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

2017-10-12 18:51张春莹
滇池 2017年10期
关键词:岔口纸鹤篾匠

张春莹

很小的时候,圆圆不知道后岔口那片树林后头还有人住,她以为林子后面也是田,那片树林很大,被包裹在田野之中,四周一亩亩绿色的田块连起来,望过去平整而舒展。她和伙伴们从没往那里去过,宁肯规规矩矩沿田埂走很远,一路走一路玩,走一会,再换条小路走回来,那片树林大了,又远,他们不敢去。

圆圆第一次去后岔口,是婶婶带她去的。婶婶嫁在邻村,是母亲娘家那边的亲戚,因为隔得近,常来走动。婶婶每回来,都带些零嘴吃食给圆圆和哥哥。

开春的时候,婶婶来了,一进门,说来迟了,拜个晚年。母亲迎婶婶进屋,说不晚,正月不来就准定这个月要来。寒暄完,婶婶赠大礼似的,把一袋东西塞到圆圆和哥哥怀里,说拿去分吧,两人就迫不及待提着零食去分了。中午吃了饭,哥哥出去玩了,圆圆没去,倚在母亲和婶婶旁边听她们说话。婶婶见圆圆安安静静的模样,把她的手拉过来,说圆圆这么乖,要带她出去玩。婶婶问母亲,那个姓汪的老人和他孩子是不是还住在后岔口。母亲说:“你带她去那里?你怎么也像孩子一样了,不要带她去,去了就老要去了。”圆圆听了好奇,心里已经想去了,只是不能插嘴。婶婶也来了兴致,跟圆圆说:“我带你去,有什么去不得的。”

说去没有立刻就去,两个大人又说了一会,说得乏了,母亲上二楼睡午觉去了。婶婶走到堂屋,扭开桌上的塑料糖罐,招呼圆圆过来,往她手心倒了一捧盐豌豆,自己也抓了一把,领着她出门了。

从家里出来,沿大路走一段,转弯走上一条小路,两边是整齐的田,这条土路就通往那片树林。婶婶往前指给圆圆看,说就在树林后面。圆圆一心吃着豌豆,随婶婶牵了走,顾不上问什么。婶婶脚快,顾及她,放慢了步子,一边给她把衣领卷好,顺手抹掉她嘴边的盐粒子。近了林子,很高的树,枝叶浓密,再走近,树更显得高了,枝干很粗,到了林子跟前,没有路了,却有一条从里面踩出来的不很分明的小径伸在眼前。走进去,大片枝叶像塌下来一样,就感到细窄路径两边冷下来的幽僻,厚密的树叶遮住天空,天色变暗了,抬头很难看到稍微大一点的天,婶婶停下来,给她擦干净手,叫她留几颗豌豆,等会给里面的孩子吃,知道她怕似的,紧牵了她往里走。

越往里走,快走出林子,林子后面的景象就看得到了,走出来,前面是座旧砖房,圆圆才知道原来这树林后面还有屋,有人住。屋檐下的墙角里站了个人,她们走出来,那人转了转身子。婶婶带她走过去,圆圆看清墙角下是个女孩,留着男孩头,头发蓬乱着,几绺头发凝结着翘起来,衣服很不讲究,很旧了,还很脏,一条麻绳圈在她腰上,绳子另一头系在嵌进土墙上方的木桩上。女孩转过身来,盯着她们看。婶婶说:“就是她,去拿豌豆给她吃。”圆圆不敢去,没动步,婶婶就上前去,伸出一颗豌豆,那孩子犹豫不决,婶婶说:“接着。”她就伸手接着了,却不往回收,有点惊畏地看着婶婶,像怕又讨回去似的。婶婶说吃吧,她才往嘴里放,嚼起来。婶婶问:“你爷爷呢?”那孩子朝屋里看了看,转回头来,婶婶就知道她爷爷出去了。婶婶又叫圆圆去给豌豆给她吃,圆圆这时不怕了,走上前去,那孩子生生地看着她,婶婶对她说:“她给你吃的,接着。”孩子伸出细细的手臂,圆圆往她蜷着的手心放豌豆,掉了一颗,不好意思去捡,回头看婶婶,那孩子自己弯身捡起来了。婶婶就说:“不怕,她笨点,不憨。”

回去路上,婶婶牵着圆圆走,仿佛知道她还在怕似的。圆圆还想着这个孩子,想问些什么,可不知怎么问,她希望婶婶说起她来,婶婶没开口,好像看过了就忘了。

到晚饭,婶婶和母亲也没说起后岔口的孩子来,好像那孩子她们很明白,一点都不稀奇,圆圆自然就开不了口。吃过晚饭,婶婶走了。晚上,母亲跟圆圆洗澡,问她:“看到七一了?”圆圆才知道她叫七一。母亲说:“这是个可怜的孩子,在七月一日里捡来,就叫七一,她爷爷偏要锁着,怕她跑。”

“她跑到哪里去?”圆圆问。

“七一听话,哪里会跑。”

“那怎么要锁呢?”

“怕她跑嘛,她爷爷是个老古板。”母亲说,给她擦干净脚,把她抱上床,拉了被子给她盖好。

倒了洗澡水回来,母亲上床了。父亲在外面打工,圆圆每天跟母亲睡,哥哥睡在楼下,他自己要睡楼下的,说要当守门神。圆圆抱着母亲的胳膊,轻轻地摇,母亲知道她是想听七一,给她掖了掖被子,讲起了七一。

“后岔口就这一户人家,住着一老一小,七一没来这个家前,老人是一个人过的。老人只有一个儿子,老婆老早就死了,他儿子从小好偷好摸,有时抓进去,关一久也就出来了,后来结了婚,还是这样,老做这种事,免不得不栽的,那次就犯大了,判了六年。儿媳在他家没过过好日子,他一坐牢,他们又没个孩子,就她跟公公过,怎么过得好,没多久就走了,重新找人结了婚。七一是在门口捡的,是个早上,老人去田里,开了门,七一就在门口放着,一个小包袱,不知是谁抱来的,老人就把她养着了,给她喝米粥。长大些,看出来不是个正常孩子,最开始是学不会说话,等会说话了,手脚又慢,吃饭拿碗手没力,碗要放在桌子上吃,现在大了好些了,可总是比你们正常孩子慢几拍的,你们五岁会的她要七八岁才会,你们七八岁会的她恐怕十岁才会。”母亲停下来,顿了顿,“我看她现在是定型了,你们十岁会的她怕是也学不会了。”

圆圆睁大眼睛,盯着黑暗中母亲脸的轮廓,她挨着母亲,感到母亲的身体随着鼻孔里进出的气在轻轻伏动,从外面透进的微光中,房间里的摆设模模糊糊,夜晚的寒意似乎浸上脸来,要感到安全似的,她把脑袋往被里缩了缩,伸手摸到母亲的手,母亲就摸了摸她的小手,继续说了:“村里人这才想到七一是个累赘,他这么老了,又拖着个小,苦自己,以后死了苦孩子,七一以后怎么办呢?有人问了七一出生的大概日子,按这日子打听那时附近村里有没

有出生的女孩,这么久了,誰还打听得到那么仔细。谁也不知道这孩子是哪里来的,抱来的人怎么又知道后岔口姓汪的老人是个孤寡的,不过七一刚出生时,她父母也不知道她是弱智的,那时怎么看得出来,准是想生儿子,生了她就不要了。老人儿子没坐满六年就回来了,他一回来,看到爸爸养了这么个孩子,又没了媳妇,他在家里也谋不到生活,房子又是个破房子,干脆也走了,再没回来过。endprint

“她爷爷锁着她是怕她跑,七一小时候跑不见过,跑到田里玩,在齐大人腰高的油菜田里迷住了,出不去,也不作声也不喊,老人四处找,天黑才把她找到,她在油菜田里睡着了,受了寒,回去发了一场高烧。那以后老人去田里或是出门,就把她锁在门口,七一大概很记得这一回,再没随便跑出去,可老人不放心,总要锁着,有时候好点,只把她关在房里。我们跟他说过,孩子这么听话,不过说话做事慢点,不能这样锁着,他人好,就这点怪,偏要锁着。

“他们两个人是对伴,离了谁谁都活不长,你看他老了,可不是七一在跟前他怕早就死了,过得又苦,活不到现在,长年一个人过没人活得长的。我们这附近的人还都在帮衬着他,他种这点田,收的菜去卖,卖得了几块钱,也不是天天有菜卖。七一跟着他,也是她的福分,吃喝饿不着,只是现在小还好,长大了不知怎么办,他迟早要死的,他一死她靠谁去……”

黑黢黢中圆圆听着母亲的声音,母亲的声音很轻很慢,像催眠一样,她闭上眼,把头挨在母亲肩膀下,七一在墙角里的样子模糊地印出来,她只看了七一几眼,此时想不清她的相貌了。母亲还在讲,她想睡觉了,不想再想了。模糊中,她听见母亲问:“你说七一多大?”她困得不想说话了,母亲拍拍她的小手,想她是睡了,便自己跟自己说:“七一和我们圆圆一样大,九岁,比圆圆还大四个月呢。”

圆圆在院子里干活时,母亲洗衣服,她帮着用压井压水,她抬眼望远处,就望见了那片树林,想七一就住在那里。她跟几个人说过后岔口住着一个孩子,跟她们一样大,可以去看看。她们都不想去,她们中间有人知道七一,说七一不上学,又不会跟她们玩,那里也不好玩,圆圆就没想去那里了。

圆圆再去后岔口,是升了一年级了。星期六,几里路外的两个同学专程来找她玩,她们騎了家里的自行车来,风尘仆仆的,到了圆圆家,把车推进圆圆家的堂屋。圆圆喊了隔壁几户的女孩,母亲不在家,她把她们领到楼上房间,关好门,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东西让大家检查,大家一番叽叽喳喳地商量,分配好任务,下楼从后院出去,鬼鬼祟祟地往田里去了。

每人提一个塑料袋,里头装的东西是各自分配的任务。沿着田埂走,在一条田埂边,她们找到了合适的厨房。拿出小铲,在田埂边沿挖了个半圆形的缺口,这时,有人已经把砖找来了,码在缺口两边,码得跟田埂一样高,从袋子里拿出小锅架在上面,刚刚好。锅一架起来,大家的兴致就起来了。负责拾柴的人找回树枝和枯草,放进灶洞里,负责烧火的人划燃火柴点着了灶。她们非常高兴,叫嚷着怕火熄掉,赶紧添草,烟升腾起来,拾柴的两个人赶紧又跑去找树枝和草,生怕火断掉。在家里洗好的白菜,直接就下锅了,她们觉得锅里的菜少了,又派人去田里扯些萝卜叶子来。萝卜叶子扯来了,拿瓶子装的井水冲一下,就下到锅里。准备炒了,却发现忘了带锅铲,也不急,一个女孩疾步跑走,很快跑回来,递来一根粗木棍,权当锅铲了。圆圆是掌勺,把纸包里混在一起的盐、味精、生粉全倒进锅里,药瓶子里的醋也倒进去,顿时锅里冒起一股劲浓的烟。风没有方向地吹,灶里的火从砖缝蹿出来,一会偏东一会偏西,她们不得不连忙挪动。拾柴的人不停去寻柴,身上跑出了汗,直拾到枝草堆起了一小堆,足够烧了,才歇下来。灶里不断柴,火越烧越大,烟从锅下冒出来,四面升腾,她们熏着了眼睛,站起来离远些,又咳嗽又擦眼睛。

火太大了,锅里的菜越炒越少,越炒越黑,就往锅里加水,每次加一点儿,炒干了,再加。有人说炒熟了,加柴的人才不往灶里添东西,一会儿,锅底平息下来,圆圆把颜色浑浊的菜盛出来。白瓷盘里盛着一盘黑糊糊的菜,谁都不敢第一个吃,犹豫了一下,有人夹一口吃进嘴里,就纷纷抢着吃了。菜叶又咸又干,还有一股子很浓的野地里烧出来的烟干味,可这种味家里是烧不出的,便觉格外珍贵,是稀奇美食了。

吃了菜,她们在田边玩,聊天做小游戏,直到天上的白云染了暮色,两个邻村来的女孩心情一点点降落下来,她们要回去了。圆圆望见了远处那片树林,她已经往那边望了几次,这里比在家里后院看得清楚些,她说:“不要回去,我带你们去一个地方,那里好玩。”她把盘里剩余的菜装进方便面袋子,其他人各自收拾了东西,提了袋子往那片树林去了。

沿着羊肠土路走,树林一会儿就在眼前了。圆圆学着婶婶的样子往前面一指,说快到了。有人问是里面吗?她不回答,走进树林里,天变得暗了,密叶遮住了天光,看不清前面。大家止了步,不敢往里走,圆圆也有点怕,只好带她们退出来,擦着林子边走,走到了屋西边。

墙角里没有七一,一条麻绳卷好挂在墙上的木桩上。屋子大门掩着,圆圆上了台阶,用手猛一推门,门吱呀敞开,她立即跑回她们中间。屋里没人,好一会儿,也没听到动静。圆圆说:“里面住着一个可怜的孩子,叫七一,我们一起进去看她。听得这话,她们起了兴趣,一起进了屋。屋里不亮堂,光线被屋前面的树林遮去了一半天光,堂屋空荡荡的,两壁土墙凹凸不平,墙上挂着斗笠和蓑衣,一把铁锹竖在墙上,一些农具混堆在墙角地上,堂屋正中挂着一幅失了颜色的神画像,下面一张四方桌,只有两只烛台,一左一右立着,插在烛台上的红蜡覆了灰,旧得快看不出颜色了,一张条凳摆在桌子底下,堂屋里就这些东西。她们巡视屋子,圆圆想七一也许在房里,转头看,东西厢房都闭着门,她不敢再去推房间的门了。她们也不敢随便走动,站成一团,只等圆圆说怎么办,圆圆也不知道怎么办了,这时,她看到两个邻村的女孩子正看着她,知道她们要回家了,就说出去吧,带她们出去了。

天黑了一层,天上隐约的红云正在被绛紫色吞没,圆圆有些失望,是她带她们来看的,却扑了空,现在天又黑了,她们两个待会回去看不见路怎么办。她们没怪她,也没说话,只是都有些悻悻的,中午野炊时的愉快心情现在消逝不见了。

为了抄近路快点回去,圆圆要带她们走树林穿过去,她们顾不上怕,答应了。走到树林前,圆圆回头看那房子,刚才来时东厢房关着的窗子现在开了,她有点犹豫,停下来跟她们说:“等我一下。”就朝房子跑去。跑到窗子跟前,她踮起脚把方便面袋子放在窗台上,看不见黑咕隆咚的窗子里有什么,但她想,肯定是七一推开的,便说:“给你吃的,你吃吧。”endprint

天又黑了一层,她转回身,只看见树林边上站着一群黑影,她一点也不感到失望了,心里升起了小小的快乐,朝那群黑影跑去。

七一的爷爷,那个姓汪的老人,圆圆现在认识了。其实以前他常从她家门前的公路上走过,那时她不知道他就是七一爷爷,那时她也还没认识七一呢。有一回,老人来她家里,母亲串门去了,她坐在堂屋看书,老人进了门,跟她说借给她母亲的扁担他要挑水用了。她就跑到后院放农具的地方,拿起一根扁担,抱到堂屋给他,问是不是这根,老人把扁担翻过来看,说是他的,她看到翻过来的这面,有个毛笔写的歪扭的“汪”字,想起婶婶的话,就问:“您是不是住在后岔口,是七一的爷爷?”老人含糊应了声,扛着扁担走了,那时候起,她就认识了七一爷爷。

七一爷爷并不很老,背有些驼,但不妨碍他干活,起码还种得动田,还时常挑菜去镇上卖,这说明他有力气。七一爷爷六十多岁,圆圆的爷爷奶奶都没有活到这岁数,在她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在一两年里先后去世了,她只有外公外婆,可外公外婆毕竟不那么亲的,叫起来也不是爷爷奶奶的叫法,有时去别家玩,看见别家的孩子叫爷爷奶奶,她总心里羡慕。

老人话不多,她每次去后岔口看七一,老人从不表现得高兴,也不嫌她来多了。她想过,他孙女连一个伴都没有,好容易有了个伴来跟她玩,他怎么也不讨好巴结一点,也只这样想,她不在乎这些。有那么一两回,她和七一在东厢房看电视,老人拿了切好的香瓜来给她吃,还有一回,她们在房里给画册涂颜色,老人慢腾腾进来,走到她跟前,缓缓伸出抓着满把瓜子的手,她还未来得及接,老人已把瓜子倒进她口袋里了。每逢这时候,圆圆就为这粗鲁的亲热不好意思地客套,老人却像没做什么似的,没什么话,出去了。多数时候,她来了,老人在家里,也妨碍不到她们玩,她们在屋门口玩,他就坐在門口抽旱烟,或者一会儿摸到西厢房睡觉去了,她们说什么话,他听见了,似乎也听不懂,圆圆觉得很自在,她来了,老人在不在都一样,她从不主动跟他说话,来了只找七一。

七一的样子,看起来不会让人觉到明显有智力上的问题,可因长期在家里,不出门,只和一个老人过,脸上总是有些孤僻的凄色,和其他孩子不一样。七一走路时,手捏着衣服边,手臂细细的,心无旁骛地走,看不出什么问题来,当她看人时,眼神是带着一些迷惑的,迷惑里透着害怕,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坦荡,就露出些拘谨,这样,七一的样子就有点接近人们对弱智人的印象了,但一眼是看不出的,多看几回才看得出来。若是和她说话,问题就很明显了,尤其是生人和她说话,她会回答,却总是迟缓的,问的话稍微转点弯,深奥一点,她就露出迷惑和怕人的神色,也就说不出话了,这时,别人对这个孩子就很明白了。

圆圆能跟七一做成朋友,说明七一并不是笨到不能相处的人,圆圆从不把她当比别人差些的人看,她跟七一说话,只说七一能听明白的话,这是她们相处的方式。她问过七一,她给的菜她吃没有,那离她带同伴们去后岔口才过了几个星期,七一却不记得了。她就说:“一个方便面的袋子,我搁在窗台上,你看见没有?”七一想不起来,圆圆想,可能窗子是她推开的,但那袋子她还没看见就被她爷爷发现当垃圾扔了吧。她又问:“你那天晚上听到窗户外面我说话没有?”七一还是想不起来,圆圆想也许她听到了,但不记得了,也或许她听到了,也吃了菜,只是不好意思承认。圆圆就想这有什么怕承认的呢,她看七一,七一以为她还要问,有点怕她似的,眼睛里露出惶恐来。每次圆圆问她什么,她不回答,圆圆再问,她就露出这样的神色,这样,圆圆就不能再问下去了。现在圆圆觉得不能问下去了,可她知道了,窗户肯定是七一推开的,她是听到了她们在堂屋叽喳的声音,想出来,不敢出来,才推开的窗户吧。

东厢房里有台电视,是七一爷爷在镇上收旧家电的店里背回来的,人家知道他是个孤老,只收了一点修理钱,还送了他一个旧卫星锅。电视能收到十来个台,七一爷爷不看电视,他看不懂电视,电视在七一房里,放在窗下的旧竹床上,七一做完了家务,有时就看电视,她很知道节约电,看来了瞌睡,或者离开一会儿,都会把电视关了,这是爷爷教的:要节约电。放假圆圆来了,老人就让七一开电视给她看,仿佛这是很好的招待。她们俩一起看电视,看哪个台都可以,圆圆的心并不在电视上,她把电视画面当话引子,拿电视里的人和物跟七一讲开来。有时收到正片,就看下去,圆圆下回来,说起上回那个电视剧,问记不记得电视情节,七一已经忘记了。七一的记忆力不是那么好,看电视其实看不懂什么,只是有那么些丰富的画面和声音陪着,有点乐趣些。

夏天里,她们进到树林子里玩,枝叶繁密,林子里一年四季都很凉快,两人在里面摘叶子玩,这时她们不害怕了,却也不敢往林子深处走,只敢在边缘的几棵树间转,她们挨着树干靠着,坐下来纳凉。有时走得远一点,到田埂上去玩。不远处有块田里新挖了一方塘,还没灌水,她们下到塘边,围着挖的土梯级一圈圈走着玩。也弄过野炊,简单多了,就在屋后面码砖造炉子,炒假菜,不敢真生火,七一爷爷看见了会说的。

圆圆给七一上课,上数学课,只有数学最好教,她想把自己懂的教给七一,让她也懂。就从最简单的教起,让她伸出十个指头,先数一共有几个,七一理解不透她的话,圆圆这才想起她一天学都没上过,又想这么基本的东西她爷爷怎么也不教。圆圆就一点点地教她数数,一学就会了,接着就要教进一步的。教得没有方法,生硬地就要套进七一脑袋里去。可圆圆很当一回事,为了让她舒服地学,让她坐下,自己站着,教她背加法口令,自己说一句,七一学一句。教了一会,会背几句了,选其中一句口令,倒了顺序,问得数是多少,七一答不上来。圆圆有些气馁,不作声,七一就怯了,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圆圆就不忍心再问,却想她心里是不笨的,知道自己不会,会惭愧。

后来又教过一次,七一会了,个位数的加减基本弄得清楚了,却是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为什么几加几就等于几呢?这个道理,怎么也无法用最简单的方法说给她,到后来教的时候,圆圆自己也混了,简单的一个道理怎么也说不清楚,于是七一就更不能理解了。稍微需要思考,需要动脑的事情,对七一来说就很困难,有时在日常事物上的表现,她表现出来的智识却又不比其他孩子差,甚至比别人强些。endprint

放了假,圆圆带画册来后岔口,她们给画册上的人物涂颜色,自从发现七一喜欢涂颜色后,圆圆就把自己的一盒旧彩笔给了她,让她自己画画。七一画出的东西不成形,却擅长涂色,圆圆把画册留给她,让她每天涂一幅。星期六圆圆放假回家,再来后岔口,看她涂好的画,一幅幅竟是很漂亮,色彩丰富,一点也不乱,很搭调。她会画房子和大树,画好了给七一涂,七一这时候很自主,用起各种彩笔来,这儿一种颜色,那儿一种颜色,涂完,拿起来看,都非常喜欢,觉得可以去得奖。圆圆把她们共同完成的画作装点在七一房里,门背后也贴了几张,使得这间陈旧的房间有了点鲜亮的彩色,透出点属于孩子的生机。

有时候,圆圆会忘记七一是脑子不聪明的孩子,七一在一些事情上的表现和正常孩子一模一样,这时圆圆就有点疑惑,她怎么不去上学呢?她们应该是同学。再想,想明白就很可惜,她爷爷哪里有钱供她上学呢。

圆圆在镇上的中学寄宿,哥哥原先比她高两级,留了级,就只比她高一级。她在食堂看见哥哥了,问他,他们初三的折不折纸鹤,哥哥瞧不起地说:“那是你们女生玩的东西,我们初三的才不玩这种幼稚。”无论在哪个学校,高年级学生都爱瞧不起低年级学生,可圆圆没理他,打饭去了。这几天宿舍到教室的路上,她看到不少学生捧着纸盒,纸盒里是折好的千纸鹤。

这一阵,不知从哪里流行起来的,班上同学开始一窝蜂地折千纸鹤,女生折,男生也折,他们买了折千纸鹤的纸,上课在下面低着头折,下课更不用说了。千纸鹤再怎么折得不好看,都难看不到哪里去,毕竟只有这么小的一点儿东西,谈不上要技术。折好的纸鹤装在纸盒里,一只纸盒可以装几十个,纸盒也是他们自己折的,他们就比谁的纸盒多。圆圆上课不敢折,下课折,作业都先搁着了,先折几个纸鹤再说。

星期五下午放了双休,哥哥骑车带她回家,平时放背包的车篓今天让给圆圆放纸盒了,哥哥的背包就在她身上背着。她下课折的,晚上在宿舍折的,加起来有两纸盒,这次去后岔口,跟七一有事做了。

圆圆骑了哥哥的车子去后岔口,七一在后面洗衣服,从十岁起,爷爷和她的衣服就是她洗了,也是从十岁起,爷爷出门不再锁她。爷爷不管她洗不洗得干净,晾干了就穿。七一洗衣服有耐心,她左手没右手有力气,搓起来搓不了十分干净,但洗了晾起来,爷爷衣服上的泥巴点是没有了。七一会洗衣服,会煮饭,不会炒菜,爷爷教过,她认得醋瓶酱油瓶,炒起来却搞不清该放哪个调料,心里一急,就炒不成了。煮饭简单,只需守在灶前,火小了往里添柴,待锅盖下冒出气,就知道熟了。只能做些简单的事,需要点技巧的,爷爷也不让她做。她坐在小板凳上,洗着木盆里的衣服,腰弓着弯下去,两块肩胛骨从薄衣服里贴显出来,背又薄又瘦。圆圆坐在后门门坎上,吹着从堂屋灌进来的风,看她洗衣服。老人从田里回来了,把铁锹靠在废弃的猪圈墙上,坐到一块石头上,摘下草帽扇风。七一放下衣服,起身去灶间倒了一缸茶,端来给爷爷喝,爷爷咕咕喝到底了,把茶缸递给她,她把茶缸还到灶间去,出来接着洗衣服。

洗完衣服,圆圆帮她一起晾,然后,她们到堂屋来穿纸鹤。圆圆想把纸鹤用绳子串起来,问七一有没有铁钎,要把纸鹤穿孔,好穿进绳子。七一到处找,在爷爷床底下找到了一根钉子。圆圆先穿给她看,拿钉子从纸鹤正中穿过去,穿到头,再抽回来,就成了。圆圆示范了几个,其余全部给七一穿,她在旁边看,指导她。七一左手力气弱,拿的又是这么小的纸鹤,一认真,手就禁不住抖,手一抖,人就不自然了。圆圆说没什么难的,穿个孔就好了。七一穿了几个,顺上手了,手不抖了。她头很近地凑着纸鹤,几乎是拿在鼻子前穿,没有注意到圆圆在看她做活,要是注意到她在看自己,她就穿不好了。圆圆是很知道她的,七一怕人的目光,最开始她们还不熟的时候,圆圆来后岔口,跟她说话,一看着她,她就生怯,圆圆注意到了,就不刻意地去看她。其实反过来,七一才是喜欢盯着人看的,她自己却不知道,每回有人来家里买爷爷的菜,或者来借农具,她在旁边,就会盯着来人看,這就是属于弱智人的一种表现。现在,七一专心穿着纸鹤,心全在这件事上,圆圆打开小挎包,拿出本故事书看了起来。

屋外的天光从两开的大门洒进来,堂屋里光线不亮,七一转了转方向,朝迎亮的一面坐了。七一其实是长得秀气的,因为长年在屋里,少见光照,皮肤比一般女孩白些,可因为不注重洗脸,脸上总不是十分的干净,又在家里做这做那,总有点灰沫一样的东西挂在脸上。她瘦,脸是瓜子脸,下巴颏就是尖的了,眉毛不粗不细,有些像小孩子的眉毛,透出些鲁钝和天真的意味。她的眼睛,形状有点儿菱形,盯着纸鹤的瞳仁,此时显得纯净、童真,一丝不苟。七一的头发很好,黑而干脆,平时吃得不好,没什么营养,身体瘦,头发偏长得快,以前是短头发,小时候头发都是爷爷给她剪,现在留长了,脑后扎一个小辫子,毽子毛一样戳着。扎头发是圆圆教的,她认为七一大了,该像个女孩子了,叫她留的长发。也许所有女孩对自己性别赋予的东西都具有天生的领悟力,圆圆教她扎辫子时,只教了两遍,她就能扎得很好。

七一身上的衣服不知拣的谁的旧,上面水红色单衣,下面一条米色宽脚裤,是条男式裤子,此时的七一凝神穿纸鹤,浑身都有点绷紧,小腿朝后放,脚尖就带着几分紧张压在地上,撑起整条腿的重量,细细的小腿只占了裤管四分之一的位置,裤管前面空出一圈。她穿过圆圆的旧衣服,穿在身上比圆圆穿着好看,她比圆圆高,比圆圆瘦,可说瘦,又太瘦了,整个人立起来看不到肉,只觉到衣服里都是骨头。圆圆在电视里看过贫困山区的孩子,那些孩子比七一可怜多了,饭都吃不饱,家里还姊妹多,衣服都没几件。七一不愁衣服穿,附近有孩子的家里,长个子的孩子衣服换得快,穿不下了,旧了,舍不得扔掉,他们的父母、祖父母都记着以前缺衣少穿的日子,宁愿放着占柜子也不扔了,七一爷爷就去讨,替自己也讨几件,不管男人还是女人的,都要,总没有空手回去过。七一从来没有穿过新衣服,她的每件衣服都是拣的别人的旧。有时候圆圆会往好里想,要是她爷爷有点钱,让她上学就好了,学是学不进,总比在家里好,她会有同学,会不孤单些,而不是只有她这么一个朋友,只有她这么一个说话的人。endprint

纸鹤都穿完了,堆了一桌子。圆圆拿出棉线,剪子也带来了,她想让七一尝试她在美术课上的手工趣味。这星期的美术课,美术老师就是让他们把折的纸鹤拼成各式各样图案贴在纸板上交上去的。将纸鹤穿成串儿是她昨天想到的,这比简单的拼贴有挑战些。下一步,就教七一怎么把棉线捻几下,从纸鹤孔这头穿到那头,这比拿钉子穿孔难,她先示范,把纸鹤倒着,把线往孔里吊,棉线穿几下就过去了。七一感兴趣,穿得很有兴头,圆圆依然不帮忙,看她穿,她觉得自己的主意对了,七一做这些的时候,神情是开朗的。

纸鹤全部穿完,已是午后三点多,时间对她们来说是不稀罕的,圆圆早想得周全,把挎包里的透明胶拿出来,到东厢房门口,搬来条凳,把串儿贴在门框上。依旧只贴一条,余下两条让七一贴,七一站上凳,竟也没怕,圆圆扶着她的腿,她顺利贴好了两条。两人看着纸帘子,都感到了成功的兴味,拨开帘子,走进去走出来。圆圆站远些看东厢房的这扇门,忽然想起电视里女人结婚时的情景来,再看,就觉得像洞房了,便出主意让七一扮新娘子,让她从房里学新娘的样子拨开帘子走出来。七一不肯,圆圆想玩,就让她看着,自己先扮,怎么走路,怎么拨帘子,走了几回,七一有点想扮了,圆圆把她推进去,要她学着她刚才的样子走出来。圆圆说一个动作,七一就照着做。两人轮番扮演新娘子走进走出,一遍遍走,还故意做出些滑稽的姿势逗对方笑,玩得非常欢乐。

已是晚饭时候的天了,天阴下来,堂屋里暗了一层,圆圆不着急回去,她要教七一折纸鹤,这是今天的重头戏。等她学会折纸鹤,在家里就有事做了,以后折了纸鹤,每天都可以穿帘子,想挂多少挂多少。折纸鹤圆圆会两种方法,先用顺手的一种方法教,七一很肯学。便像老师教学生一样,开始很顺利,圆圆折一步,七一折一步,有一步错了,七一就退回去,折应该折的那个角。折到十几步时,七一折不下去了,圆圆退回一步,重折回来,七一照着折,折不好。这一步不难,只需把纸边往内里沿着中线折下去就是了,圆圆把着她的手,边说边折,折成了,退回去,让她照着这个痕迹往里折,还是折不好。圆圆重新撕下两张纸,用另一种方法教,更慢地教,让她看得更明白些,折到刚才这个步骤,还是要像前一种方法那样往内里折,这个步骤只有这一种折法,她们就困在这里了。七一已经不自然了,即使和圆圆这么熟了,她还是露出犯了错的神色,低着头看着手里的半成品。圆圆不好说她,圆圆从不会用稍微重一点的口气跟她说话,她只感到了旁边七一发出的内疚,这种内疚使自己也不自然了,两人刚才心还在一处的,现在岔开了。七一很少表现出心里的想法,表现出来,惯常就是内疚,知道自己不如人家,圆圆知道,这种内疚,其实是自卑。想到这里便很后悔,刚才真不该摆出那副脸和那副急切口气的,她多么敏感啊。

圆圆为此难过,她轻柔地说:“千纸鹤是有点难,我学了好多遍才学会,我们不折了,下次我教你折星星,保证一下就会了。”说着把七一手里的纸片拿起来,折下去给她看,一步步的,纸鹤成形了,七一的情緒恢复了点,捏着纸鹤的翅膀,托在手心里。七一的情绪也是混沌的,不长久的。

回去的时候,圆圆骑着车子,心情竟是感到沉重,她骑在狭窄的田埂上,一边注意着别骑到田里去,一边想着刚才的事,眼里流出了泪,她哪里和别的孩子一样呢,分明不一样,可她端茶给爷爷喝,洗衣服晾衣服,站在条凳上贴纸帘,又那么聪明灵活,比平常人做得还好,她还那么会涂颜色。别人都说七一笨,她不认为她笨。可是,假使说折纸鹤的每一步步骤是一级智力的阶梯,七一的智力到那一级就到顶了,那是多么简单的一步啊,她无论如何学不会,而她自己,她的同学们,个个都能轻易折好这一步,折到最后一步,个个都能把一张纸变成纸鹤。

春节临近,父亲带着哥哥从外面回来了,哥哥这个从小想做门神的人,已经出去打工半年了。哥哥不喜欢读书,从小是个顽皮鬼,老早就想去父亲那里了,那时母亲不让,说至少把初中念完,哥哥念完初三,一毕业就被同村出去打工的人带到了父亲那里。夏天哥哥走时舍不得圆圆,朝母亲要了钱,带她到镇上超市,让她随便买,想要什么买什么,圆圆哪儿舍得那么狠买呢,还不是父亲寄回来的钱。她说不想吃零食,就是不想他走,哥哥就带她去吃烧烤,一口气点了很多东西,回去时还带了一盒给母亲。圆圆记得很清楚,他们坐在临街的烧烤摊子上,哥哥点了一瓶啤酒,在她面前充大人地喝,说他跟父亲打两年工,攒了钱就去学武术,学好了去卖艺,挣钱给她读书。她不知道哥哥这话是逗她玩还是真的,可她为这句话在回来的路上,坐在后座上偷偷掉了泪。

母亲带她去车站接他们,父子俩带回来好些东西,装了三个大旅行包,本都是不用带回来的东西,家里都买得到,是哥哥张罗买的,他第一回出去,回来就想把什么好东西都带回来。母亲把包放在三轮车上,车上就坐不下人了,父亲先把车骑回家,母亲带她和哥哥逛会街,买些年货,一会儿走回去。

中午回到家,父亲已经杀了一只鸡,放在热水盆里浸着,只等母亲回来褪毛。圆圆帮母亲在厨房忙活,哥哥也来打下手。吃了中饭,清点好他们带回来的行李,她拿塑料袋装了点刚才在街上买的零食,往后岔口去了。

七一坐在门口晒太阳,看见圆圆来,进屋端了张板凳给她坐。圆圆把袋子敞开摊在腿上,拿了片牛肉干伸到七一嘴边,七一有点不好意思,还是吃进嘴里了。每次圆圆这么亲近地对她,她就露出这样带点儿羞怯的笑,笑里还有点受惊的怕,像是受人强迫,仿佛圆圆还是生人。圆圆说:“我爸爸和哥哥回来了。”七一没说话,圆圆想她恐怕都不认识她爸爸吧。太阳照在她们身上,很暖和,七一拉开棉袄拉链,圆圆也感到了热,拉开棉袄拉链,七一就认为圆圆在学她,笑了。圆圆想,七一现在这样多好啊,坐在阳光里,多么暖和,不喜也不忧,不像她,现在还浸在爸爸和哥哥回家的喜悦中,也就会在十几天后又要承受他们走的不舍。喜悦和忧伤都很短暂,总是在交替重复着,忧伤淡了,喜悦来了,喜悦走了,忧伤复转来,可这样感受着,心就不是空的,心被这些东西填塞,人就充实,七一感受得到一些忧和喜吗?七一的心会是空的吗?她转头看七一,七一嚼着零食,看着前面的树林,很安静。endprint

过年前一天,母亲和隔壁的嫂子送了半盆她们自己做的醪糟去后岔口给七一爷爷,好让他们过年多点东西吃。母亲回来了说:“就两个人,哪有一点过年的样子,清锅冷灶,他硬要塞鸡蛋给我们,我们又不缺几个鸡蛋,不知明天他们做几盘菜吃。”

春节欢闹,热热闹闹的年一过,父亲和哥哥等不过正月十五,就匆匆忙忙要走了。大清早,一家人到镇上车站等车,母亲和圆圆把他们送上了长途车。他们一走,圆圆也去学校了。这学期很要抓紧,每星期只放一天假,她干脆就不回家了,母亲星期天来学校看她,带她到街上餐馆吃顿饭,留了下星期生活费就回去了。有时几个星期没回家,她就回去一次,回去了就去后岔口找七一。去得疏了,七一也和以前一样,好像是不知道圆圆有多久没来了,只知道她今天来了,高是高兴,没表现得特别高兴。七一的高兴也是淡淡的,不表现在脸上,表现在不多的话上,圆圆听得出来。

村里有几个和圆圆一样读初三的女孩,都准备毕业就不读了,相约中考完出去外面,其中有个女孩成绩比圆圆好,却早就不想读书了,圆圆劝不了什么。她们问圆圆要不要一起出去,圆圆说要读书的,她们说要是没考好呢,圆圆说到时再看,她们说读书没什么意思,没有外面好玩,你以后不读了来找我们,圆圓又说要读的,她们就说,以后争取考个大学哦。圆圆喜欢在学校的生活,以她的成绩,没考好也能考个普通高中,不必担心没有书读,幸亏家里也供得起她。班上有个女生,成绩比她好,是班上前几名,却已经做了毕业就出去打工的打算,不是不想读,她很想读,但家里还有个姐姐,在读高中,她是小的,父母只能供一个,那个女生,知道自己读不成高中,学习还是很用劲,圆圆觉得她太懂事了。

一学期说快就很快,懵懵然地,初中就读到头了。中考成绩下来,圆圆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学校统共有十几个考上市重点高中的,她不羡慕,知道自己只有这个水平,却也不算差。她安心在家过暑假,进了三伏天,气温非常热,一刻都离不开风扇,她在楼上房间看电视,喝冰水,喝着冰水,想起七一没有冰水喝,想送一瓶去给她,走到窗前看,门口的公路被太阳照得发亮,远处的田野倒是一片绿,可看回来,公路边的树被太阳烤得像要枯焦了,蝉声都没有了,她退回去,吹着电风扇,想七一是热不着的,她和爷爷都有风扇,今年夏天一到,她爷爷就去镇上收家电的地方弄了好几个旧的回来。她看着电视,靠在床上迷迷糊糊睡了过去。傍晚醒了,太阳落下去了,路面还发着烫,可以出门了,却不想去,去了后岔口,回来时准得天黑了,她不敢一个人走夜路。

下过一场雨,空气凉爽了些,圆圆带了棉线去后岔口找七一钓虾,下过雨的河塘,鱼虾比平时活跃,容易钓。她们在林子边上折了两根硬实的树枝,把棉线系在枝头,到屋后面湿土里挖了几条蚯蚓。圆圆小时候跟哥哥钓虾不怕摸蚯蚓,现在怕了,七一也像怕蚯蚓似的,圆圆不知道她怕不怕,也许她不怕,是看自己不去动,她便也不去动。圆圆说要是你爷爷在家就好了,要他帮着系上。七一说爷爷去田里洒水了,下午才回来,两人就真束手无策了。圆圆用树棍拨着蚯蚓往绳子上挪,蚯蚓蠕动着,很不配合,七一把蚯蚓拨到一边,用砖块压住,站起来用脚踩。蚯蚓压死了,两人又没动作了,圆圆就是不敢去系,去系就要碰上蚯蚓的,她几次手伸上去又拿回来。这时,七一说:“我来系。”她像突然不怕了,把死蚯蚓横放在绳子上,打了两个节,系得很紧,又给另一条绳子系上蚯蚓。圆圆问:“你不怕吗?”七一说不怕,爷爷有时候挖蚯蚓去卖,她也帮着挖。圆圆就说:“其实你很会做事。”七一看她,朝她笑了。圆圆想,要是七一平时多一些主动,是很能做成些事的。

找到一处有树荫的河塘,各自寻了一个位置,放下去钓竿。带来的桶放在树干边,圆圆坐下来,坐在树荫下,七一离她五六米远,在另一棵树下。守着钓竿,此时此刻真好,天气虽热,但她们在树荫下,有风吹来,就有些凉爽,河塘水面平静得没有一点波纹,像是睡着了,可圆圆知道此时有很多鱼虾在底下游来游去呢。她卷起裤子,卷到大腿上,把腿脚垂在河面,野草覆着她的小腿和脚后跟,痒痒的,风一会儿吹来一小股,拂在湿热的皮肤上,凉快极了。

圆圆隔着树大声问:“再过一久我就去县里上学了,少来跟你玩了,你会不会生气?”

七一侧过头,手抱着树干,头伸到树前边,偏脸往她这边看,圆圆笑起来,笑她:“你真像一只猫。”

七一说:“你像。”

圆圆说:“我去县里上学,去很久,不能来跟你玩了。”

七一看了看她,转回头,提起钓竿,看有没有虾上钩。

钓到了十几只虾,全是圆圆钓的,七一的钓竿有了虾,总是在拉上来时掉回了水里,可这成果也很让她们很高兴了。回了七一家,圆圆让七一站在井边,她压水给她洗脸洗脚,洗干净了换七一压,她洗。圆圆说:“虾子你养着,明天让爷爷弄碗菜。”

七一问:“你不要?”

“给你吃。”圆圆从竹竿上取下毛巾擦打湿的头发,“虾子前两天我吃了的。”她想吃虾,母亲就去买,七一吃什么,都是爷爷说了算的。

圆圆把钓竿竖在鸡窝旁边,让她把钓竿收好,不要一个人去钓。歇了会,圆圆要回去了,七一跟出屋,跟着下了台阶,她的手捏着衣服边,圆圆知道她想说话,不知道她要说什么。

她开口问:“你去县里了几时回来?”

圆圆说:“一个月回来两天吧,要看学校放几天,我一回来就来找你。”

进入高中,课业一开始就是紧张的,每天只顾着上课下课,没有多少空闲的时间,总是有作业要做,头脑里昏昏沉沉的。学校放月假,圆圆回了家,先吃一顿母亲烧的好饭菜,然后打开电视看。

母亲洗了碗,进来问她:“你今天不去后岔口了?”圆圆说还有两天假,明天去。

母亲说:“你没回来时,七一来找你了的。”

“她怎么来找我?”圆圆觉得奇怪,七一从没来找过她。

“这个孩子,早上来的,进来了,看见我也不说话,我就知道是来找你的,我说你还有一个星期才回来,让她坐着玩会,她杵在那里,也不作声,我抓了把花生来给她,她走都走了。”endprint

第二天圆圆去后岔口,七一在淘米,爷爷在屋后扯杂草,她淘好了米,把米放在井边,去厨房洗锅,再抹灶台。弄完这些,圆圆把她拉到房里,拉开挎包,倒出几包卫生巾,圆圆知道她又要害羞了,赶紧拉开床边老柜,把东西塞进去了。她轻聲问:“你每个月来这个有没有不够用的?”七一笑了一下,说够用。她的卫生巾都是爷爷买的,爷爷每次在村头小卖部一买好几包,她没有了就去跟爷爷说。圆圆说:“这是好的,我在县里买的,镇上都没有卖的。”

七一摸着她挎包的拉链头,拉来拉去,圆圆看出她不大对劲,问怎么了,她一问,七一就紧闭着嘴,憋着什么一样,手更快地拉着拉链头,圆圆愈纳闷。七一手背上滴下了一颗泪,她哭出声,干咳一样,瘦薄的肩膀一起一伏,抽几下,哭声大起来,像受了很大的委屈。圆圆拉着她的手,叫她不要哭,有什么都说给她听。七一咧开嘴,欲说不说,再问,就说了句,话声含混着哭声,听清楚了,爷爷让她嫁出去。

圆圆放了心,马上又气起来,她怎么能够嫁人呢?又嫁到哪里去?于是慢慢劝她,待哭声停息了,才问,问得很慢,很郑重:“你愿不愿意嫁人?”七一不知道。圆圆知道问不出来,没有再问第二遍。

老人在灶间烧火,锅里是煮得颜色模糊的菜,他听见了前面房里的哭声。圆圆走到灶前,他听到脚步声,头也没回,有点赔罪似的,对着锅说:“她大了,我老了,我没有办法啊。”她停住脚,不动了,看着老人佝偻的身躯,后门敞进来的天光里,只看得清一个低矮的黑色背影在锅里翻菜,她能想象此时老人脸上的神情,他那张长满褶皱的脸,褶皱里总是积着洗不干净的黑泥垢。

圆圆在学校打电话给母亲时,问到了七一的事,母亲说,她爷爷只在做这个打算,没有这么快的,要把她嫁出去不是一两天能成的。圆圆问:“嫁给哪样的人呢?”母亲说老人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田快种不动了,要把她赶早说出去,已托附近的人在打听了,最好嫁个没有她那样问

题的人,可正常人谁又要她呢。

圆圆没想过七一有一天要嫁出去,以为她永远跟爷爷过的,要是嫁了,人家对她不好怎么办,可不嫁人,爷爷以后不在了,她跟谁过?想到这里,圆圆就希望她嫁人,希望她以后的日子过得比跟爷爷强,每顿饭吃上有肉的菜,希望她有人疼有人爱,她也是个女孩子啊。

放假回家,圆圆带着零食去后岔口,七一见了她,话更少了,好像爷爷要她嫁人是件羞耻的事,圆圆就不问。也许嫁人在七一心里是个哀愁,这么想着,圆圆问她:“你想不想结婚?”七一不答,圆圆说,“女孩子长大了都要说婆家的,你现在大了,可以结婚了。”七一看她,她说:“以前的女人像你这么大,孩子都生了几个了。”七一被逗笑了,笑了两声,发现是圆圆故意说的,马上不笑了,又现出那副愁色来。圆圆就知道了,她心里不反对结婚。也许这些天,爷爷跟她讲过些道理,她听进去了。

圆圆有些受震动,七一从小到大就她这么一个朋友,更是没几个男孩子跟她说过话,又很少出门,她怎么忽然愿意离开家跟别人去过了呢?想起以前她们扮新娘子,记得要七一扮新娘子时她害羞又高兴的样子。她是女孩子啊,这种意识和渴望是骨子里就有的,谁不渴望被人疼爱呢,她虽不会懂爱情这两个字,可这种东西在心里是有芽儿的,年龄到了,就会长出来,尽管没人告诉没人教,它还是会长出来,谁又知道她没从电视里学到一点点,体验到过一点点呢,再是怎样的情况,情感是不受智力阻碍的啊。

七一不闷不响的表现,其实就是顺从,甚至或许还有点朦胧的向往。她们这么好,圆圆却从没从她身上看出一点苗头,平时说话,极少说到结婚上去。圆圆感到了骄傲,七一算顶聪明的了,她都明白。高兴了一时,想到自己,我自己呢?她沉下心来想,然而她不懊恼,她有过模糊的情感的体验,自己一个人的体验,只是谁也不会告诉罢了。这么想起来,她更感到七一应该嫁人,爷爷的想法是对的,也许这会是条好路呢。

婶婶来家里时,母亲顺口跟她说了,说后岔口的老人要把孙女嫁出去,婶婶说是好事,大了总要说个婆家,老留在屋里,留大了留成麻烦。婶婶认识的人多,母亲就问她村里有没有合适的,婶婶想了想,说有个残疾孩子,腿有问题,他父母高明,小时候就让他学篾匠,有个一技之长,以前是有些生意,现在没几人买篾器了,赚不出来钱。母亲说这也很好了,她爷爷就是想找个脑子没问题的,去了不受苦。

婶婶说:“脑子没问题的怕是难找,门当户对门当户对,要门当,还要户对。”母亲叹了一声,“她爷爷老了,身上又有病,心里是镜子一样明白的,就希望找到个好的,好去桩心事,他没有亲戚,我们邻近的人,能帮着点就帮着点。”

婶婶是个活络的人,问七一长得怎么样。母亲说:“长得不差,穿得好点,和正常人一样,还蛮秀气的,个子又高,要讲身材她有的。”

婶婶说:“这倒好点,她小时候看起来也不笨不呆的,我帮你打听去,无论走到哪里,脑筋有问题的人总是有几个的。”

母亲说:“最好不要找个跟她一样的,不晓事理,将来对她不好,日子就难过。你帮着打听看看,要是说成了,她爷爷就放心了,他身体越来越不行了,不知以后不能动了谁来照看,也是一桩事。”

“他坐了牢的儿子不回来了?”婶婶问。

母亲想起老人的儿子,“不知道死在外面没有,十几年了,连个信都没有,是死是活谁晓得。”

婶婶说:“他要是不改好偷摸的毛病,在外面也还是要坐牢的,就不晓得判得轻重了。”

吃了中饭,婶婶叫母亲陪她去后岔口看看,她既是想帮忙,就要先去看看人。走在小路上,母亲说:“圆圆小时候你带她去看七一,她就老往那里跑了,两人很好,她一放假了就去。”

婶婶笑了,“我看你的圆圆以后是考得上大学的,从小就乖,肯读书,又听话。”

母亲谦虚地笑了,“她是很听话,从不要我担心。其实七一要不是有这么个问题,有父母,有书读,不比圆圆差的。”

七一爷爷在房里睡觉,有人为这事上门来,老人很高兴,他没东西拿得出来招待,只有搬出条凳来让她们坐。他去房里喊七一,七一走到房门口不走了,她看见两个女人坐在门口廊檐下,便扭捏地不肯出来,她不清楚她们为什么来,却模糊地知道是让她嫁人的事。自爷爷说要把她嫁出去,连圆圆来,她都有点受惊,这些天她很不自在,有时电视都看不下去。endprint

婶婶看到门后边的七一,看不很清楚,朝她招手,说:“还是小时候看到过你,长这么高了。”这善意的话使七一听话地跨过门槛,走过来。婶婶过细地打量了她,说长得还是蛮好的。

从林子穿出来,拐上大路,母親说:“老人一个亲戚也没有了,以前有,日子越过越垮,没有亲戚跟他走动了,又独门独户地住在后岔口,吃低保也没轮到他,现在一身的病,菜都卖得少了,挑不动了。”

婶婶说:“这孩子瘦得可怜,老人做的饭把她吃得枯黄鬼脸的,可这个年纪的女孩子要出彩是掩不住的,样子又不呆不笨,好倒不是长得好,就是有几分秀气,青嫩嫩的,女孩子一秀气就好看了。”

过了一久,婶婶托人来信了,有个邻镇的人,二十几了,生下来不笨的,小时候发烧把脑筋烧坏了,比七一严重些。婶婶专门来了圆圆家,七一爷爷也被叫来了,婶婶跟他说那边条件不差,父母年纪也不大,都硬朗,嫁过去了由父母照顾,不会要她做这做那。圆圆对七一的事情是抱着好打算的,嫁给瘸子聋子都可以,就怕嫁个和她一样的,听到那人比七一严重得多,圆圆心里很不愿意。

七一爷爷一走,圆圆就说:“嫁给瘸子聋子都可以,嫁个有问题的不行。”

婶婶说:“你小,你不懂,她只能说个和她一样的。”

圆圆心里不服气,跟婶婶论起来,母亲截住她,叫她闭嘴。她说不过婶婶,也拗不过大人的意见,悻悻住了嘴。

七一爷爷没什么态度,也是没有选择。那边就安排见面了,安排在一个介绍人家里。圆圆再放了假回来,去后岔口问七一,那个人怎么样,七一又是不说话,她便有点急,去问老人,老人在屋后劈柴,只说可以。她不知是那人可以还是七一可以,却不好多问了,再问,老人也不会跟她讲的。

她发现七一的变化越来越大了,她来了,七一也坐着不动,发着愣像在想什么,她说什么,她也像没听进去,看上去样子真有些呆笨了。拉她出去玩,她不去,说要洗衣服去,圆圆只好打开电视看,听到电视声音,七一像回过神来了。一会儿,圆圆看她,分明又在对着电视发愣了。圆圆问:“你不洗衣服了?”七一就悟过来似的出去了。

七一明白结婚是怎么回事,结婚就是去跟别人过,不跟爷爷过了,不住在家里了。她不愿离开家。她见了那个人,感觉不出好还是不好。那天,有个女人来后岔口接她,她不肯去,爷爷推她,说去一会就回来了,那女人就把她带出门,骑自行车带着她,骑到一个地方,进了一户人家,她和那个人在一间小房里,带她来的女人也进来,把门关上了,让她坐下来,她就坐了。女人很和蔼地问她一些话,她一句也不回,不愿说话,女人把电视打开,让她看电视,她没抬头看电视,后来又进来一个女人,问她,她也低着头不说话,那个人一直坐在椅子里看电视,她没敢朝他看。她感到会受责备,但她们没再问她什么,一句也没问。出了房间,就有人带她回来了,还是那个女人用自行车送她,一路上也没跟她说一句话。回了家,女人找爷爷去了,女人走后,爷爷进来房里问她,她不作声,问她同不同意,她不知道同不同意,爷爷就很急,她怕爷爷怪她,心里慌张不安,爷爷再问,她更紧张,就哭了。

圆圆怕她不作声,爷爷又不反对,就糊里糊涂嫁过去了,真是那样,多少遍都说不回来的,七一这么听话,最好找个好些的人家,母亲说过,七一要是跟了那人,两人都是这样的情况,不能生孩子的,可是圆圆希望她以后能做妈妈,生了孩子,未来的日子就有盼头了,她也会幸福起来。

圆圆觉得七一想说什么,她的脸色分明是想说又说不出来,便慢慢地劝,慢慢地问,只要把她的意思问出来。

问出来了,她不想嫁给那个人,“不好”,这是七一说的。她又问:“那个人怎么样?”七一再也不肯说了。圆圆看着她,觉得她瘦了,她为这个事,肯定天天想着它,心里不顺畅,磨瘦的。她跑到屋后,跟老人说了七一的原话,老人没作声。

母亲跟隔壁嫂子聊天,也说七一嫁给这么一个人划不来,只是婶婶跟两边牵着线,替那边捎来过几次话,老人又拿不出主意,顺着人家,那边说什么他就听什么。圆圆说婶婶真要做好事就该给七一找个没毛病的人。母亲说:“你婶婶做过些媒,哪样的人适合哪样的人,她比我们看得准。”

她记起婶婶说过的篾匠,“那个篾匠不合适吗,把她说给篾匠不好些吗?”

婶婶再来,母亲和隔壁嫂子说了她们的想法,说还是找个脑子好的人,要过一辈子的,两人都那样,以后只有苦受。

七一爷爷也来了,他没说几句话,谁愿意把孙女嫁给更不行些的人呢?别人是在帮他,他没有其他的可选。

隔壁嫂子说:“只要脑筋没问题,怎样都可以的,穷一点也可以,七一又不要求过富贵日子。”不要求过富贵日子,圆圆从楼上下来,听到这句话,心里真替七一感谢隔壁嫂子。

婶婶跟老人说:“那边父母很喜欢七一,他们一眼就看上了她,不想放手。”

几个女人说了好大一会,老人一言不发,他倚门坐在小板凳上,看着门口的水泥地皮,不知在想什么。圆圆坐在堂屋后的走廊里,手里的书,一个字没看进去,大人说话,她没有插嘴的份,可她要听。再往门口看,老人佝偻的背板,样子孤零零的,她感到心头一热,心里朝那背影叫了声“爷爷”。

终于是扯清楚了,那家人婶婶去退了信,说了好些话,那边才肯断。挑了一个日子,母亲去了邻村婶婶家,她们要一起去篾匠家说这个事,探探意思,篾匠家要是不试都不愿试,这桩事就没影了。

篾匠和他父母同意看看七一。这次见面就安排在圆圆家,由篾匠过来。寒假里,圆圆看到了那个篾匠,他由母亲陪着来,提来一大袋苹果给圆圆母亲。那篾匠看起来年轻,面色很白,背有些驼,腿不方便,站着就有些矮。圆圆在走廊旁边的楼梯口站着,听着堂屋里的人说话。

篾匠很羞腼,几乎不说话,她们问什么,都是他母亲替他说,他站在几个女人中间,样子特别不好意思,连站在远处看的圆圆都替他感到难为情了。她们热热闹闹说着话,隔壁嫂子随口客气,要篾匠坐,他就坐在了竹椅上,坐下了,发现只有自己一人坐着,又站起来,圆圆偷偷笑了。母亲倒了几杯茶端给他们,递给篾匠时,他微弓着身子接在手里,朝圆圆母亲笑了笑。endprint

圆圆觉得篾匠可以,和七一会合适,这样老实的男人大概是不会欺负人的,他母亲看上去也很慈祥。堂屋里的人说了一会,七一来了,爷爷不便来,让她自己来的。圆圆就迎上去,怕她难为情,拉着她说话。婶婶让七一进房间去,篾匠看着他母亲,意思是想让母亲也进去,他母亲推了推他,让他自己进去,圆圆跟在后面也想进去,被母亲拉住了。

进去了篾匠,七一,还有婶婶,外面的人在堂屋坐,圆圆坐在桌边听她们说话,篾匠提来的苹果放在桌上,她拨开袋子,里面的苹果都是大个头,饱满新鲜,颜色红得很好看。婶婶出来了,让篾匠母亲进去,篾匠母亲进了房间,关上了门。圆圆把手伸进苹果袋子,轻轻摸着里面的苹果,她听她们说起了篾匠,说他有二十九了,以前不是没说过媒,人太老实,腿有毛病,又没有钱,别人都看不上,年纪一年年大了,父母担心他以后孤身,这下有人上家里来说,是个脑筋有问题的,他们不敢再有要求了,同意看看,只要问题不大,人看得过去,不嫌他没本事,塌心实意跟他过,他们就要。

房间门开了,那篾匠出来,脸通红的,他母亲随他后面出来,圆圆进房间,七一站在柜前,从她脸上看不出什么,圆圆很想问,可现在什么都不该问。大人们在堂屋里热闹地说起来,圆圆仔细听,听不实,不知篾匠那边是什么意思,篾匠站在母亲旁边,脸上的红褪去些了,看不出什么,他母亲也没表现得和先前有什么不一样,从婶婶的话里也听不出什么。

婶婶走到房门口,跟圆圆说:“你把七一送回去,跟她爷爷说,照原来的办。”圆圆就明白了,她压着心里的喜,挽着七一的手出门,往后岔口去了。

两边的事就定下了。两人都愿意,两边老人也都瞧得上对方孩子,算时间,过年前是来不及了,就把结婚日子定在了正月。

近年关,父亲和哥哥回来了,圆圆跟母亲去车站接他们。哥哥在外面几年,越来越像大人了,脸黑黑的,他今年没跟着父亲做事了,他嫌修水管累、脏,自己找了份活,跟搬家公司搬家。母亲觉得这工作不好,老抬些重东西,会伤身体,哥哥很樂意这份活,搬家干净,他说,等以后做好了做上路了就组织人搬家,他不搬了,当老板。母亲欣慰地笑了。圆圆问哥哥:“你还学武术吗?”哥哥笑了,“我现在都挣钱了,还学什么武术!”话说完,一家人都笑了。

晚上吃了饭,母亲把炉子提到堂屋里来,一家人围着炉子嗑瓜子。外面有人敲门,哥哥去开门,拉开边门,冷风嚯地灌进来,是七一和爷爷。七一穿着长袄,头上戴着爷爷的冬帽,爷爷身上裹得严实,头上扣着毛线帽,他们进来,灯光把他们的影子印在门上,一高一矮,高的细,矮的粗。见一家人围着炉子烤火,老人连说打扰了,七一提着只篮子,老人接过来放在炉子边,说:“给你们的几个鸡蛋,没什么给的。”母亲不要他的鸡蛋,老人硬要给,七一把篮子提起来,挪到桌子下面,母亲推不过,对老人说:“这么冷的天,难为你们提来,鸡蛋我们就收了。”父亲拉凳子让他们烤会火,老人不肯坐,拉着七一要走,母亲只得把他们送出门去。

篾匠往后岔口去了两回,第一回是父母陪着,第二回就是他自己去了。他第二回去,老人拿出了五千块钱给他,让他带回去给父母,给他们结婚用,置办点东西,他这些年就攒下这么些钱,钱在他手里没用,他也不会买东西。篾匠推不过,只好把钱接了。老人给的钱,篾匠父母很感激,这钱能派上用场,他们准备儿子结婚后给他们开个小卖部,要是以后生孩子,也要用钱的。

村里水塘抽水清塘,许多人去买鱼,七一爷爷也去买了鱼,买回来养在大木盆里。初雪很迟才下下来,薄薄的一层雪茸儿,盐粒一样覆在冻硬的土路上。雪化了,出太阳的日子,老人带着七一,提了两条大草鱼去邻村,专门送到婶婶家,谢她这个媒人。

篾匠第三回来后岔口,是过年的前几天。七一在堂屋里帮爷爷摆弄对子,圆圆在东厢房看电视,她到电视机前调台,从窗户里看到树林里走出一个人,她看到那人走路的样子,看到那人压得很低的帽檐下冻得发红的鼻子,准备出去告诉七一来人了,却看见七一已经迎上去,接过了那人手里的东西。

以往春节前夕,爷爷去镇上,会带七一去,她一年难得上几回街,那时跟在爷爷身后,到处看,只是看,买的少,仅看着热闹的人群,听着热闹的声音,她都很高兴。今年春节前,圆圆带她去镇上逛,街上真热闹,卖什么的都有,她们随人流边走边看。在卖对子的摊前,停下看人写对子,听人讨价还价。逛到卖玩具的摊床上,各式各样的玩具摆了一摊床,这么多玩具,真想样样都要,她们的年龄已经不适合玩玩具了,可看着这些玩具,心里满足。走到一辆卖煮食的推车前,圆圆买了两碗桂花汤圆,她们边走边吃,汤圆真甜啊,吃颗汤圆喝口汤,身子暖和起来了。

卖风筝的摊位吸引了她们,一沓沓的风筝,她们一张张翻着看,很有些不同的样式,蝴蝶、蜻蜓、毛毛虫、胖墩墩的笑脸人,红艳艳的金鱼,猪八戒和孙悟空,各种各样。圆圆挑来挑去,买了只沙燕,七一要了红金鱼。

现在还很冷,放不了风筝,她们约好等来年开春,三月份,暖和起来了,一起去田野上放风筝。

责任编辑 包倬endprint

猜你喜欢
岔口纸鹤篾匠
乡村篾匠
东篾匠
纸鹤的声音
篾匠父亲
飞飞飞
纸鹤
篾匠的端午
岔口
岔口
回望岔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