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电影院都要卖爆米花

2017-10-12 03:14
新传奇 2017年32期
关键词:戏院爆米花零食

为什么电影院都要卖爆米花

万达院线曾公布自己卖爆米花年赚3.9亿元,占卖品总收入72%,让许多人大为惊叹。我们到底是去电影院吃爆米花,还是去爆米花店看电影?这些看似调侃性疑问背后,实际上蕴含着更多思考:为什么爆米花会成为电影院的印钞机?

美国大萧条时期,电影院和爆米花崛起

将玉米放到高温下爆炸,形成香脆的“爆米花”,这本是源自智利的一种吃法。北美捕鲸人到达智利后,觉得很新奇,就带回了英格兰,不久后,爆米花就在北美流行了起来。

几十年后,蒸汽爆米花机被发明,爆米花开始被批量生产,这也催生了第一批在街头售卖爆米花的小贩。

它让吃的人感到很有趣。到1848年为止,爆米花这种零食已经非常流行到被美国字典收录了。爆米花简直随处可见,特别是在一些娱乐场所如马戏和集市的地方。事实上,只有一个娱乐场所爆米花没有光临,那就是戏院。

爆米花的流动性是它越来越流行的其中一个原因。在1885年,查尔斯·柯瑞特发明的第一架蒸汽爆米花机轰动了整条街。这种流动的机器使一些老主顾能够方便地在室外看运动会、马戏和参加集市的时候买爆米花。

除此之外,爆米花还能脱离厨房被大批量地生产,这是薯片所没有的优点(最早的薯片是在厨房的小炉子里做的,并没有用于大批量的零食制作)。另一个其他零食不具有的优势在于爆米花在生产过程中诱人的香味,路边的小摊贩们利用这一点来吸引顾客。那时候,这种街边小吃仍然不被允许带进剧院。

“电影院不欢迎爆米花,因为电影院要努力再现和剧院里一样真实的场景。那里有美丽的大大小小的地毯,爆米花掉在地上会弄脏它们。”电影院在努力面向一群文化修养高的顾客,他们不希望被这些不必要的琐事,或是吃爆米花时发出的声音干扰。

电影在1927年进入有声时代之后,电影业准备面向更广大的顾客群,因为电影并不一定要有文化的人看了(无声电影早期用的字母限制了观众的文化水平)。

到1930年,每周去看电影的人达到了9千万之多。这么庞大的顾客群创造了更大的收益,特别是——电影的声音已经可以盖过吃零食的声音了,但是,电影院经理还是对要不要开放观众带零食进来迟疑不决。

心理学有种说法叫“固定行为模式”,也就是说,在周围出现某一种特殊的信号的时候,人会本能得做出相应的反应。人人都在买爆米花,难道我不应该买一桶?图为1946年美国好莱坞电影院售卖的爆米花

大萧条给电影业和爆米花带来了一次很好的合作机会。为了找到一个便宜的地方消遣,人们涌向电影院。只要包里有5到10美分,就能享受到爆米花这项“奢侈品”,这在绝大多数人的接受范围之内。玉米粒本身是成本很低的,一包10美元的玉米粒可以做很多的爆米花。

如果影院管理者当初没有发现爆米花的巨大经济效益,大胆的街边小贩没有毫不犹豫地提供合作:把他们的爆米花机搬到影剧院门口来卖给那些要进去看电影的人。

早期的影剧院在寄物处贴上记号,建议观众不要误将爆米花和衣物一起寄放。这样看来爆米花,是电影院私下最早期的零食了。

二战期间,爆米花成为看电影时唯一的零食选择

想要维持电影院的外观之外,早期电影商没有建造容纳爆米花机的地方,剧院缺乏适当的通风。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观众带着爆米花来看电影,剧院经理就不能忽视这些零食带来的经济效应了。所以他们将大厅特别租给小商贩,允许他们付一点租借费在那里卖爆米花(更像是在剧院前面一点点的街道上)。

小商贩们没有对此加以抱怨,因为在剧院门口买爆米花增加了他们的潜在顾客,这样他们可以同时把爆米花卖给去看电影的人和走在街上的人。

最终,剧院经理意识到,如果省去中间商,他们将会获得更多的利润。很多剧院都是以卖小零食来帮助他们度过大萧条的。在20世纪30年代中叶,电影院的生意开始走下坡。但是那些转向卖爆米花和其他零食的影剧院,幸免于倒闭的命运了。打个比方来说,达拉斯连锁影剧院在它旗下的80家影剧院里都设立了爆米花机,但是拒绝在它最好的5家剧院里放置爆米花机,他们认为那些地方很高档,不应该有爆米花的出现降低它的档次。

在两年之内,那些装了爆米花机的影剧院都得到了很大的利润回馈,可是那5家没有装的亏本了。最后,剧院盈利明白了对此的让步是他们盈利的关键,然后他们的剧院开始贩卖零食。

爆米花进入电影院之后,它的年产量暴增20倍。它的热销甚至带动了玉米种植面积的大幅增加。

二战期间,食糖管制,爆米花更加成为看电影时唯一的零食选择。40年代中期,美国爆米花产业和好莱坞电影一起达到史无前例的最高峰。爆米花等零食销售对电影观看习惯也有不少影响。例如在二战结束后的几年,即使不太长的电影也有中场休息,原因不过是给电影院提供二次贩卖零食的机会。

50年代后汽车影院兴起,观众在自己车上吃起来更加自由,影院的周围出现小型餐吧,卖的就不仅是爆米花和可乐了,还包括热狗、冰激凌、奶昔、三明治、咖啡、汉堡、薯条、披萨……60年代之后,零食经营越来越系统化和专业化,已经无可置疑地成为电影院利润来源的一根支柱。

买票先要走过小吃部,爆米花是电影院的“金矿”

对所有的电影院来说,爆米花经济一直在低调而有效地起作用。

在中国,各大影院爆米花的收入十分可观,仅福州万达影院,卖爆米花年收入就达千余万元;在合肥,各影城卖品销售额应该有3000万元上下,其中主力是爆米花;在上海,爆米花的平均利润率为60%至80%,有的甚至高达90%,远远超过了电影票……

有人统计过,一家影院的收入主要由票房和卖品构成,票房收入需要缴税、分账、充基金,因而最后的利润并不高。

例如一张100元电影票,5元需上缴电影发展基金,6.4元归院线公司所有,根据53%的分账比例,纳税后再扣除3.3元,影院可获得45.85元。如果再去除放映成本,利润率基本低于40%。

单从利润角度讲,卖品的利润确实比票房利润高。可以说,爆米花是电影院的金矿,然而要说爆米花拯救电影院还是稍显夸张。实际上,中国院线发展目前大部分还是以票房收入为主,卖品为辅。目前中国电影院里爆米花、可乐等食品的收入还不太可能与电影票房相提并论。

以万达院线为例,2013年爆米花的收入才占影院总收入的不到10%。而据美国放映协会提供的官方数据显示,美国影院的年度纯收入中,以爆米花为主的食品收入占据40%。

爆米花另还有让人想喝汽水的好处,而汽水又是另一样边际利润很高的产品,尤其是爆米花里下的盐巴若是再重一点的话。

一名戏院高级主管就说,配料里面多多放盐,是连锁多厅电影院经营有成的“诀窍”。也因此,难怪依大部分的戏院内部设计,观众买票要进放映厅,都要先走过小吃部才行。

“我们这一行干的,其实就是带人走路,”一名戏院老板说,“被你带着走过爆米花摊子的人愈多,你赚的钱就愈多。”戏院里每一座位都加装了杯架,这样观众才有地方放饮料,也才有办法回小吃部多买一点爆米花。所以,这一位戏院老板也说这种杯架是“有声电影发明以来最重要的技术创新”。

(《第一财经》等)

猜你喜欢
戏院爆米花零食
像素下的微观世界——MCL数码港戏院
长出我的爆米花
零食知识知多少
长出我的爆米花
为什么不能多吃爆米花
乱跳的爆米花
零食不能乱吃!
找找身边的健康零食
零食,也要悠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