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本色的“老阿姨”“最美五老”龚全珍

2017-10-11 07:55江西省关工委办公室
中国火炬 2017年10期
关键词:关工委将军阿姨

江西省关工委办公室

永葆本色的“老阿姨”“最美五老”龚全珍

江西省关工委办公室

一生都愿意中华千万里

留下你平凡的足迹

光荣岁月里不变的赤子心

种在泥土等待盛开的记忆

你的皱纹已和山川连在一起

本色成为你感动中国的传奇

老阿姨老阿姨亲爱的老阿姨

老阿姨老阿姨向你致敬老阿姨

——摘自歌曲《老阿姨》

2013年9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亲切地称龚全珍为“老阿姨”。嗣后,由秦新民、陈涛作词,王黎光作曲,空政文工团独唱歌手汤非原唱并拍摄了MTV《老阿姨》。该歌曲于2014年1月发行。2014年央视春晚,由韩磊演唱了这首歌曲。

人物档案

龚全珍,女,汉族,1923年12月生,山东烟台人,中共党员,开国将军甘祖昌夫人,江西省莲花县南陂小学原校长。

龚全珍于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后考入西北大学教育系,大学毕业后在新疆军区子弟学校当人民教师。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与甘祖昌将军结婚,1957年8月随丈夫回到莲花县老家,扎根山区当农民。后来投身教育事业,一直在莲花县中小学工作。1986年甘祖昌将军去世后,她传承将军精神,对青少年开展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关心贫困孩子、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1995年莲花县关工委成立,72岁的龚全珍担任第一任主任,现任江西省关工委顾问、萍乡市关工委名誉主任和莲花县关工委顾问,仍在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

几十年来,龚全珍用行动赢得了江西乃至全国人民的尊敬,先后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等诸多荣誉,两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被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称为“老阿姨”。

龚全珍的事迹被编成书籍,谱成歌曲,并搬上银幕。

时至今日,龚全珍已年逾九旬,党龄68年,扎根基层60年。她永葆本色,情怀不变,用自己的品格和信仰书写了爱与奉献的生命长歌。

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龚全珍,并称她为“老阿姨”

日记节选

学习《纪念白求恩》,看了他的事迹介绍,深受感动。要像他那样对工作的高度负责任,对同志同学无比热忱,更要学习他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精神,闯出一条路来!

——1966年11月17日

今后我要协助祖昌,要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做我力所能及的事,决不懒懒散散地过日子。

——1975年1月19日

爱自己所爱,无憾无悔。我爱教育事业,爱文学,爱田野,爱自然,爱真诚的人们。我走过的路崎岖、艰难。我一直过着清贫的日子,可是我没有遗憾,没有悔恨,心怀坦荡。只要过宁静、简单的生活就满足了。

——1989年3月14日

人生在世几十年,生命是短促的,应当干点对人民有益的事。雷锋年轻、发光的生命,虽然牺牲了20多年,可能比他活着的时间还长,却永远闪光。祖昌也是如此,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渝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他。他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永远激励我前进。

——1990年3月5日

我不知道我还能活几年,我只知道要珍惜生命的每一天,要笑脸对生活,对每一个人,多为社会、多为别人做点有益的事。虽然我的力量是多么小、多么微弱,但我要尽力而为。

——1999年10月17日

一个共产党员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怎能没希望、没追求呢?应彻底清除年老万事休的思想,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奋发图强,要走出家门联系群众,为党的事业做点滴工作。

——2012年1月1日

人物事迹

植根教育 本色不改

1957年,在甘祖昌将军递交了3年的报告之后,组织终于同意他辞职回乡,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当农民的将军。龚全珍毅然放弃城市的优越生活,放弃在部队学校的工作,追随将军回到江西省莲花县坊楼公社沿背大队务农。

开始,她吃不惯辣椒,听不懂当地话,也不会务农。当她真切地感受到丈夫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和丈夫一样,把自己赤忱的爱融入到了这片红土地。“当农民我不合格,但老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精神我可以学。”在家里待不住,她背着一床被子和几件换洗衣服,步行25公里到县文教局,毛遂自荐联系工作,被分配到九都中学任教。这所学校条件很差,只有3名老师,她却一点不嫌弃,第二天就搬铺盖去了学校,从周一至周六住在学校、吃在食堂,周日日才回家给丈夫和孩子缝补衣服、料理家务。她不分早晚,语文、数学、政治什么课都上,教学、后勤、医务什么工作都做,带领师生们建教室自己贴补木工和泥工的工钱。1961年,她在南陂小学任校长,在莲花县的教育阵地上,一干就干到了离休。

龚全珍与甘祖昌将军合影

服务群众 一心为民

龚全珍走访结对贫困户

龚全珍与环卫工人交谈

第一次踏上山区土地,龚全珍看到周围的群众温饱尚未解决,农民大都不识字,许多青少年失学在家,更加意识到丈夫回乡务农的决定是正确的。她决心和丈夫一起,为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建设美好家园出力。

她不断拿出自己的工资,支持和帮助丈夫先后修建沿背大桥、甘家大桥、江山陂和几段山村公路,大大改变了山村的交通状况,方便了学生和广大群众。她还和丈夫一起,帮助农民缓解了用水问题,为旱涝保收奠定了基础。当知道哪一家生活碰到困难时,她总是慷慨解囊,送钱送物帮助渡过难关。当县里决定推荐她的女儿上大学时,她把女儿的推荐指标让给了另外一位有困难的退伍军人。当得知汶川发生大地震时,她把自己仅存一个月的2000多元退休金全部作为特殊党费上交组织,还带头动员群众向灾区捐款捐物。据不完全统计,她和全家接济困难群众30多户,向灾区群众和贫困学生捐出款物20多万元。

2010年,87岁的老人向党支部递交承诺书:“健康时,每周去一次福利院,为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病时,不住特殊病房,不用价格昂贵的进口药品;去世后,将生前最后一个月的养老金作为此生最后的党费上缴组织。生前捐助的5名贫困大学生,要求子女们继续捐助到毕业……”

关爱后代 无私奉献

1995年4月,莲花县关工委成立,72岁高龄的龚全珍担任第一任主任。新成立的关工委条件很差,连张办公桌都没有。她自己拿出一笔钱,添置了一些办公设备,使关工委工作很快正常运转。在县关工委任职期间,她经常拿自己的养老金来帮助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当得知县关工委准备给学校赠送励志教育光盘缺乏经费时,她立刻拿出2400元,给全县所有学校各送了一张光盘。2001年至2004年,她每年拿出8000多元订阅书报,赠送给偏远的山村学校。有一次,她在凫村小学搞调研,听校长说学校课外书少,学生们知识面不宽,回家后立即取出1万元买了一批书籍送到该学校。这些年,老人资助过的学生达百余人,只要听说有孩子因经济困难要辍学,她都会伸出援手。

在琴亭镇小学,放学后,经常能看到学校操场的树荫下,孩子们围坐在白发苍苍的龚奶奶身旁听她讲革命传统故事。2011年,琴亭镇组建了“龚全珍工作室”,年近九旬的老人被聘为名誉辅导员,她关爱下一代和做群众工作又有了一个新的平台。

龚全珍给学生讲革命传统

艰苦奋斗 淡泊名利

一直以来,龚全珍从不以将军夫人自居,不躺在将军的功劳簿上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她没有存款,没有属于自己的房产。一条穿了十几年的棉裤,破得实在穿不了,她仍舍不得丢弃,洗干净后剪剪拼拼,变成了椅子上的坐垫。一块三四十元的电子表,外壳早已锈迹斑斑,坏了多次,修好了她又戴上。几十年间,她到全县各地、各个学校作过无数场报告,除了路途特别远,从不要公车接送;每次都自带干粮,不在宣讲单位用餐;从不领一分钱讲课费和补助。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老人住进县光荣幸福院,她没有把自己看作被照顾对象,而是当成院里的工作人员,拿出生活费帮大伙买营养品,自己动手擦地板、补衣服……

龚全珍给孩子们讲甘祖昌艰苦奋斗的故事

龚全珍穿了多年的打补丁的夹袄

龚全珍做家务

龚全珍用节省的养老金给青少年买书

猜你喜欢
关工委将军阿姨
“牛人”钟点工王阿姨
我家的“将军”
赤水市召开企业关工委2018年总结表彰会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绥阳县关工委召开“评先”评审会
《老阿姨》剧照
将军
将军驾到
简单快乐
台江县关工委开展乡、村两级关工委成员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