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中的人性光辉

2017-10-10 02:30蒋甜
戏剧之家 2017年17期
关键词:苦难人性美救赎

蒋甜

【摘 要】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白痴》中描绘了深刻的苦难,而梅什金是受难的原型,他的身上绽放着基督式的人性美。小说的悲剧结局,一如耶稣之死,实为救赎的开始,而梅什金就是牺牲于当下的一颗未来的种子。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苦难;人性美;救赎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7-0245-01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19世纪俄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作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想性。陀氏的小说中充斥着苦难、虚伪、错乱、仇恨、抑郁、罪孽、嫉妒等等,就像是人类罪行和苦难的百科全书。《白痴》是陀氏深入刻画苦难的又一杰作。这部小说压抑怪诞,让人难以卒读。

一、对苦难的深度描述

陀氏的作品中对苦难的深度描述向来在作家和评论家中有很大的争议。那么,陀氏为什么如此专注于描写苦难呢?究其原因,与陀氏苦难的一生不无关系。陀氏的父亲是个六亲不认的酒鬼,暴躁不堪。年幼时母亲因病去世,父亲死于农奴之手。他自己28岁时曾被判死刑,但是临刑前又获释,经历了濒临死亡的残酷煎熬。更残酷的是,他在西伯利亚流放近十年,生活苦不堪言。陀氏从9岁起患上癫痫病后,就经常发作,病痛折磨了他一生。终其一生,陀氏的一生充满了苦难。

除此之外,陀氏之所以如此关注苦难与其现实主义的写作态度密不可分。面对各种激烈的抨击,陀氏直言道:现实本就如此!他说:“我对现实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而且被大多数人称之为几乎是荒诞的和特殊的事物,对于我来说,有时构成了现实的本质。事物的平凡性和对它的陈腐看法,依我看来,还不能算现实主义,甚至恰好相反……难道我的荒诞的《白痴》不是现实,而且是最平凡的现实!”[1]陀思妥耶夫斯基坚定地认为,他笔下的苦难是当时俄国人民的真实生活的写照。

当然,陀氏的伟大并不仅限于对苦难的描写,为那些无辜受难者伸张正义才是他的目的。陀氏一直苦苦思索解决这种困境的答案,但一直不可求。直到从西伯利亚流放归来,陀氏完全皈依了宗教之后,才有了答案。答案即是受难,像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一样受难,在受难中播撒爱的种子。小说《白痴》似乎把基督精神做了写实,并发扬光大,小说中梅什金即是受难的基督的化身。

二、基督式的人性美的展现

在陀氏笔下,由托茨基础、罗果仁、叶钦潘们组成的魑魅魍魉的世界象征着一个混乱荒唐的现实世界。而在这种混乱之时,就得有一个象征性的新人作为隐喻出现。但是陀氏明白,要“描绘一个绝对美好的人物,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件事更难的了。特别是现在,所有的作家,不仅是俄国的,甚至是全欧洲的作家,如果谁想描绘绝对的美,总是感到无能为力,因为这是一个无比困难的任务。”[2]陀氏曾明确表示过,梅什金公爵就是基督的形象,他到这个世界中来就是为了洗涤肮脏抑制邪恶。用爱和受难的牺牲让人警醒,使人团结。梅什金带到这个世界里来的正是这种受难的爱。他的信念是:“同情是全人类生存最主要的,也许是唯一的法则。”[3]

陀氏授予梅什金以基督的灵魂,让梅什金带着这婴儿般圣洁的灵魂步入苦难的世界,用温柔和爱弥满人间,进而排除一切粗暴、分裂、残酷等丑陋的社会现实。而这样一种灵魂的洗涤是经过净化而来的,净化的过程就是宗教的深入骨髓带来的灵魂的震颤。梅什金以一颗仁爱之心对待所有人,包括朋友、亲人、甚至仇人,而这种人性的光辉又恰恰在耶稣基督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结论

《白痴》最后的结局是那么的悲凉凄惨,梅什金这么一个圣洁的如婴儿般纯净的人儿成了真正的白痴。很多人把这最后的篇章理解成不折不扣的悲剧。在小说的结尾,依波利特注视着霍尔拜因的那幅畫,画上是一具惨不忍睹的尸体被钉在十字架上,这让人很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耶稣。受难的耶稣也是以被钉在十字架上来代表其生命的终结。此时的耶稣虽然是死囚的身份,但是他却用这种形式宽恕了芸芸众生。被钉在十字架上并不代表失败,恰恰相反这是一场伟大的胜利。梅什金作为基督的化身,必然要历经苦难,而深受病痛的折磨就是他的十字架。在小说结尾,他宽恕了所有人,包括残忍杀害纳斯塔霞的病态的罗果仁,这是一颗多么感人至深的纯净的仁爱之心。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分析到此,我们便明白了陀氏之所以创造出这么一部怪诞阴郁的小说用意之所在。《白痴》中所颂扬的伦理观是要以宗教为基础的。所谓伦理,就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要遵循的道理和准则。是指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是从概念角度上对道德现象的哲学思考。而相比之下,道德虽然也是指社会行为的准则,但是它更具有主观性,不同人的主观性必然会导致自由意志的滥用,所以伦理观必须是一种上帝的无条件的指令。因此,陀氏认为,宗教的介入才是最终的救赎。

参考文献:

[1]冯春选编.冈察洛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柯罗连科文学论文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2]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信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92.

[3]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57.endprint

猜你喜欢
苦难人性美救赎
浅谈《项脊轩志》的人性美
《云中记》的人性美与灾难文学的美学意蕴
浅析《许三观卖血记》的苦难意识
历史齿轮上的累累伤痕
从蒙克看向朱耷
欧洲豪门英超最需“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