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7-10-09 20:13李文斌
甘肃教育 2017年13期
关键词:概况民族音乐重要性

李文斌

【关键词】 民族音乐;概况;现状;重要性;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3—0086—01

一、中国民族音乐的起源及发展概况

中国民族音乐是人类最早的音乐之一。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四域音乐(指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等地区),以及同外国音乐的交流融合之中形成并发展,是一种包括了汉族在内的中国各民族的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是以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组成调式。在艺术风格上,讲究旋律韵味,以表现曲调为主,属单音音乐体系,较少运用和声。在演唱方法上强调声音明亮与甜美,语言生动、感情质朴,行腔圆润和咬字吐字清晰,讲求气息运用,以真声演唱为主。在传播方式上,中国民族音乐主要靠“口传心授”,所以无论是创作、演唱、演奏,还是欣赏,都需经过“悟道”过程,才能达到音乐美的最高境界。

二、青少年民族音乐教育现状

改革开放后,流行音乐势不可挡,给我国的民族音乐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且对青少年的思想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流行音乐日益偏离其艺术本性,由于商品化、庸俗化,缺乏审美底蕴,对青少年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甚至其娱乐化消解了人们的关注焦点,使青少年忘却了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变得越来越肤浅。

众所周知,我国现行音乐教育深受欧洲音乐中心论影响,从小学至大学都以其为基础对青少年进行音乐教育,严重忽视了民族音乐理论对于我国青少年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当然,這也和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历来“重演艺轻理论,重技术轻研究”有很大关系。站在历史与文化角度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不难发现,以西方音乐为主的教育格局形成存在很深的历史原因。它是中西文化碰撞中,中国传统文化处于弱势与不自信的一种表现。

三、加强民族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以五千年中华文明为底蕴的中国民族音乐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它既是中国音乐家创作的源泉,又是各种音乐教育发展的基础。中国民族音乐具有文化性、使命感,能给人深层意义的启迪,有利于青少年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民族音乐教学,既可丰富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又可拓宽其文化视野;既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又可培养其辨别高雅与庸俗、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能力;既可以提升学生精神素养,又可以培养其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亟需重新梳理、建构音乐教育体系,让民族音乐成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与素养提升的重要抓手。

四、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民族音乐教育的方法

1.建立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

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加强民族音乐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普及,可通过音乐作品欣赏、音乐理论传授、乐器演奏等形式,激发青少年对于民族音乐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可以从《二泉映月》《梁祝》《渔舟唱晚》《春节序曲》等旋律较优美抒情的曲目入手,不断挖掘提升学生音乐素养,进一步鼓励学生欣赏《十面埋伏》《长城随想》《秦牌子曲》等难度较高的曲子,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2.鼓励青少年传承与创新民族音乐作品

我们不仅要关注教学的内容,更要关注教学过程中涉及的音乐理论、作品如何传承与创新,使其适应时代发展与文化需求等问题。这需要教育工作者提升自身素养,在传授过程中启迪青少年思维,创新民族音乐内容与形式,使其具有更加鲜活的生命与价值。

3.大胆突破传统“教授”模式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民族音乐 ,除了采用一般的欣赏教学方法外 ,还应进行新的尝试。如,民歌新唱,随着社会发展,民歌的感情色彩和社会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民歌融入新的时代主题和曲风元素,可使其时尚但不浮夸,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此外,还可注重启发学生思维,丰富音乐想像。青少年在欣赏音乐时,会主动选择与自己情感、气质、心理状态近似的音响和节奏,以此生发联想,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深层的情绪体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提升其审美兴趣及体验。

音乐与文化、民族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只有民族音乐才是最适合本民族欣赏,且最需要传承与发展的音乐形式。作为承担民族未来希望的青少年,更应该将民族音乐视为提升艺术修养与人格精神的重要手段,学习并发扬光大!编辑:王金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概况民族音乐重要性
“0”的重要性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