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的去产能改革分析

2017-10-19 17:37李越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29期
关键词:钢铁产业失业人员

李越

摘要:在我国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现状下,从需求方面进行管理的绩效已经不明显,这时候从供给侧进行“去产能”就显得格外重要。“去产能”是我国五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即“三区一降一补”的首要任务。但是“去产能”的实施不能是简单的死板标准,应该综合考虑技术创新、地方政府的实施能力、去产能后失业人员的妥善安置、有可能产生的银行坏账的合理处理等,不能让去产能最后发展成一刀切、去人员的政策,这反而会不利于去产能的正确实施。

关键字:钢铁产业;去产能;一刀切;失业人员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9.008

1钢铁产业去产能的必要性

钢铁产业作为第二产业中的原材料工业,是指那些从事黑色金属开采和冶炼加工的产业,其中黑色金属包括铁、锰等金属。钢铁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基础产业,作为原材料的加工部门处于产业链的中游,其上游产业是钢铁冶炼和加工产业发展的基础,其下游产业是钢铁产业作为供给者存在时的需求方,大致包括房地产、机床、机械行业、制造业等产业。所以说,钢铁产业在有变化时对其他行业的关联效应、扩散效应都较大,其受经济周期变化的影响也较大。钢铁产业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如今由于环境问题、资源的浪费、没有可持续生产的理念以及产业严重过剩等问题我国的钢铁产业不再是以前的高速增长。现如今钢铁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1.1钢铁产业的集中生产率低

我国的钢铁行业主要呈分散、集中生产率低的特点,我国十大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在2014 年只占全国总量份额约为 37%,这一数据更加证实了我国钢铁产业的分散,大型企业的产量远远不如国外。在经济意义上钢铁产业具有规模经济,也就是说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长期平均成本会呈现下降趋势,从而会增加盈利水平,分散的格局会使得各个中小型企业都希望通过增加产能来使得自己的盈利变多。同时,相对不够完善、不够发达的物流产业,增加了跨地区交易的难度,也增加了物流成本,进而会进一步产生通过增加产量来获的收益的恶性循环,造成钢铁产量的大量增加。另一方面,每一个钢铁企业的规模都相对较小的情况不利于进行出口,议价能力也较低,海外市场无法打开,海外需求也就无形中减少了。也就需要“去产能”的政策进行产业筛选,完成必要的产业合并,从一定层面缓解过分的“供过于求”的问题。

1.2产业相对地区经济、资源的不平衡

我国的钢铁发展较好的企业大部分都聚集在发达的地区,这是因为其一,发达城市的钢铁需求量大,最明显的便是钢铁产业的下游产业房地产产业,房地产产业是钢铁产业的三大需求产业之一,大城市相对较为活泼的房地产产业无疑就增加了对钢铁产业的需求,从而过剩产能就会相对较少。其二,大城市的經济反弹性和调整能力比较好,即使在经济衰退时也可以大致稳定城市的发展。从这一层面看,钢铁产业的产能过剩有一定的区域特点。

相对于曾经开采高度的地区,当一个地区未经开采过,黑色金属资源比较丰富时,该地区会以其富裕度高的黑色金属吸引许多钢铁产业进行开采,处于运输费用等大部分企业会采取就近原则,在该城市展开经济活动,从而该城市的钢铁产业供给会大幅增加,短期的GDP会迅速增加,可是相对的需求量却不会大幅度增加,就长期而言就会产生所谓的产能过剩和开采过度,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此时通过“去产能”的方式控制住产出可以有效地解决该问题。

1.3钢铁产业技术跟不上发展

我国的钢铁产业虽然发展的比较快速,但主要是通过生产附加值低的钢铁来获得产值的增加,技术水平相对国外的钢铁行业相对较低,通过“去产能”可以推进技术改革,强制那些生产效率低的厂商,留存下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的产业,从而使整个钢铁产业的生产率提高,技术进步,用留下的厂商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2“去产能”政策实施面临的问题

2.1地方政府实施不到位

我国的中央政府已经公布了我国2016年的钢铁产业4500万吨的“去产能”任务,具体到实施时就需要地方政府的充分理解和配合,正确的进行“去产能”引导。可是就我国现在的“去产能”的政策实施来看,由于大部分地区都是以GDP、新增投资项目等经济增长指标作为评估标准,有很大一部分地方政府官员为了使自己的年末业绩报告比较好,进而获得升值或者是其他奖励,选择对个别产业的支持,其中就有对新增钢铁企业的拨款支持或是税收鼓励,这一举措会让这些钢铁的单位生产成本下降,同一产出的盈利相对于无政策支持时的盈利高,从侧面上鼓励产能增加,这一现象在自然资源过剩和地方政府不完善的地区更为严重,这会引起钢铁行业的产业进一步的增加,过剩产能反而加速扩张,这与中央政府的“去产能”政策目的完全相反。

2.2简单的一刀切,不重视技术创新

当中央政府将具体的“去产能”分配给每个地区时,现在江苏、湖北、福建等的去产能任务都已经超额完成,但是钢铁行业的创新技术大体上来看却没有提高,这是因为有一些地区只是单纯的让那些产能严重过剩或是有严重外部效应的企业退出市场,仅仅实施一刀切的管理方法,并没有将产业创新的因素考虑进去。然而“去产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过剩产能的问题之外还需要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一个行业的发展所依赖的技术的创新,包括原材料的利用率、最终产品的生产率、可持续发展、废弃物的安全处理等,这些方面都会为“去产能”的进一步实施创造条件。

2.3陷入“囚徒困境”

在“去产能”政策实施的初级阶段,很多企业明明处于亏损的水平,此时停止生产和继续生产相比反而更加有利可图,可是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还是选择“硬撑”,不愿放弃其原有的市场份额就此退出市场,防止自己退出市场后,在市场再次回温的时候无法再进入市场分一勺羹。甚至还有企业扩大生产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以免在之后经济恢复正常,自己企业的盈利水平变弱。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却不考虑这个产业的良性成长,谁都不愿意退出市场,谁都不愿意落实“去产能”的要求,都依赖于其他企业可以退出市场,为钢铁产业“去产能”做出贡献。如此一来,就不会有人退出市场,造成“囚徒困境”。endprint

2.4退出机构不成熟,失业人员无保障

“去产能”意味着有企业要退出市场,也就意味着那些靠该企业获得生活收入的个体面临失业的危险,同时钢铁产业的大部分为劳动性密集产业,失业人员会急速剧增也无保障性的措施,甚至有人戏谑说“去产能”实际上就是“去基层人员”。大量的失业人员涌入劳动市场必然会导致劳动市场的失衡,若不对失业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以便他们快速找到新工作并适应,“去产能”所导致的结构性失业可能会引起失业人员的动荡和不满,已近有很多地区出现了失业人员聚集、上街游行的不良影响,甚至会造成更加恶劣、违反法律的事件发生,是社会风气发生动荡。

2.5银行与社会的坏账增加

钢铁产业为重工业,生产运作所要求的资本投资较大 ,对于刚刚进入市场的小型企业来说,大部分小型企业选择通过贷款或者是民间融资来获得最初资本。在扩大生产活动时除了运用自有资金以为,还会通过发行债券等其他方式获得资金,通过以上方式筹集资金均会使得企业的债务增加,银行或投资者的债权也相应增加。对于这样企业而言,此时被强制退出市场会使之前为了生产而形成的债务没有足够的只有资金进行偿还,之前投资者的债权利益得不到保证,银行和社会的坏账会大额上升,这一影响对银行而已更为突出。

3针对钢铁产业“去产能”的建议

针对我国去产能政策实施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以下的针对性建议。

3.1对失业人员的妥善安置

从供给侧进行“去产能”要从避免结构性失业带来的危害方面进行改革,中国钢铁新闻网曾表示“人往哪里去”是“去产能”最难的问题之一,关系到去产能全局的成功,今年前九個月涉及的从事钢铁行业的人达到了50万人,从今年起的5年里,去产能将会达到1亿到1.5亿吨的产能,这也就意味着会有更加多的工人面临失业,一些企业已经退出市场,合适的安置制度却迟迟未颁布,今年有30个省份提出去产能安排,20个省份出台了风流安置职工的政策。就现如今的情况而言,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西等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去产能任务重,失业风险有所上升,部分群体就业难度较大。对失业人员的妥善安置可从以下几点落实,第一,进行就职培训,便于失业人员尽快从结构性失业中脱离出来,进入新企业或者产业进行就职;第二,对知识转换能力不强、新技术接受能力弱的年龄较高的基层工人或困难职工,可以由政府出面安排一定数量的公益性职位,解决这部分结构性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第三,提前退休政策,就现有的部分省份的分流安置政策而已,基本上都有距退休不足5年再就业困难者可内退的条款,这一条款使个就业人数减少,也在一定层面上缓解了去人员问题。

3.2银行借款适应市场

“去产能”的又一大问题是会导致金融银行和社会投资者的坏账增加,坏账增加也就意味着原本因由负债主体承担的债务转移到了之前的债权人身上,这种非情愿的社会财富的转移不利于经济健康稳定的增长,也不利于投资活动的展开,解决这种问题需要从源头来抓,银行在进行信贷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产债水平、外部性效应、技术等层面综合考虑,进行信贷评级,按照信贷评级的等级进行服务并将评级结果公示,一方面可以在贷款源头就行管理,减少可能出现的坏账,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企业向去产能个留存下来的企业靠拢,进一步支持去产能政策的有效实行。

3.3业绩评级策略调整

针对地方政府及官员实施不到位的情况,通过转化业绩评价的标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将之前业绩于GDP、产业产能挂钩的标准转换成“去产能”完成百分比、市场有效性等方面,会使地方官员明确“去产能”的必要性的同时又不与自身的利益相矛盾,产生“去产能”“增产能”的矛盾和无止境的循环。

3.4重视从创新层面进行“去产能”

钢铁产业“去产能”不只是控制钢铁产业的产量、强制一部分企业退出市场外。更加是去那些外部性效应大、对环境污染严重、技术水平低下的“僵尸企业”。从创新层面进行去产能指的是以推进钢铁产业的技术进步为目的进行具体的“去产能”任务,将“僵尸企业”通过“去产能”的方式踢出市场,留下来技术创新较好,愿意进行创新的企业,这不仅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我国之前钢铁产业采出率低于国外、技术相对较低的局面,也可以通过留存的高创新企业保存钢铁产业的活力,为钢铁产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基础。钢铁产业作为我国的国民经济主要基础产业,能否从创新层面进行“去产能”,不仅影响钢铁产业更会因其高扩张效应影响与其相关的上下游,对国民经济有很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冯梅.钢铁产能过剩的特点、成因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3,(9):3337.

[2]薛世润,倪前岗,薛晔.新形势下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机遇和途径[J].现代矿业,2016,(3):24.

[3]李新创.优化产业布局 提高钢铁竞争力[J].中国冶金,2015,(6):15.

[4]任泽平.去产能的风险与机遇[J].宏观热评,2016,(7):12.

[5]盛朝迅,徐建伟,张于喆.产业发展去产能初见成效 政策措施有待精进—对唐山市钢铁行业去产能的调研[J].中国经贸导刊,2016,(5):24.

[6]朱辉.从供需两端谈中国钢铁产业去产能[A].社科学论,2016:13.

[7]连莲,李孟刚,叶旭廷.新常态下钢铁产业“去产能”研究[A].经济纵横,2016:25.

[8]林毅夫 . 去产能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协同发力[J].财经界,2016,(4):6769.

[9]杨健.新常态下钢铁企业去产能化研究—以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6,(3):23.endprint

猜你喜欢
钢铁产业失业人员
中国钢铁产业发展与展望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失业预警
无人机 会有时——飞行员的失业时代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河北省钢铁产业技术创新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关于钢铁产业化解过剩产能的几点思考 河北省人大财经委化解过剩产能
新时期下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思考——以钢铁产业为例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