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影响

2017-10-19 13:23广州市白云区第三人民医院510545庞志丽王尚明萧素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4期
关键词:胎儿资料护理人员

广州市白云区第三人民医院(510545)庞志丽 王尚明 萧素娟

中期妊娠引产是终止妊娠的措施,是我国针对疾病、非法妊娠、先天性畸形儿、死胎等妊娠妇女终止妊娠的主要方法[1]。本研究主要以81例中期妊娠引产患者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法探讨心理护理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的81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11月收治的中期妊娠引产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现将患者资料整理如下:对照组患者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7.2±2.1)岁;孕周:14~25周;平均孕周(19.2±2.3)周;婚姻状况:已婚31例,未婚9例;其中死胎17例,畸形胎儿10例,胚胎停育6例,未婚先孕4例,避孕失败3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7.9±2.7)岁;孕周:13~26周;平均孕周(19.9±2.5)周;婚姻状况:已婚33例,未婚8例;其中死胎15例,畸形胎儿11例,胚胎停育7例,未婚先孕5例,避孕失败3例。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行中期妊娠引产的标准,排除手术禁忌症、严重躯体疾病、神经系统障碍、严重肝肾疾病等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婚姻状况、引产原因等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能够进行对比。

附表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对比(±s,分)

附表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对比(±s,分)

组别 患者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0 74.61±8.54 68.62±6.51观察组 41 75.11±9.21 50.21±5.33 t值 / 0.536 5.139 P值 / >0.05 <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常规手术内容指导;早上八点定时进行巡房,询问患者的身体变化情况,夜间加强巡视频率;常规进行用药指导,保证患者掌握药物具体的用法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等;给予出院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术前 邀请专业的心理医生对护理人员的心理辅助技能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正式上岗。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详细阅读,对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对引产的相关知识进行评估,同时也要注意对患者家属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予以患者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指导。首先可采用面对面讲述的方式告知患者引产的相关知识、引导患者了解不良情绪的危险性,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其次采用恰当的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沟通,为患者开设单间,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对于畸形儿或者死胎患者要加强优生优育理念宣传教育,劝导患者积极面对手术治疗。

1.2.2 术中 护理人员要耐心陪伴患者整个引产过程,观察产程进展、宫缩情况以及阴道出血情况,予以患者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维持情绪稳定。宫缩时指导患者掌握缓解疼痛的方法,例如深呼吸、转移注意力、调整体位,也可请患者家属予以陪伴和支持,宫缩间隙要鼓励患者适当进食进水,保持体力。对于紧张、焦虑的初产妇,护理人员要予以理解和支持,予以更多的精神安抚;对于畸形胎儿患者,分娩后对畸形胎儿及时正确作出处理,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消除患者愧疚心理。

1.2.3 术后 术后家属和护理人员要继续予以患者精神鼓励,帮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面对治疗,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此外要做好术后宣教工作,内容包括优生生育、性生活观念、性道德观念、术后清宫的重要性、节育知识等,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性观念和生育观念。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总分100分,无焦虑:<50分,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70分。②采用自制问卷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主要从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技能操作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总分100分,满意:>85分,较满意:60~85分,不满意:<60分。护理满意度=满意率+较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SSPS19.0统计学应用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n)采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附表。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2.5%(25/40),其中满意13例(32.5%),较满意12例(30%),不满意15例(37.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15(39/41),其中满意18例(43.9%),较满意21例(52.1%),不满意2例(4.9%)。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转变已是必然,可见心理干预在医学发展中的重要性[2]。事实上心理、精神、躯体是不可割裂的,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影响,实施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助于帮助患者保持身心健康,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及提高治疗配合度,促使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以及提高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改善预后[3]。

经问卷调查,多数中期妊娠引产患者存在以下几种情绪:恐惧(手术、疼痛、未来生育、感情维持)、烦躁急切(手术不适感)、自卑焦虑(害怕周围人群评头论足、家人嘲讽、对胎儿不舍)、悲伤愧疚(因疾病引产、对胎儿不舍)等,因此进行心理干预至关重要,如果任由其发展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也会给周围人群带来负担。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充分将人性化的护理理念贯穿护理活动的始终,真正以“患者”为中心;措施依据各个阶段进行设定,且充分遵循个体化差异原则,针对性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明显降低,且护理满意度较高,说明心理干预在中期妊娠引产护理中必要且有价值,护理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中期妊娠引产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配合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胎儿资料护理人员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