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洁净:绍剧里的中国梦

2017-10-12 06:55逄润鹏蒋鑫富
浙江共产党员 2017年10期
关键词:老旦秋瑾戏剧

◎本刊记者 逄润鹏 蒋鑫富

施洁净:绍剧里的中国梦

◎本刊记者 逄润鹏 蒋鑫富

初秋的午后,走进绍剧艺术研究院。这里唯一一座略显陈旧的小楼里,三楼靠里一点的位置是演员们的练功房,武生小演员们正在对着镜子练功,旁边的师傅不时给予指点。

2008年6月,绍剧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谈起绍剧400多年的历史和成就,作为绍剧代表性传承人、党的十九大代表,施洁净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她的一言一语、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自带的舞台感马上就来了。

“梅花”香自苦寒来

施洁净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她演出的剧照和领导接见的合影,书柜里陈列着各类奖牌。浙江省优秀小百花奖、浙江省金桂表演奖、浙江省劳动模范、第25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每一只奖杯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同的故事。串起这些故事,略微可以读懂施洁净如何从余姚农家走向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

1985年,16岁的施洁净初中尚未毕业,就跟随父亲从余姚老家到绍兴参加绍剧二团的考试。从小喜爱戏剧的她凭着一曲越剧《梁祝》中的小生唱段赢得了考官的青睐。

不是科班出身,没有专业背景的施洁净,进团后就直接跟着老师现场学习。刚入团那会,施洁净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出门演出。除了演戏,大家台上台下融为一体,整个剧团的凝聚力非常强,她的学习进步很快。

“做戏先做人”是梨园名言,施洁净时刻谨记于心。

进团后不久,她登台饰演的第一个角色是花旦。演了半年后因身材高挑、嗓音高亢雄浑转行小生,一年多后又同时兼演老旦。

三年的时间里,施洁净饰演了三个行当。

往事如烟,她不由感慨:“当初,18岁的少女饰演老旦,自己内心也曾挣扎过,感觉压力很大,没想到第一场下来就得到了老师们的表扬。艺术角色需要集体的衬托,红花最需绿叶配。非常幸运,剧团里有那么多老师给予我帮助和鼓励。”

施洁净在新编绍剧《秋瑾》中的剧照。

天赋和努力是相辅相成的。艺术道路上,没有谁可以仅凭天赋就能成功。“业精于勤”的道理每个人都懂,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没有专业系统学习的施洁净深深明白自己的短板在哪儿,所以只能“勤以补拙”。“戏剧表演很苦,但是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师傅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我们需要保持一颗敬畏的心。”施洁净如是说。

进入绍剧团的30多年时间里,施洁净“以勤为伴”,每天都坚持练功。年轻时别人花2小时练功,她总是多加1小时;加上每年上百场的演出,施洁净一年365天都与绍剧相伴。因为这份热爱和勤奋,她还差点付出生命的代价!

传统上七八月份,因为天气太热,老一辈艺术家都会“封箱”。

2002年夏天,施洁净依然在慈溪演出《杨门女将》,1000多人的剧场,观众坐得水泄不通,剧场的空调却突然因故不能使用。天生爱出汗的她顶着两三斤重的头饰,穿着十几斤重的演出服登台。结果,因为身体水分和盐分流失过多而当场晕倒在舞台上。被紧急送往医院时,施洁净几乎全身麻木,呈现出了急性休克状态。医生诊断后表示,如果不及时救治,会出现生命危险。回忆起往事,她表示:“现在想想,还心有余悸!”

可当时,剧组提出让她回家休息时,竟然被拒绝了。理由很简单:晚上还有演出。施洁净说:“晚上要演的《双阳追狄青》是新戏,每个角色都是唯一的,没有人可以顶,只能自己上。大热天,观众已经买票来看我们的绍剧,作为一名演员,上台演出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在她的坚持下,演出如期进行。

施洁净表示:“绍剧是我毕生的事业,也是我的第二生命,我将全部身心扑在绍剧的发展上。”

用绍剧讲好中国故事

2007年,是秋瑾就义100周年。新编绍剧《秋瑾》上演,并获得了当年的浙江省新剧目大奖,施洁净获得第10届戏剧优秀表演奖。《秋瑾》是施洁净的第一个原创大戏,也是其艺术生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秋瑾》取得成功后,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秋瑾》在长安大剧院献礼,获得一致好评;2009年,《秋瑾》在台湾上演,一时轰动宝岛;2011年,《秋瑾》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随后,又走进北京大学……

从2007年到2011年,施洁净饰演了5年的秋瑾。可谁知道,一开始她竟不是《秋瑾》的演员人选。因为,按照规矩,一般应该由花旦饰演女角,再加上秋瑾的角色属于青衣,而施洁净擅长的是小生和老旦。

偏偏秋瑾浑身充满阳刚之气,施洁净的唱腔正好符合秋瑾的形象需要。因此,演了近20年小生和老旦的施洁净再次挑战自我,饰演了青衣秋瑾。

虽然已在绍兴生活了20余年,但是除了革命先烈外,施洁净对秋瑾的认知并不比别人多。为了更好地把握角色,她查阅了所有能找到的资料;走访了秋瑾曾经生活过、革命过的地方。

随着了解的加深,秋瑾的形象也逐渐完整。同为女性的施洁净慢慢从心底里开始敬佩起了秋瑾,被秋瑾的家国情怀和理想抱负所深深折服。排练末尾,秋瑾就义时所表现出的母性光辉,更是让她潸然泪下。

施洁净表示:“一位革命女子,在英勇就义时,面对自己的孩子所展现出的母性回归,让整部戏的感情冲到了顶点,这也是戏中最难把控的部分。”凭着多年的舞台功底,她再次实现了自我的艺术突破。

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中,邱光华驾驶的救援直升机因天气原因坠毁,机组5人全部遇难。新闻报道后,举国悲痛。

2009年,为纪念牺牲的烈士,中国剧协和绍剧团共同创作了新编绍剧现代戏《生命的飞翔》。40岁的施洁净第一次尝试出演现代戏,在剧中饰演英雄70岁的母亲。

前期采风过程中,剧组来到邱光华生前所在的部队,了解当初救援时的情况;到访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邱光华的家乡,拜访英雄的母亲。

期间的所见所闻,让施洁净深深地反思。在角色的代入和转换过程中,她不止一次地反问自己:“英雄们在革命年代、在救援时刻、在牺牲的瞬间,他们的内心都在想些什么?”秋瑾本可以逃跑,邱光华本不需要亲自参与前线救援,那时那刻他们都是为了别人能够更好!

施洁净表示:“英雄不常在,但英雄的精神长青。作为十九大代表,自己的职责就是要认真工作,踏实演戏,在绍剧表演中将英雄的情怀和精神传播发扬,用绍剧讲好中国故事。”

猜你喜欢
老旦秋瑾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信仰的真与执着——读《秋瑾集》
非洲之夜
非洲之夜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作品集
京韵
戏剧类
新形式下如何让秋瑾文化成为学校活动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