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质量兴农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

2017-10-19 11:57策划整理本刊编辑部
甘肃农业 2017年19期
关键词:兽药农产品质量

■策划/整理 本刊编辑部

推进质量兴农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

■策划/整理 本刊编辑部

8月,农业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推进质量兴农情况,本刊编辑部结合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广德福介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情况和回答记者的提问,了解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绝大多数来自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吃得是不是优质、安全、绿色、营养,已成为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最神圣的责任。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农业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质量兴农战略,认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狠抓突出问题治理,取得阶段性进展和成效。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连续5年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今年上半年合格率达到97.6%。主要在以下五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标准先行品牌增效。制定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6000多项、农业行业标准5000余项,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实现有标可依。开展标准化生产创建活动,创建“三园两场”1.8万多个,“菜篮子”大县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基本实现按标生产。稳步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三品一标”总数达11.7万个,一大批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摆上了超市货架和百姓餐桌,更好地适应了城乡居民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二是专项整治严打重惩。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开展禁限用农药、“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等专项整治行动,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近5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989万人次,检查生产企业1370万家次,查处问题23.8万起,清理关闭生猪屠宰场1107个,一大批违法犯罪分子被依法逮捕判刑和重罚,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8.3亿元。三聚氰胺连续8年监测全部合格,“瘦肉精”监测合格率处于历史最好水平,地下生产经营链条基本打掉,高毒农药和禁用兽药问题基本解决,区域性、行业性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三是健全体系强化能力。监管体系从零起步,监管能力由弱渐强。截至目前,全国所有省(区、市)、88%的地市、75%的县(区、市)、97%的乡镇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落实监管人员11.7万人。大力推行农业综合执法,执法监管已从季节性、运动式专项打击转变为常态化、专业化日常监管。国家投资130亿元,建设了部、省、地、县质检机构2770个,检测人员达3.5万人,基本实现了部、省、地、县全覆盖,检测能力迅速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进程加快,实施种子追溯编码标识、兽药二维码制度和农药质量追溯试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于今年6月30日正式上线试运行,即将成为政府智慧监管和公众信息查询的云平台。

四是创新方式落实责任。按照国务院食安委部署,组织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首批107个创建试点县(市)去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到99.3%、群众满意度达到90%,比创建前分别提高2个和20个百分点。今年3月,又启动了第二批215个县市创建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了创建范围。强化属地管理,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列入对地方农业部门的绩效考核内容,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对失职渎职行为依法依纪追究责任。严格落实生产经营者的第一责任,要求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依法落实相关质量安全保障措施,加强对农户的教育,杜绝使用不合格农业投入品。

五是加强配合完善机制。加强与国家食药监局等部门协调配合,建立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衔接机制,试点开展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建立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实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范围涵盖全国31个省(区、市)155个大中城市110种农产品,监测农兽药残留和非法添加物参数94项,基本覆盖主要农产品产销区、老百姓日常消费的大宗农产品和主要风险指标。组织开展农兽药残留、收贮运、产地环境等专项风险评估,强化风险管控措施。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可以负责任地说,经过各级农业部门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农产品消费安全是有保障的,农产品质量是安全可靠的。让广大消费者有知情权,能放心消费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隐患仍然存在,一些地区、个别品种上还比较突出,个别生产者受利益驱动违法违规使用禁限用药物行为尚未杜绝,各方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期盼和要求越来越高,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

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下一步,农业部将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发展,不断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具体来讲,就是抓质量、保安全、严监管、促发展、惠民生。抓质量,就是以质量提升为目标,以品牌化带动标准化,推动绿色发展,科学用药、合理施肥,按标生产,切实把好质量安全生产源头关。保安全,就是要守住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底线,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加快检测和追溯体系建设,提升基层监管能力,加强与食药部门对接,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让人民群众放心消费。严监管,就是要依法监管,从严监管,主要是从生产端、供给侧发力,加强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和生产过程管控,坚决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坚持严防严控严管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坚持露头就打、从严从重的原则。突出问题导向,大力倡导“发现问题是业绩、解决问题是政绩”的担当精神,会同公安等部门严打违法犯罪行为。促发展,就是要把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是生产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基础,也是质量兴农、实行品牌农业的前提条件,更是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惠民生,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一切工作围绕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保障老百姓一日三餐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是各级农业部门的神圣职责,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切实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问:我们国家已经建立起可追溯体系管理平台,能否再详细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广德福: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追溯体系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有效手段。我们已经在一些标准化的农村产区包括一些规模化的农垦产品、生猪检疫标识等方面进行一些探索,一些地方农业部门也对一些品牌农产品和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开展了追溯试点。总体上看,追溯管理对规范农产品生产行为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公众消费信心有比较好的促进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构建全国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不断完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形成全国一盘棋的传输、调度和数据处理中心。

二是加快构建追溯制度机制,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统一各追溯参与方的行为。

三是开展追溯试点,优先将生猪和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纳入追溯范围,以规模化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重点。通过试点,以点带面,普及农产品追溯管理,让生产行为可追溯,让消费选择可识别。问:国内农药残留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我国正在修订农兽药残留标准,这对管好农兽药残留问题将起到什么作用?

广德福:农兽药残留标准是评价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科学基础,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依法监管的重要依据。

对农兽药残留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农作物和动物只要使用农药兽药治病治虫,就可能形成残留,但有残留并不意味着不安全,关键要看残留的量值是否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我国的农兽药残留限量值都是经过科学实验和风险评估得出的,并且设定了100倍的安全阈值,只要在标准限量范围内,就是安全的。

我国农兽药残留标准的制定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规范,而且与国际食品法典是一致的。例如在制定残留标准时,是以最大可能的安全风险作为基础,同时考虑到物种间的差异以及孕妇和儿童的安全,计算残留时增加了100倍的安全系数。也就是说,标准限量值通常为风险评估安全值的1%,是非常严格的。

目前,我国共制定了6000多项农兽药残留标准,基本覆盖我国常用农药兽药品种和主要食品农产品种类。为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农业部已制定农兽药残留标准制修订5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及其配套检测方法标准达到1万项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突出一个“快”字,加快农兽药残留标准制修订进度,初步打算每年新制定农药残留标准1000项,兽药残留标准100项,争取早日实现生产有标可依、产品有标可检、执法有标可判,争取达到这个目标。问: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认为农民销往市场的农产品和自己家吃的农产品不一样。您怎么看?

广德福:我们也注意到有这个说法。这说明了大家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非常关心。最近几年社科院有一个舆情调查,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在居民关注中一直靠前。我认为,我国农产品总体是安全的、有保障的。之所以这样说,主要看三条:

一看是不是符合标准。这是最基本、最核心的,也是各国通行的做法。目前我们的质量标准正在与国际对接,上市销售的农产品96%以上是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已经连续5年监测合格率在96%以上,今年第一季度达到97.6%。也就是说,不管是农民自己吃的还是销往市场的菜,只要符合标准就是安全的。

二看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差。与本世纪初相比,蔬菜、畜产品、水产品当时例行监测合格率是60%左右,现在的监测合格率达到96%以上。我们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使监测合格率上升了30多个百分点。

三看能否及时发现和查处问题。近年来,农业部加大了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力度,连续开展专项整治,查处了一大批案件,“三聚氰胺”多年监测合格,“瘦肉精”基本被打掉地下生产经营链条,高毒农药和禁用兽药得到较好控制。

当前,我们要做的,从根本上讲就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源头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我们主要是守住田间地头,积极加大农民科学用药知识指导培训力度,推行绿色防控、健康养殖等生产技术,把好食品安全第一道关口。同时,大规模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推动规模化以上生产经营主体落实生产记录、休药期制度,使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可控制、流通过程可追溯,为社会不断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同时,我们也将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紧盯禁限用农药、非法添加等可能存在的问题,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发现一起就查处一起,严厉打击,绝不姑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问:下一步有什么举措,提高老百姓对谣言的抵抗力,以及大家对农产品安全消费的常识水平?

广德福:下一步,针对谣言的曝光,陆续安排一些科普知识宣传,最主要的是政府从严监管,保障标准化生产。

今后,我们将充分运用专家的力量,广辟宣传渠道,积极开展风险交流和科普宣传。一是建立稳定有效的风险交流机制,畅通政府、专家、企业、媒体和公众之间的风险交流渠道,构建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常态化、多样化的风险交流,及时准确地对外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权威信息,澄清不实传闻,加大虚假信息惩戒。三是加强科普宣传,采取印发知识手册、宣传挂图、技术资料等方式,不断提升生产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针对公众普遍关注的农药残留等热点问题,积极运用新媒体、自媒体等手段开展科普解读。同时,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宣传活动,提高科学认知,引导放心消费。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是非常好的、非常有保障的,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13亿人口,资源禀赋条件这么有限,要保证13亿人一日三餐吃饱、吃得安全、吃得放心,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也只有我们国家才能达到这么高的水平,我觉得成果来之不易。

英国《经济学人》是一个非常权威的杂志,它对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状况作过一个评估,有食品安全消费指数承受能力、食品安全质量保障水平等27项定量定性指标。中国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状况在107个国家当中排在42位,这说明我们食品安全水平是靠前的。所以,大家可以放心消费,大家对我国食品安全要有信心。当然各级监管部门、政府部门,一定本着为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发现问题果断处理,为老百姓食品安全保驾护航。问:关于推动科学用药、合理施肥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表、思路和举措?

广德福:农业部今年启动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这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还提出“一控两减三基本”的面源污染总体治理思路。一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到2020年,确保农业灌溉用水量保持在3720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二是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范围,推广水肥一体化;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扩大低毒生物农药补贴项目实施范围,加速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应用。到2020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肥料、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三是推进养殖污染防治。推行畜禽清洁养殖和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75%以上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贮存处理利用设施。四是深入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利用为主,积极发展秸秆新能源和原料工业。到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五是着力解决农田残膜污染。加快加厚地膜标准制(修)订和推广使用,扶持建设一批废旧地膜回收加工网点。在新疆等地启动农膜回收补贴试点,通过这些措施,力争到2020年,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关于标准问题,我们的目标是“十三五”期间每年要增加农药残留1000项,兽药残留100项,争取在“十三五”期末达到10000项,基本和国际接轨,同时加快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把标准转化为明白纸和操作手册,早日实现生产有标可依、按标生产、执法有标可判。所以,我们将来农业发展的方向一定是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这也是时代的需求。

(编辑:王骏杰)

猜你喜欢
兽药农产品质量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质量”知识巩固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按新规执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质量投诉超六成
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