行了提问。由表1可知,56.4%的教师愿意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进行篮球人才培养,但由于教师自身能力有限,无法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元化的训练模式,使得篮球人才培养一直止步不前。如今,社会要求教师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在时代不断更新的过程中接收到更加先进的训练模式。教师专业水平的停滞不前,会导致学生在训练中得不到先进的辅导,不利于高校篮球人才的培养。因此,加强教师的培训,使教师可以接触到创新的训练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高效性的途径之一。

2.4 人才综合培养机制缺失

现代体育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CUBA联赛每年都有大量优秀的选手产生,但与美国的NCAA联赛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要想逐渐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篮球人才之间的差距,对人才培养实施单纯的体能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创新训练理念、提高竞技能力以及培养思维能力都是对现代篮球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目前,在高校篮球人才培养计划中,只有初步的体能训练模式,也就是通过大量的训练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与篮球技巧,而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还存在着薄弱环节。我国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十分重视,不仅体现在学习上,篮球人才培养同样如此。只有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培养,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篮球的思维与创新能力。

G841

A

1674-151X(2017)08-081-02

投稿日期:2017-06-02

陈思扬(1995~),本科。研究方向:篮球与训练。

猜你喜欢
竞技联赛篮球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快乐篮球进山乡
2017年全国数学联赛A卷第10题另解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一道联赛题的推广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
打联赛 去鸟巢 看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