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推进美国环保立法

2017-10-10 01:41李方恩
百家讲坛(红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天意国会议员沙尘

◎李方恩

“天意”推进美国环保立法

◎李方恩

美国南部大平原地区曾经是一个生机勃勃的草原世界,土壤肥沃,畜牧业发达,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直到19世纪70年代,联邦政府鼓励民众对大平原地区进行“开发”,这里的自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表土裸露在狂风之下。进入20世纪30年代,美国南部风调雨顺的日子彻底结束,一场场沙尘暴随之而来,整个20世纪30年代也成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尘土飞扬的十年”,整个美国数万公顷土地被毁。

其实,早在开发之初,有关人士就指出这可能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可惜联邦政府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被誉为美国“土壤保护之父”的贝纳特在1930年左右领导了“保持土壤,改善农作”的运动,他想方设法说服国会议员应该以立法的手段保护生态环境,而不是一味地野蛮开发,奈何议员们一听说让立法拨巨款去从事环境保护就大摇其头。加之当时美国正在经历着经济危机,所以贝纳特的工作进展十分艰难。

眼看着环境日趋恶化,贝纳特心急如焚。正当他无计可施时,一个说服国会立法的机会来了。1935年3月底的一天,贝纳特在收听天气预报时,听到即将有一场严峻的沙尘暴从美国南部向东北部推进,很可能会席卷整个华盛顿。贝纳特突然有了主意,这一次他可以借助“老天爷”的力量来使国会议员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于是,他火速动身前往华盛顿,再次对议员展开游说,议员当然不把贝纳特的话当回事。

进入4月,贝纳特估计沙尘暴会到达华盛顿,他在国会议员中开始了马拉松式的演讲,可是议员们仍然不把贝纳特的话当成一回事。这几天,华盛顿阳光明媚。可没过多久,来自南部的沙尘暴如约而至。

那天,华盛顿的天气骤变,遮天蔽日的沙尘暴使得白天与夜晚无异,呼吸、吃饭、散步等生活中最基本的事情变得不再容易。孩子们上下学都要戴着口罩,主妇们不得不把浸过水的被单挂在窗户上阻挡沙尘,可效果并不好。无孔不入的沙尘沉降到各处,水、食物等都被污染了。

看着窗外的沙尘暴,贝纳特感慨万千:这下,议员应该意识到沙尘暴的厉害了吧!

无须再多言,议员切身感受这次沙尘暴之后,于次年国会全票通过了《土壤保持法》,成立了水土保持局。在贝纳特的推动下,国会又通过了《水土保持法》,以立法的形式将南部大量土地退耕还草,划为国家公园保护了起来。五年以后,美国南部返林返草面积达到15万平方公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共有144个。此外,国会又批准了政府的联邦土壤保持计划,投入巨资,改变南部大平原地区原有的不合理耕作方式,以轮作制度、发展条带状种植和营造防风林带等做法遏制沙尘。在贝纳特及国会的努力下,美国终于在此轮“沙尘暴”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使南部地区乃至整个美国都从中受益。

编辑/夏涵

猜你喜欢
天意国会议员沙尘
国会议员、民权偶像约翰·刘易斯逝世,享年80岁
如果爱有天意
天意
天意
李健 『假如爱有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