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施工电梯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7-10-20 14:41陈明辉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超高层电梯建筑施工

陈明辉

【摘要】近些年,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逐渐兴起,加之城市空间有限,超高层建筑不断的涌现出来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般来说,超高层建筑指的是层数在四十层之上,高度在一百米以上的建筑。为了保证超高层建筑的有效使用,电梯的设计和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超高层建筑中的电梯的设计如果不恰当就会导致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使得整个建筑物的使用价值下降。所以本文对高层建筑物中的电梯设计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首先要确定超高层建筑的人数标准。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施工;电梯

1、超高层电梯的配置

超高层一般根据建筑的高度以及功能来选用电梯。如高度超过200m且有多种功能的超高层一般通过空中候梯厅来进行转换。在超高层建筑中,快速、高效、平稳的垂直服务是不可缺少的。电梯作为垂直交通工具,对其数量的配置、控制方式及有关参数的选定,将不仅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一次投资,一般电梯投资约占建筑物总投资的10%左右,而且还将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经营服务质量。在建筑物内,合理地选用电梯的台数、容量、运行速度、控制方式非常重要。建筑物内的电梯一经选定和安装使用就几乎成了永久的事实,以后若想增加或改型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了,因此,在设计中应该在设计开始时对电梯的配置应予以充分重视。

2、间隔时间设计以及人员候梯管理

2.1间隔时间设计

众所周知,电梯的服务质量主要取决于电梯候梯时间的长短。最好的电梯的候梯时间应该应在乘客到达门厅终点站时,即有一轿厢在等候着,或只需等待片刻轿厢即到。人们在门厅的平均等候时间,应是间隔时间之半。所以,在超高层电梯设计的时候要将各种布局控制好,以便于电梯能更好的为人们服务。以此同时,设计者还要将布局控制以及区域电梯系统的控制结合起来。因为对于超高层电梯来说,每三十五到四十五层之间是一个标准区域,这种划分是为了能够很好的将乘客快速的送达到目的地,也同时符合超高层电梯的自身特点。

2.2候梯管理

另外,设计者在高层电梯设计的时候要始终注重一点,那就是电梯的设计是为了提升电梯的运输效率,从而为乘客减少等候的时间,进而使得建筑设计与垂直交通工具达到完美的结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合理的分布电梯空间,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2.1要设置高中低速的运行区间

在超高层建筑中由于有高速运行区间,充分发挥了高速客梯的优越性,低层区和中层区的机房上面的部分空间,仍可以作为使用空间,超高层建筑中的电梯系统选择在底层由于对人流进行了分隔,高层区和低层区的乘客避免了拥挤与干扰。

2.2.2要设计中空厅

因为超高层建筑的高度,设计中空厅可以使得建筑逐渐的向高空发展成为可能,高速电梯往返于地面与空中厅之间,乘客在空中厅转换高层区间电梯到达目的层。但是,设计者应该考虑到在服务层设计师,因为超高层建筑层高的限制,导致了两停靠站时间的距离往往不能满足加速距离,这样就使得电梯没有达到相应的速度就已经停靠,长此以往等導致了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2.2.3因为在超高层建筑中,高层区间电梯占用底层区井道

这就导致了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就会有更多的空间,这样就会导致超高层建筑可以出租的部分减少。另外,因为服务层在垂直方面的分区是在建筑形成之后不容易改变的。这就导致了跨区交通运行不变,给电梯使用后带来限制。

2.2.4空中厅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它可以将建筑从之前的两个区域扩展到三个区域,这样可以有利于在超高层建筑中工作的人们进行人口分布的调整和改变。

3、超高层施工电梯使用管理

3.1分专业划分电梯使用

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施工电梯较多,涉及的专业及分包较多。为不造成管理混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按专业划分施工电梯的使用,如安排专用的单元幕墙板块运输电梯。这样按需要合理地分配资源可避免各专业分包抢用施工电梯而造成资源利用率低下的情况。

3.2高峰期管理

上下班的时候是施工电梯的使用高峰期(早上6:30—8:30,下午5:00—7:00),期间有大量的人员需要运输,若不及时把作业人员疏散,不但会造成误工等情况,还有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在高峰期,施工电梯应规定只能运输人员,不得运输货物。

3.3专人提前计划电梯使用时间

建筑施工中,涉及的专业及分包较多,为避免抢用施工电梯及管理混乱的情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划分各个专业的施工电梯使用时间。在每天下午5:00之前,应有专人联系协调各专业第2天使用施工电梯的时间,提高施工电梯施工效率。

3.4隔层停靠管理

由上面公式可以知道要加快施工电梯的运输速率,通过减少施工电梯的停靠时间是一个有效的办法。而减少施工电梯的停靠时间其中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隔层停靠管理。隔层停靠管理就是在上下班的人员运输高峰期,施工电梯只在指定楼层停靠。

在高峰期时,施工电梯可只在尾数为0,3,5,8的楼层停靠,这样施工人员最多只需走1层即可到达施工电梯停靠楼层。其中电梯的左笼只在尾数为0,5的楼层停靠,电梯的右笼只在尾数为3,8的楼层停靠,這样施工电梯只需5层停1次,可大大减少施工电梯的停靠时间,从而提高施工电梯的运输效率。

结语:

超高层电梯内的乘客在呼叫电梯的时候,同站台能提供服务的所有电梯的应答器均做出应答。所以在超高层建筑中要设定二十部以上的电梯,形成电梯群。这些电梯在设计中实施的是分区管理,但是在总体设计中还是应该将所有电梯都进行一致的管理。在国外已经有了这样的设计并得到实施。但是,在我国的高层建筑设计中电梯群还是不能得到统一的控制和管理,要转移到空中大厅的过渡电梯。这样的设计不利于长远的发展。所以,在今后超高层建筑的设计者要实行统一的电梯管理和控制系统的应用。但是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长时间的探讨和实践。所以,我们的设计者要在今后的超高层电梯设计的研究过程中注重电梯在安全、速度以及平稳性方面的设计才能使得电梯达到更好的运行效果。

猜你喜欢
超高层电梯建筑施工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电梯,电梯,“飞”起来
超高层建筑施工垂直运输方案及管理
高烈度区超高层结构选型探讨
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电梯不吃人
被困电梯,我不怕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
开开心心乘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