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念为“破烂王”说公道话

2017-10-16 00:56李守仲
党史博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李先念废旧物资废品

■ 李守仲

知情者说

李先念为“破烂王”说公道话

■ 李守仲

垃圾,人人天天都在“生产”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分类,这个与家家户户关系密不可分的说小即小说大即大的事,不单常常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是大城市特别是类似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领导们关心的工作重点。2011年11月18日,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2012年3月1日开始实行。2013年3月20日下午,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加强首都环境建设等事项,出台了包括《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2013—2015年)》在内的三个治理首都环境的重要文件。3月28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大会,发出北京围剿“环境四害”(大气污染、污水、垃圾、违法建设)总动员攻坚令!接着“整治四害、改善环境”的报道接连不断,声势浩大。

然而,整治工作进展缓慢,成效并不理想。就以生活垃圾分类为例,问题报道屡见不鲜:2014年11月17日,《京华时报》用一个整版披露、分析北京市“垃圾分类试点十四年喜与忧”,其中的重点问题是“居民嫌麻烦,七成以上需二次分拣”;2015年5月28日,《北京晚报》的“市政府的12345市情与民声”热线专版,用《垃圾分类:自己骗自己的游戏》这一带有讥讽的大字号主标题,揭露有的地方不但送分拣后的垃圾要走不近的路,就是分好类的不同类的垃圾也混装“一车运走”。直到今年“两会”,北京的垃圾分类仍然是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门话题。2017年1月17日的《北京晚报》“两会声音”专版,就垃圾分类刊文,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孙新军回答政协委员提问时说:“垃圾分类已经开展了16年,但进展很慢。”北京如此,全国的情况也很差。《人民日报》常常整版整版地报道垃圾分类问题,就在2017年1月9日的评论专版还发表“新论”文章指出:“垃圾分类需创新治理思维。”就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对垃圾分类也纷纷发表意见和建议,如“垃圾分类从细节开始”,“垃圾分类要纳入法治化轨道”等等,成了“两会”报道的大字号标题。

解决垃圾分类进展缓慢问题要做的工作很多,但笔者以为最为重要的是人的问题,这是由人产生垃圾、人捡拾和处理垃圾的内在逻辑所决定的。与垃圾分类关系密切的人,可分三个层面:最大的、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层面,是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在产生垃圾的人,即在垃圾分类上他们的学习及教育和管理,最为重要;第二个层面是负责垃圾分类方面的工作人员;第三个层面,是捡拾垃圾的人,即人们俗称的“拾荒者”和“破烂王”。这让我想起了在几十年间编辑记者工作中,了解到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怎样“关注废品回收和关心回收废品的人”。

1977年10月,笔者的同事、《北京日报》内参部老记者王增翔同志,以《一个不可缺少的“行业”》为题,采写了一篇稿件,着重反映北京废旧物资回收公司广大职工的艰苦劳动,对社会的贡献,以及他们连找对象都非常困难的苦衷。稿件10月25日刊登在《北京日报》第2229期内部参考上。10月30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做了长篇批示:

秋里、耿飚、谷牧、依林、国栋、王磊、高修、段云、文瑞同志:

北京日报社编的这份内部参考,为从事废旧物资回收工作的同志们说了一篇很好的话,很公道的话。现在社会上确有少数同志看不起服务、清洗、废品行业,这些同志有的可能是对这些行业的工作意义不了解,有的可能是受了旧习惯的影响。但这种思想不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是要不得的,应当对他们进行宣传教育。服务、清洁、废旧物资的回收工作,城市离不开它,农村离不开它,工厂离不开它,家庭生活离不开它,工农商学兵都离不开它。废品有的其实不废,而且是宝,它可以加工成工业原料,支农物资,供应市场和出口的商品以及中西药材,甚至有更贵重的东西。周总理生前对此有过重要批示,指出要抓紧废物利用这一环节,变无用为有用,变一用为多用,为全面发展生产服务,以便更好地实现勤俭建国、改造社会的任务。所以,从事服务、清洁、废品收购工作同志们的劳动,是很有价值的,是高尚的,是光荣的,是社会劳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的辛苦劳动已为我们创造了大量财富,方便了人民生活。希望他们继续埋头苦干,兢兢业业,甘当无名英雄,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们的报刊、广播等宣传舆论部门,应当利用各种场合进行广泛宣传,表扬这些行业的好人好事,并对那些瞧不起这些行业的思想进行教育。有关部门的领导,对这些行业的职工,要继续加强思想教育,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对他们存在的实际问题应进行调查研究,统筹解决。

随后,姚依林批示:

完全拥护先念同志的指示。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比较普遍地存在这个问题。

我记得,当得到李先念副总理批示的全文时,我们内参部全体人员非常兴奋,大家有两个“没想到”:一个是没想到中央领导对废旧物资回收工作给予了这么高的评价,对于这个战线上广大职工给予了这么亲切的关怀和爱护。领导批示说“北京日报社编的这份内部参考,为从事废旧物资回收工作的同志们说了一篇很好的话,很公道的话”。其实领导批示本身为从事废旧物资回收工作的同志们说了一篇更好的话,更公道的话。再一个没想到的是,我们的内参全文才1300多字,而领导的批示就有600多字,这在《北京日报》内参史上是没有过的。

李先念副总理批示中提到的“周总理生前对此有过重要批示”,指的是1958年7月6日上午,周恩来总理视察了广东省新会县供销社办的废物利用展览,第二天做的题词。1988年6月,笔者调《中国商业报》 (现改为《中国商报》)担任副总编辑,有幸见到周总理题词的复印件,全文是:

全国商业部门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应该向新会学习,抓紧废物利用这一环节,实行收购废品,变无用为有用,扩大加工,变一用为多用,勤俭节约,变破旧为崭新,把工农商学兵联成一片,密切协作,为全面地发展生产服务,以便更好地实现勤俭建国、改造社会的任务。

30年后,1988年5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鹏批示:

大力开发利用再生资源,变废为宝,支援建设。

今天,在全民动员整治垃圾、垃圾分类,改善环境的行动中,重温50多年前、40年前、20多年前,国家最高层领导关注废品回收工作,关心回收废品的人,意义十分重大。笔者个人理解,过去讲的废旧物资(品)、再生资源,实质是我们今天说的生产生活垃圾中大部分有用的东西。回收废品与捡拾垃圾、收破烂一样,是治理生产生活中产生垃圾的重点工作。其中的核心是人,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是:“人产生垃圾,人回收垃圾!”

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每天产生的垃圾中,仅生活垃圾就有1.8万吨,全年高达六七百万吨。而在垃圾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废旧物资回收“正规军”严重不足的现状下,京城无处不在的“破烂王”的队伍也跟着很快壮大。2000年,在北京这个特大型城市的“拾荒大军”号称有十万之众。2006年增加到13万人。现在虽然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但笔者估计北京城郊的“拾荒大军”不会少于10万人。再加上每个居民小区都有三五位“半拾荒者”,每天一两遍地围着垃圾桶翻捡,力量也很可观。我们解决垃圾问题,除要调动“正规军”和广大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以外,京城十万之众的“拾荒大军”“破烂王”及遍布各个社区的“半拾荒者”们的作用绝不能小视!像老一辈领导人李先念那样公道地对待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为他们创造正常的工作条件;政策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垃圾分类做贡献。如是,做好垃圾分类,治理垃圾之害,一定会大大加快!

北京如此,全国其他城市也是如此;城市如此,乡村也是如此。■

启 事

年份 定价 年份 定价2009年 80元 2010年 80元2011年 80元 2012年 98元2013年 98元 2014年 98元2015年 98元 2016年 98元

欢迎选购本刊以上年度合订本。不另收邮资。汇款地址:郑州市金水路河南省委党史博览杂志社。收款人名称:党史博览杂志社。邮编:450003。您也可以通过扫描本刊版权页上的微信服务号进行网上订阅。垂询电话:0371-65902254 65903334

猜你喜欢
李先念废旧物资废品
废旧物资回收再利用体系建设研究
动动手,废品变宝贝
父亲的废品
将互联网+废品拧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宿迁市五项举措促进废旧物资回收行业转型升级
废旧物资回收金属回收行业还需加强监管
浅谈电力工程拆旧物资的管理
从捡废品中受到的教育
图说李先念
忆抗日战争时期的李先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