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改革探索

2017-10-12 01:43编译
世界科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与会者学术会议示意图

闻 心/编译

“学术会议”改革探索

闻 心/编译

● 美国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及中风研究所研究质量主管沙伊·西尔博伯格(Shai D.Silberberg)、研究所主任沃尔特·科若谢尔茨(Walter J.Koroshetz)以及科学研究会议顾问委员会主席罗伯特·布兰克(Robert D.Blank)等一批资深科研管理人员指出:规范统一的“示意图”、智能手机技术和与会指南将提高学术会议的交流效果。

关于如何促进科学的严谨性、可重复性以及更好地展示研究报告方面的文章比比皆是,而作为很多重要研究的首次发布之地——“学术会议”的相关研究却鲜见。为此,2017年早些时候,本文作者与其他会议组织者以及来自美国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及中风研究所的代表们会面,讨论如何才能改进学术会议交流和汇报的效果。小规模的试点研究已在进行中。

出席会议并积极参与交流,对于各领域的研究人员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些会议有诸多形式。美国实验生物学协会联盟(FASEB)每年主办30多个小型研究会议,参会人数共达4 000多人。相比之下,美国神经科学学会的年会参会人数则通常超过28 000人。

四个世纪以来,学术会议已经成为科学交流的重要载体,其提供了一个促进信息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平台,同时通过学术会议研究人员能够了解最新前沿动态。学术会议还培训科学家,并制定统一标准,以提升交流效果。

然而,学术会议的主要展示载体——演示文稿和图片——只是研究工作的“快照”。而科学研究的复杂性、获得数据的多样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精确性,使得这种“快照式”交流问题凸显。因为,与会者可能很难透彻理解所展示的研究。这样一来就会使他们难以给汇报者提供有效的反馈,同时也难以决定如何将所展示的研究成果同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

笔者认为,对于这一问题,实际上采取一些简单而直接的办法就可以使这一情况发生极大的改善。

与会指南,提高汇报的直观度

关于演示文稿和图片的指南重点针对格式。例如,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的指南规定,口头演示文稿的幻灯片必须是16∶9的宽屏格式,演示者必须声明自己的研究是否由联邦政府资助。图片式讨论会上展示的图片大小不得超过120厘米×240厘米,须横向展示。最好使用加粗、比较常规的字体。像这种关于格式的指示说明是很重要的。

另一个关键则是演示者所提出的关于自己项目的参考性建议,也可以加深理解程度。应鼓励与会者展示与研究问题及其研究基本理论相关的信息,例如,实验是属于探索性还是验证性的,应采取什么措施减少偏差,以及使用哪些对照设置。与会者应该互相交流,讨论是否使用了不同的技术或体系来解决问题,是否提供了翔实的原始数据以供他人判断实验的质量。演示者可以在提交自己的研究项目摘要时,把这些参考性建议编辑成一份清单,即使这一清单太过繁琐无法展示在演示文稿中。

鼓励使用规范统一的“示意图”

示意符号——易理解的简单图片符号——可以添加到幻灯片和演示文稿中以有效地传达复杂的信息(参见“用示意符号将数据突显”)。例如,可以用卡通人物蒙上眼睛的方式来表示在收集结果和分析数据时实验处理被隐藏起来;可以用一个游戏骰子来表示样本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或是用一个钩形符号来表明研究是验证性的而不是探索性的。再如,一个计算机电源按钮或一个大写的N可以表明,为确保严谨性,在进行实验之前,经过计算后才选择合适的样本尺寸。

FASEB在其学术研究会议上(SRCs)试行了一系列规范统一的“示意图”,与会者可自愿选择是否使用。同时,演示者对这种“示意图”的使用情况将有助于组织者观察:学界是否接纳规范统一的“示意图”使用;这些符号是否会促进听众对研究的理解以及它们是否能被整合到演示文稿中却不会影响整体汇报。

可以根据每个学科领域的特点来对符号进行创造和使用。举例来说,FASEB可能会建议在图片或幻灯片上使用一个标着“同窝对照”的标记符号,表示同一窝里的老鼠被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之下,临床试验相关会议可能会使用示意图来表明通过多样化群体而进行的治疗性研究,或者表示其试验是依据数据收集的标准采集了实验数据。

借助技术,促进更好交流

学术会议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新兴技术获得更多的信息。例如,电子图片可以为观众展示更多实验细节。或许,一旦此类技术变得更加经济实用,就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就像ASCO建议的那样,常规性图片可以包括快速反应(QR)条形码。这就使得与会者可以使用智能手机登录会议或实验室网站查看信息,如原版图片、支持该研究科学假设的论文、以及每张图片的详细实验内容和资料。

此外,还应该有相关技术让与会者使用“推特”等社交媒体平台来讨论实验细节,并允许演示者做出回应。这些交流,如果由会议组织者主办,就可以对此进行策划,使其能够对学界以最有帮助的方式进行管理。

以实例引导。临床研究人员通常会在演示开始时就披露商业利益和一些其他潜在的冲突。而ASCO提倡使用符号或标记来展示该研究已经获得联邦资金支持,这样在演示开始时就通过“示意图”来展示和说明。

如果资深科学家和后起之秀都采用这些符号以及较直观的做法,那么日后就有望逐渐形成一种流行趋势。科研新手将会了解到科学界对严谨和直观度的重视,而自己也会在演示中力争做到严谨和直观明了。通过这种方式,下一代科学家就能够为科学界塑造一种严谨而直观的文化。

此外,可以在会议期间举办培训课程,以提供一些方法和技巧,将不同的示意性元素纳入各种演示文稿中。如果这些课程由资深科学家指导并推广、由科研新手参加,那么这些将会迅速普及。

试行,评估与再完善

在演示中提高直观度的多种方法需要不断实践,以使科学家们可以根据学科领域、会议格式或个人需要而采用最有效的方法。

FASEB的会议组织者目前正在对其SRCs的听众和演示者进行调研,以了解他们对提高直观度的各种方法的反应和建议。作为试点研究的一部分,FASEB还将评估实施这些变化所需的工作量。如果这些新的做法不具有可操作性,那么就没必要继续推广。

要采用这些做法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包括严格的时间要求,对新格式的不适应,监管上的压力或只能展示成熟的研究成果。学术会议对于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工作的交流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所有与会者都应该鼓励和支持汇报更透明、更直观的做法。这方面工作的持续推进将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并适应诸多学科领域和会议格式的做法。不过,这些做法都只是建议,笔者并不希望进行强制要求。毕竟,学术会议具有多样化的结构、不同的演示格式和不同学科领域等特点。

而实际上,对学术会议进行改革是有可能发生的。从2013年开始,《自然》杂志等期刊采用了改进研究论文报道的参考指南。201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增加了针对项目申请的指南,希望审核人员和申请者都能够更加严谨。在科研工作过程中,除了争取经费和发表成果,安排有效的学术会议对科学发展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科学家,应该依靠不断的实践来探索如何使学术交流会议更好地促进科学发展。

[资料来源:Nature][责任编辑:游 溪]

猜你喜欢
与会者学术会议示意图
先画示意图再解答问题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关于召开第18届24省(市、自治区)4市铸造学术会议的(第一轮)通知
学术会议通讯
两张图读懂“青年之声”
第十七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2010学术会议信息
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