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会相信谣言

2017-10-12 08:52
新传奇 2017年33期
关键词:谣言微信信息

我们为何会相信谣言

随着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以微博、微信为主要传播载体的谣言此起彼伏,特别是与“吃”有关的话题,更成为网上谣言的重灾区。五花八门的谣言为何屡禁不止?公众听到这些未经证实的传闻为何总是相信呢?

轻信谣言,或因为你内心焦虑

灾难面前一向多谣言:日本海啸的时候,引发了“盐慌”;流感频发的时候,板蓝根成了热销神药。这些谣言产生于信息不对称。人们传播一个信息,是试图理解这个世界,而信息一旦合乎传播规范,立即就能以出其不意的速度蔓延开来。

假如公众应对灾难谣言,觉得自己尚有余力,那有可能太自信了。比如“木瓜丰胸”“指甲月牙是健康晴雨表”“木耳猪血是清肺食物”……面对这些谣言,总不可能一一查据吧,而人们一旦有所放松,谣言就有了可乘之机。

心理学家马克·佩佐曾进行了一项案例研究:学生们听说校园里有人得脑膜炎死了。故事迅速传播开来,焦虑的学生们纷纷试图追问事实真相:“这是真的吗?”——脑膜炎多是细菌传染造成的,所以具有传染性。因此,这成为一则成功的谣言,因为它让我们的情绪焦虑化。

这个例子可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明,为什么会有谣言。更多的心理学实验证明,谣言更像是一种“精神口香糖”,当我们因为信息缺口而生出焦虑时,谣言就有填补信息缺口、缓解内心焦虑的作用。正如罗切斯特理工学院谣言专家尼古拉斯·迪方佐所说,我们通过传播信息,化解恐惧和未知。即便交流的信息是荒诞的,交流本身也能给人一种知晓事态的感觉,来平抚不安。

创造一种谣言时,人们更偏向于“消极”一面,这具有进化学上的意义。当我们面对未知的恐慌时,总会试图去降低概率,以营造安全感。

比如,身边的很多朋友在毕业季里面对找工作焦虑时,总是喜欢夸大他人的成就,比如“某某人签到了年薪20万的工作”。这种言论之所以很容易传播,是因为人们普遍有竞争的恐惧,它是一种扩散性焦虑,像滚雪球一般被夸大。

如果我们想获得平静,难道不应该刻意贬低别人成功的可能性吗?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当然可以试图贬低他人,但人们倾向于认为那是假信息;而夸大他人,人们则会倾向于不辨真伪,在制造烟幕的同时,也可以有效激励自己。

谣言猛于虎。2013年女子郝某莉不堪网络谣言攻击,跳楼自杀身亡……这表明网络谣言会引起社会剧烈反应,一系列后果让人不寒而栗。在信息公开力度和速度加大的同时,还要增强受众对谣言的辨识能力,让谣言止于理性

一则合格的谣言的特点在于表达的时候简单明了、生动活泼,同时又让人相信,其背后可能有复杂的背景;它可能会经常重复,形成你潜意识里的概念和偏见;它可能含有确切的日期和数字,甚至有一些晦涩的学术名词;同样,它可能是有证伪难度的——只是来自于“听说”。

“一老一小”更易信谣言

就谣言的形成来说,内心焦虑是普遍的原因。但在形式上,谣言可以有不同的类型。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曾推出一期《微信“谣言”分析报告》,结果显示,排名靠前的谣言主题是:健康养生、疾病、金钱、人身安全、政治、政策相关、社会秩序、呼吁求救,其中以养生、食品安全等死亡焦虑为主题的谣言占55%。

这类与健康、饮食、养生相关的谣言,一般是知识类谣言。“小龙虾有毒”“喝可乐杀精”“晚睡就会早死”等,一般都会伴随以化学或物理名词,看起来很吓人,但是结论又很简单,他们经久不息、难以证伪,人们出于身体健康的考虑,会选择宁可相信它们。

另一种情况,就是我们所描述的重大安全事件中的谣言滋生,在这种闭环之下,与“死亡焦虑”不一样,人们考虑的是“当下的安全感”。重大安全事件有随机性,人们为躲在这种概率之外,愿意相信任何荒诞的谣言——当卡特里娜飓风在2005年袭击新奥尔良时,城市被洪水淹没,到处滋生着可怕的谣言:洪水中有鲨鱼出没!恐怖分子在防洪堤布下了炸弹!体育馆里躺满了被杀的婴孩和成堆的尸体!

有一些谣言,也产生于我们对日常生活风险的恐惧。朋友圈经常流传的标题:“最近有孩子的警惕了”“去酒吧喝醉,第二天肾被割走”“毒贩请你吃糖”,等等,时常被广为转发。这些言论经常产生于那些随机分布的风险,尤其是某地真的有儿童被拐走之后,谣言马上就跟上来。

有很多恐惧也会来自于自我的体验,比如某些政治恐惧、对相关政策关注、就业选择时的状态,都很容易在具有同样利益诉求的小团体内形成谣言。

另据《谣言易感人群分析报告》显示,女性比男性容易轻信谣言,且“一老一小”更易受骗。

报告指出,谣言易感人群中女性高于男性,且防骗高手的人群中女性占比明显低于男性。据分析,女性通常心思更加柔软,因而更加容易受到身边谣言的影响。此外,农村地区相对来说更加闭塞,且整体教育水平不高,谣言易感人群所占比例最大,防骗高手群体占比最小。

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的老人和未成年人超过三成都是谣言易感人群。而防骗高手这个群体中,60岁及以上的老人和未成年人所占比例最少,同时,他们对于谣言的鉴别能力低于其他年龄段的群体。这是因为老人退休在家对社会消息的敏锐度降低,而未成年人社会经验少,他们对谣言的辨别能力不足,更加容易受到谣言的影响。

面对谣言,我们该怎么办

谣言早就从过去的口口相传时代,过渡到了今日的社会化媒体时代。

在谈谣言传播的时候,我们可以以微信朋友圈为切入点。如今,炮制“鸡汤”和谣言的朋友圈,确实具有相当的剖析价值。

以马航飞机失联事件为例,微博和微信都产生了比较多的谣言,但微博的信息纠错、净化的能力得到体现;反观微信,由于用户多是朋友关系,因而人们更容易相信信息是真实的,“坠毁”“安全着陆”一类的信息,多是经由微信朋友圈传递出去的。微信的封闭性使得信息更新容易滞后,获取的信息容易受圈子的限制,纠错能力相对较低。尤其是食品谣言,在微信中更是重灾区。

何宁去年从广州某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从事传播学研究工作,一直关注食品谣言的传播规律。他认为,人们的科学知识不全面,是食品谣言传播快的一个重要原因。

何宁说:“我读研究生期间,有一次在宿舍烧的半壶水放凉了,想要泡茶,就又煮了一遍。谁知刚倒进杯子,两个室友就坚决不让喝。”

原来,室友听过传言:“重复烧开的水会产生亚硝酸盐,这是一种危险的化合物。”大学本科读理科的何宁反驳说:“我看过很多资料,根本没那回事。1升水就算烧20次,也只会产生不到0.04毫克的亚硝酸盐,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对人体没有任何影响。”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认为,食品谣言的存在,既说明了实际生活中公众在相关科学知识方面的空白,也是社会个体食品安全焦虑的体现。短时间内,谣言不会完全消除,部分话题甚至会反复出现。科学认识、理性引导是当务之急。

钟凯说,面对谣言,相关部门须及时辟谣以正视听,公众更要保持警惕,多了解基本常识,对那些食品安全“内幕”多一些理性判断分析,心里多问几个“为什么”。

钟凯认为,仅仅把重心放在辟谣上还不够,比如“黄瓜打药”、“西瓜打药”,有关专家不知辟谣了多少次,最近又变成“葡萄打药”,谣言总会变着花样重来,“只有不断提升全社会对食品监管体系的信任度,谣言才会没市场”。

(《中国新闻周刊》总第725期、《人民日报》2017.5.5)

猜你喜欢
谣言微信信息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如何科学识别谣言?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谣言π=4!
订阅信息
微信
微信
微信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