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豆腐

2017-10-20 09:46肖小丹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7期
关键词:湖南人豆腐菌丝

●本刊记者/肖小丹

▲湖南的小桥流水人家

对于食物发霉,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谈“霉”色变,瞬间就会联想到亚硝酸盐、霉菌中毒、炎症和致癌等危害性。殊不知霉豆腐(豆腐乳)素有“东方奶酪”之称。霉豆腐有怎样的历史文化渊源?湖南霉豆腐制作有何讲究?霉菌背后真面目是什么?本期《食经》带您徜徉于湖南山水间,尝一尝松软爽口的湖南霉豆腐。

偶然造就的美味

豆腐是制作霉豆腐的主要食材,其历史源远流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谷部·豆腐》中提及:“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西汉淮南王刘安喜欢研究长生不老之术,常不惜重金招纳各方之士,在八公山上谈仙论道,著书炼丹。他们用山间泉水在石板上磨制豆浆,原打算用豆浆培育丹苗,却不曾料到石膏与豆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一种滑嫩且块状不一的白色固体,随即有人大胆尝了一口,发现口感还不错。他们决定改良方法,把散状固体凝结成整块,豆腐就这样产生了。随后其制作之法也逐渐在民间得到广泛普及并流传至今。

霉豆腐相传是惠水县布依族一个叫阿岑的光棍发明的,他经常独自跑长途做小本买卖。由于无人照顾饮食起居,生活非常简朴,每顿饭只需要一块白豆腐。有一年冬月,同伴在阿岑吃饭时催他赶路。他来不及收拾,顺手将剩下的半块豆腐放入盐罐盖起来。转眼过了半个月,阿岑回到家时又累又饿,做好米饭但不想出门买豆腐。他突然记起上次还剩半块豆腐,打开盐罐发现豆腐已长毛。无奈之下,只能用“毛豆腐”下饭。可待品尝后却发现味道非常不一般,让人欲罢不能。后来,阿岑从中领悟到了制作霉豆腐的手艺,并以此为生计赚取钱财娶了媳妇,霉豆腐的名声也因此得以远扬。

讲求精细

▲让人们忘却不了的霉豆腐

乍一看,霉豆腐宛如岩石堆积而成的小山包,怪石嶙峋、满丛红木,错落其间。在阳光的强烈照射下,红林间隙中散落的零星白点显得格外耀眼,给红艳艳的山坡倒增添了几分新意。湖南霉豆腐一般会选择在阴冷潮湿的冬春季节制作,此时的气候环境给豆腐产生菌丝带来了得天独厚的好时机。美味的霉豆腐对豆腐选择也有讲究。在湖南,拿捏豆腐老嫩程度的关键在于石膏量,一般老嫩适中的泉水豆腐为上乘之选。将豆腐切成2cm左右的小正方体,置放在簸箕或者筛子中滤水,至不滴水即可。在等待滤干间隙,准备一些去掉外层表皮的干稻草,用剪刀去除毛糙枝节使之整齐并平铺在簸箕或者纸箱底部。将滤干的豆腐块均匀散放在稻草上,一层稻草一层豆腐,重叠交错安置,盖好簸箕或纸箱盖,并在上面铺一层衣服或棉被,放在阴凉处。发酵过程中,温度的调控会直接影响豆腐菌丝的颜色,口感也因此悄然变化。湖南当地有经验的原著居民表示,温度太高会使菌丝发白或发黑,制成的霉豆腐味道不醇厚,而温度维持在10℃~15℃的豆腐在7~9天就会呈现泛红的菌丝。当地百姓看到此景定会在眉宇间绽放笑容,它预示着清香可口的霉豆腐即将成为饭桌上一道独特的美味佳肴。

霉好的豆腐后期还有两道关键工序容不得半点马虎,那就是蘸料和入坛封口。一般蘸的调料越简单越凸显霉豆腐的原味,依据霉豆腐的量,按一定比例调和辣椒面和盐即可,口味重者可适当添加花椒面和其他调料。每块霉豆腐都蘸上和匀的调料,放入洁净且干燥的土陶或陶瓷坛子。为增添霉豆腐的清香并消除一些有害细菌,当地人会在霉豆腐上浇一点高度白酒。整个环节都不能沾生水以免霉豆腐变质,装好封盖,并沿着坛盖和坛沿倒一圈水密封。同时保持坛沿清洁,密封水需每月更换一次。10~15天后,一坛具有特色风味的霉豆腐就会映入食客眼帘。

霉菌的神秘面纱

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有10万多种,其中对人或动物有害的真菌约300种,大部分真菌对人体无害。霉豆腐是利用真菌进行发酵,将豆腐中的物质分解出来形成的别有风味的特色食品。

发酵成功的霉豆腐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不饱和脂肪酸,钙、磷、铁以及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和B族维生素,其中以B12居多,具有开胃和去火的功效。霉豆腐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红色菌皮,具有降血脂功效,是天然的“血脂清道夫”。长期食用霉豆腐还可预防恶性贫血和老年痴呆症。此外,有相关实验发现,霉豆腐中富含苷元型异黄酮和高活性的降血压肽,二者分别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和血压,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大有裨益。俗话说,盐多不坏菜。一块20g左右的霉豆腐,按5%含盐量计算,就相当于1g盐。霉豆腐含盐和嘌呤量较高,患有肾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消化道溃疡的病人,应少吃或勿食霉豆腐。尤其是孕妇,摄取盐量过多,对胎儿会有不利的影响。此外,霉豆腐在发酵后,如不妥善保存,容易遭到微生物污染。因为豆腐胚中蛋白质氧化分解后易产生含硫的化合物,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在储存和取用时,应当密封好坛口且取量适宜,以减少微生物污染。

北方豆腐乳在制作方法上与南方豆腐乳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口味存在很大差异。北方腐乳较南方腐乳有韧性,味道咸香;南方腐乳较软糯,辣味居多。但大部分都是用豆腐产生的菌丝发酵制成,它属于真菌,类似于利用真菌培植木耳和蘑菇。

霉菌发酵制成的霉豆腐裨益大于弊端,它的味道也蕴藏着湖南人的性格特点。轻拨一点霉豆腐细品,浓烈的辣味瞬间直入喉咙。如是表皮和白瓤一起大块享用,倒也别有一番风味。伴随着劲辣而来的是入口即化的绵柔感,味道醇厚而细腻,刺激味蕾的每一个细胞,人的味觉瞬间就有种畅快淋漓的痛快感。这恰好彰显了地道湖南人的喜好,湖南人嗜辣如癖,湘妹子素有“辣妹子”之称。霉豆腐的劲辣也折射出湖南人真诚、热情似火、爱憎分明和刚烈的一面。

猜你喜欢
湖南人豆腐菌丝
我是湖南人
羊肚菌母种培养基配方的优化研究
学做豆腐
中国被毛孢三种菌丝形态的超显微特征观察
湖南人精神的深度开掘——读《湖南人的精神》有感
二十五,打豆腐
拌豆腐三春不忘
甘露醇对低温下草菇菌丝的保护效应研究
新型抗菌肽菌丝霉素纯化工艺研究
大数据告诉你湖南人如何“打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