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角观照下的赣南民间舞蹈

2017-10-10 12:34刘斌张雅雯
戏剧之家 2017年17期

刘斌+张雅雯

【摘 要】赣南散落着种类繁多、形态丰富、特色鲜明的民间舞蹈。本文以赣南民间舞蹈为研究对象,从艺术人类学视角,结合典型个案分析,揭示赣南民间舞蹈依附的社会框架和蕴含的文化本质,以此希望在“文化自觉”的社会背景下促进赣南民间舞蹈文化的保护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生成环境;文化本质;理想表达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7-0129-02

一、赣南民间舞蹈基本概况

赣南系指今赣州市所辖的19个县(市),赣南地理环境优越,自然环境复杂,历史上北方中原汉人的大规模迁入,加速了赣南经济、文化的发展,形成了赣南文化多源、多根系、丰富多彩而又和谐一致的特点。

赣南民间舞蹈形式,是赣南各族民众历史发展与艺术创造的成果。它表现了赣南各族人民的文化传统、心理素质和审美习惯,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广泛的群众性。同时,这些民间舞蹈又在交流中互相吸收、融合,并在交流中日益发展、提高,从而形成了赣南民间舞蹈内容与形式上的千姿百态和诸多差别。

二、赣南民间舞蹈的社会框架和文化底色

“赣虞人”早在商代时期就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的生活,创造了较为发达的农耕文化。传统农耕劳作方式既形成了人们沉稳细致、坚韧不拔、诙谐幽默的性格,也注定了赣南民间舞蹈牢牢植根于传统农耕文化形态之中,从而孕育形成了“种麦”“春牛耕田舞”“禾杆舞”“锄山鼓”“板凳龙”等形态各异的民间舞蹈样式。例如,流传于赣南宁都、石城、瑞金、于都、兴国等客家民间,内容包括“上路”“凉亭对歌”“种麦”等情节的对子舞“种麦”。表演时,男性表演者肩扛锄头,头戴草帽,身穿黑布衣、蓝布裤,腰系白布短裙,脚着布草鞋;女性表演者头梳客家农妇大髻,上穿淡绿斜襟衣,下穿士林蓝布裤,脚穿绣花鞋,手提竹篮,系着长围兜。男性表演者轻松流畅、朴实大方、诙谐幽默的“矮子步”“鸭子步”“蛤蟆跳”与女性表演者细腻含蓄、情感丰富、具有“三寸金莲”风韵的“踩台步”①“打横腰”“背后手帕花”相互映衬,形象描绘出客家农村夫妻下田途中和种麦劳动时彼此相互逗趣的情景,表现出客家人自食其力、勤劳朴实的优良品质和苦中作乐、乐中有忧的精神面貌。

除此之外,无论是散落于赣南民间的“告圣”“海青”“跳觋”“打花棍”等祈求神灵保佑、除灾祛病、人寿年丰的道教舞蹈,还是节日期间表演的“舞龙”“舞狮”“灯彩”等表现客家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文化传统的习俗性舞蹈,它们都与赣南客家民众劳动生活紧密相关,都有着传统农耕文化的痕迹。

由于北方中原汉人的迁入,更加突出了赣南地少人多的矛盾,以传统农耕经济为基础的赣南客家人视土地为生命。为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生存和发展之需,客家人垦山开荒,开垦出大片茶园。艺术源于生活,活跃的茶事为表现茶农种茶、采茶、制茶劳作生活,抒发茶农思想情感的赣南采茶歌舞艺术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可能。随后,在民间茶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广泛流传于赣南18个县(市)及粤北、粤东、闽西等客家地区的“赣南采茶”,还有流传赣县、宁都、安远、石城等地的“东河采茶”“宁都采茶”“九龙山摘茶”“倒采茶”,它们所共同蕴含的以“矮”为核心,双膝始终保持“曲蹲”状态的“矮子步”表演形态,就是对茶农“上山必倾、搭茶必矮、挑担肩压”劳作体态的形象模拟和艺术化再现。

此外,双脚交替沿地面向内、向外划圆,身体下沉、前俯后仰动律的“耘田步”;形态多样的“攀枝”“摘茶”“搓茶”“划船”“滑步”“过桥”“越涧”“筛米”“挖笋”“割猪草”“磨豆腐”,以及无比丰富的模拟动物动作的表演形态,一招一式、一腔一调、一情一态都表现着赣南客家民众与农耕劳动、茶事劳动之间的密切关系。

毫无疑问,赣南客家人因历史形成的传统劳动生活方式,对赣南民间舞蹈的发生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赣南民间舞蹈始终与客家民众的物质生活、劳动生活、精神生活紧密交织、相互融合在一起。传统的农耕经济就是赣南民间舞蹈所共同依附的社会框架,其文化底色共同建立在传统农耕经济基础上的农业文化模式,从根本上决定了赣南民间舞蹈艺术的文化本质内涵。

三、赣南民间舞蹈的理想表达

(一)传统思想观念意向的象征。生活在高山环抱、猛兽成群环境中的赣南先民,他们认为,世界中的自然万物都充满灵性和神秘感,逐渐形成了神灵崇拜、多神崇拜、自然崇拜的文化心理,从而不断推动赣南民间舞蹈的外在体现,成为其文化诞生的原动力和最本质起因。流传于赣南会昌、瑞金等地,专由觋公为病人驱魔逐邪的道教舞蹈“海青”,整个表演包括“借衣借裙”“乔妆打扮”“海青学法”“点兵发粮”“行罡踏斗”五个情节,表演场所须摆设神坛、张挂神像,神坛上摊一谷簟,像征大海;谷簟上置一张宽三尺、长五尺的草席象征陆地,在香烛袅袅,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先有一觋公在神坛前做“点水”“作揖”“单手巾花”等动作,“妆身”之后,用女姿作舞,并据词意表演具有劳动及生活气息的磨步、梳妆、照鏡、砻谷、筛米、撑船、摇橹。另有一觋公头戴黑缎罗帽,身穿黑布对襟上衣,脚着便鞋,腰系长、短两节白水裙,扮成“海青”模样,脚踏中桩矮子步,手持锡角、铃刀、折扇或雨伞作为道具(法器),表演“行罡踏斗”“锁罡”等带有祭神逐邪色彩的动作。以此驱魔逐邪,乞求神灵的恩赐和护佑,慰籍生存危难,缓解对死亡的恐惧。

(二)对生命繁衍的希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说明末清初的赣南南安镇(现赣南大余县城)清泉坊,世居着信奉罗汉的吕、张两大家族,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两家都带上道具来到关帝庙请神和表演“罗汉舞”(当地俗称“罗汉送喜”)。仪式开始时,先由一老者向关帝爷献上摆有十字架的清水一碗,各家各户供上三牲,鞭炮齐鸣,人们插香点烛跪拜,以此请神消灾辟邪。仪式结束后,罗汉队、龙灯队、花灯队在灯笼、旌旗的簇拥下表演“罗汉舞”。表演时,演员头罩面具,有一面容慈祥、体态肥硕、腹部隆起似孕妇的罗汉踏着祥云降临人间,罗汉不时展现“老人步”“捧腹”“捧臀”以及与猴子“碰臀交媾”“抖袋播崽”等舞蹈动作(其中罗汉和猴子是夫妻关系),“搭牌坊”“双狗对爬”“高车滴水”“牛屎滚”“观音坐莲”“罗汉钻井”“牵马”等动态造型和舞蹈相互结合,表示生龙活虎的小罗汉遍布人间,寓意多子多孙,人丁兴旺。endprint

(三)对人格道德的教化。孔子就大力提倡以礼乐思想造就高尚的人格。新中国舞蹈奠基人吴晓邦说:“我们的舞蹈都是为了反映和表现我们的社会中生动的人物和内容……通过作品要人们去认识什么是可敬的、可爱的,什么是可笑的、可怜的和可憎的种种人物形象和思想。”

在赣南民间舞蹈艺术中,主要有戏剧、舞蹈、音乐三种艺术形式,例如赣南采茶戏《钓拐》,围绕“刘二”(反丑)和“田七郎”(正丑)两个人物而展开剧情,通过夸张、变异和个性化的手法展现出滑稽风趣、幽默诙谐的“蛤蟆腿、狗牯尾,三节腰、筲箕背,画眉跳架、手侧脚侧背,紧走紧跪,矮步相随”的反丑矮子步和刚健稳重、飘逸舒展的“老虎头、鲤鱼腰,双手娥眉月,下身轻飘飘,腰腹稳紧住,膝头定三桩”的正丑矮子步表演形态,使“丑”和“美”两种人物形成鲜明对比,在比较中实现了对生活中丑、恶现象的揭露和对真、善、美的弘扬,在潜移默化中让民众的心灵变得更美好。

(四)誓死保家卫国精神的崇尚。“南迁”这段特殊的人生经历更加铸就了赣南客家人珍爱和平、爱国爱家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个性。源于古代军中盾牌战术,用于抵御外来族群或民族侵占的赣南大余、石城等地的“旁排舞”②,表演者左手持盾,右手握长短不一的兵器,在模仿中不断变化步、骑两军相互对垒破阵的“一字阵”“圆窝阵”“四方阵”“长窝阵”等格斗场面,既有“搭、推、挡、架、闪、跌、滚、逼”等动作元素,也蕴含“前毛”“抢背”“虎跳”“加冠”“按头”“叠筋”等高超技巧,動作在快、猛、狠、准、齐、稳、轻的过程中,体现出“功架不倒”“疾而不乱”“气势恢宏”的表演气势,攻防兼备的“旁排舞”表演,彰显赣南客家人众志成城的保家卫国愿望和坚定不移的誓死决心,与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藤牌总说篇” ③中所描述的“盾牌舞”表演十分相似,一脉相承。

注释:

①“踩台步”是赣南民间舞蹈中常见的女性步态,源于旧时女性的“裹脚”,行进时一脚向前“磨”地而出半步,脚尖翘起,脚跟紧挨右脚脚窝,然后左脚前脚掌从后到前逐渐下压至全脚着地,同时右脚跟渐渐离地,胯随着脚步稍向左前送出。

②赣南“旁排舞”表演中的盾通常就地取材,用竹、藤编扎而成,表面蒙以兽皮,形状有圆形、椭圆形、燕尾形、长方形等。

③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藤牌总说篇”中记载:“习藤牌人,牌一面,内用大藤为骨,以藤篾条条退藤缠联。每而随牌标枪一枝,腰刀一把,其兵执牌做势向敌,以标枪在左右手,腰刀横于牌里,挽手之上,以腕抵住。待敌长枪将及身,掷标刺之,中与不中,敌必用枪顾拨,战即乘隙径进,急取出刀,在右随牌砍杀。”

参考文献:

[1]赣州地区戏曲志编委会.赣州地区戏曲志[M].1991.

[2]黄明珠.闽南传统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8).

[3]林君桓.当代舞蹈美学[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1).

[4]《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中华舞蹈志·江西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10).

[5]吕艺生.中国舞蹈美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9).

[6]刘晓真.中国世界舞蹈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