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2017-09-30 07:40周均艳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30期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网络资源网络环境

周均艳

摘 要: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运用网络技术进行班级管理已成为大势所趋。运用网络技术进行班级管理,是构建新型教学管理模式的重要方式,亦是教育工作者所要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网络环境;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0-017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0.108

运用网络技术手段推行小学班级管理,对于构建民主、开放的班级有着重要意义。网络是一种广大小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应用技术,借助网络环境,学生可自觉投身于班级管理中,不断增强主体意识,进而提高综合素质。

一、基于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中暴露的问题

(一)对小学生疏于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观念引导

互联网科技为广大受众营造了自由、共享、轻松、便捷、高效的虚拟环境,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亦推动了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型。然而,在异彩纷呈的网络世界里,同样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渲染色情、暴力、虚假的不良信息,对心理发育不尽成熟、少不更事的小学生而言带来了极为负面的心理影响,亦会摧残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这个角度看,基于网络环境的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便至为关键。在今天的小学班级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时刻不能松懈,正确的网络价值观的引导始终不能放松。在运用网络技术管理班级时,班主任对于学生的观念引导和思想教育责无旁贷。

(二)管理理念相对滞后

借助全新的网络环境,小学班级管理无论从效率还是从创新方面,均较先前有所优化,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为数不少的班主任依然存在对班级管理理念认识模糊、观念滞后的问题。少数教师仍把自身的职责认定为规范课堂教学秩序,包含监督学生的出勤、违纪及成绩等情况,并实施军事化的教育模式来管理学生,鲜少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问题。从宏观层面看,教师是班级管理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直接关乎班级管理的成效。一些教师尚未顺应网络环境发展的新趋势,在班级管理上的主导性欠缺,未能合乎小学生心理成长的客观规律和诉求。

(三)未与学生家长深入沟通,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服务

不少小学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明显不足,缺乏强烈的网络资源开发意识,同家庭教育的衔接不当。在家庭环境中,家长们不知如何把握自己孩子利用网络资源的“度”,甚至无法把小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从网络拉回到课堂教学中来,这归咎于教师与家庭缺乏对话和沟通,学生被形形色色的网络资源所牵制。

二、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对小学生开展正面思想引导

首先,教师通过每周主题班会及班级实践活动,在网络上积极搜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素材,借助多媒体投影设备以视频、音频等形式直观、形象地展示給学生,并激励和引导其自主思考,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心灵感染和精神震撼。其次,教师要善于选取网络资源中的热点事件作为开展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抓手。例如,教师可通过播放“社会公德”题材的广告宣传片,引领学生正确处理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当看到一个小朋友在公园景点乱涂乱画时,另一个“大哥哥”看到后就主动上前制止,告诫他今后注意并改正。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提问的形式,请大家说说对这件事的看法。学生们就会明确公共场所是不能乱涂乱画的,因为它是大家的共有活动场所,进而受到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理念熏陶。同样推及到班级管理中,学生也会了解班级是每个学生共有的精神家园,自己作为其中一员,日常思想行为要完全合乎《班级管理规范》的要求,保障和维护集体利益。

(二)教师要在班级管理中不断锤炼和提升自我

面对新理念、新技术与传统班级管理观念的碰撞,教师要更好地顺应网络班级管理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注重自身的素养修炼。学校要着力构建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使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合乎网络环境新常态下班级管理的要求。教师要善于汲取网络资源的优势,打造“快乐”课堂,加强人本理念的适度渗透,适时地了解小学生的成长动态,不断地因材施教。例如,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劲头不强、纪律意识较差的学生,教师不可以把严厉批评作为教育学生的手段,而应给予人文关怀。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使学生体会到如父母般的温暖,深入了解学生的喜好与心理特点,更多地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导入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涵,培养小学生的行为自律意识,使他们能获得“师者父母心”的情感体验。

(三)充分运用多种网络资源和网络工具,搭建班级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网络资源异常多样,在宏大的网络环境中要发挥网络便捷、快速、方便、实时的优势,完善校信通服务,搭建电脑到家长手机的信息发布、共享平台,建立教师-家长的QQ群、微信群或本班级主页博客,实现教师同家长之间平等、实时、快捷地沟通和对话。通过QQ群和微信群,家长可以第一时间获悉自己孩子在班级中的表现状况,有效监督班级活动动态,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教师则能时刻叮嘱学生在课余时间做好家庭作业,鼓励其培养广泛、高雅的兴趣爱好。当然,利用QQ群和微信群,教师可以安排布置当天的家庭作业,在长假期间还可将学生作业完成状况“晒”到群里,由教师与家长共同点评,及时评估学生的假期表现,发扬优点,对每个学生表现不佳或行为不好的一面第一时间给予教育和指正。除此以外,为更好地照顾每个学生的自尊心,教师与每位学生家长要单独建立一个QQ群或微信交流群,不当学生的面反映个别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不良问题或缺点,有助于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生活知根知底。

三、结语

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任重道远。学校要携手家庭,畅通双方对话渠道,形成家校教育的强大合力;教师要不断改进自身素质,丰富学识修养,加强言传身教和正面舆论引导;学生更要深入配合,增强班级管理意识和学习生活的获得感。

参考文献:

[1] 蒋春辉.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20):52-53.

[2] 张健.浅谈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电子制作,2016(14):61.

[3] 李迎华.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6(12):30.

猜你喜欢
小学班级管理网络资源网络环境
Algoblu发布NEV网络资源虚拟化平台
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日语的现状及分析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
关于小学班级管理的理念和策略心得体会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网络资源的《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