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木偶戏相伴75年

2017-10-12 19:06宁坚
方圆 2017年18期
关键词:家传石阡石阡县

宁坚

石阡杖头木偶戏是文化部批准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阡杖头木偶戏的传人、85岁的侗族老人付正华忧心忡忡地说:“这门祖传七代的艺术,在我这代恐怕要失传。”

家住贵州省石阡县花桥村的付正华,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10岁开始学戏,已与木偶戏相伴75年。

老艺人们相继辞世,年轻人又不愿意学,整个石阡县会表演木偶戏的只剩下三位耄耋老人。付正华说:“本想传给儿子们,可年轻人都不愿意学,曾收过8个徒弟,最后都因赚不到钱,放弃了。他们比过去的人文化素质高,但没有过去的人能吃苦。要有好的传承,仍然得坚持一个原则:教得要严,不能让外人说师父教得不好。”

杖頭木偶戏对基本功要求特别高,学习者必须付出艰苦努力。付正华说:“小时候一起学艺的三兄弟中,我主要是在打锣鼓方面被父亲严训过,稍不注意就会被父亲用烟斗打。”

杖头木偶戏以形象大方、着装艳丽、表演生动著称,极具地方特色。但由于伴奏乐器、头子、戏装的陈旧和损坏,剧目、唱腔、表演得不到及时整理,目前已经遇上了发展难题。

杖头木偶在中国为数不多,大都以现代戏形式存在。石阡木偶是以古装戏的形式保存下来的,这种形式在全国也不多见,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是石阡杖头木偶戏发展的鼎盛时期,拥有太平班、兴隆班、天福班、杨正家班、泰洪班等当地知名戏班。付正华是泰洪班班主,能唱百余出木偶戏。

泰洪班是以家传与师传相结合的方式传承。木偶戏传承谱系以班主(辈钵继承人)为主线,分家传、师传、家传与师传结合三种形式。各班艺人均有艺名,艺名均由三字构成,第一字为艺人的姓,第二字为“法”字,第三字为艺人的名(班主赐名)。

木偶戏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打成“四旧”,大部分道具被烧毁,被迫停演。“文化大革命”后,付正华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一家人节衣缩食、想尽办法,添置了现有的衣箱道具,从此一直带领戏班不定时演出。

石阡木偶戏表演形式独特,有的木偶装上活动眼珠或活动嘴唇,通过一根拉线操纵,以表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有的木偶装上裤腿和双脚,以表演踢腿、跳跃、腾云驾雾等动作。剧中人物衣冠楚楚、光彩照人,或明盔亮甲、雉尾高挑,或长髯挂面、气度不凡,或凤冠霞帔、花枝招展。付正华说,1979年他制作了一件蟒袍,仅手工刺绣就用了3个多月时间。

石阡木偶戏保留着木偶艺术的原生形态,木偶头面及颈部长约15厘米,分别刻绘生、旦、净、丑、末及猴头、魔怪等面部造型,头面套上戏装,整体长1米左右,能点头回顾、弯腰转身、翻滚扑打等,还可灵活使用刀、枪、剑、戟等。木偶的手有握空拳和立掌两造型,手连衣衫,左右手腕固定两根棍子,供艺人掌握。

石阡木偶戏在演出时有“高腔戏”“平弹戏”之分。石阡木偶戏的经典剧目有女《娲庙焚香》、《书琴说六国》、《二进宫》、《长坂坡》、《过五关》、《梨花招亲》、《薛仁贵征东》、《百合洞》等百余个剧目,大多数取材于历史演义。

木偶戏的演出,有特制的篷布舞台。表演舞台呈方形,高、宽约4米,一般用竹竿作为支架,上面盖篷布,于舞台四周下半部分及后台上部用颜色稍深的布围上,使上半部分形成高约2米的舞台。再以一幅颜色稍深的布挂于台中,称为“挡子”,形成前台和后台。挡子的左右分为“上马门”和“下马门”,挂有门帘。表演时,木偶从后台揭帘而出为上场,下场时亦揭帘而入。

石阡木偶戏历史悠久,具有区域独特性,受到管理部门重视。为保护这一珍稀而濒危剧种,石阡县有关部门将木偶戏引入校园,在学生中开办木偶戏班。

近年来,当地掀起了抢救民间文化的热潮,三位老艺人常在各类节会上展演木偶技艺,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木偶戏。尽管木偶戏的发展与传承面临诸多困难,但老艺人们仍在努力地坚持着。endprint

猜你喜欢
家传石阡石阡县
石阡县鸳鸯湖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咏书
创意蚊帐修复术
脱贫攻坚中,石阡苔茶品牌创新问题与策略研究
见证石阡茶 四十年蜕变
家传豆腐脑助留美学子致富
石阡温泉——四百年历史古温泉
石阡县二塘水库渗漏分析及防渗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