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的成语典故英译的实践与策略

2017-10-11 10:50刘金萍
求知导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英译异化孟子

刘金萍

摘 要:《孟子》作为儒家经典和中国文化名著,其中的成语典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世代流传,影响深远。文章试图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讨其中的成语典故的英译,主张尽可能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孟子》;成语典故;英译;异化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孟子》是“四書”之一,儒家重要经典,汉语中的许多成语典故都源于《孟子》,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事半功倍”。它们所承载的人文内涵非常丰富和厚重,表达着臧否人伦善恶、境界高下的中国价值观,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根据俄罗斯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提出的解读文字符号的三种途径:语内翻译、语际翻译、符际翻译,我们知道汉语典籍翻译涉及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的互动。进行汉语典籍英译,首先要做语内翻译,即将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因为只有正确理解了原文的意思才能有效地进行英译。语内翻译完成后,才能开始着手语际翻译。本文主要探讨《孟子》成语典故的语际翻译过程中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

二、归化还是异化

作为翻译术语的归化与异化是美国翻译理论家Lawrence Venuti 1995年在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中提出的,按照Venuti的说法,归化法是“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而异化法则是“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对于汉语成语典故的英译,应该采取归化还是异化的翻译策略?目前市面上的汉英翻译教材或翻译著作大多主张采用直译或者归化的翻译方法。例如,一些与英语习语有相似寓意的成语典故“破釜沉舟”归化为“to burn ones boats”,“掌上明珠”归化为“the apple of ones eye”。先不说归化后的英译文中缺失了原语中的文化信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遇到彼有此无的文化现象,如果简单地把对方的文化移植过来,虽然降低了译文读者的接受难度,但增添了汉语成语典故里没有的信息,失去了忠实的翻译标准。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看,异化翻译策略能更多地保留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反映了汉语文化的特性,符合各民族文化之间交流融合的趋势。Venuti认为:“反对英美传统的归化,主张异化的翻译,是要发展一种抵御以目的语文化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以表现外国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另外,鲁迅在谈到外译汉的欧化(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异化)问题时有过精辟的论述:“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怡情,也要益智,至少知道何时何地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反之亦然,把《孟子》中的汉语成语典故翻译成英语,应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尽可能让译文读者领略汉语文化的“异国情调”,体会中华民族的治国思想和人生哲理。

三、异化翻译策略的具体应用

从类别来讲,《孟子》成语典故英译属于中华文化著作的外宣翻译。虽然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西方人对我们的思维习惯、价值取向等却知之甚少。究其原因,外宣翻译过度依赖于归化策略,过分倾向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没有鲜明地形成具有我们自己民族特色的词汇和意象。所以,在一些民俗、文化、价值观等主题的翻译中应侧重异化策略的使用。笔者通过以下诸例来探讨异化法在《孟子》成语典故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例1,“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孟子·公孙丑上》

这句话的含义是“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这句话后来演变为“揠苗助长”这一成语,比喻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这里的“宋人”不能简单直译为“A person in Song”,因为“宋”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今位于河南境内,翻译时应加注,“人”应译为“peasant”,将原文中的文化内涵清楚地呈献给译文读者。试译为:“Once upon a time, a peasant in Song (a vassal state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now in Henan Province) thought his grain seedlings grow so slowly that he plucked all of them up. With much tiredness, he returned home and boasted to his family: ‘Im too tired, because I helped to pluck the seedlings up just now.”

例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孟子·梁惠王上》

著名的西方汉学家、英国传教士理雅各对此句的翻译为:“My eye-sight is sharp enough to examine the point of an autumn air.” 理雅各的译文里把“明察”翻译为“examine”不是特别恰当,“秋毫”直译为“autumn hair”,只停留在表层意义上,缺失了深层含义,使读者无法充分理解原文的真谛。

此句中的“明察”是看清的意思,“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这句话后来演变成“明察秋毫”这一成语,形容眼力好到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事物,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一切。笔者建议用异化法,将句中的文化内涵翻译出来,试译为:“My eye-sight is sharp enough to see clearly the tip of a tiny hair on birds or animals in autumn.”

例3,“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孟子·离娄上》

权威译者杨伯峻将这句话理解为“常顺天意不相违,幸福都得自己寻求”。中国是个推崇佛教文化的国家,相信“天”主宰着世界万物,而西方主要是信仰基督教,认为“上帝”是至高无上的,所以这里的“天”应该异化为“Heaven”而不是归化为“God”,保留原文中的文化内涵。试译为:“Be always studious to be in harmony with the ordinances of Heaven, and you will obtain much happiness for yourself.”

例4,“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孟子·离娄上》

本句引自《尚书·太甲》里的“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逭”是“逃避”之意,所以句中的“活”如果直译为“to live”是不恰当。笔者试译为:“When Heaven sends down calamities, it is still possible to escape them, when human incur calamities to ourselves, there is no hope of escape. ”

例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章句下》

此句中的“书”不能简单直译为“book”,因为“书”实指“《尚书》”,指的是“上古的书”,译者在翻译时要将字词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表达出来,笔者试图采取异化法将其翻译为:“It would be better to be without Shang Shu (the Book of History) than to give entire credit to it.”

四、结语

《中国成语大会》的成功播出,反映了人们对中国文化、民族文化的热爱与渴望。同时,我们也希望以《孟子》为代表的汉语成语典故所承载的中国文化为异域民族所了解、熟悉和接受,这就需要我们学者在介绍中华文化时采用异化策略,以保留汉语文化的内涵。

参考文献:

[1]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莫云夏.汉语成语典故英译問题探析 [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7).

[4]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5]杨军娥.汉语成语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补偿[J].丽水学院学报,2007(6).

猜你喜欢
英译异化孟子
顺应论视域下“中华老字号”企业简介英译的翻译策略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探析
磨刀不误砍柴工
漫画《孟子》(一)
漫画《孟子》(二)
“小”的英译
略评法学论文篇目之英译
“社会主义异化”论与精神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