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

2017-10-10 09:10
中外文摘 2017年17期
关键词:祁连丝路杂志

一路向西

没赶上与张骞结伴出祁连,也无缘到盛唐时期的长安城里走一遭,但我有幸在那条曾经的“丝路”、却深埋于史的西域重镇,住了二三十年。

1968年冬最冷的那一天,揣着印有工宣队大红章的毕业证,乘列车一路向西。一望无际的石戈壁,没有树、没有庄稼、没有人。终于在一个暗黑的拂晓,喘着粗气的火车停靠在只一间房的小站,把学生们都卸下了。跟着晃来晃去的手电筒,我们朝着未来的“再生之地”——某部队的垦荒农场进发。初踏荒原,艰难跋涉。也许这里真的晒过了一千年,地表已风化成半尺厚的干粉。随后的日子,已载入无数洋洋洒洒的文字,留在了“无悔”的公共记忆中。住羊圈、喝泥水、拾牛粪取暖、以土坷垃代厕纸……短时间内“莘莘学子”便被打回了渴望生存的原形;斗私批修与告密并举,更彻底剥去了他们尊严的外衣。失去尊严的身体,就是一架疯狂干活的机器。我记得有一回脱土坯,一刻不停地奔跑上百个来回后瘫倒在地上;望着天上的云彩在想,也许这就是幸福的一辈子了?

学生,学生是个什么种群?我为他们、为我自己感到悲哀。学生是未立足未成家的无产者,他们没有既得利益,似乎天生就是为人民发声、为理想奉献、为社会而裸奔。不过一两年前他们还挥舞战旗,要砸碎旧世界;转瞬间思想归零,“忠心、忠诚”成了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头一回领工资,他们手捧红纸包,热泪盈眶地向领袖鞠躬;天未明,他们便爬起身朝东方遥祝“无疆”与“健康”。有一天传来喜讯:“再教育”的旧学生也能入党,有人连夜写了申请书交上去。干一天活身子骨都散架了,还有这等激情?有,那个人就是我。当看到根红苗壮的战友如愿以偿而自己始终是“备胎”时,我才明白了什么叫政治,什么叫自作多情。多年后我也成了组织的人,但那冲动、幼稚和义无返顾的学生气已撒落荒漠,不见踪影。

酒泉县城中心的鼓楼,骄傲地悬挂着四块匾额:东迎华岳,西达伊吾,南望祁连,北通沙漠。东关泉湖有西汉名将霍去病注酒犒军的泉眼。我在那里住了9年,记忆碎片却难以拼接。如今扶贫达标还有三年攻坚,脑中出现的画面却还是当年下乡驻村所见:炕上一张旧被盖在六口人身上;十几岁的姑娘裹着一件柱腰(棉袄),光着下身倚靠土墙晒太阳;人畜共饮一个涝吧(积蓄雪水的土坑),大牲畜边饮边溺人们司空见惯……那是共和国最贫穷、最落后的一隅。几十年过去了,我自信举国之力会让那里变化许多;不自信的是千年陋习与旧体制的顽固改起来真的很难。

悠闲的县城生活,倒真有了点“丝路”的影子。我们乘坐拥挤而缓慢的绿皮车,把丝路商贸盘活了。我把沙枣和成筐的大洋芋千辛万苦带到北京给家里人尝;返回时大包小包十几个,都是带给同事的京城特产。最重的物件是个烧蜂窝煤的铸铁炉,父亲用草绳捆结实,帮我搬车上。七块五一只,用的人都说好。

兰州夹在两山之间,沿黄河一字铺开。我在那里度过人生重要的一段:办了一本杂志《读者文摘》,成功地更名为《读者》后惜惜而别。这本杂志在中国期刊史的位置自不待言;至少在我眼里,它是一种解放和启蒙:推崇独立思想,鼓吹尊重生命,标榜人性之美,展现价值的多元。所有这些,都在思想文化的前沿为改革开放推波助澜,并重塑着我的价值观,开始以现代文明的眼光打量世界。我感谢这本杂志,感谢情如兄弟姊妹的编辑同仁,感谢以开阔的胸怀养育了我16年的兰州,感谢那个万木扶疏的年代。一些对了的人,在对了的时间,做对了一件事,该有多幸运!

今天,一群群年轻人又满怀理想和期望,沿丝路走去;我以祝福的目光送别他们,一路向西。

《读稿笔记》专用邮箱:dugaobiji@163.com

猜你喜欢
祁连丝路杂志
祁连草场
壮美祁连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摄影《祁连秋色》
杂志介绍
丝路梦
丝路
梦丝路
丝路谣
祁连壮歌永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