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七次出境作战:没占别国一寸领土

2017-10-12 03:14
新传奇 2017年32期
关键词:领土老挝支队

解放军七次出境作战:没占别国一寸领土

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家主权,先后7次跨出国境线作战,没有占领别国的一寸土地,没有留下一兵一卒。尽管有些领土原本属于中国的,但中国政府还是作出了重大让步,撤回了胜利之师,在世界上赢得了盛誉。

第一次:援越抗法

1950年8月,中国军事顾问团前往越南援越抗法,这是我军第一次跨出国境线。这次我军走出国境线有三个特点:出兵最少;没有出动作战部队;没有直接参与作战。

1950年1月,胡志明秘密访华,代表越共中央向中共中央提出援越抗法的请求。针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自卫队、游击队和人民军装备低劣的状况,刘少奇明确指示,以韦国清为首的军事顾问团的任务是帮助越南建设军队和传授作战经验,越南建成了拥有几个野战师的主力部队,成为抵抗法军的中坚力量。

按照陈赓拟订的作战方针和中国军事顾问团的精心指挥及越南军民的奋勇作战,经过7昼夜连续激战,越军全歼法军两个精锐兵团3000余人,解放了高平,并乘胜攻占了七溪、同登等地,法军望风而逃。1956年3月,中国军事顾问团全部撤回国内。

第二次: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战争是解放军出国作战时间最长、出动兵力最多、歼敌最多的一次跨境作战。

1950年9月15日,美军和南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轰炸中国边境城市。10月1日,金日成给毛泽东发来了加急求援电报。志愿军于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先后出动27个野战军135万大军到朝鲜轮战。10月25日,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枪,从而揭开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序幕。

抗美援朝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日。这一阶段,志愿军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连续进行了5次战役,属于实施战略反攻性质的作战。第二阶段,从1951年6月中旬至1953年7月27日。这一阶段,主要作战形式是阵地战,反击敌人的反攻。最后将阵线稳固在“三八线”上,迫使“联合国军”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得不同我军签订停战协定。

1958年10月26日,志愿军全部撤回国内。

第三次:中缅联合作战

1960年11月和1961年1月,解放军两次出国与缅军共同围剿国民党残余部队,历史上称之为“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

印度方面拍摄的1962年中印战争

第一次出国作战历时28天,重点打击了国民党第一、四军军部,第二、三、五、六师师部及其所属部队,共22个据点。

第二次出国作战历时15天,打击重点是柳元麟总部和第一、二、四军的30余个据点。两次出国作战共歼灭国民党军741人,协同缅甸国防军解放了国民党军盘踞十多年的3万多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保证了中缅联合勘界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中,大多数国民党军逃往距中国边境百余公里的缅甸与老挝、泰国接壤的地区,一部分撤往台湾。

两次出国作战任务完成后,解放军全部撤回中国边境线以内。

第四次:中印之战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至11月21日结束,历时1个月,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作战,主要在东线的克节朗方向。解放军迅速突破了枪等、卡龙、扯冬、沙则、仲昆桥等地,收复了“麦克马洪线”以南部分中国领土。

第二阶段作战,主要在东线的邦迪拉方向和西线的班公洛方向。解放军攻占了西山口、德让宗、邦迪拉等地,逼近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拔掉了印军设在中印边界西段中国领土上的所有据点。

在大好战局下,1962年11月22日零时,毛泽东命令我军单方面全线停火。11月30日,我军将缴获印军的163门火炮,289挺轻重机枪,2687支冲锋枪、半自动步枪,2.24万发各种炮弹,213.9万余发子弹和5架飞机、9辆坦克、400多台车辆全部无条件交给印方。12月1日,中国军队主动后撤到“麦克马洪线”以北,并且再后撤20公里。战胜国没有要回战败国历史上强占的领土,反而主动后撤,这在国际上是没有先例的。

第五次:援越抗美

援越抗美的特点是:只派高炮部队、工程部队、铁道兵部队、扫雷部队,没有与美军地面部队短兵相接。

1964年8月5日,美国派飞机连续轰炸越南北方的义安、鸿基和清化等地区,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北部湾事件”,随后把侵略魔爪伸向我国南部沿海。

1965年8月1日,解放军进行援越抗美,至1968年3月,解放军先后派高炮部队分5批开赴越南轮战,连同配属援越工程支队的高炮支队,共有16个支队(师),辖63个大队(团)及部分独立营、高机连和勤务分队,共计15万余人。

与此同时,中国海军还首次驶入越南海域,由12艘扫雷艇、4艘保障艇,组成扫雷工作队,自1972年5月28日起担负扫雷任务,疏通了越南北方海防、鸿基、锦普等港口至东北群岛的各条航道,为越南人民打破美军的海上封锁做出了贡献。完成援越抗美任务后,解放军分期分批返回祖国。

第六次:援老抗美

为支援老挝人民抗美救国斗争,根据老挝人民党(1972年改称老挝人民革命党)和老挝王国政府的请求,解放军先后派出第705大队和第302、第 303、第304支队等共2.1万人,担任援老筑路中的防空作战任务。

1969年3月7日至年底,第705大队在孟赛、孟夸地区共作战8次,击落美军飞机3架、击伤5架。1970年1月,第302支队率第707、第710大队进入老挝,接替第705大队的防空任务。至年底,第302支队共作战26次,击落美机9架,击伤12架。1971年1月,第303支队接替第302支队防空任务。同年5月,第304支队进入老挝,担负孟本、孟洪筑路地区防空任务。在援老高炮部队打击下,美机逐渐减少对筑路部队的攻击。第303、第304支队分别于1971年12月和1973年11月回国。

在4年多时间内,中国援老高炮部队共作战95次,击落美机35架,击伤24架。与此同时,派出约11万工程、后勤地面警卫部队,帮助老挝完成筑路任务。

第七次:中越之战

这次跨境作战中国政府的原则是:一是有限的;二是不长期化;三是不扩大。这次出国作战也是我军出国作战时间最短的一次。

据不完全统计,1974年至1978年8月,越军在中国边境地区制造了挑衅事件达3398起;1978年9月至1979年2月,侵占中国领土竟达162处;1979年2月8日至12日,越军连续5天侵犯中国广西、云南9个县,打死打伤中国边民和边防战士34人。

1979年2月17日,解放军跨过国境线,进行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向越南6个省11个县发起进攻,经过16天,解放军在同登、高平、七溪、老街、柑糖地区,给越南武装力量歼灭性的打击。在攻破离越南首都河内130公里的重镇谅山后,解放军停止攻击。

3月5日,中国政府就中国边防部队全部撤回国内发表声明,并重申中国不要越南的一寸土地,也绝不容许别人侵犯中国领土。此后,中国军队全部撤回中越边境线中国一方。

在以上7次出境作战后,解放军执行联合国赋予的维和任务,但没有参加与外军的作战。

(《文史精华》)

猜你喜欢
领土老挝支队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国防小课堂 领土
黑龙江举行“蓝焰突击-2021”跨区域抗震救灾实战演练
支队指挥中心一体可视化指挥平台运用
朝发夕至 乘着火车去老挝
琉球的领土地位与自决权
多措并举铸平安——安徽省高速公路路政支队创建平安高速公路纪实
解决中印领土争端要打“持久战”
《陌生领土》:考验还是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