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2012~2016年手足口病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调查

2017-10-14 06:00陈小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9期
关键词:口病流行病学乡镇

陈小燕

某医院2012~2016年手足口病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调查

陈小燕

目的 调查某医院近5年手足口病感染的流行病学趋势, 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 对某医院儿科2012~2016年收治的4731例手足口病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统计其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结果 从2012~2016年, 手足口病发病者的构成比不断增长, 年龄>3岁且≤7岁者构成比最高(54.87%), 男性的构成比(66.58%)远高于女性(33.42%);乡镇、4~6月的构成比较高(62.31%、44.22%);轻中症患者的构成比(88.02%)远高于重症(11.98%), 以皮疹、发热、头痛、呕吐和肢体抖动为主要临床症状, 且许多患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明显增多;病原学检查结果中, 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16病毒阳性者的构成比分别为63.12%、27.52%;治疗和转归情况中, 治愈、好转后出院休养、死亡者的构成比分别为76.88%、22.72%、0.40%。结论 手足口病感染的发病率增长趋势明显, 多发于年龄>3岁且≤7岁的幼儿中, 且男童、乡镇居民的发病率较高, 有特异性临床症状, 血常规异常且多由EV71和柯萨奇A16病毒感染, 死亡风险高, 需要加大防治力度, 提高该地区婴幼儿的整体健康水平。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临床特点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中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在年龄<5岁的婴幼儿中较为常见, 以口痛、低热、厌食、手、足或者口腔部位出现小溃疡或者小疱疹为主要临床症状。手足口病患儿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大多均可在1周左右痊愈, 但是部分患儿也很有可能并发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等并发症, 甚至有部分重症病例病情发展极为迅速, 死亡风险较高[1]。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各种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 给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均可造成严重的危害[2]。研究指出[3], 了解手足口病感染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对增强该病的预防力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鉴于此, 本研究特对某医院2012~2016年收治的手足口病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某医院2012~2016年收治的4731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均确诊为手足口病, 年龄≤12岁, 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记录;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系统性疾病者, 罹患恶病质者, 存在先天性疾病者, 无跟踪随访资料者。5年间共有4731例患儿纳入本研究, 其中男3150例、女1581例, 年龄3个月~12岁, 平均年龄(5.4±2.3)岁。

1.2 方法 对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 并对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资料进行调查和统计。其中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发病年份、年龄、性别、地区和发病月份等, 将年龄分为≤3岁、>3岁且≤7岁、>7岁共3个段;地区分为乡镇和城区;发病月份分为1~3月、4~6月、7~9月、10~12月。临床特点包括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情况,症状及体征分为重症、轻中症, 皮疹、发热、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呕吐、肢体抖动、高热、脑膜刺激征等),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检查和病原学检查。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调查 从2012~2016年, 手足口病发病者的构成比呈现出不断的增长趋势, 年龄>3岁且≤7岁者构成比最高, 为54.87%;男性的构成比(66.58%)远高于女性(33.42%);乡镇、4~6月的构成比较高, 分别为62.31%、44.22%。见表1。

2.2 临床特点调查 轻中症患者的构成比(88.02%)远高于重症(11.98%), 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有皮疹、发热、头痛、呕吐和肢体抖动, 构成比分别为100.00%、85.16%、80.00%、47.50%、21.92%;血常规检查结果中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的构成比均较高, 分别为66.98%、56.54%和26.32%;病原学检查结果中, EV71和柯萨奇A16病毒阳性者的构成比分别为63.12%、27.52%;治疗和转归情况中, 治愈、好转后出院休养、死亡者的构成比分别为76.88%、22.72%、0.40%。见表2。

表1 2012~2016年4731例手足口病感染患儿流行病学调查(n, %)

表2 2012~2016年4731例手足口病感染患儿临床特点调查(n, %)

3 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主要是由各种肠道病毒感染引发, 以口腔黏膜、手部和足部皮肤病变为主要临床症状, 属于一种急性传染病。有研究指出[4], 手足口病患儿以及隐性感染患儿均为传染源, 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传染病毒, 加之此类疾病感染病毒的传播速度均较快, 因此可以在学校、幼儿园以及人流密集分布的公共场所大面积传播。另有研究显示[5], 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可由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或者病情较重遗留有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症状, 甚至有部分病例可出现肺出血、肺水肿症状, 危害严重, 必须对该病的有效防治提供足够的重视。

本研究结果显示, 从2012~2016年, 手足口病发病者的构成比呈现出不断的增长趋势, 年龄>3岁且≤7岁者构成比最高, 为54.87%, 可知近年来手足口病的发病趋势不断加重,>3岁且≤7岁为该病的高发年龄段。刘潇潇等[6]研究指出,手足口病的高发年龄段为学龄前期幼儿, 即年龄≤3岁的婴幼儿中, 与本研究结果并不相符, 分析其中原因可能为:在上述研究中所选的病例仅为2015~2016年收治的病例, 缺乏长时间的病例数据。此外, 本研究中, 男性的构成比(66.58%)远高于女性(33.42%), 且乡镇、4~6月的构成比较高, 分别为62.31%、44.22%, 说明男童、乡镇居民为该病的高发人群,4~6月为该病的高发时间段, 与孙倩莱等[7]研究结论相符,分析其中原因为:①男童活泼好动, 对新事物充满好奇, 难免会病从口入, 增加手足口病的发生风险;②相较于城区居民来说, 乡镇居民的生活水平稍低, 且对饮食卫生的意识较差, 很容易感染各种肠道病毒诱发该病;③4~6月人们多食用生冷的蔬菜瓜果, 也是引发该病的重要原因。

本研究中关于对该病临床特点的调查结果显示, 轻中症患者的构成比远高于重症, 以皮疹、发热、头痛、呕吐和肢体抖动为主要临床症状, 说明手足口病患儿中重症者仍然占有一部分比例, 且特异性临床症状多种多样, 甚至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此外, 大多患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明显增多;病原学检查结果中,EV71和柯萨奇A16病毒阳性者的构成比分别为63.12%、27.52%, 提示手足口病患儿中血常规异常情况严重, 且大多由于EV71和柯萨奇A16病毒感染引发该病;治疗和转归情况中, 治愈、好转后出院休养、死亡者的构成比分别为76.88%、22.72%、0.40%, 说明该病患儿仍然存在较高的死亡风险, 与既往李梅等[8]的研究相符。

手足口病发病率增长明显, 且临床症状较多、死亡风险较高, 特根据本研究结果, 制定以下手足口病的防治策略,为医务人员提供参考[9-12]:①对乡镇居民、有3~7岁幼儿者加强健康教育, 尤其是有男童者, 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②一旦发现有皮疹、发热、头痛、呕吐、肢体抖动等疑似手足口病者需要立即将患儿送至医院就诊, 避免延误病情;③在手足口病患儿就诊时需要重点给予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 降低后遗症发生风险, 积极改善预后成效。

综上所述, 手足口病感染的发病率增长趋势明显, 该疾病有特异性临床症状, 且血常规异常, 以EV71和柯萨奇A16病毒感染最为常见, 死亡风险高, 需要加大防治力度, 提高该地区婴幼儿的整体健康水平。

[1] 许玉成, 李学云, 邓凯杰, 等.深圳市98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2016, 14(3):173-175.

[2] 骆亚丽, 蔡艳艳, 季伟, 等.苏州地区柯萨奇病毒A16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OAS1基因多态性研究.临床儿科杂志, 2016, 34(6):434-438.

[3] 林先耀, 赵仕勇, 祁正红, 等.2014年杭州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及与气象的相关性研究.中华全科医学, 2016, 14(7):1153-1155.

[4] 马富生, 刘国栋, 赖伟权, 等.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分析.临床医学工程, 2015, 22(6):721-722.

[5] 张琦, 朱惠, 杨文静.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及门诊护理.现代医药卫生, 2016, 32(8):1245-1247.

[6] 刘潇潇, 初艳慧, 秦迪, 等.某高中一起柯萨奇病毒A组6型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6,23(3):160-163.

[7] 孙倩莱, 高立冬, 胡世雄, 等.2009-2015年湖南省手足口病死亡病例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实用预防医学, 2017,24(2):148-151.

[8] 李梅, 邱宝强, 颜云盈.2013~2015年南宁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广西医学, 2017, 39(1):132-134.

[9] 张瑞娟.小儿手足口病89例临床观察及治疗策略.中外医疗,2013, 32(35):74-75.

[10] 孙浩淼.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对策.黑龙江医药, 2012,25(2):330-333.

[11] 王岩汉.手足口病的流行现状分析及防治策略.当代医药论丛,2013, 11(8):26-27.

[12] 马建生.儿童手足口病200例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策略探讨.大家健康(旬刊), 2015(2):310-31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9.106

2017-08-15]

518117 深圳市龙岗区坪地预防保健所

猜你喜欢
口病流行病学乡镇
2010—2019年宝鸡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分析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儿童医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分析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扶贫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