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丝绸文化系列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和实践

2017-10-10 20:13吴伟钢
文教资料 2017年18期
关键词:校本化核心素养

吴伟钢

摘 要: 以“人”立学是基于核心素养的丝绸文化系列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旨,该课程开发与实践实现了“问史寻人”的新创维度。一方面折射丰富的乡土资源和优越的社会资源的整合效力,真正将“公众史学”融通于“历史学科教学”中。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全方位呈现学科品质。文章从以“人”立学、以“做”通学、以“地”研学三方面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的丝绸文化历史校本课程的主旨、特征和策略。当“丝绸文化”遇上“生态课堂”,当“学科素养”遇上“乡土史学”,当“人的发展”遇上“学的转化”,这场历史校本课程研发的价值便已经悄然生长。

关键词: 核心素养 丝绸文化 历史校本课程 校本化 活动化课堂

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有着明确的目标指向和积极的价值导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主要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既是基于学科,又是超越学科,并以此统领各学科教学,而学校教育的使命即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基于以上理解,我们提出了以整合为理念,以学生核心素养、历史学科素养提升为关注点,推进历史校本课程改革的思路,并在前期已开发的校本课程的基础上,依托学校所在千年绸都的丝绸文化这一资源优势,研制开发了“丝绸文化系列”历史校本课程。

一、以“人”立学:基于核心素养的丝绸文化系列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旨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丝绸文化校本课程实现了“问史寻人”的新创维度。一方面折射丰富的鄉土资源和优越的社会资源的整合效力,真正将“公众史学”融通于“历史学科教学”中。课程拔除了以往“丝绸史”泛泛而谈、“乡土史”资料拼接的硬痂,在甄选史料的前提下,以人物为引子,以历史叙事为载体,糅合宏大历史与苏州乡土史中与蚕桑丝绸兴衰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典故、风土人情、技术演进和各种文化现象,从历史学角度阐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历史根据,彰显“公共史学”的趋势和意旨。另一方面观照学生能力锻炼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素养视域,全方位呈现“唯物史观”、“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浸润“强烈责任意识的家国情怀”的学科品质。

1.让人成为“完整”的人,突出人生命的“根本”。

在已有历史校本课程中,存在以学校和教师为本位的课程开发取向,学校和教师的主导掩盖了学生自身的成长需求。人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营养”,学校教育正是要从“整体育人”的高度设计课程体系。学校要考量每一门课程的育人价值与培养“完整的人”之间的适合程度,建构起基于培养目标的校本课程体系。“丝绸文化系列”历史校本课程基于“弘扬丝绸文化,培育有历史底蕴的中国人,有历史感的现代人,融入古今的和谐人”的思路,要求构建丝绸文化生态课堂,真正体现课堂真滋味。丝绸文化“生态”课堂以“生活、生趣、生长、生命”为特色,以“生态——和融”为精神文化内核,创设和谐的、多元的、个性化的成长空间,关注学生生命的本真状态的人性化教学。“生态”课堂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培养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让学生在“生态”课堂上直面社会现实,将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基于此,“生态丝绸文化”课程不仅是历史文化的沉淀,更是涵养学生生命,呈现生命流淌印记的具有生命底色的课程。

2.全方位呈现历史学科品质,推动历史教学模式的改进。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根本在于教学模式的改进。真正的学习是个体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对话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学校以学科课程为基础,让学生在学科课程学习中获得基础性素养的发展,并逐步形成各学科教师的学科教学模式。我校通过建设丝绸文化系列历史课程,旨在通过该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带动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通过“生态课堂”的构建,让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热爱母校的思想感情,浸润“强烈责任意识的家国情怀”的历史学科品质。通过了解家乡和学校的历史,吸收乡土丝绸文化的营养,真正将“公众史学”融通于“历史学科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观照学生能力锻炼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素养视域,全方位呈现“唯物史观”、“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品质和通过该校本课程使教师增强新课程理念,有机整合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关系,进而推动促进教学模式的改进,积极探索开发和利用历史学科资源的有效途径。

二、以“做”通学:基于核心素养的丝绸文化系列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必然要求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建设要紧密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开发、整合、重组、再构。

在丝绸文化系列历史校本课程中,课程内容的选定注重结合学生的兴趣和个体经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和发展能力。丝绸文化系列历史校本课程建构突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地方文史著作与文化遗迹相结合,实践探究与文本赏析相结合,地方文化资源的研发与国家标准课程能力培养相结合,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丝绸文化的传承者,形成审美体验,提升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为生命注入永不枯竭的源泉。为此,我们依托学校“一场四馆(红梨广场、桑蚕丝锦馆)”,精选“蚕桑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润泽文化”、“宋锦文化”等五大文化主题活动课程,着力变革学习方式,以此为载体建设丝绸文化历史课程。五大文化主题活动注重体验性、实践性、自主性和互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现能力和创新能力,包含中学生六大核心素养的全部。endprint

1.学生走向主角——丝绸文化系列历史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

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会主动创造学习。在丝绸“名人文化”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在课程目标初步拟定以后,开始在学生中征求意见,通过学生的参与最终确定嫘祖、吴越王、张骞、班超、郑和、曹寅、陈启沅、汪鞠如、郑辟疆、吴建华、王春花、钱小萍、王嘉良、柳德康、沈莹宝、周德华等人物为研究对象。这些人分布在各个领域,不但有蚕桑丝绸的创始者,还有丝绸之路的践行者;不但有帝王將相,还有科学家、企业家、教育家和丝绸工匠;不但有国家丝绸历史人物,还有杰出校友代表和典型乡土绸业人物。确定这些绸业人物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具有初步的历史认知,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符合本区域学生的相关生活经历;所选人物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启发意义;所选丝绸人物分布于各个领域,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

自主掌握学习过程,学会与他人合作。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如“名人文化”活动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于通过历史人物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研究能力,并最终形成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同情和对自我的反省能力。因此,教师采取从“示范研究”到“提供架构”,再到“自主学习”的小步骤推进策略,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在课程开始之初以教师示范研究为主,如在对“曹寅”的研究中,教师抓住“曹氏得宠膺织造”“秉承皇命充耳目”两目,突显曹寅是清初历史中值得大书一笔的正面历史人物,同时也是康熙帝的耳目,负责监视江南。历史材料和人物特征的研究主要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在课程推进过程中,教师逐步强化分析与调查采访的方法,注重为学生提供关键架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在“一缕蚕丝串纬经,对话大师闻古今”的系列活动中,教师仅为学生牵线搭桥,重点倡导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充分积累活动策划和实施经验,最突破传统教育的就是把采访的声音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调查和采访那些丝绸界的知名企业家、科学家、学者。学生采访到了华佳集团副总经理王永根、鼎盛丝绸史志红总经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钱小萍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缂丝江苏省代表性传承人王嘉良先生。在课程的最后阶段实现学生的自主研究,学生在完成调查采访、资料收集后能自主选择历史人物进行研究,如妈祖、都锦生、缪汉根、蔡雪熊等丝绸人物都是在课程最初规划之外,由学生自主选取和研究。通过课程三个阶段的小步骤推进,学生逐步掌握了人物研究方法,增进了对历史人物的理解,更为可贵的是,通过“名人文化”校本活动课程的学习,学生从历史人物中得到启示,并对照自我,形成了自我反思意识,很多学生作品发表于《江苏丝绸》、《吴江日报》等报纸杂志。在师生的合作下,最终编撰成《丝路记忆 人物春秋》历史校本教材。

2.学生体验成功——丝绸文化系列历史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

校本课程评价不是为评价而评价,评价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成功,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让学生有明确的方向,有更有效的方法,从而不断获得进步。丝绸文化系列历史校本课程在评价方式上注重以情景任务为载体的表现性评价和全程评价;在评价主体上注重师生参与的多元评价。

注重表现性评价和全程评价。表现性评价则是由教师设计相关情景任务,通过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结果表现进行考察实现对学生的评价。具体来讲,如在“名人文化”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设置了“对话大师”情景任务,从采访提纲、实况采访、实录整理到提炼写作均由学生合作完成,在对话中感受大师的大智慧,在问答中训练自己的思辨性,在协作中提升凝聚力。同时教师要求学生每学习一个丝绸人物应当有相应的历史感悟,或作文或书画;在课程的后阶段,组织以历史人物关键事件为中心的历史情景剧或历史小报,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收集资料展开研究,最后在全年级展示。教师则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对学生做出具体的评价。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还提倡全程跟踪、全程评价。教师就学生发言、质疑、参与课程活动、任务完成情况、课外阅读、资料收集整理等做详细记载并评价。在《丝路记忆 人物春秋》的校本教材中辑录了部分学生关于“丝绸文化”的作品,诸多作文、书画和诸多丝绸人物的肖像画均为在校学生创作,书中近乎每节都有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材料。书中每一位人物(每一节)后面还有包括“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游一游”“评一评”等栏目在内的别具特色的丰富的“思考与实践”。确实让学生在“书写”历史的同时,也书写了自我,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在评价主体上,还实行师评、自评、同学互评结合的多元参与方式。评价主体多元化,由师生全员参与,不仅使评价更公平、公正,而且使学生学会评价,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别人。

三、以“地”研学:基于核心素养的丝绸文化系列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丝绸文化系列历史校本课程属于文化传承类课程,重点是对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欣赏、弘扬,进而提升到对国家文化的认同与自信。这类课程在实施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需要因地制宜地设计、规划、建设课程体系。

1.基于区域文化优势,创设校本化课堂。

利用地域特色开发校本课程,最大的亮点是浓郁的乡音乡情,对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地域资源加以研究和利用,真正实现了“人无我有”的境界。江苏吴江地区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地区文化有如“南社文化”、“崧泽文化”、“莼鲈文化”、“垂虹文化”、“昆曲文化”、“丝绸文化”等经典文化。其中“丝绸文化”是指丝绸业所造就的绸都盛泽地域文化。“晴翻千尺浪、风送万机声”。盛泽人精于丝绸,恋于丝绸,祖祖辈辈从事丝绸业及与丝绸相关的产业。丝绸文化更是指绸都源远流长的精神文化。“勤劳、开发、求实、创新”。“日出万匹,衣被天下”更是这种文化的最好写照。学校本身是绸都丝绸文化发展史中的一部分,当年借绸业小学初创、后转至济东会馆再到昇明桥边山西殿址,九十年代搬迁至杨扇,后建设了桑梓园。学校70多年的办学历史,培养了无数精英,期间不乏绸业楷模。学校基于绸都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丝绸文化的历史课程体系,将充分彰显校本特色。学校依托社会资源,邀请省市丝绸协会专家担任课程辅导员、顾问指导课程开发与实施,邀请丝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学校作讲座、传授技艺。通过构建课程体系,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丝绸文化的历史课程体系通过本土资源的开发,让学生了解、走近身边的历史,拉近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在原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生活体验,加深了印象,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关爱社会的情感。endprint

2.基于传统文化熏陶,打造活动化课堂。

活动化课堂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要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研究为特征,以活动促学习、以活动促实践、以活动促發展。活动化课堂需要学生小组合作、需要与社会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获得提升,课程魅力熠熠生辉。如“丝绸文化”课程中构建了四个模块的活动形式:①访古探幽,考察丝绸遗址。通过社会实践,走进博物馆、历史遗迹实地欣赏,提升艺术素养,感知丝绸文化。②社会调查,对话绸业大师。学生利用集体活动定期进入丝绸企业、丝绸市场,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对盛泽丝绸发展的重要意义。对绸业大师的现场采访考察,探求名人成长经历,剖解名人精神情怀,以此丰满自己的精神世界,健全人格发展。③仿学技艺,学制缂丝刺绣。邀请本土的丝绸技艺大师前来为学生授课,让学生了解丝绸文化技艺,从小培养他们对本地丝绸技艺的兴趣。④编辑历史小报,编演历史剧。通过前期掌握的一手资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融合加工,创新改编,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使丝绸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到学生心中。

我校“丝绸文化”历史校本课程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个性化、多元化的传承表达。这些实践活动不是单纯地向内吸收文化,而是把获得的信息加工、整理,利用多种形式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向外传递。在此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已取得累累硕果,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活动后学生的成果,我们看到学生在实践中的创造能力、沟通能力,甚至是史学素养,这些在封闭课堂上都是鲜有所见的。

克罗齐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其实就是注重历史与生活与当下的联系。当“丝绸文化”遇上“生态课堂”,当“学科素养”遇上“乡土史学”,当“人的发展”遇上“学的转化”,我想这场历史校本课程研发的价值已经悄然在生长。

参考文献:

[1]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李凤荣.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大连市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纪实[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2.

[4]汪霞.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5]薛法根,娄小明.地方文化的课程张力——“开发丝绸文化地方资源,建设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研究报告[J].江苏教育研究,2010.7A.

[6]舒婷,范美群.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05).

[7]李继,邓勇攀.基于学生发展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以《历史人物性格分析》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07).

[8]薛法根,娄小明.创造让人智慧的教育——丝绸文化背景下智慧型校本课程体系的创建和实施[J].江苏教育研究,2016.11A.

[9]张建华.生态教育,且歌且行且求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7.6B.

[10]刘艺慧.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特色课程建设[J].江苏教育研究,2017.6B.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本化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校本化”使用
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
国外高水平教材的引进与“校本化”的改造研究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校本化视角下初中“阳光体育”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