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郑律成的音乐创作研究

2017-10-15 00:27马晓霜
北方音乐 2017年10期
关键词:延安时期音乐创作

马晓霜

【摘要】做好对延安时期郑律成的音乐创作研究,能够为更为深入的了解郑律成,了解其在延安时期的音乐创作带来重要帮助。文章先对延安时期郑律成的音乐创作特点进行简要阐述,之后对延安时期郑律成的典型作品予以分析,希望能够为推动延安时期郑律成的音乐创作研究带来理论支持。

【关键词】郑律成;延安时期;音乐创作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郑律成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其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被誉为“军歌之父”。延安作为我国革命根据地,其也是郑律成投身革命事业,开始革命歌曲创作的地方。为了能够更好地领会郑律成先生的革命歌曲精神和艺术价值,研究其在延安时期的音乐创作至关重要,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探讨。

一、延安时期郑律成的音乐创作特点

(一)小型歌曲为主

在郑律成的音乐创作生涯当中,延安时期是其音乐创作的初期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他所创作的歌曲形式都相对较小,这也是其早期音乐创作的重要特点。虽然,郑律成所创作的歌曲以小型歌曲为主,但这并不妨碍其歌曲中对抗战精神的抒发,尤其是在对共产党的歌颂方面,更是取得了丰厚的艺术成果,其最具代表性的《八路军大合唱》组曲,就是在此阶段得以创作,直至今日依旧被吟诵传唱。

(二)情感融入创作

情感融入创作是郑律成音乐创作过程中的重要特点,延安时期的很多歌曲都是“为情造文”、“有感而发”的作品。以《延安颂》为例,其就是郑律成对延安特殊情感的表达,他曾说“延安作为抗日的圣地,我想要歌颂他,想要歌颂共产但,所以就了创作激情,也就有了《延安颂》。我们搞创作的人,要有一股劲,才能写出东西。”也正因如此,郑律成的曲风格调都是热情豪放、激昂向上的,能够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三)中外风格融合

郑律成在音乐创作过程中,能够实现对民族风格与外国风格创作手法的有效融合,从而将抗战战士优秀品质与英勇气概予以更好表现。在创作过程中,郑律成对音乐的融合性表现是其特点之一,具体表现在他能够在五声音调的基础上,通过对民歌元素的融合,来展现出歌曲气势磅礴的感觉,从而体现出歌曲的歌颂特质。在此基础上,他还吸收了朝鲜民歌的音调,对其予以融合性改造,让歌曲能够在充分体现庄重、雄伟气势的基础上,体现出超时代特色。

(四)曲风积极向上

曲风积极向上也是郑律成延安时期作品的重要特征。通过对郑律成延安时期创作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所创作的歌曲在内容、曲风上都特别的积极,这与其对于革命胜利所表现出的信心有直接关系。同时也实现对革命战士的激励,带给他们精神上的鼓舞,这也表现出共产党对于抗战胜利的必然决心。

二、延安时期郑律成的典型作品分析

(一)郑律成与《延安颂》

《延安颂》是郑律成在1938年春天创作出来的,其是一首具有朝鲜民歌音调的抒情颂歌,其开创了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颂歌体裁先河。郑律成曾经这样回忆他创作《延安颂》时的心境:“当时的延安很荒凉,大家生活非常艰苦,但延安作为革命圣地,是中国人民的灯塔和希望,人们怀着对革命的向往来到延安,又从这里将革命的火种带到四面八方。所以,延安充满了朝气,到处都洋溢着热情和明朗的歌声。我热爱延安,想要创作一首歌曲来歌颂延安,来歌颂革命,所以即使我没有专门学过作曲,但在革命的激情下,我创作了《延安颂》。”

从音乐学角度来看,延安颂是一曲极具朝鲜民歌特点的歌曲,这与郑律成早年的成长精力有关。例如延安颂的首句“sol-mi-do-re-do”就与朝鲜民歌《阿里郎》首句在旋律上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且在拍号上都采取3/4拍,并且都有一拍半的附点进行。但在完成对整个曲子的分析后,郑律成在朝鲜民歌的基础上进行了明显的突破,从而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延安颂》,所以说郑律成在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二)郑律成与《八路军大合唱》

《八路军大合唱》是郑律成革命歌曲的又一典型作品。1939年夏天,郑律成在听说诗人光未然与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消息后,受到了鼓舞,与诗人张松如创作了《八路军大合唱》,其中各式题材、各式曲风的作品都有所表现。《八路军大合唱》无论是合唱、齐唱还是独唱均由男声来完成,这也形成了《八路军大合唱》鲜明的特点。

《八路军军歌》是《八路军大合唱》当中最具特点的一首进行曲。在《八路军军歌》当中,开头三小节在较低的音区里用两个音反复进行,然后进行一个向上的八度大跳,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并巧妙地将情绪从深深、悲壮中急转至勇猛、豪迈,这充分体现出八路军坚定与自豪的信念。旋律跨度大是郑律成最常使用的作曲方式,这一点在他创作的进行曲当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三)郑律成与其它作品

郑律成在延安的音乐创作题材较为丰富,但全部是围绕革命而展开的。《延水谣》和《寄语阿郎》是郑律成所创作的两首具有陕北风味的作品,其以人民群众的角度来实现对人民军队的歌颂,两首歌曲均体现出陕北妇女的爱国深情。虽然两首歌曲都是陕北民谣,但在韵味上却有所差异,其中《延水谣》的调式为D商,音乐简朴、明净,格调清新、优美,如同一位勤劳的爱国妇女形象。《寄语阿郎》中的调式为D羽,去掉婉转情侣,亲昵中带有一丝诙谐,刻画出了一位具有高尚情操的贤妻良母形象。

三、總结

2009年,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将郑律成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由此可以看出其在我國革命史、音乐史上的关键性作用。延安时期作为郑律成革命歌曲创作的第一个高潮时期,其对于郑律成以后的音乐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章希望通过对延安时期郑律成的音乐创作研究,来探索其音乐创作的超时代意义,以求能够为我国音乐史的发展研究带来支持。

参考文献

[1]于书正.郑律成的《延安颂》及其音乐创作[J].大众文艺,2011(05):01.

[2]孙鹭.中国籍朝鲜音乐家郑律成的革命音乐创作[J].兰台世界,2015(01):124-125.

基金项目:延安市社会科学专项资金2016年度规划项目‘延安时期音乐家群体研究(项目编号:16ALK04)。

猜你喜欢
延安时期音乐创作
钢琴性能对音乐创作风格的影响
新时代如何做好群众文化音乐创作工作研究
解析延安时期冼星海的音乐创作
汉族传统民间歌曲创作的美学特征
关于萨蒂的音乐学分析(一)
浅析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渗透
浅析德彪西音乐创作精髓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体育思想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延安时期体育形式的探索与传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