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2017-10-14 06:00王晓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9期
关键词:用药效果统计学

王晓燕

全方位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王晓燕

目的 探析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运用全方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174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 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8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全方位护理, 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卧床时间(6.33±1.61)d、胸痛缓解时间(19.78±3.15)h、住院时间(10.18±2.30)d、机械通气时间(3.89±1.44)d, 均长于观察组患者的(5.25±1.56)d、(18.55±5.13)h、(9.22±1.50)d、(3.01±1.01)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方位护理运用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 不仅可以使患者的身心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还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全方位护理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容易出现心房纤颤、心室颤动以及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类型, 不仅加重病情, 严重情况下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作为心内科的一种危急重症, 具有起病急、病情严重、死亡率高等特点, 有研究发现,科学有效的护理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使患者病情缓解, 降低死亡率[2]。因此, 本文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运用全方位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 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74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87例。对照组中男50例, 女37例;年龄30~79岁, 平均年龄(58.9±8.5)岁。观察组中男52例, 女35例;年龄31~77岁, 平均年龄(58.7±8.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即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 日常饮食、用药指导及病房护理等。

1.2.2 观察组 给予患者全方位护理, 具体内容如下。

1.2.2.1 建立全方位护理服务小组 选择5名交流技术熟悉、专业知识强、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组成全方位护理服务小组, 进行统一的技能训练, 培训内容包括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功能训练、基本知识、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注意事项以及护理要点等,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3]。

1.2.2.2 心理干预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发病后,疾病症状导致患者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烦躁不安等负性情绪, 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4]。因此, 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并且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 及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 多安慰、关心和鼓励患者, 给予患者心理疏导, 帮助患者调整好心理状态,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2.2.3 用药干预 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同时, 应严格按照医嘱要求, 给予药物治疗。如胺碘酮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较强, 使并发症发生率增加, 用药期间应严密观察;运用地高辛前应该对患者的脉搏进行测量, 如果<60次/min, 应该避免选择该药物, 同时用药后应该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地高辛中毒症状, 如心电图ST段改变、视物模糊、胃肠道反应等, 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停止用药, 并告知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抢救措施[5];运用利尿剂后应该仔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腹胀、皮肤弹性减弱、全身无力以及口干等低血钾症状, 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使低钾症状得到改善[6]。

1.2.2.4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 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 叮嘱患者多注意休息, 严禁重体力劳动, 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 切忌擅自更改服药剂量或者时间, 并且指导患者加强自我监测, 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7,8]。

1.2.2.5 随访 患者出院第4天后, 护理服务小组成员应该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 每10天对患者进行1次回访, 内容包括监督和提醒患者按量、按时服药, 对患者的相关疾病情况进行了解, 叮嘱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9]。对病情比较稳定的患者, 可以每30天进行1次电话随访, 随时提供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和疗效[10]。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卧床时间、胸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卧床时间(6.33±1.61)d、胸痛缓解时间(19.78±3.15)h、住院时间(10.18±2.30)d、机械通气时间(3.89±1.44)d,均长于观察组患者的(5.25±1.56)d、(18.55±5.13)h、(9.22±1.50)d、(3.01±1.01)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

3 讨论

护理作为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护理质量不仅与临床疗效有关, 在一定程度上还与预后康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2]。由于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预后差、病程长, 具有较大的护理风险,护理难度大, 发生护患纠纷的几率高, 所以选择一种合适的护理方式尤为重要[3]。全方位护理是人性化的一种服务模式,是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拓展与创新, 有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并且也是一种健康管理[4,11-13]。治疗期间, 护理人员将患者的实际病情作为基本依据, 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 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以及用药指导等多方面护理, 有助于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提高患者的知识掌握率, 获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在本次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卧床时间(6.33±1.61)d、胸痛缓解时间(19.78±3.15)h、住院时间(10.18±2.30)d、机械通气时间(3.89±1.44)d, 均长于观察组患者的 (5.25±1.56)d、(18.55±5.13)h、(9.22±1.50)d、(3.01±1.01)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刘艳丽[5]研究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 临床上将全方位护理运用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 不仅可以使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还能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1] 关华静.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舒适护理分析.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月刊, 2015(7):115-117.

[2] 王菲.延伸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 12(9):1-3.

[3] 林晓华, 杨平, 杨倩云, 等.护理风险措施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13):14-15.

[4] 王倩.临床应用胺碘酮对患有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护理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19):189-190.

[5] 刘艳丽.86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的护理.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32):220-221.

[6] 谭伟利.舒适护理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海峡药学, 2016, 28(9):175-176.

[7] 巩丽华.延伸护理应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探究.心理医生, 2016, 22(18):211-212.

[8] 雷金花.护理风险干预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吉林医学, 2015(15):3443.

[9] 张兴菊.护理风险措施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医药与保健, 2015(1):104.

[10] 王艳敏.探讨延伸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8):219-220.

[11] 徐燕, 张业荣.延伸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中国急救医学, 2016, 36(1):322-323.

[12] 邓敏, 严义红.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延伸护理的应用分析.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29):146.

[13] 牛爱军.舒适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行胺碘酮治疗中的效果观察.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33):253-25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9.091

2017-08-18]

110035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猜你喜欢
用药效果统计学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