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风险管理》课程改革研究

2017-09-30 05:47王文杰
商业经济 2017年10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改革风险管理

[摘 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注重“应用性”,强调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重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应用型本科《风险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却存在教学内容滞后、理论知识比重过大、考评方法单一、理论与实践脱离等问题。专业课程改革与教学应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分层与重构课程架构,构建“阶梯式”的课程内容,设计项目化风控工作流程,引入金融企业现场教学及多样化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等改革途径,对学生风险意识的塑造和风险管理技术进行大幅度提升。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风险管理》;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10-0184-03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本质内涵与课程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一种介于研究型高校和高职高专之间的高等教育类型,以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和目标。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工作,任务是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其既需要足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是“用”,本质是学以致用,“用”的基础是掌握知识和能力,“用”的对象是社会实践,“用”的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进步。

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金融创新产品促进传统金融的创新而使其迅速发展起来,但在创新的过程中也伴随着风险,对金融从业者和普通民众的风险防范能力客观上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高校的《风险管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风险管理》课程是投资学、金融学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内容涵盖风险及其所包含的各类主要风险的定义、特性等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各类金融风险的辨识理论、方法以及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險和操作风险等主要风险的各种度量理论、方法与技术。课程偏向于理论知识,对定量度量方法和模型介绍甚多,同时又与实际市场结合紧密,所学理论需要市场检验。应用型本科《风险管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要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和防范风险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措施,能够分析和解决经济管理中的现实问题。

二、应用型本科《风险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滞后,与我国金融业发展态势不相适应

我国的风险管理实践和教学研究起步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风险管理的知识才开始进入中国,并最常为商业银行所使用。2006年,银行业从业资格考试将《风险管理》列入考试科目之一。在此影响下,《风险管理》课程也随之受到教师及专业学生的重视,大多数高校将其列入金融学、投资学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近年来,我国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实施“大资管”战略,以期助力产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2016年底,我国大资管行业规模已达116.18万亿元,且随着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政策实行,资产管理业涉足跨境服务。面对大资管时代的激烈竞争,各类财富管理机构正积极推进以理财型产品为主向以风险管理、财富管理及延伸增值服务的多样化产品的转变,其对高校《风险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然而,风险管理传统本科教材偏向于理论知识,主要介绍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步骤、目标等,在学习对象上,当前有关《风险管理》教材的编写上大多以介绍银行风险管理为主,教材内容单一,对其他金融机构和企业风险介绍较少,特别是近年来风生水起的互联网金融。因此,革新风险管理教材和教学内容,与我国金融业发展态势保持同步,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迫在眉睫。

(二)理论知识比重够大,学生实践操作十分欠缺

应用型本科院校《风险管理》传统教学中,理论知识的介绍往往占有“绝对比重”,不够重视实践教学,究其原因有多方面。例如,风险管理技术早期最为商业银行所重视,实践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具有扎实的商业银行业务知识,“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配备及学生对商业银行类前导课程的掌握情况就显得尤其关键。一方的缺失就会导致实践教学的“理论化”。再者,风险管理有很多的理论内容,学生不容易掌握,例如极值理论、缺口模型、久期、凸性等。这些理论相对抽象,对本科生来说理解这些内容并非易事。此外,为了体现本科教学的“学术性”,在该课程的授课中往往过于突出定量度量方法和模型介绍。有鉴于此,教师通常需要花费很多的课堂时间阐述相关理论内容,其结果是在教学中偏重于理论,对实践教学较少,造成学生对风险管理理解不透彻、利用风险管理相关知识解决经济管理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较弱。显然,以定性和定量并重的《风险管理》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及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需要。

(三)课程内容偏多,学生无法深入透彻掌握相关知识

完整的风险管理的教材内容一般包括风险及其所包含的各类主要风险的定义、特性等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信用、利率、汇率、流动性、操作、法律、政策等主要风险的度量理论、方法与技术,以及对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主要金融机构风险防范与控制。在国外,风险管理教材内容篇幅巨大,大多建议学习一年。鉴于我国的风险管理实践和教学研究起步较晚,国内相关教材“本土化”程度较低,教学框架大多源自国外教材体系。然而,囿于现实课时所限(一般设置为48-54课时),在实际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是课程体系的完整讲授与课程深度不可兼得,结果是很多知识内容无法深入展开讲解,导致学生所熟悉和掌握的内容浅显、层次较低。

三、应用型本科《风险管理》课程改革的思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注重“应用性”,强调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重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专业课程改革与教学应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应用”,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加以改革。endprint

(一)分层与重构课程架构,构建“阶梯式”的课程内容

学生探求知识遵循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认知规律,由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层层递进的学习过程。同时,在课程改革与教学中,若能依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制定分层次的教学内容,能够尽可能使学生获得符合自身条件和特点的教育环境,并在其原有基础上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此理念指导下,笔者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按照分阶段、递进式的课程教学思路,分层与重构《风险管理》课程架构,构建以“基础层、应用层、拓展层”为框架的“阶梯式”教学内容。其结构为三层,具体是:

1.基础层。内容包括风险管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工作流程等。在风险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基础上,以风险管理的一般工作流程为主线,采用项目化系统设计。以学生身边现实案例展开,使学生可以进行实践体验,呈现理论化教学和体验式实践相辅相成,螺旋式上升的动态过程。

2.应用层。通过基础层基本理论和技能的训练后,学生已具备风险管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在应用层的项目实施中,根据专业特点设计相应的风险管理项目(如大学生炒股、创业投资风险、P2P网络借贷平台、地方政府债务、蚂蚁花呗、京东白条、余额宝等)。在项目实施中,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从文献查阅、问卷设计、项目总结、PPT汇报等方面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团结协作和组织实施能力。

3.拓展层。本层以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和利用信息化手段的自学能力。在项目设计上体现综合性、时效性、创新性(如风险控制方案设计、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评估项目、企业投融资风险等)。同时,鉴于课程知识體系庞大,利用超星公司开发的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将与课程相关的拓展内容放置于网络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的自学能力。

(二)项目化设计工作流程,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改革可以让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将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具体的项目情境中,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沟通能力、自我学习和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笔者所在的《风险管理》课程改革调研组曾于2017年上半年对福建厦门地区金融企业进行调研,数据显示:投资顾问或风控等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特别需要的依次是风险管理的流程规范化(占比45.5%)、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占比32.28%)、风险管理的理念意识(占比13.76%)、风险管理的经验积累(占比8.47%)。(有效问卷189份,其中投资类金融企业140份、非投资类金融企业49份。如下图所示)。因此,为让学生掌握风险管理相关岗位从业的核心技能,在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可以以风险管理的一般工作流程为主线,采用项目化系统设计方法,具体分为感知分析、分析风险、衡量风险、监测风险、控制风险。设计思路以现实案例为主线展开,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培养风险意识,掌握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与技能。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图

(三)校企合作,引入金融企业现场教学与专题讲座

能力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就业岗位所需要的岗位能力就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着力点。《风险管理》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风险意识的塑造及风险管理技术的提升,面向的工作岗位是商业银行、证券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理财投资、风控等岗位。采用现场教学,直观呈现金融机构运转、部门与岗位设置、岗位职责与技能要求。此外,金融企业一线从业人员接触金融市场与前沿投资工具,熟悉金融业务,掌握着金融产品的开发应用。所以,通过产学合作,开设金融市场专业人士的专题讲座利于学生了解最新金融业务与金融产品。一线人员还可就某一细分领域的实际业务操作进行专题讲解,例如风险管理的规范化流程、信贷风险的甄别与处理等。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更直观感悟和认知课程知识点,激发其进行更深层次的自主学习。

(四)课程考核评估方法多样化

课程考核是提高教学质量、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笔者所在的《风险管理》课程改革调研组在省内外高校的调研发现,当前较多本科院校的课程考核主要是以平时成绩(作业、考勤情况等)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总评成绩中以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为主。该评定方式体现了以个位为单位的竞争态势。然而,当今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考核不仅要求个人能力,还要求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因此,在课程考核方面,若从“过程化”、“成果化”、“合作化”等方面考核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设计课程实践内容,融合学生理论学习与体验式实践,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艳锦.《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改初探[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5):150-151.

[2]彭婷.论投资与理财专业《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课程教学内容设计[J].企业家天地,2013(10):112-113.

[3]王文杰.新金融生态环境下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转型探究[J].经济论坛,2016(12):60-62.

[4]赵文君.应用型本科院校投资学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6(4):73-75.

[责任编辑:王凤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改革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