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效果的途径初探

2017-10-17 11:38王旭忠
办公室业务 2017年9期

王旭忠

【摘要】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目前我国对中职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空前,各项支持政策不断出台,有力地推动了中职教育的蓬勃发展。不过中职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在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方面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中职意识形态教育现状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同时提出了发展中职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以期推动我国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职教育发展现状;意识形态问题;提高意识形态途径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中职教育的发展,国家将大量教育经费都投向了中职教育。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社会对于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中职教育进入黄金发展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每年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校的学生大多数年龄在十七、八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人生、价值观念初步确立,思想体系尚未成形,这些特性决定了这一年龄段必然是中职生的多事之秋。近几年在中职学校中爆发的群体事件背后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并要求我们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这些问题。

一、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状况

在近几年持续的大学扩招、普高扩招的冲击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状况每况愈下。中职学校入学的学生已不仅仅只是学习落后于整体水平,而且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学生日常行为表现较差,甚至出现焦虑、冷漠、自卑、对抗、甚至怀疑社会等非正常的心理状态。以就业为主体的中职学校的学生经过2-3年的教育培训,最后大多直接走向了工作岗位,特别是南方发达地区的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在这些企业里工作的中职毕业生,必然要受到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若在中职学校没有牢固树立良好的三观,必然在毕业后产生意识形态的解体。

马克思曾说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图谋的思想阵地,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虽没有迷漫的“硝烟”,但同样“惊心动魄”。作为培养劳动力大军的中职学校,每年向社会输入5500万劳动力,必须要高度关注和准确把握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牢牢掌握中职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和主动权,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

二、中职学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途径

(一)巩固有形空间阵地。有形阵地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传统阵地。从现实空间上来说,学校的所有场所都是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阵地,也都会发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1.用主流价值观的各种实现形态和现实载体强化校园环境建设。要认真研究主流价值观的实现形态和现实载体,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学校优良传统等浓缩固化,并用雕塑、标语、校训、文化墙、宣传栏、校史展等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在充满主流价值观的环境中受到熏陶。

2.强化课堂教育和管理的针对性。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文化素质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活动和人格魅力,必须以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为根本要求,决不允许散布与此相违背的错误理论,并以此作为教师的根本要求和课堂纪律,加强课堂的严格管理。

3.加强对传统媒体的管理。校报、校刊、杂志、校园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作为舆论的喉舌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由于其受众较多,一旦出现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也是巨大的。

(二)拓展虚拟空间阵地。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运用,中职学校网络新媒体等虚拟空间正在逐渐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战场,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使之成为我们的主阵地。

1.采取措施提升校园网的教育功能。要容纳汇集多种形式的教育资源,包括网络公开课、教学名师讲堂等,使校園网成为师生接受教育的阵地,要采取措施提高校园新闻的点击率,使校园网成为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渠道。

2.创建并用好网络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当前,微信、微博等互动交流平台深受青年学生喜爱,绝大多数学生使用这些新媒体方式获取信息、交流沟通,南阳市商务管理学校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对学生的影响,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先后建立了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以党支部和班级为单位建立了微信群,定期发布工作信息,随时与学生互动交流,使新媒体成为深入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平台。

三、中职学校畅通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渠道

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畅通主渠道,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全校各部门共同参加、上下协调一致、政令畅通的工作格局。

(一)学校领导班子在意识形态工作上要高度一致。学校领导班子作为学校工作的领导核心,对全局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决定性作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键在于校级领导班子明确职责,统一认识,协调一致。

1.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学校党委要强化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班子成员特别是书记校长,要切实提高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自觉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工作来抓。坚决杜绝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2.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顶层设计。学校领导班子要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每年研究制定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和教职工宣传思想工作要点,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体制机制、队伍建设、经费支持方面提供保障。

(二)学校各部门在意识形态工作上要明确任务。建立意识形态工作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关键是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通过统一的工作部署和协调一致的工作步骤,同时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工作考核范围,使全校各部门在意识形态工作上形成合力。

1.党委宣传部门牵头抓总。党委宣传部门必須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本部门一项重要工作加以落实,通过制定工作计划、协调部署各部门开展工作、统一协调配置全校宣传思想工作资源、检查督促考核各部门任务完成情况、对日常宣传思想工作进行管理等方式,代表党委牵头做好全校意识形态工作。

2.落实各部门工作任务。要根据学校总要求,明确各部门各学院意识形态工作要求,使意识形态工作成为各部门的分内工作;要把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总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学院工作任务中去,每年检查考核各部门各学院意识形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三)意识形态工作运行上要形成闭环。当前,导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域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任务明确了、工作部署进行了,但是对工作落实情况缺乏检查督促,对意识形态阵地,包括讲座、课堂、网络等的运行情况缺乏有效监督,对突发事件的发生缺乏良好的反馈、报告、纠错机制。因此,要重点开展反馈纠错机制建设。

1.加强校园管理。依托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部门,依靠成熟的校园安全稳定巡查机制和技防手段,明确工作职责,对校门、校园公共场所等加强巡查监控,发现问题快速处置并及时上报,有效杜绝意识形态阵地失控现象。

2.加强业余时间课堂活动管理。建立并严格落实讲座报告审批制度,凡是邀请校外人员到校内举办讲座、报告、论坛、学术沙龙等活动,主办部门须提前登记报告主管部门,按程序由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举办。举办过程中,主办部门须全程参加,不允许出现办而不管的现象。

3.加强网络管理。以青年教师、学生工作干部为主要力量,建立网上宣教队伍,针对校园网、学生点击率较高的网站和交流互动平台,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置问题,开展网上宣传教育。

四、依靠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力军

做好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关键在于建设政治敏感性强、思想政策水平高、业务精通的骨干队伍。充分相信和依靠他们,采取措施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意识形态工作水平,是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出路。

(一)加强教师队伍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建设。教师直接承担教书育人的重任,是学生思想学业进步的导师,广大教师是意识形态工作中最重要的力量,加强教师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建设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和基础。要采取措施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使广大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提高学生思政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直接面向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专职工作队伍,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学生思政干部和学生党员生活在学生中间,他们了解学生思想学习各方面的情况,他们既是受教育的对象,更是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最前沿的工作者。因此,要使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真正切合实际,确保有的放矢,当务之急是提高学生思政队伍和党员队伍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意识。

(三)提高干部队伍意识形态工作管理能力。学校干部队伍承担着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任务,是学校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和落实者。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无小事,也没有重要不重要的部门之分,全体干部都承担着意识形态工作的职责。要通过大规模培训,使干部队伍充分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规律、突出问题表现以及政策要求,依据意识形态工作组织管理体制机制,旗帜鲜明、合法依规开展意识形态管理工作,使学校意识形态管理工作纳入正常健康的轨道。

(四)中职学校意识形态工作任重道远。中职学校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掌握科学知识的专门技术人才,还在于“形塑性格,造就伦理,培养或者说教化能够感受到真、善与美的人,能够领悟到人之尊严,能在有限性上建树的伟大的人”。作为培养劳动力大军的中职学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任重道远。要高度关注和准确把握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牢牢掌握中职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同时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好更多的专门技术人才,为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培育出更好更多的新的一代。

【参考文献】

[1]新形势下怎么做好青少年意识形态工作.杭州网,2014-08-07.

[2]吴楠,王广禄.高校处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中国社会科学网,2014-02-28.

[3]蒋红.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现状分析与思考.社会主义论坛(江苏大讲堂),2014(10).

[4]张倩倩,蔡文伯.我国中职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河教育,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