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创新护理流程的临床研究

2017-10-19 13:2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医院528308区燕珊李月弟陈宝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4期
关键词:病区通气机械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医院(528308)区燕珊 李月弟 陈宝华

重症监护病房(ICU)所接收的患者通常均具有较高临床风险,其病情复杂多变且进展迅速[1]。机械通气是ICU患者的常见治疗方式,通过呼吸机等设备维持患者正常呼吸状态[2],但该种侵入性操作不仅会加重临床护理任务,也经常诱发多种相关并发症。我院针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采用了创新护理流程,获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本院ICU收治的60例重症患者,全部病例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6~72岁,平均(49.8±5.3)岁。其中,重度颅脑损伤6例,急性脑卒中8例,急性中毒4例,中枢神经感染3例,慢阻肺急性发作合并肺部感染9例;观察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4~71岁,平均(50.7±5.8)岁,其中,重度颅脑损伤5例,急性脑卒中9例,急性中毒7例,中枢神经感染2例,慢阻肺急性发作合并肺部感染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转入ICU时间超过24h,②给予机械通气治疗,③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咽喉部存在创伤或烧伤,②存在气胸或丧失自主呼吸功能,③合并恶性病变、血液动力不足或其他脏器功能障碍。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流程开展临床护理工作,为患者创造舒适的病区环境,持续开展生命体征与意识精神等临床监测,每日协助患者进行个人卫生清洁,当班护士负责翻身、叩背及导管检查等日常工作。观察组患者均给予创新护理流程,通过开展临床路径、流程再造与持续质量改进来实施具体临床护理内容。①护理人员共同讨论,根据以往经验建立临床护理路径表,严格遵循标准规范确定心理干预、临床宣教、导管管理、病情监测及生活干预等护理内容,同时在表格中详细表述护理人员、工作时间、护理方法、干预频率等情况。ICU护士根据护理路径表开展工作,持续干预过程中对存在问题进行上报。②合理配置ICU护理工作流程,保证抢救、人员配置与病区环境的合理程度,合理分区所收治患者,有效安置相关救治用品,建立高、低年资良好搭配的护理人员配置,促使当班护士能够更为迅速、准确的完成护理工作,满足临床要求。③建立由护士长、主管护师共同组成的质量监控小组,建立ICU护理工作效率与质量目标,根据管理流程评估护理实施效果,定期进行临床工作总结,听取患者与家属相关意见建议,对不符合规范的护理内容进行调整,然后再按照创新护理流程开展临床工作。

1.4 评估指标 根据病区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评估两组护理质量,包含病区环境、护士规范、药物管理、护理安全与护理管理5个方向,各项目总分值为20分,考核总分为85~100分为护理合格;同时,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种类及发生率,以此评估对临床安全的改善效果。

1.5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附表1 两组间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比较(±s)

附表1 两组间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病区环境 护士规范 药物管理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对照组 30 16.3±0.8 16.8±0.7 16.1±1.1 16.9±0.9 16.5±1.3观察组 30 19.3±0.4 19.5±0.3 19.3±0.2 19.7±0.2 19.6±0.2 t 4.92 4.46 4.71 4.58 4.46 P<0.05 <0.05 <0.05 <0.05 <0.05

附表2 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 结果

2.1 两组间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病区环境、护士规范、药物管理、护理安全与护理管理等方面的考核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1。

2.2 两组间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3 讨论

机械通气是ICU常用治疗方式之一[3],主要是指针对自然通气障碍患者采用呼吸机等设备辅助呼吸,促使其有效通气并恢复氧合功能,以达到争取临床救治时间的目的[4]。目前,大部分医疗机构ICU均已推广应用该项技术,在重症脑部疾病、肺部疾病、行大手术后以及其他自主呼吸障碍患者中均有良好应用效果,但在开展该项侵入性操作后仍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对临床治疗形成严重阻碍。近年来,临床医疗改革进程逐渐加快,为更好地满足患者临床要求,医疗机构护理模式不断创新。创新护理流程源于现代化管理学科,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相关工作流程,促使其工作标准性、有序性与合理性均得到显著改善,从而促进护理服务最优化。在本次研究中3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均接受了创新护理流程,为全面评估其临床应用效果,我院在护理操作质量与临床并发症两方面进行了观察和评定。结果显示观察组中病区环境、护士规范、药物管理、护理安全与护理管理等护理质量考核结果均显著好于常规护理流程组,并且观察组患者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声带损伤、气道糜烂、气道坏死、声门水肿与局部溃疡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流程组,证实ICU采用创新护理流程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患者的临床风险,从而为ICU治疗提供积极作用。马媛等研究指出行机械通气患者接受创新型护理流程可缩短临床救治时间,抑制并发症发生,完善临床护理质量,与本研究结论基本一致。综合本次研究笔者认为各级医院ICU均可推广应用创新护理流程模式,但在开展护理管理过程中需着重关注质量控制工作的实施,通过反复进行质控管理不断完善护理流程与护理内容,避免遗留不当问题从而影响护理质量及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创新护理流程可良好改善ICU机械通气的护理质量,积极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确切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病区通气机械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调试机械臂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简单机械
按摩机械臂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