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2017-10-19 13:23河南省偃师市人民医院471900孙晓莉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4期
关键词:品管圈产科孕产妇

河南省偃师市人民医院(471900)孙晓莉

医院作为人员流动频繁且密集场所,与人们生命健康密切相关。产科作为后代繁衍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涉及到人文及伦理内容。因此,产科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和关键,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促使患者于就诊中获取更为满意的服务,乃是护理界的热点话题[1]。医院产科不但风险颇高,而且任务繁重,尤其是收治病人所存特殊性,常需夜诊或急诊,如若不慎,便会引发护理或医疗纠纷,所以针对产科护士而言,需保持时刻警惕,促进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提升,最大限度地减少纠纷[2]。故此,本院产科于2015年实施品管圈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于2015年实施品管圈活动,为有效改进护理质量,实现护理风险降低,主要构建3个品管圈小组,即健康教育、新生儿护理及孕产妇护理。产科护理人员共计24名,年龄区间为21~51岁,平均(33.45±1.82)岁,工作年限:低于5年及5~10年各为5名,11~20年及超过20年各为7名;学历:本科4名,大专18名,中专2名。

1.2 方法

1.2.1 建立品管圈活动小组 组织护士就品管圈特点、活动方法及活动原则进行学习,促使护士充分了解运用品管圈开展质量管理。而后基于自愿情况下,全科24名护理人员及6名妇科护士,共计30名,组建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分析2015年产科护理缺陷资料及孕产妇反馈、质量检查等,就潜在或已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识别。发现问题有:孕产妇满意度低;胸牌经常脱落;新生儿手圈丢失;住院孕产妇较低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等,依据此问题,把24名护理人员分划分为3组,分设QCC小组,即健康教育小组、孕产妇护理小组及新生儿护理组,各小组自行选定圈长,护士长担任督导。

1.2.2 活动内容

1.2.2.1 新生儿护理组 依据新生儿胸牌及手圈经常脱落问题,就出现此状况原因进行分析,即产妇及其家属缺乏对新生儿胸牌及手圈的重要性认识;胸牌及手圈质量不合格;针对此问题,品管圈话动小组对此开展讨论,制定对应改进对策,即:①向护士长及相关部门汇报,就新生儿胸牌及手圈重新定制;②培训助产护士,规定新生儿需系一足圈及一手圈,共双圈;③将新生儿胸牌及手圈的重要性讲解于产妇及家属,告知其不可将其随意摘除,每次迁床及洗澡时,需对手圈及胸牌进行核对。

附表1 品管圈实施前后护理缺陷发生率对比

附表2 品管圈实施前后相关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对比

1.2.2.2 孕产妇护理组 分析以往所存有的质量问题,即估计产程不足,催产素滴注过程中,未能做到及时巡视;会阴清洗过程中,将患者躯体随意暴露等。分析原因:护士技术不熟练,责任心不强,服务不到位,制度落实不严,未尊重产妇隐私权及生命健康权。措施:①护士或助产护士于产妇待产中,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如若发现异常状况,则及时告知医生,并协助其处理。②在采用催产素行静脉输注引产时,就产妇子宫收缩状况予以密切观察,并对胎心音变化状况及产程进展予以了解,防止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状况。③生产后,则对产妇自动收缩状况给予密切观察,了解膀胱充盈程度、引导出血量及子宫底高度等,叮嘱产妇早排尿,且将下床小便所需注意事项事先告知产妇,做好相应记录工作,如若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品管圈孕产妇护理组活动每半个月1次,依据满意度调查结果,开展讨论,对成果给予肯定,并对成果进行深入分析。将成功经验融入至标准化管理之中,另收集、整理、讨论及研究新意见,对各项措施予以改进。

1.2.2.3 健康教育组 针对住院孕产妇具有较低的相关知识掌握率的问题,通过品管圈活动小组深入讨论,制定了具体的改进对策,即:①制定关于产科的多种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且通过专家指导及查阅相关资料,就产科孕产妇健康教育资料予以编写,而后上交至护理部,而护理部则组织品管圈成员,审定其内容,然后将具体内容编制成健康路径行动表。②针对护理人员所开展的健康教育,需将护理查房及业务学习列为重点,并促使护士就宣教方法及护理内容予以更好掌握;不仅要对路径内容学习予以注重,还需重视护理人员沟通能力的培养。品管圈健康教育组每间隔半个月开展一次活动,依据护士长对孕产妇有关知识调查结果,开展深入讨论,并就其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的改进对策,督促尽快落实。

1.3 评价标准 ①新生儿护理缺陷,即胸牌及手圈丢失率;②住院孕产妇相关知识掌握率,即知识掌握得分≥80分,则为掌握。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由SPSS20.0实施处理,行X2检验。差异显著时,则由P<0.05予以表示。

2 结果

2.1 品管圈实施前后护理缺陷发生率对比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胸牌丢失及手圈丢失发生率相比于实施前,明显降低(P<0.05)。见附表1。

2.2 品管圈实施前后相关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满意度及相关知识掌握率相比于实施前,高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见附表2。

3 讨论

产科乃是一个高风险科室,急诊多,患者病情特殊且进展快,针对产科护士而言,开展更为人性化、科学化及优质护理服务尤为重要。本院产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构建了3个品管圈小组,即健康教育、新生儿护理及孕产妇护理,由护理人员资源组建团队,能够及时发现所存问题,且在小组内对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通过讨论找出具体解决对策及改进措施,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3]。此外,通过活动实施,还强化了护理人员间交流与沟通,在协同配合下,更好地为孕产妇提供护理服务。由实施结果可知,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除可实现孕产妇满意度及知识掌握率提升外,还可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值得医院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品管圈产科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