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7-10-14 06:00陈晓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9期
关键词:肾性骨病灌流

陈晓凤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陈晓凤

目的 探讨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肾性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仅予以血液透析治疗, 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加以血液灌流治疗, 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磷离子(P3+)、钙离子(Ca2+)、β2-微球蛋白(β2-MG)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SCr、BUN、P3+、Ca2+、β2-MG及PTH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肾性骨病患者可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 其能有效使疗效得到提升, 显著改善血钙、血磷等指标, 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

血液透析;肾性骨病;血液灌流;临床疗效

肾性骨病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由于磷、钙、维生素D代谢障碍, 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酸碱平衡紊乱等因素引起的骨病, 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存活率造成严重影响, 有效治疗十分重要[1]。本研究探讨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疗效, 旨在探索最佳的治疗方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肾性骨病患者40例, 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2例, 女8例;年龄28~79岁,平均年龄(56.3±7.8)岁;病程2~13年, 平均病程(7.3±2.4)年;致病原因:8例糖尿病肾病、5例高血压肾病、4例原发性肾脏病、3例梗阻性肾病。对照组患者中男11例, 女9例;年龄27~78岁, 平均年龄(56.2±7.9)岁;病程1~13年, 平均病程(7.3±2.5)年;致病原因:7例糖尿病肾病、4例高血压肾病、5例原发性肾脏病、4例梗阻性肾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致病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 取动静脉内瘘穿刺, 建立血液透析通路, 控制血流量180~200 ml/min,控制透析液流量500 ml/min, 超滤量0~4.5 kg/次, 3次/周,4 h/次, 抗凝均使用普通肝素, 连续治疗8周后评估疗效。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 首先给予患者2次血液透析, 然后1次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透析液钙浓度1.5 mmol/L, 控制血流量200~250 ml/min, 控制透析液流量500 ml/min, 应用透析过滤器, 钙浓度、血流量及透析液流量与上述相同, 补液量控制在70~90 ml/min后置换,同样治疗8周后评估疗效。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 结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3]。②检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r、BUN、P3+、Ca2+、β2-MG及PTH指标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检测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SCr、BUN、P3+、Ca2+、β2-MG及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 SCr、BUN、P3+、Ca2+、β2-MG及PTH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检测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检测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

?

3 讨论

肾性骨病是影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主要由于患者机体内甲状腺素、血钙等激素代谢紊乱而引起[4-6]。过去在肾性骨病的治疗上主要通过口服钙剂、磷剂、维生素D等, 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透析治疗, 但该治疗方式并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患者还常会出现疼痛、病理性骨折、皮肤瘙痒等并发症[7,8]。

普通的血液透析主要透析原理为弥散原理, 其能够使机体内滞留的小分子物质有效清除, 但却不能有效清除机体内大分子、中分子毒素;血液灌流主要采用吸附剂来将毒素清除, 虽能够将1~15 kDa分子物质清除, 但清除的效果受时间的影响;血液灌流也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方法, 其主要针对中分子、大分子物质, 使用装有固态吸附剂的过滤器将患者血液进行滤过, 将所含毒素进行清除, 再重新输入血液于体内[9]。血液灌流不仅对与蛋白结合率高的毒物及脂溶性毒物有较高的清除作用, 同时还有一定清除血液中的游离毒物的作用, 因此血液灌流在临床对药物、化学毒素的解毒中应用广泛。

β2-MG和PTH分别为中分子物质和大分子物质, 磷又是被水分子包裹环绕于血液之中, 故而上述物质通过血液透析不能有效被清除, 只能通过对流或吸附的方式才能取得理想效果[10]。通过将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相结合能够有效保证透析效果, 清除透析不能清除的物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P<0.05), 各指标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5), 充分证实了其确切效果, 展现了优越的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 临床治疗肾性骨病患者可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 其能有效使疗效得到提升, 显著改善血钙、血磷等指标, 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

[1] 刘维佳, 黄俊波.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效果分析及对患者炎症反应、骨形态发生蛋白、血钙/磷和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研究.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 16(3):237-240.

[2] 李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研究.中外医疗, 2015, 34(8):6-7.

[3] 陈永忠, 蒲超, 邹德平, 等.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研究.中外医疗, 2011, 30(11):19-20.

[4] 张弛.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疗效.世界临床医学, 2017, 11(8):25.

[5] 马驰.肾性骨病患者中医证候特征与透析龄、原发病及其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6] 潘渊明, 陈莎莎, 温小红, 等.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的麻醉管理.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6, 32(11):1133-1134.

[7] 王莉莉.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疗效.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2):70.

[8] 张祖隆, 谢志强.肾性骨病防治新方法探索.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16, 23(9):67-70.

[9] 李永刚.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肾性骨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中国医药科学, 2016, 6(8):202-204.

[10] 何文婷, 杨雄华, 叶东梅, 等.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吉林医学, 2017, 38(1):121-12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9.033

2017-08-10]

222300 连云港东海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肾性骨病灌流
建立四川地区随机尿(尿钾/尿肌酐)/血钾比值的参考区间及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微流控芯片细胞灌流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血液透析仪联合血液灌流器治疗老年维持性透析合并肾性骨病的疗效观察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地方病防治核心知识大骨节病
骨病义诊进社区三分钟推拿受追捧
尿糖不正常而血糖正常是怎么回事
氨氯地平/厄贝沙坦联合治疗肾性高血压52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