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朋友圈,刷的是寂寞还是存在感?

2017-10-20 01:16游小挺
现代家庭·生活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抱团心理学社交

游小挺

有句话说:相爱没有那么容易,每个人都有他的手机。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在地铁还是火车上,每个人都沉浸在眼前那块小小的发光的屏幕里。也许这辈子最灿烂的笑容,都给了手机屏幕。当然手机里最吸引人的就是微信朋友圈,一有空就会去刷朋友圈,手机和我们人一样,24小时没干什么就没电了。又有多少次你发誓要戒掉朋友圈而不得?为什么我们总是克制不住自己要频繁地刷着微博、朋友圈呢?

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一探究竟。

社交的需要

抱团取暖,简直是人类的本能。

与微博不同,朋友圈是一个熟人社交平台。“当熟悉的朋友晒各种信息的时候,点‘赞或者进行评论感觉很亲切,能拉近朋友的感情。而当自己发布一条朋友圈信息时,就如同发出了一条‘邀约,会自然而然地想知道是否有人‘赴约,不断地刷新与等待他人的回复。”

在这个网络世界日益便利的时代,我们将自己的社交需求投射到网络生活中,是一种必然。“朋友圈”起初就是一个极好的名字,这是一个和朋友一起分享生活的圈子,带着和朋友之间的亲密性,以及对其他人的排外性。因此,心理学对于团体的描述,有In-group love和out-group hate,才是“合格”的小团体。

微信朋友圈还有分组功能,可以针对更细分人群,更隐私,更秘密。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她的部分内容永远把同事封锁在外的。

但随着微信的泛朋友化,微信的内容也越来越不私密,为此微信还推出了“仅显示三天朋友圈”或半年的功能,引起了网络的纷纷议论。

喜欢抱团生活是人类的天性。在远古,主要为了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而在现代,更多为了满足人类心理的需求。人们总是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聚在一起,从中可以得到我们认识自己的社会认同感(Social Identity)。这种认同感帮助我们了解社会行为与人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也促进我们在社会团体中改善自己。

抱团生活有助于身心健康。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我们孤独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受到攻击,可能会出现高血压,免疫降低,心血管疾病和认知能力的下降。也有实验证实,如果不能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我们死于心血管疾病、感染病和癌症的概率都会更高!没有朋友真的好可怕!拥有健康的社交关系不但可以让我们远离疾病,还可保持我们的心理健康。

所以这是刷新停不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抱团的需要。

刷存在感的需要

每次自己发出微信朋友圈时,是刷新最频繁的时候。人们往往期待在短时间内得到他人的反馈,更加在乎熟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果得到正面的反馈就会产生有愉悦的感觉,共鸣,同频共振。当通知栏跳出一个让你欣喜若狂的评论,怀揣扑通的小心脏再次点开朋友圈。这就是激励你点开朋友圈的正性奖励。

伴随着期待奖励的心理,你会更加频繁地点击那个小红点。我保守地认为,这个点击建立习惯的行为会在一天中重复无数次。研究者Lally认为,将一个行为自动化的过程平均需要66天。但是,就点开朋友圈的频繁程度来说,刷朋友圈成为习惯远不需要66天那么久吧。

那个正性奖励在习惯的建立中是重要的一环,你会发现,所有的社交网络都极需要一个点赞和评论功能。没有互动,不给奖励,怎么能让你成为忠实用户呢!所以,不要以为点赞只是表示“已阅”的无聊功能。其实,这是各网络公司下的一盘大旗呢。当然,当点开朋友圈这个行为自动化以后,正性奖励也变得不再重要。即使没有奖励,你也还是会无意识地就点开自己的朋友圈。甚至你会发现,对你已经毫无吸引力的朋友圈想要戒掉也不容易了。

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存在感也不断凸显出来。你过的生活——美食、新妆、跑步、喝茶、泡吧、阅读……你的思想、观点、见解……由于评论和赞的存在,你可以收获很多关注,这种存在感就更明显了。

一些人“发完自拍会关注多少人点赞,发完语音会自己点开再听一遍”,有人甚至感到“一旦自己制造了冷场就会很难过,怕没人回应不敢在群里说话,自认为存在感薄弱”。

著名的自拍党们就是其中的典型。当一个人每天推出九宫格自拍时,收获的赞会剧减,收到的腹诽会剧增,因为就算你美艳动人,但长期自拍,人的厌倦油然而生,更何况,自拍党人大部分面目平庸,而出于内在的自卑感,又渴望别人的肯定和赞美。

在社交网络平台上期待点赞、关注别人的评论,有的表现为注意自己的形象等,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期待落空而产生的轻微焦虑情绪也并非典型的疾病症状。这些表现的背后弥漫着的“快来关注我”的心理渴望,是人们社会心理活动的体现。

人们需要关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威廉·詹姆斯在其《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曾写道:“如果可行,对一个人最残忍的惩罚莫过如此:给他自由,让他在社会上遨游,却又视之无物,完全不给他丝毫的关注。”缺少关注对人们来说是件不快或者痛苦的事情,因为人们有需要关注,寻求关注的心理。

所以这是刷新停不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刷存在感(不管你的存在感厚还是薄)。

刷窥探感

我们发现一种很有趣的现象,有些人不发朋友圈,把自己隐藏得特别好,照理,在朋友圈里没有啥存在感,照理说,不是重度朋友圈依赖症,但恰恰相反,在线下的聊天中,你会发现她非常熟悉你的朋友圈,对你的每个动向都了如指掌。

微信形成了一个非常私密的人际交往空间,我们可以窥见别人的经历、言论、日常生活,甚至可以窥见:最近发生了什么?大家都在关注什么?都在讨论什么?满足了存在于大部分人身上的窥视欲,这种窥视心理在熟人身上更能应验。

小林把自己的朋友圈设成了仅三天可见,其实,就算是半年可见,大家看到的也是寥寥数条可怜的转发,为啥把自己封闭得这么紧呢?

确切地说,是因为她考虑太多了,比如发个在国外旅游的图片,她會担心大家是不是说她在炫耀;发个自拍,担心自己够不够上相;回个评论,担心有没有说错话,会不会冷场等。endprint

这种焦虑,让她索性关闭了朋友圈,安心做个潜水者,偶尔和大家互动点赞,让她更自在些,而在暗中窥探的快感,也让她有隐隐的上帝感和掌控感。

社交反馈的压力反使低自尊人群更加注重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从而出现“社交形象焦虑症”中的各种心理或表现。低自尊者,自尊心更强,彼此矛盾與冲突使低自尊者易焦虑。

除此之外,人们更喜欢“正能量”信息的传播和传播者,而低自尊的人很容易消极,缺乏自信,经常发些如悲伤、愤怒、挫折和焦虑等负面的东西,因此很难感受到应有的关注,更感到失落。

魔性——纯粹无聊得停不下来

我们不停刷朋友圈,还有一种魔性的力量在里面。也许你也没有发什么新的朋友圈,也觉得朋友圈没有什么真正值得关注的信息,但很奇怪的是,就是停不下来,一有空,就刷,甚至影响到正事。你会说这是无聊的产物。

其实,这种心理很微妙。

一是惯性的作用。习惯在心理学中的解释,是因为不断重复而产生的一种固化行为和思考方式。习惯的行为对我们来说并不需要太多的认知资源进行加工,在完成任务时也不需要自我分析。这种自动化加工的行为非常高效,不需要意识注意,也很难控制。

理论上,习惯很难建立,也很难改变。可是,有时候建立一个新习惯也并不难于登山,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重复,就像我们使用朋友圈一样。

二是内在的空虚感,急需一些东西来填补,而近在咫尺的手机,方便、有趣、信息丰富,随手点开,就和这个世界建立了某种联系,仿佛可以填补我们内在的某个黑洞。

三是内在的焦虑感。当一个人找不到他觉得有意义的事情,或者说,他过于认同社会的价值理念,往往把生命的定义局限在功成名就,或被人认可等唯一性上,一旦没有获得,就陷入焦虑的困境,而刷朋友圈,也在无意识地缓解这种焦虑感。心理学术语就是,把存在焦虑转换成轻微的神经症焦虑。

对待焦虑,存在主义学派说,愿你接纳生命本无意义的真相,在投入和专注的每一个当下获得自由,愿你有承载未知的能力,拥抱自身的孤独,深刻地活成你自己。

如果细化到这件事上,就是带着觉知刷朋友圈,会让你在发布和回复信息时,获得沟通互动的乐趣,也会在觉得无聊时,停下你滑动的手指,选择做其他事情,在投入和专注的每个当下,享受到身心合一的自由,在朋友圈里深刻地活出你自己!endprint

猜你喜欢
抱团心理学社交
社交之城
抱团“娶”暖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合作社“抱团”种出“火辣辣”的好日子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中小企业如何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