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康复治疗对年轻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7-10-14 06:00崔晓燕路一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9期
关键词:偏瘫脑梗死量表

崔晓燕 路一平

心理康复治疗对年轻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崔晓燕 路一平

目的 探讨心理康复治疗对年轻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20例年轻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0例。两组均实施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和护理, 观察组另外添加心理康复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分别为(94.5±6.5)分、(80.5±6.0)分, ADL评分分别为(22.0±6.0)分、(30.2±5.5)分;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改善, 且观察组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 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年轻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实施心理康复治疗可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心理康复治疗;年轻;脑梗死偏瘫;功能恢复

脑梗死主要是由供应脑部的血液或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形成血栓, 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闭塞, 引起局灶性的供血不足而引起, 也可因异常物体进入脑部供血动脉发生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 梗死后可导致大脑神经功能缺失, 出现不通程度的偏瘫症状[1]。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脑梗死的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2], 本次研究将分析对于年轻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心理康复治疗对其功能恢复的影响, 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患者中选择年轻脑梗死偏瘫患者120例, 患者入院后均经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结合病史体征确诊为脑梗死偏瘫, 患者年龄22~45岁, 所纳入患者对于本次的研究知情且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排除不符合相关诊断患者及年龄22~45岁之外患者;排除伴有其他器官严重功能障碍及恶性肿瘤患者, 排除伴有精神疾病、智能障碍等无法顺利完成本研究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35例、女25例, 年龄22~44岁, 平均年龄(33.0±4.2)岁。观察组中男36例、女24例, 年龄23~45岁, 平均年龄(33.5±4.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实施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 包括积极改善和恢复供血区的血液供应, 阻止脑组织的进一步损伤, 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水肿, 急性期应用脑保护剂, 并早期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应用心理康复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①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在接待患者过程中患者, 医生、护士都要保持良的态度, 耐心的与患者沟通, 除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外, 还应了解患者的家庭环境、文化背景并分析患者的性格特征, 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不同对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沟通措施。对患者进行生活上的指导, 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回答。②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全面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 了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若患者性格开朗则与其沟通过程中要以倾听为主, 耐性的倾听患者诉说自己情绪, 指导患者合理抒发自己的情绪, 通过与他人交谈, 缓解心理压力。性格内向患者要使用心理学技巧引导患者诉说的欲望, 并鼓励患者勇于表达自己, 合理发泄自己的情绪。③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详细的为患者讲解脑梗死的相关知识、康复治疗的作用, 使患者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脑梗死后偏瘫的情况, 并邀请脑梗死偏瘫恢复好的患者献身说法, 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另外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交文娱活动, 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 叮嘱患者家属多对患者保持鼓励与关心, 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以30 d为期限, 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功能恢复情况分别使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与ADL评价。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主要评价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肢体运动功能越好[3];ADL评分包括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两部分, 总分64分,分数越高表示功能障碍越严重[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与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分别为(94.5±6.5)分、(80.5±6.0)分, ADL评分分别为 (22.0±6.0)分、(30.2±5.5)分;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改善, 且观察组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 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ADL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ADL评分比较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与治疗前比较,cP<0.05

?

3 讨论

心理康复治疗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从生理-心理-社会的角度出发, 对患者的损伤、残疾或者残障问题实施心理干预, 从而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 克服障碍, 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5]。

年轻人是社会和家庭的主要生产力, 也是社会的主要活动群体, 面对突发的偏瘫, 不管是从生理还是心理方面一时无法适应, 加上患者对于疾病和预后的了解度不够, 容易产生担心、害怕、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对治疗积极性, 诊疗的配合度低, 从而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6-9]。为更好促进年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 本院对部分患者实施了心理康复治疗, 通过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保证心理治疗的效果。另外对患者的综合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 从而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为患者讲解脑梗死的知识,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并通过现身说法、家属鼓励等方式, 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使患者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康复治疗[10]。

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与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分别为(94.5±6.5)分、(80.5±6.0)分, ADL评分分别为(22.0±6.0)分、(30.2±5.5)分;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 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施心理康复治疗可有效的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综上所述, 将心理康复治疗应用在年轻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 对于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有显著的作用, 值得推广应用。

[1] 陈玉.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10(21):30-31.

[2] 王志永.康复治疗对年轻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临床研究, 2015, 23(5):82.

[3] 王栋.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疗效的影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 20(7):979-981.

[4] 王宾艳, 孙雯, 刘芹.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3, 13(15):415.

[5] 陈品.心理康复治疗对年轻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中国医学工程, 2013, 23(10):28-29.

[6] 许向荣.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4):14-16.

[7] 曹晓光.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16(78):6-9.

[8] 孙清廉.警惕:老年病盯上年轻人.祝您健康, 2015(7):16-17.

[9] 郑小军, 刘娟, 肖飞, 等.青年脑梗死120例危险因素及病因亚型临床分析.陕西医学杂志, 2016, 45(11):1526-1527.

[10] 陈晓玲.协同护理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心理状况的影响.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3(33):189-19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9.085

2017-07-19]

450000 武警河南总队医院

猜你喜欢
偏瘫脑梗死量表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凝血相关检测指标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