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舰螺旋桨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7-10-16 02:02李建忠周建东刘忠强
中国修船 2017年5期
关键词:螺距桨叶叶面

李建忠,周建东,刘忠强

(1.北部战区海军保障部, 山东 青岛 266071;2.4808工厂 威海修船厂, 山东 威海 264200)

某舰螺旋桨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

李建忠1,周建东2,刘忠强2

(1.北部战区海军保障部, 山东 青岛 266071;2.4808工厂 威海修船厂, 山东 威海 264200)

文章介绍了某舰螺旋桨损坏情况和修理难点,遵循相关技术标准和修理经验,进行修复工艺设计,按照相关的技术要求制订修理步骤,并成功地修复了2只损坏严重的螺旋桨,修后试验和使用情况良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螺旋桨;损坏;修复设计; 修复成功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damage condition and the repair difficult points for some marine screw propellersare introduced。Two severely-damaged propellers are well repaired by keeping to the relevant technical standards and experience,with ideal economic efficiency after the test and using.

Keywords:screw propeller;damage;maintaining design;successful repair

某舰采用3叶螺旋桨,直径2 010 mm,螺距2 316 mm,质量1 490 kg, 材料为铸造铝黄铜ZHAl67-5-2-2。修理中发现2只螺旋桨损坏严重,并引起舰尾部异常振动,主机超负荷。螺旋桨损坏程度对照修理技术标准已接近报废,如果采购新螺旋桨不仅价格昂贵,还将严重拖延修理周期。为此,我们在总结以往修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和工艺试验,制订出一套可行的修理方法和工艺,最终使2只螺旋桨得到全面修复,保证了该舰按期完成修理任务。

1 损坏情况及修复难点

螺旋桨损坏情况如图1所示,右桨A桨叶缺损340 mm×150 mm和170 mm×50 mm 2块;B桨叶有2条裂纹,其中1条位于导边叶根处,长280 mm,为贯穿性和重复性裂纹,另外随边叶稍处变形严重;C桨叶有2条贯穿性裂纹,长度分别为140 mm和240 mm。

左桨A桨叶有1处严重弯曲变形,面积约500 mm×120 mm。

检查还发现2只螺旋桨螺距比图纸设计值偏大,其中单叶螺距偏大3.6 %~5.5 %,总平均螺距偏大2.4 %~2.7 %,超出了修理技术标准规定的单叶螺距偏差不超过±2.0 %、总平均螺距偏差不超过±1.5 %的要求。

上述损坏情况归纳起来主要问题是缺损、裂纹、变形和螺距超标,其修理难点:一是B桨叶叶根部位的裂纹,长度占总长近1/3,部位受力大,因此要求焊缝强度高;二是叶面矫正,铸造铝黄铜的延展性较差,容易产生裂纹,而且加热和整形控制难度也较大。

图1 螺旋桨损坏情况

2 修复工艺设计

螺旋桨修复应严格遵循CB970—1981《军用舰船铜合金螺旋桨补焊规则》和CB/T 3422—1992《船用螺旋桨修理技术要求》等有关技术标准,制订好科学合理的修理工艺。

2.1焊接工艺

铜合金焊接是有色金属中焊接较困难的一种,容易产生气孔、夹渣和裂纹等问题。而本螺旋桨已使用35年,长时间处在海水环境中,受到腐蚀和杂质渗入,以及裂纹经过多次焊接的因素,增大了焊接难度。焊接工艺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分析、研究和工艺试验,选择正确焊接材料、焊接设备和焊接参数,制定合理的焊接方法和要求,以克服上述种种问题和困难。

1)材料选择。化验了实物螺旋桨材料成分,结果与设计材料铸造铝黄铜(ZHAl67-5-2-2)基本一致,见表1。按照铜合金螺旋桨修补材料一致性原则,缺损镶补铜块材料即为ZHAl67-5-2-2,焊材选直径为2 mm铝青铜焊丝S214。

2)焊接设备和参数选择。目前,螺旋桨焊接方法有气焊、电焊和钨极氩弧焊,前2种方法焊接黄铜合金时元素Zn的烧损量较大,同时容易产生气孔、夹渣咬边和未焊透缺陷。而钨极氩弧焊热量集中,在氩气保护下电弧燃烧较稳定,金属溶滴的飞溅及焊缝中夹杂物少,焊缝强度及塑性也高,同时还具有功率大、变形小、热影响区小和效率高的优点,也是修理技术标准推荐的焊接方法。本次修复采用钨极氩弧焊,设备为WSME-500型逆变式交直流氩弧焊机,焊接参数可根据焊接厚度不同在表2范围内作适当调整。

表1 螺旋桨材料ZHAl67-5-2-2成分 /%

表2 焊接参数

3) 焊接其它要求。裂纹和缺损镶补焊接基本方法和要求如下。

(1) 缺陷清理。采用高速金属磨头打磨清除缺陷,在保证无缺陷的前提下打磨量尽量小,必要时采用着色法进行确认。重复性裂纹原焊补金属须全部清除。

(2)焊接坡口型式。采用如图2所示的双U型,单面焊后背面清根,要求全熔透焊接。

(3)止裂方法。补焊过程中容易蔓延的裂纹应钻止裂孔。

(4)防变形方法。这条叶根裂纹最大焊接厚度约60 mm,焊接前按图3正反面加装马板,焊接顺序如图4。焊接中要监测桨毂内孔尺寸变化和叶面变形,防止变形超过预期。其它各焊缝焊接除不需装马板外,其余要求照此进行。

(5)消除焊接应力方法。焊补过程中,除打底层和盖面层外,其余焊层和热影响区采用小锤锤击消除应力,每层每段锤击30~50次。同时要注意控制层间温度与预热温度相同。

(6)熔透性要求。全部焊缝均要求为熔透焊,堆焊要顺应叶厚形状,较厚部位堆焊分2~3层,叶稍部位堆焊一层。多层焊相邻二道焊层焊接方向相反,且逐层检查清理表面缺陷和夹渣。

图2 双U型焊接坡口

图3 裂纹焊接时加强

图4 焊接顺序示意图

4)焊接工艺试验。焊接工艺试验是为了验证工艺设计的正确性,检验焊缝强度能否满足预期要求。试样制作2组,每组2件,厚度分别为12 mm、17 mm,规格尺寸符合CCS规范要求,如图5所示。每组其中一件直接进行拉伸试验,另一件从中间切开,按照上述工艺要求进行对接焊接,再进行拉伸试验。试验结果母材试样和焊接试样的抗拉强度分别达到680 MPa和742 MPa,均大于标准GB 1176—1974规定的620 MPa要求。

图5 焊接试样

2.2热加工工艺

1)热矫正方法。螺旋桨常见矫正方法有冷矫正和热矫正,静压力和敲击力。本螺旋桨材料延展性较差,桨叶变形和螺距偏差比较大,设计采用静压力热矫正方法。按照铝黄铜热加工有关要求,热矫正温度定为500~800 ℃,加热范围为矫正部位及向周边辐射500 mm。矫正次序遵循3个原则:先截面厚后截面薄,先变形大后变形小,先导边后随边。截面厚和变形大处采用液压千斤顶施力,截面薄和变形小处采用夹具和叉形撬棒施力。

2)加热及预热保温和退火方法。螺旋桨常用加热方法有焦碳炉、远红外和火焰喷抢等,根据实际经验和工厂条件,本次采用氧乙炔火焰加热。

焊接前预热和焊接中保温应控制在150~250 ℃。预热和保温应贯通焊接处整个截面厚度,范围从焊接部位向周边辐射300 mm,温度梯度不超过每300 mm降低55 ℃,同时应避免局部过热。

焊后局部退火方法:退火温度控制在500~550 ℃,保温的分钟数大于该处截面厚度的毫米数,然后用石棉布包覆缓冷。

2.3桨叶修正工艺

桨叶缺损和裂纹焊补以及变形矫正后,外轮廓线和叶面形状需修正,修正采用切割和打磨的方法。因为本螺旋桨资料不全,修复部位尺寸和形状的确定方法如下。

1) 外轮廓线型值确定。选择一完好无损叶面,按与修正区域相同位置和相同尺寸打上网格,如图6所示,把完好无损叶面的外轮廓线移植到需修正的区域即可。

2)叶面形状确定。同样选择一完好无损叶面,按其形状做出各半径样板,间隔约30 mm,用此样板将正确的形状移植到需修正的叶面上。

图6 桨叶修正示意图

3 修理步骤及有关要求

本次螺旋桨修复涉及内容较多,既有非常规项目:裂纹焊接、缺损镶补、变形和螺距矫正;又有常规项目:测量螺距、静平衡测量和校正,以及最后的表面光顺。各项目交集在一起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影响,分析和梳理后制订出先后次序和步骤如下。

1)桨叶矫正。矫正桨叶变形缺陷和螺距超差,矫正后检查矫正区域不应有新增裂纹。初步测量螺距,控制单个桨叶螺距不超过±1.5 %。

2)裂纹和缺损焊补。焊补桨叶裂纹和缺损,焊补后进行探伤检查,确认无裂纹、气孔、夹渣等焊接缺陷。

3)退火处理。矫正和焊补后按要求进行局部退火处理。

4)修正打磨。焊缝和修补处分2次进行修磨,第一遍留1~1.5 mm的余量,对修磨后露出的小缺陷及时进行补焊,再作第二遍精细修磨,要求焊缝和修补处与周边平顺,无明显凹凸。

5)测量螺距。测量螺距,要求单叶螺距偏差不大于±2.0 %,总平均螺距偏差不大于±1.5 %。

6)光顺和抛光。螺距符合要求后,桨叶作最后的光顺和表面抛光,半径在0.3R以内表面粗糙度为1.6 μm, 半径在0.3R之外表面粗糙度为0.8 μm。

7) 静平衡检查。螺旋桨静平衡允许偏差G≤0.034 kg。

8) 桨毂内孔修研。螺旋桨焊补修复后,桨毂内孔多少会有点变形,修研内孔使锥体接触面积达到75 %,大小端均应有分散接触点。

4 结束语

螺旋桨修复后,检测螺距、直径、静平衡等参数各技术参数全部符合规定要求,探伤无缺陷,表面完整光顺,外观焕然一新,见图7。

图7 修复后螺旋桨

装舰试验舰尾异常振动消失,主机各项热工参数符合要求,爆发压力和排气温度都有所下降,排气烟度有明显好转,航速达到规定要求。试航后对两桨进行水下探查,桨叶表面无裂纹、缺损和变形等情况。目前该舰已出厂使用一年多,螺旋桨工作正常。

U673

10.13352/j.issn.1001-8328.2017.05.010

李建忠(1963-),男,山东安丘人,高级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舰船装备修理工作。

2017-07-31

猜你喜欢
螺距桨叶叶面
桨叶负扭转对旋翼性能影响的研究
叶面上的小水珠
立式捏合机桨叶结构与桨叶变形量的CFD仿真*
教你玩转模型直升机
CJ/T488—2016建筑排水钢塑复合短螺距内螺旋管材
岭石叶面铁肥 缺铁黄化
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宝应用技术研究
为什么落叶大多数是背面朝上
立式捏合机桨叶型面设计与优化①
某调距桨螺距振荡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