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学语文教育延伸至素质情感教育

2017-09-30 03:08单建华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30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素质教育情感

单建华

摘 要: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承载着祖国的希望,而一个国家的素质水平也成为评价一个国家综合水平的新标准。这就意味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素质情感教育,除了学习成绩,在道德层次上也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小学语文作为母语,容易理解的同时,又通过课文讲述了许多故事及道理,如将小学语文和素质感情教育相结合,可以在无形中引领学生的感情,令其产生共鸣,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学教育;素质教育;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0-004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0.026

一、 素质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部在2007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标里指出:语文教学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起。 由于小学语文是作为母语的特殊存在,小学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在用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这个时期的孩子三观还未建立,对世界报以热情和善意,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在知识上,还要在思维上影响和教育学生,为每一位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打下完美的基石。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仅令学生有学识是不够的,还要培养他们的道德素质品质。做到知识和情感两手并抓。通过一系列的教育互动,促使小学生领悟到或产生新的感情,例如爱国情怀等在日常生活中不易体现的,但又尤为重要的感情。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文章阐述的道理,描述的故事,名人名言和伟人的节操来打动和熏陶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的同时,自觉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靠拢。学生的情感素质得以培养,还可以激发他们的上进精神,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热爱学习,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就更容易开展。

二、 进行素质情感教育的基本原则

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发展学生的潜能,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体系,最终使学生自己能够教育自己。

进行素质情感教育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倾听学生,让学生不再畏惧教师,敢于说出自己的心声,向教师表达自我真实的想法。教师要与学生站在相对平等的层次上,不应高高在上,不平易近人。有了师生间的沟通,这样的素质情感教育才能继续进行下去。

其次要积极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在做出对的选择时受到嘉奖,让他们体验做“好孩子”的快乐。这样有助于梳理学生的是非观念,同时也能带给学生自信,让他们产生积极的自我认知。当然这一切不仅局限于学习,还应应用到培养学生的道德感、荣誉感、责任感、集体义务等等方面。在爱的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最终才能学会如何爱人。

最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自爱、自律等意识。提高学生对文学鉴赏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与他人沟通,如何控制自我情绪,培养学生远大的志向,引导学生往良性发展。

三、 素质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1.教师首先要从情绪上感染学生,要实现微笑教育,只有自我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状态,才能调动学生的情绪。小学生自控力偏低,好动爱玩,教师更要根据他们现阶段活泼的天性,使课堂变得活泼才能够吸引他们,努力提高自身魅力,让学生乐于上课,享受课堂。并且要注重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家庭背景,发掘他们内心的小世界,因材施教,不能一概而论。要注重鼓励和培养内向的学生多交流,外向的学生多倾听,活泼的学生多专注。其次切忌给学生贴标签,即使是学习暂时较差的,都不能由教师带头为其贴上笨蛋的标签。小学生三观并没有完全成熟,一来其他同学会效仿取笑,二来学生本人也会因此而被伤自尊,会由此更加对学习和教师产生抵触情绪。

2.通过朗读课文,将课文中想表达的情绪感染到学生。由于年龄问题,很多教师易懂但是小学生不太能够主观理解得了的情绪,教师要采取朗读,播放多媒体影音文件等多种模式,让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在教师朗读的过程中,要抓住精髓和重点词汇,要从声音中传达感情,除了抑扬顿挫的语调,还可带有面部表情。示范朗读后也可以叫学生在下面练习,或者点名提问学生。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触景生情。从这样的一读、一听、一练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到课本所传达的情感,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

3.拓展阅读,要将类似的感情内容,集中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一点,北师大版教材已经将相同感情,或者相同内容的东西编写到了同一单元。例如第六册上册“战争”一单元,同时包括古今中外的故事。同类型的东西的集中传达,更能使学生对该感情有所感触。同时教师也应该再进一步找同类型的文章,以情引情,作为课外延伸,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使学生在感情上得以升华。

4.通过写作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表达感情。语文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阅读和认字上,写作能力也是重要的一大部分,也是学生日后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可以布置与当堂课文相关的写作内容,或是心得感悟,或是课后小作文。写作内容可以由教师批阅也可以用漂流的创新方式让文章在学生之间互相传阅。使学生能把学习到的情感,自我表达出来,以此来学习语文知识,提高情感体验和文学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

5.在生活实际方面注重引导学生情绪。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际去体验。有了现实的经历,学生可更好地读懂并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而日常道德素养的培养,教师也可以有所选择地与课文挂钩,或是从多角度去渗透。多从生活化的小事,去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切实体会到生活的美,文字的美。让学生遇到纠纷学会礼让原谅,遇到困难选择坚持克服,遇到他人陷入泥潭选择出手帮助。教师应尽力培养学生的人生境界、美好心灵、开阔的胸怀和健全健康的人格,以达到素质感情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徐娟.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学苑教育,2014(15):33.

[2] 龚虎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3(9):141.

[3] 李玉山.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分析[J].教师,2016(22):23.

[4] 夏靜.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中小学情感教育的启示[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1(7):180.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素质教育情感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情感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台上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