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教务工作中的工匠精神

2017-10-10 21:46曾可卉
文教资料 2017年18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

曾可卉

摘 要: 工匠精神追求的终极目标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于事业中的修行,体现敬业、严谨、专注、坚韧、认真读者、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态度与修养。在高校教务工作中,事无巨细与工匠精神的表征和内涵息息相关,高校教务工作者通过践行教务工作中的工匠精神,实现自身价值与完善教务工作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高校教务 教务工作 工匠精神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所谓工匠精神,指的是社会、组织和个人所倡导的,通过敬业、专注、坚持、精益求精和创新,对产品、服务或工作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理念。高校教务作为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不但时刻践行着工匠精神的实质意义,还处处体现着工匠精神的时代表征。

一、追求精致的工作態度

春秋末期《大学》中提到:“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宋朝著名教育家朱熹更是进一步提炼出其核心特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精益求精”说明非常出色后愈加追求完美。清代文学家赵翼在《瓯北诗话·七言律》中提到:“盖事之出于人为者,大概日趋于新,精益求精,密益加密,本风会使然。”精益求精因而获得积极的道德意义,成为工匠精神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精益求精直接体现教务工作态度是追求精益与极致。在教务工作中,教务工作者承担的工作烦琐程度相当大,安排教学活动、分配教师资源、管理学生学务都是教务工作日常化的具体事项。专心对待教务工作,做到严谨专注,不在任何情况下让工作任务出现差池,不在任何时候降低自己对工作的标准。在工匠精神中,匠品是由无数枯燥无味重复劳动的过程累积而成的,教务工作也一样,必须持续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一项细节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除了具备专注与耐性外,冷静分析的淡定处事风格必不可少。要做到极致的教务工作,必须有处事不惊的担当,对突发的教学事故进行应变处理,冷静果敢地对困难进行攻坚。

保持追求精益与极致的工作态度,将在教务工作中持续提高工作水平,提高工作能力,以确保教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

教务工作作为高校教学管理中一项基础性管理工作,根本任务是为师生服务,统筹协调教学活动。教务工作者每天面对各种教务常规管理及突发事件处理工作,脑力与体力均衡,教务工作事务杂多,任务繁重,工作实务性强,牵涉面广。这就体现了教务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责任心与敬业精神。美国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说:“一个人即使没有一流的能力,但只要拥有敬业精神,同样会获得人们的尊重;一个人如果没有基本的职业道德,那么,即使你的能力无人能比,也一定会遭到历史的遗弃。”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要求教务工作者在教务工作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必须具备责任心与决心。首先要积极担当工作任务,正面负担起工作实质,具备积极的责任意识才能产生积极圆满的工作效果。只有热爱自己的岗位,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情,专心致志完成工作,才能出色地完成。其次,兢兢业业发扬敬业精神,在普通平凡的教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敬业精神表现为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尽职尽责、善始善终、一丝不苟的职业道德精神,这是教务工作的职业操守的主旋律,是贯穿整个教务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不浮不躁的本分心态

当前,一些人的内心充满了焦灼与浮躁,表现为做事三心二意,无法静下心来做好一件事情,遇到一点不如意就会萌发放弃的心理。教务工作启示也是一门艺术,需要精雕细琢,更需要保持一种如工匠般宁静的心。处理教务问题的过程,就是沉淀生命、沉淀经验、沉淀自己的过程,要守住本分。凡事不能急、不能躁、不能浮,从基层起步,从简单开始,保持一份不骄不躁的心境,默默努力,一点一点进步,不为暂时的无为而恼怒,更不因外界的名利诱惑而动摇。懂得日积月累的必要性,愿意放慢速度,循序渐进地朝着目标去努力。宁静淡泊,安守本分的特质,在教务工作中具备工匠精神的人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务工作可以枯燥,但对待教务工作的心不能浮躁。因为教务工作的每个学期、每个学年周期性很强,工作内容几乎千篇一律,没有波澜,更缺乏惊喜,不少人选择离开。这就与我们倡导的工匠精神背道而驰,今后更无法做出优异的成绩。

四、追求卓越的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作为自身在职场生存的根本,教务工作者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不断追求卓越的职业技能成为教务工作的一种延续。工匠精神体现的追求卓越的职业技能不仅表现为一种工作态度,更是遵守职业道德、追求精益求精的现实要求,更是工匠精神的本质特征。

教务工作内容丰富,条块交错,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诸如排课调课、安排考试、教学检查、实习等工作,还要协助领导做好各类教学总结报告。教务工作者作为院系中保持正常运转的固定岗位,在日积月累的工作中除了自我总结教务经验外,还需要通过多重渠道进行自我增值学习,以达到高质量教务工作的目的。只有具备追求卓越的职业技能,才能让教务工作不止步于此,才会具有前进的空间。高校要提高办学水平,教学工作必须保持前进的步伐。教务工作者可以通过业余学习了解教务管理的新方法,与同行交流不一样的教务管理捷径,也可以组织兄弟院校交流探讨教务工作管理方法。只有这样不断追求卓越保持学习,才能减少教务工作的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在不断学习、领会、操作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五、耐住寂寞的坚韧意志

大言不语,工匠精神需要耐得住寂寞,教务工作更是如此。每个学期的课程安排、考试调配等,本身就是枯燥无味且烦琐至极的事情,更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否则,一点差池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务工作的正常运转,影响到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因此,教务工作更需要成就工匠精神,必须耐得住寂寞,有持久的耐心和恒心。“世界上最强大的人,往往也是最孤独的人”。工匠大师的世界是安静而孤独的,他需要默默无闻长时间专研,独自忍受寂寞的煎熬。数学大师陈景润,几十年如一日地钻研数学难题,把自己封闭在房间里,不问世事,在寂寞中坚守,在数学界成就了他的世界地位。同时,想要成为工匠大师般的人物,同理教务界的工匠大师,都需要甘于忍耐,坚忍不拔,潜心苦练。每个优秀的人背后必然有一段耐住寂寞厚积薄发的时光。大部分工作的成功都是经过一步一步的努力最终水到渠成的。在努力过程中,一般会经历一段难熬的日子,甚至不被重视、备受冷落,挨批受训等。在这一过程中,要想成功,必须忍耐和坚持,在默默无闻的寂寞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锻炼自己的心态,磨砺自己的意志,用行动来践行工匠精神。作为高校教务工作者,向往工匠精神,要具备一颗工匠之心。这颗工匠之心表现出一种情怀、一种信仰,更是对教务工作本真的态度。并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急于求成,坚持不懈,潜心苦练,最后才能达成成功。坚韧也是工匠精神在职业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意志品质。富兰克林曾说道:“有耐心的人,无往而不利。”可见,只有耐得住寂寞,怀有持久的耐心才能成就更高的教务精神。

六、不断探究的创新精神

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重点在于精进。“精”指的是精通,“进”所指在专注与事业中勤于发现问题并思考创新。两者相辅相成,“进”是“精”的目的。由此可见创新性是工作发展的最终归宿,也是坚持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现今在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的高校教务工作,导致思维方式带来巨大改变,除了保持教务工作运行的内在规律外,教务工作者还应保持不断探究的创新精神。教务工作者首先要充分认识自身工作价值所在,增强主体意识,保证目标的实现。教务工作者不单是服务师生的窗口,还是教学研究及管理的职能承担。在教务工作中永远保持主动的态度率先挑战自己的工作,这是教务工作者的一种创新精神。勇于挑战自我,敢于创新正是工匠精神的灵魂所在。不断探索教务管理内在规律,明确教务管理阶段性的工作内容及要点,熟悉教务工作流程,是教务工作者高效完成教务工作的前提。教务创新的方法与观念尤其重要,因此,不但要善于管理做好工作,还要积极进行教务研究,通过研究促进管理,在管理中不断研究。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务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教务工作不仅仅是一项事务工作,还是一门需要研究的学科,应树立改革创新意识,积极主动地不断探究,大胆地进行改进与调整,及时换角度换思路,确保教务工作的开展。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精神理念与工作伦理品质,它包含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坚守专注的意志品质,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及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这样的工匠精神体现在教务工作的实处,有助于教务工作的价值实现。教务工作作为一种工匠精神的现代践行,将工匠精神熔铸于日常教务工作中。教务工作者更需要坚持追求精致的工作态度、愛岗敬业的职业操守、不浮不躁的本分心态、追求卓越的职业技能、耐住寂寞的坚韧意志、不断探究的创新精神,这不仅是实现个人工作价值的需要,更是高校教务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夏斌文.工匠精神及其对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取向的启示[J].滁州学院学报,2017(01):90-94.

[2]黄君录.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08):50-54.

[3]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06):6-10.

[4]吴娜.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工作精神[J].咸宁学院学报,2008(01):105-107.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
用“工匠精神”打磨中国品牌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