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

2017-10-20 14:41郑禹辉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BIM技术项目管理应用

郑禹辉

【摘要】BIM技术的推广和广泛应用既依赖于提供者对软件的不断完善,也需要使用者对BIM技术优势的了解和把握。加快发挥BIM对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作用,本文对BIM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项目管理;应用

1、BIM的定义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Buildinglnformation Modeling的缩写,美国建筑科学院对BIM标准的定义为:“是设施的功能和物理特性的数字化表达,在其全生命周期内,通过共享信息资源为决策的制定来构建一个可靠的基础,存在于从建设项目最初概念的产生到最后的拆除这一全过程。”

2、BIM技术的优势分析

若使用传统的技术进行工程信息管理,则一般是在工程项目进行信息编算,包括工程施工图的初期编制和竣工后的信息处理,这样的信息管理属于被动接受式的、不连续的管理方式,无法实现对工程项目的连续性管理与控制。在一个大型工程中,各个部门的信息必须是相互交流的,但是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没有解决这一不足,我们经常可以在工程项目中发现因为信息闭塞和不真实导致的工程瘫痪和阻滞。

BIM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的N维模型形成的信息数据库,在工程领域的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如碰撞体积检查、工序模拟、三维渲染、宣传展示等。而对于不规则的工程项目施工要求和施工工艺,海量信息数据的调用,满足决策支持等技术层面,BIM技术有先进的技术手段,不同的参与方式可以在不同的阶段改变和获取,实现工程信息的充分共享。在将所有的信息创建到工程数据模型中,整合了所有离散的信息流程,避免了信息不一致和错误,优化了信息管理。

2.1集成管理要求

随着当下的工程规模逐渐增大和与外界的交流日益密集,工程施工者开始愈来愈强调项目信息的集成化管理,同时对信息系统的处理效率也要求越来越高,如项目的目标设计、合理化研究、设计、决策、后续供应、实施落实与控制等,将这些部门形成一体化的管理过程,同时,将项目工程中的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等综合起来进行合理控制,这样双管齐下,就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2全寿命周期式的管理模式

首先,我们提出BLM(BuildingLifecycle Management),即全建筑生命周期,是指工程项目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再到运营和维护、最终完工和检测的全过程。一般来说,建筑工程的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

BIM技术应用在全建筑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和领域,其管理理念是要求工程项目的管理要在整个区段进行分析,不能只在一个阶段进行片面分析和管理,从整体的角度进行控制,使得工程项目达到最终的目的要求。

2.3动态化管理

BIM技术的另外一大优势就是动态化的监管和主动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在BIM的技术管理中,我们可以实现各个部门的协调,主动协调各项目的工作,进而在整个工程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信息的管理和效率。能印证BIM技术的理论有PatrickMacLeamy提出的决策曲线。曲线表明,BIM技术可以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动态调整。

3、BIM技術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细节解析

3.1建筑部件建模

结合图纸资料进行工程分解,使得三维部件模型制作工序能够充分拓展,其间涉及提炼部件的规格尺寸、体积重量与材质等信息。再就是联合构件功能进行机具设备匹配。经过上述部件建模活动布置,能够辅助施工主体事先掌握现场状况,杜绝项目进度延后等现象的滋生。

3.2施工现场建模

在施工前期进行现场的完整查探是极为必要的,重点查探内容包括材料进场路线选取、材料卸货区域选取、起吊区域选取以及施工危险区域预留等,以此强化部件在起重机设备之上安全作业功效;结合五维建模程序进行部件吊装、危险区域警示十分方便,方便管理者提炼各类限制因素并制定可行遏制措施。整体上提升工作效率,适当规避传统施工现场布置漏洞问题,能够最快时间范围内提炼施工方案混乱问题,提高施工现场安全地位与生产效率。

3.3施工机械建模

施工模式基本上交由施工机械功能决定,利用现场空间与机械生产实效进行机械型号选取。

3.4临时设施建模

这类结构主要为工程项目管理服务,任何细节因素处理不当都会导致现场建筑成品安全质量问题,五维全真模型对于现场临时设施校验就显得极为重要。它能够指导各类素材的优化调试活动,辅助施工单位事先掌握所需资源格式,适当评估临时设施安设的稳固效能,确保施工活动的方便效应,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隐患问题。

3.5施工方式清晰化呈现

5D全真模型虚拟操作平台能够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晰监测,包括现场环境以及资源使用状况等,保留一定程度的预见性功效,规避过往施工组织的混乱现象。这类体系为施工人员职责划分与现场经验交流提供保障条件,几乎成为现下施工方式与风险综合性评估广泛应用的辅助资源。运用BIM技术进行虚拟施工控制,能够将现场环境立体模型、部件与机械和谐运行模式以及单位人员施工顺序进行有机衔接调试。

3.6施工方式科学检验

BIM技术能够顺利演练各类施工活动,明确指导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与施工人员职务内容,如若其间产生秩序混乱反应,施工与技术人员随时可以提出全新策略进行验证,内部任何造成施工风险的问题都将被排查并得到妥善解决。

3.7工作空間有机部署

BIM技术令施工现场空间格局尽收眼底,并且保留动态化监控功能,确保进度拓展期间人员、设备任何变化细节的提炼,稳定人员工作效率与安全掌控实力。

3.8经济管理

BIM技术主张施工预算准确性的掌控,尤其在各类参数化模型搭建基础上,异质化部件尺寸、型号等约束特征都完整呈现:之后技术人员会结合可视化设计空间进行修改正果反复验证,并借助此类手段精确鉴定数据可信度,直接用于工程项目预算体系之中,为施工成本决算开创有力依据。

结语:

综上,我们对BIM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阐述了其代表的含义,并分析了BIM技术的强大优势,与传统方法相比所具有的独特性,探讨了其在工程项目中的各个阶段的应用,最后提出了可行性的推广办法,希望能为BIM技术发展带来积极作用,让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中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BIM技术项目管理应用
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中小企业营销模式应用研究
项目管理指南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研究
BIM技术在配套服务用房项目的深化设计及应用研究
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