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①

2017-10-19 13:11金晓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3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高职教育

金晓辉

[摘 要] 创新能力是人类之所以不同于自然界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对于高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拥有创新能力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基础。从本质上来看,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实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的一种习惯和一种思维方式,因此高职的教学中,要在养成教育视角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 键 词] 养成教育;高职;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7-0046-02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成为企业竞争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而创新型人才更是各个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可以说,创新是一个企业,一个民族甚至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作为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教学目标的高职学校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了教学中关注的重点问题。

创新能力是人类之所以不同于自然界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人類能够在地球上生存和不断进化的必要条件。对于高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拥有创新能力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升专业水平的基础,也为学生成为勇于探索的技能型人才创造了条件。从本质上来看,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实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的一种习惯和一种思维方式。这也是为什么要在养成教育视角下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因。

一、影响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要想在高职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首先了解目前教学中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包括学生个人、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影响等各个方面。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思维模式固定

思维模式固定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的方式固定,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受到我国目前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考试成绩一味追求“正确答案”,使用同一种学习方式和解题方法,自然也就逐渐失去了学习中的主动思考能力和想象力。并且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受教育程度越高,这种现象就越突出。

学生思维模式固定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思考问题模式固定化。学生在遇到某一问题或是某一现象时,脑海中会形成一套固定的思维方法。如果这一问题过去并没有接触过,学生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2)迷信权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或是教育专家的言论往往深信不疑,他们相信各类教材中的标准答案,导致思想过于僵化。

(二)知識运用率低

教育的目的本是为了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更是如此。但是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知识运用率低等问题。他们在学习中集中自己的全部精力应付考试,忽视了知识的实际运用,最终导致学非所用。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使高职教育大多流于形式,学生在毕业之后往往不能满足企业的就业需求,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

造成学生所学的知识运用率低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导致的:(1)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在问题思考中,往往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知识之间难以联系和贯通起来,更不要说是运用到生活中了。(2)学习过程中缺乏实践的机会。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中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只在最后一学期为学生安排实习的机会,但是这种实习是在理论知识全部学习完之后进行的,学生在校期间根本无法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教学形式单一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是很多学校并没有真正做出转变,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在高职教育中,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独角戏”的情况也并不罕见。很多需要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课程变为了教师的示范性操作,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进行观察和记录。另外,在高职院校中,专业内容划分过细,也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

二、养成教育与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养成教育是指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通过某种方法让学生形成某种学习意识或是习惯,达到提升某方面能力的要求。养成教育的重点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行为素质。主要的操作方式包括了行为的指导、思维习惯的训练等。可以说,养成教育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要将养成教育融入课程教育中,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计,让创新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养成教育与创新能力的联系让这种教学方式成了可能。

(一)高职养成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都需要注重阶段性特征

养成教育的方式要根据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制定,必须要使用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方式和手段,因此,阶段性就成了高职养成教育中的基本要求。同样,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过程中循序渐进,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具备创新思维,掌握创新能力。

(二)高职养成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都要以实践作为主要教育方式

在养成教育中,社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也只有深入实践中,学生才能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达到高职教学的目标。在社会实践中,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以此从中获得灵感,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打下基础。

(三)高职养成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都需注重针对性要求

无论是养成教育还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都要在教育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教育效果。在养成教育中,内容越具体效果也就越明显,而空洞的教育内容根本无法进行实践操作,也就失去了养成教育的意义。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要明显优于空洞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还要重视中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结合,能够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教学。

三、在养成教育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

正是因为创新能力培养中问题的存在与养成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让高职院校在养成教育视角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了可能。根据笔者近些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在养成教育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视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养成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联系中我们提到,两者都要注重阶段性特征,也就是尊重高职学生的成长规律,结合他们的实际特点,在具有针对性的基础下,让教学循序渐进地开展。

首先,要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培养方案。在高职教学中,不同专业甚至是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心理特征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创新能力培养中,教师所指定的教学方案除了要注重统一之外,還要让各阶段的内容都具备相对的独立性。在满足学生阶段性发展需求的同时完成他们的人生成长目标。

其次,要改变高职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用启发式代替灌输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真正的主体,并能够在教学中真正发挥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想象力。另外,考核手段也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转变教学方式的同时改变考核手段最终才能让教学得到彻底的转变。在高职教育中,教师在考核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对实践能力进行考察,以此让学生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二)基础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目前的高职教学中,主要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主,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但是,仅仅依靠日常基础教学是不够的,还要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他们进行课外的实践活动,例如文化活动或是专业竞赛等等。这样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灵感,培养创新能力。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在基础教学中还是课外活动中,都要为学生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能够自主思考,并且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掌握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基本原则

在养成教育视角下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注重以下三个原则:

(一)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只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能力的创造者。而这个能力的创造,离不开养成教育,养成教育的核心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学中形成个人的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要结合教育和自我教育,并积极引导他们发掘自身的潜力,快速发展。

(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应用,两者紧密结合,不可分割。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也要注重这两方面的融合。首先,学校要根据专业内容开设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实际操作。其次,要开设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课程,如“创新思维训练”等。再次,结合专业的实际情况开设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培养创新能力。有条件的院校还要定期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课程,课程内容不仅仅局限在自己所学的专业中,还可以面向公益劳动、军训或是勤工俭学等。

五、设计学生的个性培养方案

在目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个性与创新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在教学的基础上,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制定面向个人的个性培养方案。这种个性培养方案通常要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进行设计:对于刚刚入学的高职学生来说,主要应该引导他们在教学或是实践中不断地了解社会,制定明确的发展方向,并同时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下一阶段的人才培养做准备。入学第二年时,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专业知识内容,教师也基本掌握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可以为他们选择合适的竞赛活动,以此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就业打下基础。高职的第三年也就是学生高职阶段的最后一年,学生将会走向企业进行岗位实习,教师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工作上的指导,让他们将好的想法运用到实际中。经过这样三年的学习,学生必然可以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创新能力,这也是每个国家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柯祥德.浅谈大学生的养成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2010(23).

[2]周軍,陈琦.浅谈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1).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高职教育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