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建构

2017-10-11 18:47牛丙芳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知识结构高中历史新课程

牛丙芳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成了教育者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高中历史学科特点,主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及时把握生成两个方面对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180-01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的理念逐渐被广大教师接受,素质教育、高效教育等字眼也逐渐被广大教师所认识。但是,仔细想想,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贯彻新课改理念了吗?我们的教学是高效的吗?恐怕会有很多教师都会摇头。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或多或少地还存在着穿"新衣"演"旧戏"的现象,自觉不自觉地把新课程装进了"应试教育"的"笼子"里,只留下新课改理念的空壳,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或无效。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更有必要探究一下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下面笔者就结合高中历史学科特点和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转变师生角色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师的地位发生了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把学生当成朋友来看待,构建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学目标能够更好地实现。因此,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真诚的合作,真正实现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洋务运动》时,教师可以就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展开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并积极地进行课堂讨论和课堂总结,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给予尊重,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来,营造出一个自由表达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2.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力戒空谈改革与创新

高中历史教学要坚决反对忽视基本知识的教学方法,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忽视课本知识而去片面地追求学生的思辩性和开放性,这样做华而不实,导致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民族意识相对空泛,在这方面的发展也打了折扣,最终还会出现历史虚无主义。比如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了解罗斯福的新政的原因和影响,就不能对罗斯福新政做出正确的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也就得不到科学的认识。假如不了解斯大林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那么就无法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正確的认识,社会主义前期政策也就做不到心中有数,更谈不上尊重历史的前提,也谈不上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学生不把握历史的基础性、典型性和时代性三个原则,片面地强调宏观性、思辩性以及开放性,得出的结果可能就会南辕北辙,与教育目标相背离,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下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3.优化历史教学方法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合理导入所学的历史内容,可以通过历史故事或者教学游戏的方式进行,根据学生喜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进入高涨的学习状态中,实现高效课堂。教师在历史课堂中,选用学生身边熟悉和了解的生活,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知识。用这种教学思路,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进行历史人物讲解时,可以让学生通过书本或者电视剧的了解,对这一人物形象进行评析,这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班内的学习情绪高涨,有助于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

4.教师要善于组织课堂讨论

教师经过精心设计,先公布讨论题,提出目的和要求,给学生布置必读的参考资料或提供查阅资料的网址,提供某些带启发性的思考点。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导。当出现沉默时,老师要拨开话题,打破沉默,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特别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最后,教师要做好总结。总结时,对那些发言质量较好和积极性高、进步快的学生要给予充分肯定,要特别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统观点提出大胆质疑,对前人尚未揭示的规律勇于探索。即使他们提出的观点有不妥之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教师也要满腔热情地肯定其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找出不足,分析原因,走出"误区",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

5.建立知识结构,使学生养成举一反三的能力

历史知识结构是各种历史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及其组合方式,它是各种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在人大脑中的反映。掌握了历史知识结构就意味着掌握了知识的基本内涵和认识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所以历史教学必须特别强调深入挖掘历史知识间的各种联系并提示知识结构。为了便于学生掌握众多的知识点,教学中要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点拨、分析,使学生理解透,掌握牢,并通过分析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立体的知识网络,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从而使各个知识点在知识结构中有确定的位置,学生可以从有序的结构中"顺藤摸瓜",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几次变法、革新事件的学习,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基本上能独立的分析这类事件,实现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迁移。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把大量的历史知识互相关联和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既能提高记忆的效率,又可以减轻记忆的负担,从而不断丰富历史知识的积累。有了比较丰富的知识、较强的思维能力和清晰的思路,就能够对许多历史问题进行准确、条理的阐述。

总之,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当全面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爱、不歧视、不体罚、不侮辱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知识结构高中历史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我国正当防卫研究的网络知识结构与核心脉络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基于九因子模型的新手教师TPACK知识结构分析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