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贴对涉农企业技术创新投资行为的激励效应及对策建议

2017-10-10 20:34邵兴娟展进涛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政府补贴对策建议

邵兴娟 展进涛

摘要:涉农企业技术创新投资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要基础,政府补贴是农业企业的主要财政补贴,提高我国政府补贴效率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至关重要。通过对我国涉农企业中技术创新投资水平和针对技术创新行为的政府补贴的数据分析,讨论了政府补贴对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激励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涉农企业技术创新投资行为存在显著的刺激效应,但是存在政府补贴发放结构失调与实施力度不足,针对涉农企业的财税政策实施措施针对性较弱,金融支持政策机制也仍需完善。从政府补贴行业与对象的异质性、监管的流程化与导向性等角度提出提高政府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投资激励效应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涉农企业;技术创新投资行为;政府补贴;激励效应;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0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14-0272-05

政府创新补贴作为一项扶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政策措施,其制定与实施在于鼓励企业专注于提升自身科研软实力,为我国农业产业的大力发展贡献力量。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投资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中有2种不同的结果:一方面,基于资源基础战略理论,对于技术创新这类投资回报周期长、投资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来说,政府直接资金补贴支持是一种低获取成本资源,能有效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行为意愿,提高企业创新意识与积极性,有利于企业资源基础战略的拓展与实施,此时政府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投资行为发挥刺激作用[1]。另一方面,政府直接补贴能够减轻企业财政负担,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但是过度依赖政府补贴会产生企业“寻租”现象,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反倒不会产生刺激作用,信息不对称现象更加重了政府补贴效率低下的现象[2]。随着政府资金补贴支持力度的加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投资会越来越依赖政府资金,企业会减少在技术创新行为上的投资,体现挤出效应,甚至由于政府补贴的低资金成本诱惑,企业将经营的注意力转移至政府补贴的“寻租”行为上,降低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社会公共资本的配置效率[3]。因此,政府补贴应该保持一个适当的度才能发挥出最优的激励效果[4]。政府补贴具有普遍实施、惠及各行各业企业的特性,但是针对特定行业制定的直接补贴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未显现明显影响作用[5]。涉农企业为避免经营与自然双重风险,企业“背农”经营现象严重,然而“背农”经营不利于涉农企业经营绩效,同时分散企业涉农经营注意力,对涉农企业的政府补贴旨在引导企业向涉农方面经营方法发展[6]。

本研究以农业企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企业、涉农上市企业中的具体数据为依据,从政府直接补贴对我国针对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补贴与政策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目前我国惠农政策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与针对性改进措施,以提高农业政府补贴政策的有效性。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二手数据搜集和文献查阅法结合的方法,整理出我国涉农工业企业、涉农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现状,政府直接补贴的实施现状,以及我国针对涉农企业技术创新投资行为政策的施行现状,分析目前政策实施所存在的问题。

1.2数据来源

本研究使用的宏观数据是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网站所公布的年度数据搜集整理而成。涉农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政府补贴数据均来自于巨潮网公布并经证监会审核的涉农上市企业财务报表,涉农经营的企业为农、林、牧、渔业以及农药化肥生产企业,经筛选得到2009—2015年间有技术创新投资的涉农上市企业共376家。技术创新投入额根据企业财务报表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中,报告期技术创新投资情况研发投入合计一栏中摘取,该数据是会计经营年份中企业用于技术创新行为的资本化和费用化投资总金额。政府补贴在会计数据与业务数据摘要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贴”一栏中摘取得到,该数据衡量一个会计年度内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额。

2中国农副食品加工企业与涉农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投资情况

2.1中国对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投资行为的支持政策

为鼓励与支持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建设,我国农业部2012年颁布的《农业部关于促进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意见》中主要以贴息、投资或无偿资助等方式,支持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借助项目支持、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主要目标手段,利用企业科技创新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和其他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在种业、农产品加工、农机装备、渔船及渔业装备等领域,扶持一批科技领先型企业。我国在政策上主要通过政府直接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2种途径支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

政府补贴是主要可测量的补贴支持政策,具有无偿性和直接取得2个特征。无偿性是政府补助的基本特征,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并不需为所获得的资金支付成本,同时政府补助通常附有一定的条件,针对农业企业科技创新的政府项目补贴主要有2种,现代农业领域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补贴金额80万元/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60万~300万元/项。税收优惠政策不同于政府补贴的无偿性和直接取得的特点,为扶持企业内部技术创新投资行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7年)》中明确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并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已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2.2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主体地位更加突出,涉农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呈稳步增长

2011—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与农副食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支出与投入强度以及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呈逐年增长态势,其中,全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在2015年为10 013.9亿元,已突破万亿级别。2011—2015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内部技术创新支出呈上升趋势,分别为 92.1亿、135.7亿、173.0亿、195.9亿、216.0亿元,表明我国農副食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创新投资意向显著增强。其中2012—2015年投入强度增长幅度分别为23.81%、11.54%、6.90%、6.45%,虽然这一数值在持续下降,但是农副食品加工企业的这一指标数值仍然明显高于同一指标的全国企业增长幅度。政府资金来源是企业技术创新投资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投资中的政府资金与企业自筹资金比例在(4.45~4.67) ∶[KG-*3]1,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农副食品加工业的这一指标在(233~3.75) ∶[KG-*3]1波动,波动幅度较大,且这一数值均低于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

2.3中国涉农上市企业政府补贴、技术创新投资水平

2.3.1涉农上市企业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投资水平的总体情况

2009—2015年我国涉农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投入额、政府补贴以及企业的主营业务收益率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涉农上市企业的主营业务收益率趋于稳定,7年间的平均值维持在20.17%~23.26%,该数据与具有高技术创新投资收益的IT行业平均企业绩效35%~45%相比,属于较低水平。主营业务收益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差异较大,最高达到69.49%,标准差在11.07%~15.69%,表明我国涉农上市企业个体之间经营效率差距较大,这一差距是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各项效率差异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国涉农经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差异性。技术创新投入额这一指标的平均值在千万级别,在2009、2010、2011年间该数据处于稳定状态,但在2012年这一数据呈大幅度上升,且2012—2015年间处于稳定上升趋势,然而极差最高高达9.04亿元,表明在2013年中涉农经营上市企业的技术创新投资额最大与最小存在达到9亿元的差距,这一差距相当于中等规模的涉农上市企业的年末总资产。政府补贴指标也已达到千万元级别,在观察期内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均值呈稳步上升趋势,极差在0.399亿~2.04亿元。涉农上市企业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投入相关性分析见表2,数据显示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投入在10%统计水平下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097 1。

我国涉农上市企业2015年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投入象限分布见图1,共计79家企业,图1中正方形标签为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投入的平均值坐标(20 962 306,63 927 364),其中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企业数分别为10、11、48、10个。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涉农上市企业获得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投入二者均在平均水平以下的企业数目多于其他类型的企业。表明我国涉农上市企业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投入可能存在“二八法则”现象,少数企业获取较多的政府补贴、少数企业有较高的技术创新投入强度,超过50%的企业技术创新投入金额与政府补贴金额都在平均水平以下。

2.3.2涉农上市企业的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模式的行业情况

2009—2015年间我国涉农上市企业主营业务收益率、技术创新投入额与政府补贴情况的行业数据见表3。我国涉农上市企业可以划分为农、林、牧、渔这4个行业,其中,农业以粮食生产、加工和种植业为主,含农药化肥生产等工业生产型企业。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涉农上市企业的主营业务收益率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性,其中,种植业主营业务收益率为23.42%,经营水平最高,其次为渔业、林业和畜牧业。我国种植业中包括种业生产研发企业、化肥农药生产型企业,其企业技术创新投入额均值为5.42×107元,但是种植业内企业个体之间的差异也很大,极差值为47.6×107元。畜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额均值为6.66×107元,处于最高水平,这与我国畜牧良种养殖与饲养需求,标准化工业化生产加工要求有必然关系。渔业、林业的技术创新投入额均值分别为 3.5×107、0.35×107元,处于较低水平,而且企业间的投入差距也没有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差距大。同时,政府補贴金额在这3个行业间的波动情况较为一致,在2.07×107~2.38×107元之间,说明我国政府补贴在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3个行业间的配置并无太大差别。

从表4可以看出,在我国涉农上市企业中,从既有的财务报表中可以得知几乎所有企业都能获得政府补贴,其中,华鲁恒升2015年的年报中显示该年度企业有技术创新投入但是没有获得政府补贴。个别企业如诺普信、农产品、华昌化工等企业在2015年突然中断技术创新投入,前2家企业1个立足于“网络化”战略发展,旨在提升和推动公司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转型升级,1个旨在搭建全国优秀级农产品资讯服务平台,二者在战略发展上对农业生产技术创新与提升的需求降低很多。从表1可以看出,政府补贴金额从2011年开始出现大幅度提升,而从这一年开始涉农上市企业中有技术创新投入的企业数呈现大幅度增加,从25.53%提高至76.53%,说明政府补贴对涉农上市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有明显的引导与激励作用。2015年79家有技术创新投入的企业中种植业企业有49,畜牧业有23家,分别占62.03%、29.11%,表明种植业、畜牧业企业是涉农上市企业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2.3.3涉农上市企业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模式

据2015年统计数据,涉农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有以下几种:(1)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自有科研交流平台、试验生产基地,形成开放式产学研技术创新模式,共计35家上市企业,在有技术创新投入的企业中占44.3%。(2)以自有科研平台为支撑,大力引进硕士、博士毕业生等高端技术人才,投入资金、人力进行自主创新,共计有37家企业,占有技术创新投入企业的46.84%。(3)以自有科研平台为基础,投入资金、人力,并与国内外技术领先企业进行开放式企业合作创新,共6家,占有技术创新投入企业的7.59%。(4)以外包的形式,租赁使用外界技术为企业服务,技术创新投入少、见效快,仅1家。从表5可以看出,不同的创新模式下,政府补贴、技术创新存在相当的差距,尤其产学研一体的技术创新模式下投入资金最高。在项目合作上,参与由国家科技部主持的星火计划(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火炬计划,以及参与省市级科技创新项目的共有16家,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均为产学研相结合,并在年度内产出有效发明专利或技术,在有技术创新投入的企业中占2025%。其中,参与合作项目最多的企业为盐湖股份,共有22项合作项目,年终成功申报专利15项。在财务报表中明确说明产生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共有27家,年度最多成功申请专利33项。在调查中发现,个别企业虽有技术创新投入行为,但技术创新投入并非用在农业技术创新方面,这些企业数量较少。

种植业与畜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相比于林业和渔业成熟很多。其中,进行产学研模式技术创新的35家企业中有33家属于种植业、畜牧业,且与省市级以上政府部门有技术创新项目合作的企业均隶属于这2个行业。林业、渔业对于技术创新的需求度较低,2015年上市企业中林业、渔业企业有技术创新投入的分别占66.67%、46.15%,低于平均水平 73.15%,技术创新模式主要是自主研发的形式。

3存在的问题

3.1政府直接补贴对涉农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问题

我国涉农上市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随着政府补贴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统计数据显示,政府补贴与涉农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有显著正相关关系。2012年,农业部政策意见颁布以来,以项目资金补助为主要实施手段的政府补贴政策对涉农企业技术创新激励作用明显,产学研一体的技术创新模式下,涉农上市企业积极开展产学研技术开发项目,且技术创新成果显著。同时50%以上的涉农上市企业以自主研发为主,企业对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上体现行业的差异性。然而政府直接补贴过程中存在以下2种实施问题,说明对涉农企业技术创新的直接政府补贴实施力度与结构有待调整。

3.1.1针对农业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补贴力度不够

涉农工业企业肩负着我国农产品、农副食品加工生产的重要任务,其技术创新投资是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农业补贴政策侧重于基础农业生产农户生产过程,其实施覆盖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种植补贴等环节,将补贴直接发放至从事农产品种植与生产的农民手中,同等重要的农产品加工生产企业亦亟需补贴政策的关注与实施。从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企业与全国工业企业的现状可以看到,农副食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在不断加强,呈明显增长趋势,但是农副食品加工企业所获得的政府补贴资助与企业资金比例为(2.33~3.75) ∶[KG-*3]1,并没有达到全国工业企业这一指标的平均值(4.45~4.67) ∶[KG-*3]1。

3.1.2忽视企业个体与行业异质性

涉农上市企业的技术创新投资行为存在很明显的企业个体与行业之间的差异性,然而政府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没有体现出补贴政策与补贴对象的区分度。从数据分析来看,种植业与畜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水平处于涉农上市企业的平均水平之上,这2个行业内企业因对技术创新的需求程度不同,其技术创新投入额与林业渔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虽然政府补贴在涉农企业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的金额在2.15×107~2.38×107元浮动,但渔业的技术创新投入3.5×107元却低于种植业、畜牧业的5.42×107元和6.66×107元,说明直接的政府补贴对渔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刺激效应不如种植业和畜牧业。我国林业、渔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额处于较低的水平,这2个行业涉农企业的经营重心、技术创新需求与种植业、畜牧业之间存在差异,导致其技术的需求存在差异。由于行业异质性与技术创新模式的差异,涉农上市企业对技术创新投入存在明显差异,然而,政府补贴在农业企业内的实施没有考虑行业和企业个体技术创新模式的异质性,不能使社会资金作为重要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3.2政策支持机制并不完善

3.2.1税收补贴政策针对性不强

现有税收激励政策对涉农经营企业技术创新投资行为的激勵作用并未产生理想效果,税法针对企业技术创新投资行为的减免政策实际执行过程中对技术创新行为没有严格的界定。多元化能够实现企业利益的提高,分担企业经营管理风险[7-8],“背农”经营已成为涉农企业经营的一个普遍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税收补贴政策并没有明确约束和引导企业在涉农经营业务方面提高生产技术。另外,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受到诸多限制条件和主观判断的影响,削弱了税收政策对涉农技术创新投资行为的激励作用[6]。从信息不对称角度来看,企业为享受税收减免政策优惠,存在技术创新随意立项,盲目立项无意进行研发行为的现象,政策的实施反而为企业刻意的逃税避税提供了途径。从会计核算角度来看,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核算存在灰色区域,针对项目与非项目的费用,项目与项目之间费用的确定完全依据企业会计财务报告与税务审核工作人员的主观判断。因此,税收减免政策的法律约束效应并不强,政策的激励作用随之减弱[9]。

3.2.2金融支持政策尚需完善

政府补贴的主要形式是税收、金融政策补贴以及资金补助,税收补贴主要体现在设置专属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在企业纳税税率水平上降低所得税税率,或针对研发资金投入、固定资产投入等项目按比例抵免相应的所得税费用,特殊的有对软件行业实行“两免三减”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有金融市场为其技术创新投融资需求提供安全、便利的融资平台[10]。而在我国的政策中,直接的资金补贴与税收减免政策是惠及所有行业、企业、部门的主要政策补贴形式,针对涉农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主要以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业信用社为支撑,发展创新金融模式服务“三农”,加大对农业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针对涉农企业技术创新投资行为的金融政策作用较少[9]。另一方面,缺少完善的制度担保或便利的融资途径为涉农企业技术创新投资行为提供便利。

4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主要从政府直接补贴对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和涉农企业技术创新投资行为的激励作用进行分析,政府给予涉农上市企业的直接补贴呈大幅增长,农业企业对技术创新行为愈加重视,涉农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投资行为呈逐年上涨趋势,政府补贴对涉农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投资行为呈显著激励作用。(1)通过分析发现在政策实施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技术创新投资行为在行业间和企业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政府补贴资金在行业间和企业间的重新配置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区别度;(2)针对涉农企业的“微利”性和“背农”经营现状,政府补贴对涉农企业技术创新投资行为的刺激效应体现较弱;(3)税收优惠政策在制定方面没有充分表现政策对农业产业内企业的针对性,在实施方面存在操作规范的模糊和易受实际操作者主观影响的弊端,缺少完善的交流、促进金融机制为涉农企业技术创新投资提供支持。针对以上政府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的3个问题,笔者从以下角度给出相关建议。

4.1提高涉农企业自主创新意识

政府补贴的实施在于有效刺激企业的技术创新投资,提高企业对技术创新的关注度。涉农企业“背农”发展应起到战略指引作用,在企业外部建立政策引导机制,如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具体政策指令的拟定与颁布,建设技术创新补贴授信机制为金融资本进入农业技术创新领域提供制度保障。结合涉农企业技术创新实际需求给予针对性补贴政策,根据不同技术创新模式,从资金来源、项目合作角度给予不同的政策支持。从构建产学研创新模式出发,一方面提高科研机构、高校科研成果向应用性技术的转化,另一方面,提高技术供求科研机构和企业双方的研发创新意识。从提高国家对涉农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战略地位的重视,到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辅助政策的实施,引导企业向涉农相关业务的发展与经营。

4.2调整政府补贴结构

在行业战略构建方面,自上而下建立的政府补贴政策的实施应与自下而上的农业技术市场需求相吻合。我国种植业、畜牧业企业是重要的农业技术需求与输出行业,面对外企侵占我国种子、畜牧技术、农药生产的中高端消费市场,我国种植业、畜牧业企业仍然在中低端市场打价格战以赢取市场份额,竞争力薄弱,处于劣势战略发展地位。现阶段的种植业与畜牧业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与国外龙头农业企业的激烈竞争环境中,亟需以技术创新为重要途径的资源基础战略来提高农业产品的品质与质量。适当调整政府补贴金额在农林牧渔各行业之间的资金配置,着重将资金分配在有较高技术创新需求的种植业和畜牧业中,以配合我国种业、畜牧业技术水平快速提高的战略发展需求。从企业个体角度来看,区别涉农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行为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规模的企业、不同所有制、不同创新模式下的企业都进行针对性的扶持策略,对战略发展方向不同的企业提供差异化的补贴政策,提高对技术创新投入较多的企业的财政补贴力度,减小涉农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投资行为的风险。

4.3健全政府补贴政策机制

在政府直接补贴的实施方面,可以看出直接的政府补贴实施的约束力削弱了其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刺激效应。所以应尽量弱化直接补贴的实施力度,减小政府对资金再分配的干预作用,辅以税收激励政策及金融机制建设,积极发挥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引导作用。在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上,由于其作用相比于政府直接补贴作用效果较慢,实施过程复杂且难以控制[11],所以应当完善政策实施细则,提供政策的落实准则,引导涉农技术创新行为,并应在政策实施中严格监管避免不规范操作行为,同时在资助对象选择与动态跟踪监测体系建设方面做进一步提高[12],增强税收激励政策对企业涉农经营技术创新的引导和约束作用。在金融政策的支持上,积极借鉴国外技术创新金融激励机制实行的成功经验,建立完善的金融激励担保机制与融资平台,营造健康的金融政策支持环境。以韩国为例,建立金融基金组织辅以企业技术创新担保机制,将企业技术创新投资行为作为考评依据为企业提供融资成本低的资金,既能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又能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Arrow K J. Economic welfare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for invention[M]// Readings in industrial economics. UK:MacMillan Education,1972:609-626.

[2]武咸云,陈艳,杨卫华.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府补贴与企业R&D投入[J]. 科研管理,2016,37(5):19-23.

[3]吴剑峰,杨震宁. 政府补贴、两权分离与企业技术创新[J]. 科研管理,2014,35(12):54-61.

[4]毛其淋,许家云. 政府补贴对企业新产品创新的影响——基于补贴强度“适度区间”的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2015(6):94-107.

[5]曾萍,邬绮虹,蓝海林. 政府的创新支持政策有效吗?——基于珠三角企业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4):10-20.

[6]范黎波,马聪聪,马晓婕. 多元化、政府補贴与农业企业绩效——基于A股农业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12(11):83-90.

[7]王莹,施锐敏. 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程度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J]. 金融经济,2006(1):87-88.

[8]David P A,Hall B H,Toole A A. Is public R&D a complement or substitute for private R&D? A review of the econometric evidence[J]. Research Policy,2000,29(4/5):497-529.

[9]李万福,林斌,杜静. 中国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应研究[J]. 管理世界,2013(6):174-175.

[10]Jang W S,Chang W.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support system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a case of technology guarantee system in Korea[J].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 Innovation,2008,3(1):10-16.

[11]冯群.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6,37(2):202-203.

[12]曲婉,冯海红,侯沁江. 创新政策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以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为例[J]. 科研管理,2017,38(1):1-11.

猜你喜欢
政府补贴对策建议
基于微观尺度下的政府补贴与企业成长关系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